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德里的災難

9月20日,對新德里的守軍與市民來說,絕對是一個灰心喪氣的日子。

雖然城外炮聲隆隆,機動預備隊正在與共和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決戰,但是市區內的印度軍民卻在討論傳單上的內容。

魯拉賈帕尼是不是已經離開新德里了?

新德里是不是被包圍了?

外面是不是有百萬大軍?

守軍會不會炸毀整個新德里?

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感到絕望的不僅僅是市民,還有軍人,特別是那些剛剛響應魯拉賈帕尼的號召,拿起武器的軍人。

12點過,大約數千名撕掉肩章的預備軍人與數萬名市民衝破了衛戍部隊設在總理府外面的封鎖線,湧入總理府。他們看到的只是空空如也的總理府,沒有看到那個信誓旦旦要與新德里共存亡的總理。

魯拉賈帕尼已經逃走的消息迅速傳開。

不再是傳聞,而是事實。

市區內的局勢立即失去控制,原先還按照政府下達的戰時命令留在家裡的市民紛紛走上街頭,大肆哄搶物資。雖然古吉拉德立即下令出動軍隊進行鎮壓,但是前去鎮壓的軍隊很快就亂了套,不少軍人甚至脫下軍裝加入了哄搶隊伍。毫無疑問,極端情況下,鎮壓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別的不說,新德里守軍中,大半部分都是剛剛徵召的預備軍人,而這些軍人中大半部分又是新德里本地人。要他們去鎮壓自己的親人與朋友,可能嗎?對於這些沒有多少士氣的軍人而言,保命才是首要目的。再說了,總理都為了保命逃離新德里,憑什麼還要軍人留下來等死?

古吉拉德沒有意識到這個錯誤,反而派了更多的部隊去鎮壓暴動。

派得部隊越多,暴亂越嚴重。

雖然已經無法考證到底是誰開了第一槍,但是在第一次槍聲響起之後,暴動變成了流血衝突,隨後又演變成了鎮壓部隊與拿起武器的市民之間的戰鬥。

共和國軍隊攻入新德里之前,新德里的守軍首先打起了巷戰。

15點左右,一支由數萬名武裝平民組成的部隊衝進了位於亞穆拉河東岸的第1331步兵師營地,與守衛營地的印軍交火。雖然平民的傷亡非常大,但是印軍的傷亡也不小,而且很多新德里籍的印軍士兵在戰鬥中倒戈,加入了平民戰線。戰鬥一直持續到17點左右,平民佔領營地,隨即開始哄搶囤積在營地里的軍事物資。準確的說,是為第1331步兵師1萬多名官兵準備的上千噸糧食。

對新德里的平民來說,最需要的就是糧食。

全國進入戰爭狀態後,印度政府全面取消了市場交易,以配給的方式為全國民眾提供生活物資。雖然新德里是首都,得到了額外照顧,但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響。按照印度政府的規定,16歲到60歲的男性成人每月口糧45千克、女性40千克,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每月口糧25千克,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口糧30千克;除了糧食,其餘副食品,以及生活必須品都受到嚴格控制,比如男性成人每月只能領取5千克豬肉。

從某個角度講,印度政府的做法無可厚非,任何國家在戰爭時期都會對戰略物資加以管制,而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更重要的是,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恆河平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農業耕種地區,每年能種三季水稻,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糧食生產國(第一是共和國、第二是美國),糧食產量並不低,但是比起其龐大的人口數量,印度的糧食產量根本就無法滿足國內需求,大約三分之一的糧食需要進口。戰爭爆發前,印度的戰略糧食儲量僅夠滿足全國3個月所需,而印度制訂的戰爭計畫是堅持好幾年。恆河平原在9月之前淪陷(9月是糧食收割期),印度丟掉了最大的「戰略糧倉」,糧食問題更加突出,加強管制理所當然。

從這個角度看,裴承毅堅決主張先東後西的戰略進攻路線,很有道理。

恆河平原是印度的主要糧食產區,但不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印度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以新德里為中心、僅佔印度國土總面積六分之一的西北地區。也就是說,控制了恆河平原,西北地區的印度人就將面臨吃飯問題。

事實上,在裴承毅忙著指揮軍隊攻打新德里與蘇拉特的時候,緬甸與尼泊爾派遣的佔領軍正在積極組織佔領區內的印度人出來收割糧食。為了獲得當地人的信任,佔領軍不但沒有徵收糧食,還出人出力幫助印度人收割糧食,並且答應按照雙方的協商價格,讓印度人用豐收的糧食換取化肥、農藥、種子、農具等農業生產物資。隨著佔領區政策逐步出台,佔領軍還答應當地人以糧食、農副產品從佔領軍那裡換取布匹、藥品、家電、自行車、煤炭等等生活必需品。對佔領區內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來說,佔領軍的這些政策能夠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好處。

毫無疑問,新德里的市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更重要的是,戰爭爆發之後,共和國空軍一直在轟炸新德里。雖然沒有專門針對新德里的糧食倉庫,但是仍然有不少存放糧食的倉庫,特別是軍隊控制的倉庫遭到了轟炸。更要命的是,為了摧毀倉庫里的物資,轟炸機經常使用添加了鋁熱劑的燃燒彈。最保守估計,至少有50萬噸糧食被燒成了灰燼,而這相當於1200萬新德里軍民一個月的口糧。對於原本存糧就不多的新德里來說,無疑是天大的災難。

因為產糧區過早淪陷,大量存糧被毀,所以在9月初,印度政府調低了配給額度,將糧食供應削減了三分之一。即便如此,很多市民仍然無法按時領到口糧,因為新德里的存糧太少了。根據留在新德里的記者與外國使館人員在戰後提供的消息,9月15日,新德里黑市上的大米賣到了每千克1000萬盧比,如果按照印度官方匯價相當於10美元,如果按照黑市匯價則相當於100美元。無論哪個價格,都貴得驚人。要知道,同期的國際黃金價格也不過每克60美元。

由此可見,9月20日,新德里大部分家庭的米缸都見底了。

與飢餓的市民成反比的是,新德里守軍並沒餓肚皮。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除了提高軍人的配給額度之外,印度政府還首先保證軍隊糧食供應。說實話,印度政府這麼做,也是希望能夠招到更多的軍人。反過來說,很多「響應」號召的年輕人,不過是想到軍隊里混口飯吃,並不是真心替政府賣命。早在9月20日之前,印度憲兵就槍決了幾十名盜取軍事物資的軍人,而這些軍人盜取的不過就是幾袋大米或者麵粉,根本不是所謂的軍事物資。而這些盜取「軍事物資」的軍人中,絕大部分都是有好幾個孩子的父親,他們所做的,不過是想讓自己的子女填飽肚子。

其實從9月初開始,新德里的「飢餓」問題就已經非常突出了。

根據一些記者從新德里發回的報道,每天都有人餓倒在街頭上,新德里市民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白天開放活動的機會四處尋找食物,新德里郊區與市區公園內,能夠食用的野菜早就被人挖掘一空了,還有部分市民賣兒賣女,從郊區的農民手裡換糧食,新德里郊外甚至有幾處「人口貿易市場」。

一名法籍印度記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市場進行調查,市場上交易的不僅有兒童,還有成年女性、特別是年輕漂亮的女性,一名兒童最多能換到50千克糧食,而一名18歲的年輕女性能夠換到100千克糧食,漂亮的還能換到200千克糧食。控制交易市場的都是一些有背景的軍人,而在幕後支持這些軍人、提供糧食的,則是一些國際人口走私集團。

戰後,這名記者還進行了追蹤調查,大部分人口都被賣到國外。男性兒童主要被送往非洲戰亂地區,有的成了軍閥手下的娃娃兵,有的則成了種植園裡的奴隸;女性兒童主要被賣到了一些偏遠國家或者人口比例嚴重失衡的國家,其中部分經過多次轉手後被賣到了共和國;成年女性主要被送往歐洲、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絕大部分成了黑手黨控制的地下妓院里的妓女。

根據該記者得出的調查結果,短短1個月之內,至少有5萬兒童與2萬成年女性被販賣,40%都沒能活到2040年。因為走私集團主要通過巴基斯坦與尼泊爾將販賣人口送往世界各地,所以該記者公布了相關報道之後,巴基斯坦與尼泊爾政府逮捕了數百名軍人,其中數十人被判刑。

新德里的災難不是一座城市的災難,而是一個國家與一個民族的災難。

問題是,這能夠怪那些利益熏心的人口販子嗎?

用一名被牽扯到該事件中的美國政客的話來說,用200千克糧食就能換來一個年輕漂亮、百依百順的女人,只要不是把錢視為糞土的正常人都會動心。用商業法則來說,在利潤率高達百分之一百萬的情況下,就算是掉腦袋的買賣,絕大部分人也會鋌而走險。

問題的根本還是在印度政府,如果讓市民填飽肚皮,誰會出賣自己的親人?

政府還有威信的時候,市民不會造反。作為一個逆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