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線希望

古吉拉德趕往總理府的時候,杜奇威離開五角大樓,前往波托馬克河對岸的白宮。

雖然布蘭迪諾沒有經常找杜奇威詢問印度戰爭的進展,但並不表示總統並不關心戰爭局勢。按照布蘭迪諾的部署,杜奇威主要負責為印度提供軍事援助,重點為印度提供戰役與戰略部署方面的協助。其他事情布蘭迪諾沒有麻煩杜奇威,物資援助由國家安全助理普林斯頓負責,外交工作由國務卿薩利文負責,軍事情報由CIA局長戴維斯負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不是特別情況,杜奇威不會去白宮,在他眼裡,白宮是政客的舞台,不是軍人活動中心。

見到總統,杜奇威首先彙報了戰局進展情況。

雖然這不是美國的戰爭,不存在報喜不報憂的問題,但是在講解的時候,杜奇威仍然盡量說明印度還有獲勝的希望,沒有把印度說得一文不值。這一態度,反映出了杜奇威的矛盾心理。站在軍人的立場上,杜奇威知道印度已經戰敗了,或者說必將戰敗。站在政治家的立場上,杜奇威抱有一線希望,或者說不願意接受現實。自從接受韋斯特伍德的邀請,出任美國國防部長以來,杜奇威的身上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雖然杜奇威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華盛頓的政客,堅信自己是不折不扣的軍人,老部下與熟悉他的人都用「將軍」稱呼他,只有少數政客才叫他「國防部長」,但是現在的杜奇威確實不是指揮第二陸戰師時的杜奇威,特別是在考慮與國家利益有關的問題時,杜奇威更像政治家。

「照你的說法,印度還有獲勝的希望?」

「不可否認,這個希望並不大,而且決定印度能否獲勝的不是印度,而是我們。」杜奇威非常清楚總統的能力,沒有半點隱瞞,顯得很誠懇。「雖然印軍全線潰敗,丟掉整個東部地區只是遲早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相信,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不會遇到無兵可戰的問題。對印度來說,現在只欠缺兩個有利條件,一是時間,二是裝備。如果把這兩個問題合在一起,印度缺少的就是用來武裝軍人的武器裝備。換句話說,只要印度能夠迅速武裝起足夠多的軍隊,就能爭取到所需要的時間。雖然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印度建立起了南亞地區最完備的工業體系,但是開戰之後,中國一直在轟炸印度的戰略目標,特別是軍事工業與重工業。按照我們的評估結果,除了能夠生產槍支與配套的彈藥之外,印度的國防工業基本上喪失了運作能力。毫無疑問,僅靠步槍,印度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當務之急就是要為印度提供更多的裝備,特別是用來組建裝甲部隊的重裝備。」

布蘭迪諾長出口氣,說道:「就我所知,印度在戰爭爆發前擁有南亞地區最強大的裝甲部隊。」

「確實如此……」剛開口,杜奇威就知道自己說錯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沒能擋住中國軍隊呢?」

「這……」

「當然,肯定有很多原因。」布蘭迪諾微微一笑,說道,「按照我的理解,印度不是輸在地面上,而是輸在空中。如果沒有辦法奪回制空權,就算我們為印度提供再多的重型武器裝備,也只是讓中國空軍與陸軍航空兵多消耗一些彈藥。」

杜奇威點了點頭,沒有反駁總統的觀點。

「幾天前,我讓普林斯頓重新評估對印援助方案,按照他提交的報告,印度最需要的不是坦克與火炮,而是防空系統與單兵武器。」布蘭迪諾端起咖啡杯,目光在杜奇威身上停留了幾秒鐘,說道,「雖然我不太贊同普林斯頓的觀點,你也知道,他一直很悲觀,認為印度必然戰敗,但是我們必須承認與接受現實,裝甲力量救不了印度,能夠救印度的,是其廣袤的國土與眾多的人口。」

「單兵武器不是問題,關鍵是印度缺乏操作防空系統的技術軍人。」

「這也是我詢問普林斯頓的問題。」布蘭迪諾微微一笑,說道,「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幫助印度培訓技術軍人。按照普林斯頓的提議,我們最好在迪戈加西亞建立軍事培訓中心。國務卿已經飛往倫敦,只要英國不反對,第一批印度軍人將在月底到達迪戈加西亞,培訓工作從下月初開始,爭取在年底之前為印度組建二十到三十個防空旅,確保印度中心城市與戰略要地的空中安全。當然,這些都是計畫,誰也無法保證我們的計畫能夠超過戰局的變化。」

「落實計畫的關鍵不是培訓,而是能否阻止中國對印度進行戰略封鎖。」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如果中國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就算我們能夠培訓出足夠的印度軍人,也無法把他們送到戰場上去,反而會背上承重的負擔。這幾天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按照我的判斷,中國將在東線決戰結束之後,也就是艦隊前往阿拉伯海之後,就將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如果不出所料,下月月初、最遲中旬,中國就會正式宣布這一消息。」

杜奇威嘆了口氣,他的判斷與總統完全一致。

「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們很難阻止中國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布蘭迪諾苦笑一下,說道,「雖然印度戰爭不是日本戰爭,但是有了在日本的經驗,只要中國下定決心,就會儘快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從而加快戰爭進程,在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之前結束戰爭。實際情況也非常相似,中國軍隊將在年底,甚至十一月之前佔領新德里。走到這一步,中國就將掌握絕對主動權。到時候,即便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中國也可以通過扶持偽政權等方法,抵消國際力量對戰爭造成的影響。即便出現最理想的結果,中國也可以全身而退,讓印度陷入長期戰亂之中。」

「關鍵就看我們能不能在新德里淪陷之前採取行動。」

「軍事行動肯定不靠譜,不管戰爭打成什麼樣子,我們都不能參戰。」布蘭迪諾首先否決了軍人最可能提出的建議,說道,「實際上,我們也錯過了最佳的參戰時機。即便此時參戰,不但無法扭轉戰局,還會與中國完全敵對,甚至會導致成千上萬的軍人陣亡。以國內的情況來看,我們不需要一場戰爭,更不能被拖入一場與我們沒有多大關係,對我國本土沒有任何威脅的戰爭。」

杜奇威點了點頭,他不是一般的軍人,也從來不主張派兵參戰。

「不能參戰,我們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交上。」

「關鍵是歐洲與俄羅斯的態度都不明確,至今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知道為什麼嗎?」

杜奇威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有開口,他不想在外交問題上發表過多的意見。

「除了擔心得罪中國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至今沒有獲得可以說服歐洲與俄羅斯對中國進行制裁的理由。」

「理由?」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雖然大國鬥爭講的是利益,但是在採取行動前,不管背後的目的如何,必須要有一個充足的理由,不然無法在國際社會上站住腳,制裁也就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中國敢於在日本戰爭期間摧毀日本的所有核設施,就是因為日本首先使用核武器,讓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理由制裁中國,甚至不能因為中國轟炸了日本的民用核設施而指責中國。雖然印度沒有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但是中國也沒有使用核武器。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戰前準備工作非常到位,特別是拿到了聯合國的授權,使其出兵錫金,成為了得到國際社會支持的軍事行動。如果不是印度過於愚蠢,竟然在中國出兵錫金之後,再次派遣軍隊進入錫金,中國也沒有理由出兵印度本土。當然,愚蠢的人,往往會反覆犯同樣的錯誤。印軍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進入尼泊爾境內,為中國擴大戰爭規模,拉攏周邊地區其他國家提供了最有利的理由。打到這一步,即便中國推翻印度政權,只要沒有在形式上吞併印度,保證了印度的獨立性與完整性,我們就沒有理由制裁中國。」

「實際上,中國不可能吞併印度,甚至不會肢解印度。」

布蘭迪諾長出口氣,說道:「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以王元慶的頭腦,他不可能不知道吞併印度是自找死路,也不可能不知道肢解印度會留下無窮的後患。最重要的是,王元慶的目的是讓印度變成中國最大的海外傾銷市場與最大的廉價勞動力市場,使中國平穩渡過人口老齡化時期。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王元慶不但不能吞併印度與肢解印度,還得在戰後使印度迅速恢複正常社會秩序。如果我是王元慶,肯定會準備一份印度的戰後重建計畫,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公開這份計畫,從而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什麼時候公開?毫無疑問,肯定不是現在,而是在我們採取行動的時候。」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制裁中國,王元慶就會公布這份計畫?」

布蘭迪諾點了點頭,說道:「你仔細想一下,如果沒有充足準備,以王元慶的性格,會向一個擁有十七億人口的大國開戰嗎?回頭看中國的行動,不難發現,王元慶幾乎考慮好了每一步行動,而且為每一步行動做好了充分準備。從中國在聯合國提出恢複錫金成員國身份的時候開始,我們一直處於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