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二十二章 特種炸彈

聯繫上傅衛民少將,裴承毅只用5分鐘就做出了決定。

39軍不是打得不好,而是打得「太好」了。

天亮前,39軍的先頭部隊攻入豪拉城區,遭到印軍頑強抵抗。作為重裝甲軍,39軍並不缺乏攻堅手段,也不缺少攻打城市的經驗。要知道,半島戰爭中,39軍在沒有其他地面部隊配合的情況下,一舉攻佔了由韓軍第三集團軍守衛的漢城,殲滅了數十萬敵人。在共和國陸軍的所有作戰部隊中,39軍的城市攻堅戰經驗最為豐富。

打到天亮的時候,39軍已經控制了豪拉東北城區的幾條街道。

利用大量先進的城市戰裝備,39軍在穩步推進的同時,掃蕩控制區內的殘存印軍。打到中午,39軍已經佔領了豪拉三分之一的城區,推進速度遠遠超過預期。只是,連傅衛民都沒有想到,一場災難即將降臨。

推進速度快,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守軍來不及調整防線,只能在進攻部隊的逼迫下,持續退縮。如果能夠一鼓作氣的佔領整個城區,就能將敵人趕到城市外的曠野上,避免與敵人在城市內交戰。攻打中小城市的時候,進攻部隊往往採用快速推進的戰術,就是不想在城區內與敵人糾纏,盡量利用進攻方的優勢力量。

壞處是,進攻部隊無法及時肅清控制區內的殘餘敵人。遇到大型城市的時候,進攻部隊很少採用快速推進的戰術,就是因為隨著控制區擴大,肅清殘敵的難度隨之加大,如果不能肅清殘敵,就無法確保保障線的安全,使鋒線上的部隊與後面的支援部隊脫節,給敵人留下反擊的機會。

由此可見,仗著人多勢眾,傅衛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

12點15分,39軍的物資運送車隊在豪拉東北城區遭到突然出現的印軍襲擊,救援部隊趕到的時候,除了30多部車輛被印軍擊毀之外,還有20多名官兵陣亡,其餘後勤人員全部負傷。

沒等傅衛民反應過來,另外3支車隊也在城區內遭到印軍伏擊。

萬幸的是,掩護39軍的空突171旅迅速派出作戰部隊,佔領運輸路線上的制高點,打退了另外幾股印軍,才沒有讓進入市區的運輸車隊全軍覆沒。

傅衛民也迅速調整戰術,讓進攻部隊停了下來,讓支援部隊壓了上去。

安排更多的部隊肅清控制區內的殘敵時,傅衛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那些襲擊運輸車隊的印軍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雖然傅衛民犯了輕敵的錯誤,但是在細節問題上,他沒有犯錯。

先頭部隊攻入市區後,傅衛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偵察部隊出動無人偵察機,監視戰線後方的城區,協助進攻部隊消滅殘敵。為了加強控制力度,傅衛民還放下面子,請空突171旅協助行動。

運輸車隊遭到襲擊的時候,至少有12架無人偵察機在豪拉上空盤旋。

算上空突171旅的空中監視力量,以及在市區內對付殘敵的小股部隊,傅衛民在戰線後方投入了足夠多的力量。

問題就在這裡,襲擊發生前,沒有任何偵察監視力量發出警告。

由此可以肯定,印軍不是來自地面上,而是來自地面下。

穩住局勢後,傅衛民讓參謀調出了軍情局提供的豪拉地下管網分布地圖,對控制區內的地下通道梳理了一遍。

沒有任何結果,地面部隊早已控制了地下管網系統的出入口。

印軍不是土撥鼠,不可能在地下打洞。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印軍在豪拉市區建立了地下坑道網路。

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慘劇,讓前鋒部隊繼續推進後,傅衛民加強了運輸車隊的護衛力量,並且要求空突171旅為每一支運輸車隊提供空中掩護,提前控制運輸路線上的制高點。

嚴密的防護,只是降低了損失。

14點左右,進入市區的5支運輸車隊再次遭到印軍襲擊。

雖然加強了的護衛力量擊敗了印軍,控制了制高點的空突部隊還發起了反擊,消滅了數百名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印軍,但是運輸路線受到威脅已成事實,如果不能儘快解決,前鋒部隊不得不停止前進。

還是那個問題,印軍到底是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停止進攻後,傅衛民讓協助作戰的支援部隊重新搜索控制區,特別是運輸車隊遇襲地點附近的城區。

直到16點左右,39軍的偵察兵才找出了「結症」。

一條最重要,而且是最不應該忽略的地下通道,竟然沒有出現在軍情局提供的地圖上!

這就是計畫在年底通車,從恆河河底通過,連接加爾各答與豪拉的公路隧道!

為了搞清楚情況,傅衛民立即派出偵察兵進入隧道。

毫無疑問,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有誤。

雖然隧道沒有正式通車,但是已經全線貫通,基礎工程也已經到位。也就是說,部署在加爾各答的印軍主力可以進入豪拉。更要命的是,隧道在豪拉這邊的出口就在39軍的控制區內,而且印軍打通了隧道與豪拉地鐵網,還鑽通了連到城市下水道主線的坑道。也就是說,印軍進入豪拉之後,不用在地面上活動,可以利用地鐵網與下水道主線避開佔領了地表整地的39軍,前往城市任何一處地點。

進入隧道的偵察兵遭到了印軍的阻擊,不得不撤了出來。

傅衛民不得不解決這個問題,而他又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即便炸毀隧道出口,印軍也能迅速開闢其他地下通道。要想堵死隧道,唯一的辦法就是炸斷位於恆河河底的隧道主體工程。

顯然,39軍沒有這個能力。

正是如此,傅衛民才給前線指揮部發去消息,希望得到支援。

雖然沒有親眼目睹豪拉的戰鬥,也不太清楚前線的局勢,但是裴承毅知道,39軍是出了名的鐵軍,不但戰鬥意志頑強,而且有很強的榮譽感,如果沒有絕對必要,39軍的軍長絕對不會請求支援。

按照傅衛民的要求,裴承毅派出了擔任特殊轟炸任務的低空攻擊機。

30多米深的河水不會對特種炸彈造成多大影響,只要能夠確定隧道的位置,就能用特種炸彈摧毀整個隧道。

軍情局也積極配合,送來了準確情報。

因為連接加爾各答與豪拉的河底隧道是民用基礎工程,沒有多大的保密性可言,如果不是軍情局犯了錯誤,認為隧道並沒挖通,不然39軍也不會犯這麼大的錯誤。既然已經確定隧道全線貫通,就沒有理由讓其繼續存在。

傍晚,2架DW-26B到達豪拉東面的恆河上空。

準確的說,是1架陸航的DW-26B,與1架海航的DZQ-25C反潛巡邏機。派反潛巡邏機過來,就是要用反潛巡邏機的聲納確定隧道的準確位置。當然,用來探測河底隧道的聲納與用來探測潛艇的聲納有些區別,主要就是聲納得沉到河底,而不是浮在河面上。為此,海航的技術人員對聲納浮標做了一些改進,取消了使其浮在水面上的浮筒,用電纜連接通信天線與聲納主體,加大了聲納的功率。

效果如何,海航的技術人員也說不準,反正以前沒有人這麼用過聲納浮標。

DZQ-25C在恆河上空盤旋兩圈後,投下了特製的聲納浮標。

圖像出現在聲納探測器的屏幕上的時候,DZQ-25C上的聲納操控員立即找出了要對付的目標。

河底隧道是按照雙層雙向四車道的標準建設的,最大寬度超過20米。對於能夠發現直徑不到1米的沉底水雷的聲納浮標來說,透過大約30米的河底淤泥,發現如此巨大的目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再說了,擔任轟炸任務的DW-26B只需要大概的方位坐標,不需要準確數據。

特種炸彈的威力足夠大,就算偏差幾十米,也不會降低轟炸效果。

確認找到了河底隧道後,DZQ-25C把坐標數據發給了DW-26B,隨即加速飛走了。

在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中,DW-26C在河面上空大約500米處投下了重達2噸的特種炸彈。DW-26B同樣不敢多留,投下炸彈後就以最快的速度飛走了。

下達投彈命令的傅衛民並不知道,在DW-26B投下炸彈的時候,隧道里至少有12000名印軍,另外還有大約24000名印軍集中在隧道東部出口處。按照印軍的作戰計畫,將在夜間圍攻進入豪拉市區的39軍,爭取將39軍趕出豪拉。為此,不但豪拉的守軍做好了反擊的準備,部署在加爾各答的印軍也派出了3個預備師的兵力。為了趕在天黑後發起進攻,1個預備師提前進入隧道,另外2個預備師也進入了隧道東段。

炸彈已經投下,災難性的後果不可避免。

裝填催化金屬氫與強氧化劑的複合炸藥的特種炸彈的威力太大了,按照共和國陸軍(該炸彈由陸軍投資研製)的測試結果,在地下50米處爆炸時,能夠摧毀方圓300米範圍內的所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