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九十章 誘敵深入

如果說吉申根傑南面的戰鬥是一場酣暢淋漓的突擊戰,那麼吉申根傑西面的戰鬥就是一場磨磨蹭蹭的誘敵戰。

地理位置,阿拉里亞距離吉申根傑60千米,布爾尼亞距離吉申根傑90千米。在阿拉里亞距離吉申根傑更近的情況下,印軍第一集團軍沒有把主力部署在阿拉里亞,而是選擇從布爾尼亞出發,一是布爾尼亞有較為完善的後勤保障設施,二是從有一條從布爾尼亞直通吉申根傑的高等級公路。正是因為從阿拉里亞到吉申根傑沒有直通公路,印軍才把阿拉里亞定為助攻方向。

印軍面臨的問題,也是77軍面臨的問題。

安排戰術計畫的時候,凌雲霄不得不考慮地理環境與交通情況對作戰行動產生的影響。

第771裝甲突擊旅在南面打快速突擊戰的時候,第773裝甲突擊旅卻在西面擺出了陣地戰的架勢。準確的說,利用伊拉姆河西面的2條支流,部署3道防線,在第一道防線與第二道防線之間,也就是在2條支流形成的三角形平原地帶上殲滅冒進的第54裝甲師與第44步兵師。

戰役開始前,凌雲霄提前部署第773裝甲突擊旅的原因也在這裡。

進攻的印軍無法沿公路行動,防禦的77軍也無法沿公路部署。雖然77軍早已實現輕型化,但是8月初正是南亞地區的雨季,天氣條件對部隊作戰造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時候甚至超過了敵人。

別的不說,伊拉姆河就是擺在交戰雙方面前的一道天然障礙。

伊拉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向南注入恆河,是恆河下游較大的支流之一。與恆河的上百條由北向南流淌的支流一樣,伊拉姆河的季節性變化很大,旱季時河面寬度不到100米、水深不到3米,雨季時則擴張到500米以上、水深超過5米。南亞地區的雨季從每年的6月上旬開始,持續到11月初,8月上旬是全年降雨高峰期。伊拉姆河水位上漲、河面變寬對交戰雙方都造成了不利影響。

相對而言,第773裝甲突擊旅受到的影響更大。

作為「主軍」,印度陸軍早就摸清了恆河的脾氣,知道在什麼時候會發洪水,也知道漲水時的情況,早就做好了準備。比如印度陸軍為每個主力師都配備了數套機械化橋樑,可以通過串接的方式,架設寬度達到150米的機械橋、或者寬度達到600米的浮橋,所有機械橋與浮橋都能供戰鬥重量超過60噸的主戰坦克通行。與印軍相比,77軍的準備並不充分。工程營帶來的橋樑設備,最多只能架設寬度為100米的機械橋,或者寬度為250米的浮橋。即便所有橋樑都能供主戰坦克通過,卻無法派上用場。值得慶幸的是,77軍在實現輕型化之後,DZ-31A與DB-30A因為質量較低,所以在經過簡單準備之後,就能浮渡寬度在2千米以下的河流。只有一些較重的裝備,比如電磁炮系統、電力供應系統無法在沒有橋樑或者渡輪的情況下通過河流。

很明顯,凌雲霄在西面採取固守戰術,與基礎條件有很大關係。

天亮前,第773裝甲突擊旅的先頭部隊、即第7731裝甲突擊營、第7732裝甲突擊營與第7737機械化步兵營率先度過伊拉姆河,在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二條支流東岸設置了前進防禦陣地,隨後將裝甲主力放在北面,僅在防禦陣地上部署了第7737機械化步兵營的2個步兵連。

與前鋒部隊一起渡過伊拉姆河的還有由第7733裝甲突擊營、第7734裝甲突擊營、第7738機械化步兵營與第7739機械化步兵營組成的主攻部隊。該部隊的任務是在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一條支流西岸北面埋伏下來,與前鋒部隊圍殲突破第一道防線的印軍,並且協助後衛部隊守住伊拉姆河西面的第二道防線。

最後出發的就是由第7735裝甲突擊營與第7736裝甲突擊營組成的後衛部隊。

到此,除了幾個支援營與旅部警衛連之外,第773裝甲突擊旅派出了所有部隊。

與南面的戰鬥不同,率先發起進攻的印軍。

6點35分,印軍先頭部隊到達第一道防線對岸。發現77軍已經控制了河灘陣地,印軍第54裝甲師停止前進,呼叫炮火支援。

此時,南面的戰鬥正打得如火如荼,凌雲霄沒有立即為第773裝甲突擊旅提供支援。

在印軍進行炮火準備的時候,第773裝甲突擊旅的3個炮兵營進行了反擊。因為印軍炮兵的主力裝備是傳統身管火炮,即便採用55倍徑身管,使用火箭增程彈的時候,最大射程也不會超過60千米,而印軍炮兵必須靠後部署,不可能伴隨先頭部隊行動,所以無法對部署在吉申根傑的77軍炮兵構成威脅。

炮兵之間的對決,可以說是炮戰的最高形式。

雖然交戰雙方都看不到對手,但是都可以大致判斷出對手的位置。相互進行壓制式炮擊的時候,關鍵就得看誰的射程遠,誰的反應快。毫無疑問,這兩個優勢都在77軍的炮兵手中。

印軍炮兵開火之後,前出的偵察兵、以及駐守第一道防線的步兵立即測出了印軍炮彈的飛行彈道,隨即將相關數據發給了炮兵,解算出印軍炮彈的彈道參數之後,炮兵就能確定印軍的炮兵陣地,從而進行反擊。

因為只有3個炮兵營參戰,且每個炮兵營只有1套電磁炮系統,所以第773裝甲突擊旅的炮兵沒有打擊進攻的第54裝甲師的先頭部隊,而是全面壓制印軍炮兵。

毋庸置疑,首先遭到打擊的就是印軍炮兵。

問題是,印軍炮兵根本無法進行反擊。

暫且不說印軍炮兵能否將炮彈打到吉申根傑,就算能,也打不中77軍的炮兵陣地。原因很簡單,電磁炮的彈道非常高,只有初段與末段在大氣層內飛行,占彈道總距離80%以上的中段彈道都在大氣層之外。在沒有輔助力量支持的情況下,壓制對方炮兵的時候,炮兵只能依靠炮兵雷達偵測對方的炮彈彈道,從而推算出對方炮兵陣地的準確位置。因為電磁炮的末段彈道非常陡峭,所以無法從末段彈道推算出電磁炮的開火位置。炮兵雷達的探測距離都比較有限,不可能探測到電磁炮的初段彈道。換句話說,就算印軍的炮兵雷達能夠探測到以接近20倍音速落下的炮彈,也不可能由此推算出電磁炮的部署地點。連對手在哪都不知道,自然無法壓制對手。

顯然,這也正是電磁炮為什麼要在所有狀態下都選擇高彈道的原因。

雖然所有電磁炮都有平射能力,在打擊距離較近的目標時可以選擇低彈道,即讓炮彈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從而縮短炮彈的飛行時間、降低炮口輸出動能,但是為了避免遭到對方炮兵與其他打擊力量壓制,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都在作戰手冊中明確規定,只有在對付目視距離內的目標時才能使用低彈道,其他任何情況下,都要使用高彈道。雖然高彈道會導致電磁炮的炮口輸出動能增大,從而提高電磁炮的能耗,但是電磁炮不是傳統火炮,增加點耗能對戰鬥成本幾乎沒有影響,對炮兵的作戰行動也沒有多大影響。

炮戰打了10分鐘,印軍炮兵就變成了啞巴。

按照第773裝甲突擊旅提交的戰鬥報告,在這10分鐘的戰鬥中,3個炮兵營總共摧毀了18個印軍炮兵陣地,至少摧毀了200多門火炮。由此可見,印軍不是沒有準備,早就知道77軍的炮兵很厲害,才在戰鬥中採用了分散部署的方式,讓炮兵以連級規模、而不是通常的營級規模投入戰鬥。問題是,在戰鬥力差距過於懸殊的情況下,即便印軍炮兵以單門火炮的方式投入戰鬥,也會遭到致命打擊。要知道,每套電磁炮系統有6條火力控制通道,也就是說,24門電磁炮,可以以4門炮為一個單位,同時打擊6個目標。3個炮兵營,就能同時打擊18個目標。在壓制敵人連一級規模的炮兵部隊時,4門電磁炮只需要進行1分鐘急射,就能形成完全覆蓋。用10分鐘打擊18個目標,對第773裝甲突擊旅的3個炮兵營沒有任何難度可言。

當然,炮火壓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因為印軍炮兵分散部署,而且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沒有提前向西派遣偵察兵,甚至沒有出動無人偵察機,所以第773裝甲突擊旅的炮兵營只能在敵人開火之後,也就是前線部隊發回炮擊數據之後,才能進行炮火壓制。如此一來,印軍炮兵在遭到打擊之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6到10次齊射,或者在完成4次齊射之後轉移陣地。正是如此,第773裝甲突擊旅的炮兵才不得不反覆炮擊印軍的炮兵陣地,用了更多的時間殲滅對手。同樣,在印軍炮兵癱瘓之前,由第7737機械化步兵營守衛的第一道防線遭到了炮擊。

利用這個機會,等在河對岸的第54軍開始渡河。

因為沒能搶佔對面的河灘陣地,所以印軍先頭部隊沒有架設浮橋,而是讓坦克與戰車以浮渡的方式發起進攻。

如果凌雲霄的目的是擋住西部軍團,就應該全力防禦。

只不過,凌雲霄的目的不是擋住西部軍團,而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