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七十九章 表演時間

新德里時間,8月4日22點45分,印度西北集團軍群C集團軍在經過10個小時的倉促準備之後,越過印巴邊境線,向卡蘇爾挺進。

23點25分,嚴陣以待的巴基斯坦卡蘇爾軍團與印軍交鋒。

3個巴軍師對陣5個印軍師,因為巴軍在編製上效仿共和國陸軍,其師一級單位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軍級單位,所以巴軍師的規模比印軍師大得多,雙方總兵力相差不大。發生在卡蘇爾西面的軍團會戰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巴軍第7裝甲師與2個印軍裝甲師之間的「巔峰對決」。

在南亞地區,巴軍第7裝甲師可以說是威名遠播。

作為巴基斯坦建國後組建的第一批裝甲部隊之一,第7裝甲師的前身,也就是第7裝甲旅參加過第一次印巴戰爭與第二次印巴戰爭,在第三次印巴戰爭前改編為第7裝甲師,在保衛拉合爾的戰鬥中擊潰了2個印軍裝甲師。因為第四次印巴戰爭的規模非常有限,所以第7裝甲師沒有多少表現。一直以來,第7裝甲師都部署在旁遮普省,主要任務就是守衛拉合爾。藏南衝突之後,印巴關係激化,第7裝甲師由拉合爾調往戈傑拉,由一線守衛部隊轉變為戰略機動部隊。巴軍的這一部署,也能看出對印軍突然襲擊的擔憂。在巴軍的五大主力裝甲師中,第7裝甲師的規模與裝備質量僅次於守衛首都伊斯蘭堡的第1裝甲師,是巴基斯坦陸軍的絕對主力。

因為在第四次印巴戰爭後全面參照共和國陸軍的編製體系,所以第7裝甲師除了在稱呼上有所不同之外,轄下編製幾乎與共和國的重裝甲師完全一樣。全師總共有7個旅,分別為第71坦克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裝甲旅)、第72與第73裝甲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裝甲突擊旅)、第74步兵旅(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機械化步兵旅)、第75炮兵旅、第76後勤旅與第77防空旅,總兵力33000餘人,其中戰鬥人員21000餘人。裝備方面,第7裝甲師也全面向共和國陸軍看齊,除了無法獲得最先進的DZ-31A主戰坦克與DB-30A步兵戰車之外,其主戰裝備全面達到第五代標準。4個戰鬥旅裝備DZ-21P主戰坦克(在DZ-21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針對巴基斯坦陸軍的需要進行改進,用140毫米電熱化學炮取代了原先的140毫米滑膛炮、採用了功率更大的空調、改進了觀瞄設備在熱帶沙漠地區的適應能力、採用了更能適合巴基斯坦陸軍人員素質的彈藥補給系統與後勤保障系統,綜合作戰能力與共和國陸軍的DZ-21A相差不大)720輛、DB-22P步兵戰車(由DB-22A改進,也主要針對巴基斯坦陸軍的特殊要求進行改進,綜合作戰能力與DB-22A相差不大)648輛、「梅傑帕瓦」裝甲運兵車(由巴基斯坦自行研製生產,能夠搭載一個步兵班的8名步兵,伴隨裝甲集群作戰)844輛、以及其他戰車1422輛;炮兵旅共有6個獨立炮兵營,配備6套從共和國引進的電磁炮(每套只有18門電磁炮);後勤旅擁有各類車輛2000餘台,除了用於運送物資與人員、提供餐飲保障的車輛之外,還有72輛與DZ-21P共用底盤的裝甲搶修車;防空旅的主要裝備是12套「紅旗31」型遠程防空系統與22套「凱山29S」型近程防空系統,因為沒有受到空中威脅,所以防空旅沒有隨同作戰。

除了硬實力之外,第7裝甲師的軟實力也非常強大。

在全面效仿共和國陸軍的情況下,巴基斯坦陸軍不但重視部隊的裝甲力量,還更加重視部隊是信息指揮系統。當年裴承毅在巴基斯坦擔任軍事顧問,主要工作就是讓巴基斯坦軍人明白信息指揮系統的重要性,幫助巴基斯坦軍隊掌握現代信息指揮系統,並且在戰鬥中靈活應用信息指揮系統。雖然巴基斯坦陸軍的信息指揮系統比共和國陸軍差遠了,特別是在協同作戰能力方面,巴基斯坦陸軍還有很多的路要走,但是在印軍面前,巴基斯坦陸軍的信息指揮系統非常先進,協同作戰能力也沒有大問題。

論綜合作戰能力,第7裝甲師超過了任何一支印軍裝甲師。

面對2支屬於二線部隊的印軍裝甲師,巴基斯坦第7裝甲師從一開始就顯得格外自信。

也許與巴基斯坦陸軍沒有買到DZ-31A主戰坦克有關,在與第7裝甲師遭遇的時候,印軍裝甲師也非常有自信。M1A5打不過屬於第六代主戰坦克的DZ-31A,在屬於第五代主戰坦克的DZ-21P面前還不至於淪落到沒有還手之力的地步。至少在對等的情況下,M1A5所使用的140毫米貧鈾穿甲彈能夠對DZ-21P構成威脅。

雙方都有信心,惡戰在所難免。

只是印軍並不知道,在後方協助第7裝甲師作戰的不是巴軍總參謀部,而是由裴承毅指揮的前線指揮部。

戰鬥開始前,巴軍總參謀長就跟裴承毅通了電話,希望前線指揮部能夠為卡蘇爾方向上的巴軍提供支援。雖然巴軍總參謀長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讓裴承毅擔任戰役總指揮。為此,巴軍總參謀長派作戰參謀率領10多名協調軍官來到前線指揮部,協助裴承毅指揮作戰。

巴軍總參謀長這麼做,也是希望巴軍能夠在卡蘇爾東面殲滅印軍。

裴承毅沒有拒絕,也沒有直接指揮戰鬥。

在他看來,這類沒有多少懸念的戰鬥,根本不用他親自指揮。裴承毅也希望通過這個機會鍛煉前線指揮部的參謀軍官,給袁晨皓更多的表現機會,所以把戰術指揮工作丟給了袁晨皓。雖然巴軍作戰參謀有點不滿,畢竟在關係到巴基斯坦利益的問題上,裴承毅讓一個上校軍官做主,多少有點開玩笑的意思,但是巴軍作戰參謀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袁晨皓是前線副總指揮,而且當初裴承毅指揮半島戰爭的時候,也是上校軍官。

似乎想好好表現一下,或者想讓巴軍將領知道什麼才是協同作戰,袁晨皓決定大幹一番。

兩軍交鋒前,袁晨皓集中中巴空軍的戰術航空兵,以及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對正在向西推進的印軍進行了兩次火力打擊。讓巴軍作戰參謀頗感意外的是,火力打擊的對象不是印軍裝甲力量,而是跟隨在裝甲部隊後面的步兵。在進行火力打擊的同時,袁晨皓專門安排3個中隊的J-17A戰鬥機,尋殲印軍的機動式防空系統。

裴承毅擺明了態度,讓袁晨皓放手去干,沒有干預上校的戰術指揮。

前兩輪火力打擊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巴雙方的戰術航空兵,特別是巴基斯坦空軍的200多架戰鬥機。用巴基斯坦空軍司令在戰後的話來說,在中巴空軍的聯合打擊下,印軍裝甲集群與步兵集群之間出現了一道縱深超過3千米的「無人地帶」,徹底隔絕了印軍裝甲部隊與步兵部隊的聯繫。

這就是袁晨皓重點轟炸印軍步兵的目的。

裝甲部隊誕生之後,「步坦協作」就是裝甲部隊的基本戰術。失去步兵掩護的裝甲部隊很容易成為對方步兵的打擊對象,而沒有裝甲部隊支持的步兵就沒有進攻能力。不管在什麼時代,裝甲部隊都無法脫離步兵單獨作戰。

只不過,在空中打擊決定戰爭勝敗的時代,轟炸步兵還有更多的意義。

轟炸結束的時候,跟在印軍裝甲部隊後面的步兵集群放慢了腳步。在沒有防空掩護的情況下,步兵很容易成為對方空中力量的消滅對象,也是最容易被轟炸消滅的部隊。別的不說,一次覆蓋式轟炸,就能消滅所有暴露在外的有生力量。除非印軍步兵全都不怕死,不然沒有任何步兵會在沒有指望的情況下,頂著轟炸繼續前進。

為了安排第二次打擊行動,袁晨皓讓巴基斯坦陸航的武裝直升機提前撤出了戰鬥。

隨著雙方裝甲部隊交鋒,戰局頓時鎖定。

沒有步兵的支持,印軍裝甲部隊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一味進攻,很容易遭到伴隨巴軍裝甲部隊作戰的巴軍步兵的圍殲。要知道,在依託陣地的防禦作戰中,只要擁有合適的反坦克武器,步兵就能成為裝甲部隊的剋星。如果減緩進攻速度,就無法頂住巴軍裝甲集群的衝擊,甚至會被巴軍裝甲集群切割包圍。

可以說,打到這個時候,印軍已經失敗了。

當然,印軍也不是無所作為,至少在面對面的坦克決戰中,M1A5的140毫米電熱化學炮表現出了足夠的威力。不是DZ-21P的裝甲防護不夠強大,而是巴軍一直捨不得為其採購增強型裝甲組件。

DZ-31A量產之前,中國北方重型裝備集團公司(被中重集團併購,是共和國兩大地面裝備生產商之一)就針對DZ-21A的防護問題進行了改進,研製了增強型裝甲組件。因為共和國陸軍已經決定採購DZ-31A,所以增強型裝甲組件完全針對採購了DZ-21系列主戰坦克的海外擁護。按照北方重裝開出的售價,1套增強型裝甲組件的售價為750萬元,相當於DZ-21P單價的40%,能夠使DZ-21P的防護能力達到DZ-31A的水準,將其服役時間延長20年以上。因為巴基斯坦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