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聞所未聞的捕魚法

玻璃吉普把兩個漁夫送到珊瑚崖那兒。他們關掉馬達等著。

在珊瑚斷崖的石縫和岩隙之間,在岩洞內外,成千上萬的魚兒在悠悠漫遊。它們穿著紅的、黃的、藍的、淡紫的衣裳,幾十種濃淡各異的顏色繪成一幅瑰麗的圖畫。兄弟倆叫不出這些顏色的名稱,在上頭那個世界裡,還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顏色呢。

這些小美人當中有一些罕見的魚,恐怕連科學界的人士都沒見到過。能夠得到它們的水族館準會感到非常榮幸,他們准肯出大價錢。但眼下,哈爾還不想要它們。

這些魚都很小,過一會兒,大個兒的客人準會來。兄弟倆都在呼吸吉普里的氦氣,以免把水中呼吸器里的氣體吸空。

半小時、一小時、一個半小時過去了,一條巨大的箭魚終於露面了。哈爾拿起電槍,悄悄從吉普溜進水裡,等著那條箭魚游進射程。

但是,那條箭魚對他和他的吉普不感興趣,它悠然自得地到處逛。忽然,它輕盈地從崖面的植物上掠過,用頭上的箭從一個岩洞里扎出一隻章魚來。

章魚的八根觸鬚掛在它的鉤形嘴上,使這條游來游去的箭魚顯得怪模怪樣的。

「它怎樣把章魚弄進嘴裡呢?」羅傑問。

箭魚在回答:它在斷崖上把章魚蹭下來,趁著那渾身扭動的傢伙還沒來得及躲進另一個岩洞,一口把它咬住。

「那是一種什麼槍?」羅傑問,「像我們在非洲用過的那種射鏢槍嗎?」

「不大像,」哈爾說。「那種鏢槍上面塗的是鎮靜劑,能讓動物睡著。這種槍卻是帶電的。」

「用電怎麼能捕魚呢?你的想法真古怪。」

「不古怪,」哈爾說,「再說,實際上這不是我想出來的。最先想出這種辦法的是瑞典人,他們用電捕捉金槍魚。而挪威人則用電捕殺鯨魚。」

「噢,這我知道,」羅傑說,「把一枚炮彈打到鯨魚體內,炮彈一爆炸,鯨魚就被炸開了花。」

「不,那是老辦法了。那種方法使鯨魚的身體損傷得太厲害,再說,也太殘忍了。有時候,炮彈沒一下子把鯨魚炸死,他們來不及再補一炮,鯨魚就拖著殘軀遊走了。像人類一樣,鯨魚是哺乳動物,它的神經也像人類的神經一樣敏感。受傷的鯨魚得好幾小時地,有時甚至是好幾星期地忍受傷痛的可怕折磨,直到死去。新的方法是把一隻帶電的魚叉射進去。魚叉非常銳利,可以像皮下注射器一樣刺入魚皮內而不會引起疼痛。而且。電擊能一下子把鯨魚擊斃。」

就在哈爾把頭鑽進吉普的洞口繼續跟弟弟說話的時候,那條箭魚突然朝吉普衝去。他急忙扎進水裡,舉起電槍準備射擊。可是,箭魚忽然把尾巴猛地一擺,又衝出了射程。唉,為了逮這大傢伙,他們已經等了兩個鐘頭了。

又等了一個鐘頭,哈爾才射出了第一槍,箭魚不動彈了,那銳利的皮下注射器還真行!

「依我看,這同樣是殘忍的。」羅傑說。

「任何殺戮都是殘忍的,」哈爾說,「你我都希望能活捉動物。但是記住,剛才我們不是在給動物園捕捉動物,而是在努力尋求更好的辦法去為人類獲取更多的食物。要得到肉食,就不可能不宰殺。用這種辦法宰殺魚一點痛感也沒有。如果把一個大魚鉤扎進魚嘴,讓它被漁船拖著游好幾個鐘頭,然後才把它撈上船,它就得遭受幾個鐘頭的痛苦折磨。兩種辦法相比,你難道不覺得新方法好得多嗎?」

他拿著一張網溜出吉普,把網甩出去網住箭魚,然後,把網繩繞在「酒瓶」的脖子上。海豚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它拖著那條大魚,輕鬆地朝上頭的船衝去。哈爾給特德船長打電話,讓他準備把魚拽到船上去。

年輕的博物學家對自己的試驗很不滿意,他認為試驗是失敗的:花三個小時才逮到一條魚,行動這樣緩慢絕喂不飽世界上成千上萬的饑民。

不過,還有激光呢,這可是新鮮玩意兒,他以前從來沒用過。他檢查了那部器械,它的大小和一部電影攝影機差不多。

羅傑問:「整部機器就這麼一點兒嗎?你說的什麼魚叉、槍,還有別的東西我怎麼都看不見呢?」

「不錯,」哈爾說,「就這麼一點兒。但這小玩意兒可不得了。電槍只能在10米的射程內使用,而這玩意兒最遠能射16萬公里。」

羅傑不相信,「你糊弄我。」

「不,我沒糊弄你。在到月球去的旅途中,宇航員可以用它跟地面通話。它射出一束光,聲音就跟著光束走。」

「我敢打賭,具有這種功能的器械一定貴得嚇人。」

「開頭製造的那幾部確實貴。但洲際導彈的研究者彼得·索羅金博士已經發明了這種廉價型的,我只花了50美元就買來了。」

「可你要它有什麼用處呢?你想跟魚對話嗎?」

「不,但我要知道它們在哪兒,這東西能幫我找到它們。它的工作原理跟回聲探測器相像。不過更好,它不僅能發現大魚,而且能告訴我魚離我有多遠。」

「你是說,它會說話?」

「不完全是這樣。它會發出卡嗒聲。聽!」他開動那部機器,一束光射出來,同時,機器開始卡嗒卡嗒地響。每一音效卡嗒之間的間歇很長。

「卡嗒聲隨著光束髮射出去,」哈爾說,「碰上大魚一類的巨大物體,就會被反射回來。根據反射所需時間的長短,我們就能知道魚離我們有多遠了。好啦,咱們開始搜索吧。」

他慢慢轉動著那部器械的光電管,光束開始射向右邊兒。器械持續地發出卡嗒聲,但沒聽到回聲。

忽然,迴音效卡嗒卡嗒地傳來了。

「我們的魚來了,」哈爾興奮他說,「回聲很強,準是個大傢伙。魚越大,回聲就越清晰。從這個標度盤看,魚離我們應該是3千米左右。」

「這又有什麼用?」羅傑不以為然,「等我們趕到那兒,魚早跑了。」

「我們不到那兒去,」哈爾說,「魚會到我們這兒來的。」

羅傑瞪著哥哥,「什麼東西會把它引到我們這兒來呢?」

哈爾轉動一個轉盤,卡嗒聲變得又密又強。

「每秒100次的卡嗒聲,」哈爾說,「由光束載著,有力地敲擊在魚身上,魚很好奇,一聽到異樣的聲音就會來看看是什麼東西發出的。」

「這我知道,」羅傑說,「捕鯊魚時,我們就是敲船邊把鯊魚引來的。它想來看看是什麼東西在吵吵嚷嚷,結果,在離船幾米的地方吃了我們一魚叉。」

「是呀,」哈爾說,「這傢伙來得真快,標度盤顯示,在過去的幾分鐘內,它已經遊了一千六百多米。我得帶著電槍出去,等著在它光臨的時候給它以熱烈歡迎。你看,你會操縱這玩意兒嗎?等我抓住這條魚以後,你就馬上轉動光束,直到聽見另一次回聲為止。」

「我當然幹得了。」羅傑說。能親自參與這樣新奇的試驗,他感到驕傲。

哈爾手持電槍下海去了。眨眼間,一條斑馬模樣的傢伙跟著光束闖來了。

它的個頭比斑馬大一倍,皮色比斑馬鮮亮。銀子般的底色襯著淡紫的條紋,深藍的鰭,綠色的背,雪白的肚皮。哈爾認出它是有名的背紋馬林。贊恩·格雷在塔希提島附近捕到的那條背紋馬林重470多公斤,創馬林魚標本的最高紀錄。但大堡礁水域里的魚幾乎都比塔希提水域里的大,眼前這條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巨魚。

它不像箭魚那樣弔兒郎當地閑逛整整一個鐘頭才把自己往槍口上送。這個大傢伙還沒弄清卡嗒聲是從哪兒發出的,就迫不及待地朝吉普衝去,直到嘴巴撞上了玻璃才停下來。哈爾開槍了,電擊立時生效,魚毫無痛楚地死去。

哈爾從肩頭上取下繩卷,把繩頭從張開的魚嘴塞進去,讓它從鰓那兒滑出來,然後,把它系在吉普的一根噴氣管上。

羅傑把光束轉開,又聽到了回聲。這一回聲距離近多了,不到兩分鐘,又一位大個子客人來了。這是一條銀馬林,體型較小,體重約莫225公斤,比一匹馬重不了多少。

沒費什麼手腳,哈爾就擊斃了它,用剛才的那根繩子穿過它的嘴和鰓,讓它跟它的表親呆一塊兒。

剛收拾完這條馬林魚,另一條又來了。看來,這天是馬林魚日。這次來的是一條有名的太平洋黑馬林。被捕獲的黑馬林魚體重的最高紀錄是556.6公斤,那是一位運動員在這片水域里捕獲的,他花了將近一天工夫,費儘力氣才把魚拖上船。

用釣竿和漁絲,一個漁民一天能釣上一條馬林魚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他有時候可能得花一個星期才釣得到一條。而使用激光,十分鐘就捕獲了三條。

又一條黑馬林來了,這一條看樣子有一頭大象大。接踵而來的是一條巨型……魚,鼓眼睛、大嘴巴,一副驚詫不已的神情,沉重的上下顎一張一合,好像在說:「啊呀,兄弟!」

激光實在頂用。它專門選擇那些反射強迴音的魚,這就是說,每回都能捕到大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