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祖建國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世家是士大夫之根,傳自上古,明禮數,尚時務,為人道主體,上古聖皇治世之傳說,中古諸子百家爭鳴,乃至之後大炎獨尊儒術,無數珍貴記載,皆是我等世家承載,然後世人才能得知!你要動世家?」
那許應一注意到邱言的表情,反倒停止掙扎,冷笑連連,這般說著。
但邱言搖搖頭道:「你們承載,並非是你們創造,你需要搞清楚的是,人道並非因為世家能夠傳承,而是因為你們傳承了人道精華,所以成為世家,這歷史長河也有氣運消長,因果輪迴,傳承人道精華之功,令你們得以脫穎而出,成就世家之位,一啄一飲,皆有緣由,但事皆有時,當世家傳承開始阻擋人道發展的時候,便該有所收斂。」
「阻擋人道發展?」許應一面露嘲諷之色,「你這話太過想當然了,我等世家遍布天下,各領一方,皆有家法,那朝廷官府牧守各處,能安天下,歸根結底還是有世家相助,君不見那白蟒精妄圖動搖世家,頃刻間天下分崩離析,混亂十幾年,又有大齊起兵,善待世家,所以蕩平群雄,定鼎天下,說到底,誰人要坐天下,與我世家之助是分不開的!你如今居然想要破滅世家家法,斷絕傳承根基,這是動搖天下基石,乃是千古罪人!」
他說出這些話,很多都已經犯了忌諱,其中不少信息,不光是許應一、蔡闕心中清楚,便是徐進、孟青賓、岑帛也是一般明白。
這天下看似皇家統治,但實際上皇帝想要坐得穩,終究要讓統治基礎點頭才行,如今的大瑞可不比邱言前世,邱言的前世通訊、交通完善而發達,政令來回不過電波之速,又有諸多基層組織,統治觸角直達鄉間。
眼下的大瑞,神通與人道相衝,彼此氣運對立,碰撞之後就會相互中和,若是時常用神通之法通訊,便要影響到王朝氣運,根基動搖,所以政令的傳達,一般還是依託於現有的生產力和技術水平。
如此一來,政令傳達緩慢,無形中就給了那地方官吏很大的自主權,也令當地的地方勢力成長,令統治能力無法更深入鄉里。
當初開啟科舉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削弱世家權力,擴大統治基礎,但由於世家掌握大量資源與知識,又善於吸納和同化新晉官僚,所以還不算明顯。
而這些正是許應一的底氣。
「何人是千古罪人,不是你說我說,而是歷史驗證,」邱言聽到許應一一席話,露出不以為然之色,「祠堂尊教化,繼世重家風,世家之德之行,也有益處,但當謹守本分,可以傳家風、聚人心,共同繁榮,但家法凌駕於國法之上,是萬萬不可行的,當令世家之物歸於世家,國家之法溶於國法,行了,我與你說這麼多,已經夠了,相信就算你們被關押起來,也能使得消息傳出,就看世家選擇了。」邱言說話間,擺了擺手,那押送的兵卒立刻領命而去,比對許應一還要恭敬有禮。
「邱尚書,這樣怕是不合適吧,畢竟是宰執……」孟青賓還要再勸,他與許、蔡兩人已經漸有政敵之相,但在有些事情上,還是休戚與共,有著共同的立場。
邱言搖搖頭道:「證據確鑿,很快天罡地煞寨的人就會前來京城,到時他們必然指認,如此戴罪立功,減輕罪責。」
聽得此言,余者皆不多語,知道邱言已經是鐵了心要行事。
不過,他們的心裡也都積蓄了部分不滿,終究都是宰執,而邱言在官職名聲上,還沒有真正落實,名不正言不順,卻頤指氣使,逼得他們幾名宰執退去,同時還將兩名宰執拿下,分明就是要搞一言堂了,換成普通人、普通官吏尚且難以忍受,何況是位於人臣巔峰的宰執。
但這個地位的人,能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本身就需要不凡的心智,忍耐的功夫是必須要有的,因而都暫時退去,準備靜觀其變。
「邱言此舉,無疑是正式與世家撕破臉了,世家的能量真要是爆發出來,就算是神通修士怕也要退避三舍。」
「世家之威,威脅皇權幾千年,彼此博弈,互有勝敗,但世家始終不滅,足見其能,如今邱言想要讓世家退後,交出家法治權,無疑是要動搖世家聚集人心的基礎,一旦法權不再,族人沒了畏懼,轉而去顧忌官府,那麼族中的長者權威,一下子就損失大半,最終再無威嚴。」
「這看似釜底抽薪之策,但步子邁得太大,絕對會激得世家沸騰,這不光是他邱言受到衝擊,怕是國朝都要受到影響,加上如今天下本就紛亂,很有可能真的會一下子陷入難以測度之事,這件事必須要告知太后、皇后、太子,分析利弊,不能讓他肆意妄為。」
幾名宰執或者出於私心,或者懷著公義,對於邱言的決斷都不看好。
實際上,他們的擔憂也都是對的,自來變法、變革,都是損傷一部分群體的利益,然後重新分配,所以有敵人,也有盟友,只是這個過程不能急,要緩緩慢進,循序漸進,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王朝千萬黎民福祉,不得不慎重,一個不好,天下大亂,其罪不小。
但如今的情況,卻容不得邱言漸進,因為那天外威脅迫在眉睫,不知何時就要全數降臨,若是漸進改革,與諸方勢力勾心鬥角,消耗時間不說,更磨滅心志,最終反而可能催生出背叛東華的群體。
所以其他宰執的勸誡,對邱言而言,全無意義,甚至等幾天之後,他們面見太后、皇后,陳說利害,引得這兩宮急招邱言入宮商談的時候,邱安依舊沒有退縮的意思。
「天罡地煞的幾位頭領,很快就要抵京,與他們有關的事情,也都傳遍天下,皆知兩家之責,此時退去,朝廷顏面不存,世家越發囂張。」
邱言從容而對,不見半點退色。
太后滿臉憂色,忍不住就說著:「可是世家之能,哀家已然知曉,不說旁的,這幾日對邱尚書你的彈劾、攻訐奏摺為數眾多,將各地送來的政事摺子都蓋過了。」
以六部尚書之格,突然將兩名宰執拿下,這樣的事放在歷朝歷代,都是犯忌諱的,自然會有官員看不過去,再加上有人推波助瀾,一時間竟是在朝中形成風潮,儼然成了一股大勢,浩浩蕩蕩的彈劾奏摺接連湧來,彷彿排山倒海一般,要將邱言研磨!
其勢兇猛!
而如此情況,也是政事堂的幾位宰執透露的,畢竟奏摺不會送來給太后批閱,邱言有宰執之能,同樣在政事堂辦公,如何能夠不知?
但他卻好像首次聽到一樣。
「如今天下紛亂剛見好轉,正是上下官吏齊心之時,當以正事為重,這些官吏的舉動,說明在他們心中,派系傾軋、鬥爭,比之政事還要重要,更體現出在他們心中,世家之令比皇家之事更要重要!」
邱言的一番話說出來,毫無疑問是直指兩宮命門,說的是他們最擔心的事,一下子就讓她們將立場拉了回來,只是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兩位不必擔心,臣自有辦法。」邱言這樣說著,告辭離去,一日之後,先前聒噪著要參邱言的官員,果然大部分都偃旗息鼓,不再堅持,甚至個個謹小慎微。
太后與皇后見了,不由驚奇,但並未詢問,只是覺得邱言之能果然非凡。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說好了的事情,怎麼說變卦就變卦?」
隨著朝堂上的情況猛然變化,作為幕後主使之人,自是感受的最為直接。
這主使者便是許家與蔡家,他們兩家的頂樑柱突然被邱言拿下,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民間,都引起了巨大波瀾,但首當其衝的還是世家陣營,而在這裡面最受影響的,無疑就是當事人所在的兩大世家。
這兩家的主心骨入了牢中,被嚴加看管,但再嚴,宰執的位格擺在上面,就算是牢中胥吏、看守也不敢有絲毫不敬,都覺得兩人背景深厚、能量巨大,不知道哪一天就出去了,而且權勢不會受到影響,若是在牢中跟這兩位結仇,未來肯定是後悔莫及。
如此一來,兩人雖在牢中,依舊能夠掌握朝中動向,同時控制家中之勢,遙控指揮,這一次的彈劾邱言,就是兩人計畫中的倒邱運動的開啟!
不過,真正的執行者卻不是兩人,而是許應一的兄弟,家中排名第五的許應建,以及蔡闕的女婿,曾經在一次科舉中拿到榜眼的紀盧。
這兩個人一個經商,一個為官,在各自的圈子裡都是名聲冠絕,被稱為人傑,如今得到了牢中兩位宰執的授意,執掌兩大世家,調動各方力量,可謂是春風得意。
但突然就有一盆涼水當頭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