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出宮,不是簡單的事情,前文也提過白龍魚服之險,即便是在京中,都不可掉以輕心,何況是京城郊外?
不過,太子依舊能夠抵達,可見背後是有著皇帝的默認的,除此之外,更有侍衛隨同,其中不乏高手,更不要說連供奉都有幾人看護。
只是,在表面上,其實並無多少跡象。
太子來到這裡,未立刻入院,而是邁著熟悉的步伐,在院外的一處空地上來回行走、跳動,最後猛然一躍,居然有幾分身輕如燕的味道,顯是練了功夫,但並不到家。
他這一跳,帶著塵土,落在不遠處,長吐一口氣,身上頓時汗如雨下。
邊上,兩名白面無須的隨從趕緊上前,為李炎擦汗,倒是對他之前的怪異舉動,見怪不怪。
「行了,你們先退下去吧。」李炎從兩人手中將布拿了過來,披在脖子上,讓隨從後退。
隨從立刻遵從,他們可還記得,就在半年前,一直跟在太子身邊的紅人李英連,因為一件小事觸怒了太子,沒過多久就被接連貶落,如今已經去了宮中一角,再無音信,大好的前途毀於一旦。
從此之後,這太子也就有了些許威嚴,再加上眼下皇帝病重,京城難免有諸多流言,使得太子的地位一下子被推高不少,不要說這些隨從,就算是些許大臣,這態度都漸有變化。
但話說回來,在這種情況下,太子依舊能如願來到京城之郊,裡面的政治意味,早就被不少大臣和世家品味許久,對於這座院子日後的主人,越發忌憚。
之所以說是日後的主人,因為如今這院子,尚未真正啟用——當太子走到院門口的時候,已然能聽到從院子里傳出的陣陣敲打聲,那是用大鎚敲打石塊時的聲響,顯然是院子里還在動工,並未真正建成。
突然,一人從門中走出,登時給人以怪異之感,細細思索,才能明白,此人行走間竟是悄無聲息,半點聲響都不透露,偏偏一步一步踩在地上,每一步都給人以落地生根之感,彷彿高山崩於面前,都不會有半點動搖。
太子李炎一見此人,便正了身形,拱手為禮,說道:「邱師傅出來了,師傅覺得本宮之前的那幾步如何?」
「在下可當不起這個稱謂,」這男子一身普通家丁的打扮,但面容、神態卻不同尋常,正是邱府如今的大管事邱安,「不過,太子之前的步法,已經頗具雛形,再用一個月,當能練成這套九宮步了。」
聽得此言,李炎面露喜色,然後道:「那是否就是說,本宮已經算是小成了?邱先生可願意見我了?」
邱安搖搖頭,抬手一揮,就有無形氣浪呼嘯而出,在太子剛才行走跳躍的空地上一刮,將一層塵土掀起,顯露出下方的一道道痕迹。
那竟然是一筆一筆墨跡,組成的兩個足有一人高下的大字——
九宮!
不過,這看似平凡的字跡,那每一筆每一畫,似乎都蘊含著足以迷惑人心的力量,初看之時,只是覺得這一筆一划中骨血飽滿,好似兩個人躺在地上,但細細再看,卻覺得目光像是要被拉扯進去,連心神都融入其中,然後在裡面找到了些許玄妙意境。
「哎呦!哎呦!」
隨後,就聽到一連串的呼痛聲,竟是隨同李炎過來的那幾名隨同,在瞥了兩字之後,各自慘呼起來,然後兩腿發軟,直接軟倒在地。
而兩名始終立於不遠處的侍衛,也在看到這兩個大字後,連連後退,跟著臉上浮現紅暈,身上筋骨震顫,似乎承受著莫大的重壓。
甚至連遠方的林中,都傳出幾聲悶哼。
邱安眼眸微動,視線掃過陣陣林木,知道發出聲音的,其實是暗中派來,保護太子的供奉高手,並不說破,隨後便收回目光,將視線投注在李炎身上。
此刻的李炎,也被這兩個字那莫名意境所攝,但本身並未表現出多少異狀,反倒是那身體表面浮現出陣陣氣流,初看無色,但細觀之後,則有明黃之感,正是顯形的龍氣——
這赫然是龍氣現身,護持其形與神,方能使得李炎不受兩字影響。
有此基礎,李炎便能稍顯從容的觀看兩字,品味其中妙處。
漸漸的,兩個字在他的視野中迅速變化,那一筆一筆的墨跡,好似活過來一樣,分離流動,在冥冥之中,投影其意念深處,構成了乾、坎、艮、震、中、巽、離、坤、兌九字,並各領一處,排列組合,構成奇妙痕迹,不時有陰影落下,就像一人行走,腳步不斷落在地上似的。
「這九宮步當真玄妙,在那易理之中,潛藏人道精華,同時又貫穿武道玄奇,當真是一部奇功,卻也只是邱先生隨手寫下,如此看來,先生當真可稱為學究天人!」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見到這兩個字了,半年之前,李炎派去與邱言兩名徒弟論道的人盡數失手,他自然不會甘心,就算知道自己是被李英連利用,也將那小人懲治,可事情已經發生,若是退去,他總覺得會被世人看輕。
於是,李炎遂豁出面子,去求助了一名當世大儒,言說厲害,並拿出知行之道不斷擴張,吞食其他學派地盤的種種跡象和證據。
那名大儒自身並非坐鎮書院,所以沒有參與東華爭奪氣運一事,正是空閑,但他本人也有道統學說想要傳承,便就心動,同時也是聽聞了知行之道的名號,有心要去切磋,是以答應下來,與邱言論道。
這一次,邱言沒有派出自己的弟子——這是為了表現尊重,親自出面,雙方論道來去,最後的結果,竟是邱言藉機整理思緒,將那「事」部完善許多,並且爆發出驚人之能,輻射四周,使得在場觀論的眾人,沉浸其中,體會到諸多將領、戰事、戰役、戰爭的過往。
最終,邱言從中凝結出一點「戰事」精華,歸於心中,那諸多幻景也隨之消散,可那位論戰的大儒,卻主動認輸,接著二人又探討起來。
與之相比,第一次有此經歷的太子李炎,沐浴了典籍光輝,心中念頭才有變化,並隨後研讀邱學書籍,慢慢有所明悟,這對待邱言的態度,自然是急速變化,最終顯露出誠心求學的姿態。
不過,面對太子李炎的變化,邱言在其人過來致歉,並且求教的時候,卻沒有答應。
至此,李炎卻沒有氣餒,居然顯露出些許韌性,他見邱言一點也不給情面,同時經過這一段時間,不斷網路各方去與邱言挑戰,無形中增長了見聞,也知道了邱言如今的地位,並非是依靠官職,自然不會想要用強。
於是,這位未來的皇帝,居然選擇了與那隻猴子一樣的做法——示之以誠!
不過,猴子的心思沒有多少彎彎道道,有如赤子,最後只想到了在山門外長跪不起,可李炎到底經歷眾多,再加上他的地位擺在那,真要是給邱言下跪了,立刻就要風起雲湧,牽扯出一大堆事情,更會讓邱言的政敵歡欣鼓舞,再展雄風。
所以,李炎所選的,是迂迴路線,算是一種投其所好,他知道邱言打算建起一座書院,來傳播邱學,便主動接過了這差事。
邱言因在朝為官,能抽出的時間不多,加上種種原因,書院的地址雖然定下來了,可這工程的進境一直頗為緩慢,原因就是這書院的構造頗為繁雜,各種布置都有講究與深意,單純去看設計圖紙,普通的工匠很難領會裡面的奧秘,須得有人在邊上點醒。
這個人,除了邱言,也就還有他的兩名弟子,至於其他有著類似水平的人,邱言就算能叫動,也不會這麼做——你讓一個有著不錯文道造詣的人,整日里去那工地上來回,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就顯得大材小用了。
就算邱言的知行之道,其實倡導這種身體力行,從細微之處見真章的事情,可如今的京城,正處於各方角力的關鍵點,委實不便於節外生枝。
這個時候,太子突然出面,接過了差事,更是透露出自己要拜邱言為師的架勢,然後拿著圖紙,找到了工部,直接調用起王朝之力。
一個王朝,何等廣博,人才濟濟,就算邱言的圖紙很是深奧,但只要每日過去請教一刻鐘的時間,也足以維持一日進度。
而太子出面,也和臣子出面不同,若是邱言動用工部之力,自然是彈劾的奏章連綿不絕,可太子李炎既然說要拜邱言為師,而不久前皇帝,也正式給邱言加上了太子少師的頭銜,這樣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況且,皇帝重病,變天在即,這種時候誰又去觸太子的霉頭?
可即便由工部出馬,進境依然不快,好在大的輪廓很快確定,只是細微處要多花功夫,是以這書院的院落,早已成型,正是李炎眼前的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