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109章 青萍之末(十)

《茅山誅妖傳》裡面用陰國代替美國,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中國是在嘲諷美國。至於美國的藍血貴族,屠殺印第安人,虐待華工,乃至《排華法案》都是事實。英國上層看了這片子之後,一方面是為這彩色電影以及神奇的特效而感動,另一方面對中美之間的敵對情緒而心中大爽。

英國人當然知道美國人希望中國與英國大打出手,英國人則是希望美國與中國大打出手。兩個新興的工業大國大打出手,英國人是最大的得利者。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這部片子在歐洲流行起來了,不少到歐洲旅行的美國上層都看過這部娛樂性極強的片子。

21世紀的中國與美國是不會互相誤判的,兩國之間部級的各種會議幾十個,雙方是真正充分理解了對方的想法,衝突僅僅是立場上有沒有共同點,這就是本質上的利益衝突,與誤判導致的對抗毫無關係。

20世紀限於通訊條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對抗也顯得更加神經質一些。電影也是一種表態,中國方面的惡毒嘲諷自然令美國上層怒不可遏。羅斯福本人是真的沒想到中國直接嘲諷了羅斯福家族,作為白毛老狐狸,羅斯福心胸夠大,自然有著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豁達。另一個原因是羅斯福手下的工作人員也曾經向動員美國的電影業拍出一部能夠壓倒中國的經典出來。可惜美國電影業者看完這片子之後,滿心想的都是怎麼從這電影裡面吸取經驗。他們明確表示想在短期內派出這片子來不現實。

除了在自己的心裏面給人民黨狠狠記了一筆之外,羅斯福就把這件事給放下了。他在乎的是中國的戰略表態。日本在中國的扶植下恢複的很快,中日朝三國已經開始建設起一個更緊密的聯盟。

英國人對德國的綏靖政策越來越強烈,1938年9月,英國、法國、納粹德國、義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籤訂條約。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犧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將蘇台德區割讓給納粹德國。更早之前,德國順利吞併了奧地利。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去不過20年,針對《凡爾賽和約》,一戰時協約國軍隊的統帥,法國元帥福煦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在這點上羅斯福的感受有些不同,凡爾賽條約中規定的裁軍委員會名存實亡,德國的戰爭賠償數額不斷減少直至徹底取消,這筆財政負擔和受害國的戰後重建費用實際上從德國轉嫁到了受害國身上。而且一戰後歐洲局勢的變化,讓德國脫離了與蘇聯的接壤,奧匈帝國崩潰之後,戰後德國保持了對巴爾幹諸國的比其東南方的鄰國更大的影響,而其他國家並沒有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但是中國的表現就令羅斯福感到非常不安,這個國家的復興速度遠超任何國家的想像之外。如果說一戰讓德國獲得對周邊新老國家的優勢,中國實際上已經重新恢複了遠東的霸權。德國需要的是一個人能帶領他們從屈辱中走出來,而中國無疑已經更早的擁有了這樣的一位領導者。

羅斯福倒是能夠理解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綏靖政策就是禍水東引。試圖通過綏靖讓德國與俄國接壤,兩個大國接壤之後的結果不論可知。特別是充滿進攻姿態並且極度反共的德國,面對蘇聯的時候會有什麼選擇呢?

與之相比較的話,統合了日朝的中國有北上與南下的選擇。這十幾年來中蘇之間的那條尚可稱為「邊境」的地區,拿著身份證就可以自由通行。唯一一次的問題是斯大林要求中國禁止蘇聯公民在中國長期定居。這是中蘇邊界一個大問題,蘇聯一邊的生存條件比較惡劣,加上山高皇帝遠,很多蘇聯公民合夥與中國一起工作,只要有機會就跑中國居住去了。反觀中國,除了去蘇聯那邊做買賣賺錢,或者工作賺錢之外,中國公民沒人願意留在蘇聯一邊。指望擁有這麼一個邊界的中蘇衝突起來明顯不現實。斯大林明顯沒有與中國鬧僵的打算,有些事情他知道了之後就當沒看見。甚至連西伯利亞地區蘇聯人民內務委員會的那幫人都不想住在蘇聯這邊。

既然中國不想北上,選擇就只有南下,羅斯福做出了很容易得出的判斷。

在中國這邊,新的限制海軍條約完全沒有簽署的跡象,中國也就按照原先的計畫開始大造軍艦。得到了慕尼黑協議的消息之後,陳克召開人民黨會議,「德國被折騰的慘不忍睹,是因為大蕭條。如果沒有大蕭條,魏瑪政府就能徹底站住腳。希特勒想要的是歐洲的生存空間,凡爾賽合約僅僅是借口而已。我們與納粹德國的政治理念完全背道而馳,雙方沒有共存的理由。只是因為距離遠,我們鞭長莫及而已。我還要提醒大家一個問題,在道義上,希特勒對猶太人的態度我們已經看到了,我們不能與這麼一個國家達成同盟關係。」

「那麼陳主席的意思是要現在南下么?」李壽顯問道。政治局常委必然需要知道陳克的南下設想。李壽顯明白陳克如果想南下,又不想與德國牽扯上關係,那麼就只有先於德國發動戰爭,李壽顯建議道:「為什麼不利用一下英國的綏靖政策?」

陳克答道:「因為英國可以向德國綏靖,卻不可能向中國綏靖。英國人是沒辦法繼續退下去的,他退一步咱們就會進一步。上次我們與英國商討在澳大利亞投資,進行礦產開發的事情,英國人並沒有同意。」

這話已經屬於赤裸裸的帝國主義作風了,澳洲畏懼中國的心態同志們都知道。中國向澳洲與英國請求在澳洲西北部的探礦以及採礦權。並且同意如果發現礦藏,就幫助澳洲修建鐵路以及其他基礎設施。澳大利亞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中國的請求。因為這就有可能讓數以萬記的中國人踏上人煙稀少的澳洲西北部。如果中國人賴在那裡不走了,只有幾百萬人口的澳洲是沒辦法驅逐中國人的。

很顯然,陳克又對澳洲的礦藏垂涎三尺,一股志在必得的模樣。這局面倒像是英國要求與清政府貿易,清政府拒絕之後,英國就以「保護貿易自由」為理由用軍艦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李壽顯聽著陳克殺氣騰騰的話,他鼓了鼓勇氣說道:「我認為讓英國在這方面進行綏靖也是比較穩妥的方法吧。」

政治局中不乏帝國主義者,常委中卻沒有帝國主義者,陳克想說服這些他認同的同志反倒要花費相當的精力,「這就是最大的問題,英國人是要維持自己的殖民體系,這個體系我們一定要摧毀。我並沒有把英國的其他殖民地據為中國國土的計畫,在這場已經無法避免的戰爭之後,我是希望各個殖民地都能夠獨立。所以,澳洲必須幹掉。有些時候這些事情是很難分辨的,我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澳洲是英國的死硬追隨者之一。解決澳洲與解決英國沒什麼區別。非洲那些被英國壓迫的黑人國家,我們當然要支持他們獲取獨立。澳洲的主流已經是英國人,不用指望他們有什麼幡然悔悟的想法。我們進攻澳洲,就是在進攻英國的本土。」

「認同現在的英國制度,也就是在認同帝國主義,特別是落後的殖民帝國主義。」陳天華接了一句,「澳大利亞的存在本身就要維持英國的殖民主義,這點大家有意見么?」

這位人民黨的老元勛前兩年病倒了,病好之後他還是強行繼續工作。此時陳天華表示了對陳克的支持。

「只有英國倒掉,才能出現各地殖民地獨立的可能。如果英國維持現在的力量,力量沒有遭到致命的削弱,英國就還能夠靠暴力維持自己在殖民地的統制。」李潤石也表示了對陳克的支持。

陳克看徐電還是有些猶豫,他說道:「我們不會謀求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領土,但是澳洲是英國死硬的一部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必須幹掉。」

徐電本人其實不在乎對外戰爭,只是他覺得自己根本不懂戰爭,對於戰爭方面的問題就只能多聽少說。既然陳克已經明確表態,徐電也表示了贊同。

「德國會對英國動手么?」齊會深問。如果德國對英國動手,中國只要在戰爭中撐到德國動手為止。如果德國不對英國動手的話,中國就只能夠以一國之力面對很可能出現的各種圍攻。如果是德國先動手,中國的壓力就能大大降低。不過這又牽扯一個德國與很可能會被視為一條船上的人。這又與陳克提出的絕不能和德國牽扯上關係的事情衝突了。

「不知道蘇聯同志是怎麼想的?」李潤石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蘇聯的肅反基本結束,這次運動來的突然,終止的也挺迅猛。契卡的最早負責人捷爾任斯基離任後一直在負責經濟工作,儘管他一直與鐵人大叔的意見有些不同,卻並不是路線鬥爭。鐵人大叔很信任並且尊重捷爾任斯基同志的意見。大肅反鬧到1937年,捷爾任斯基同志這位契卡的第一代領導人都看不下去了,他向斯大林正式提出對葉若夫的指責與反對。

人民黨的同志不是鐵人大叔肚子裡面的蛔蟲,大家只能根據具體發生的事情以及中國的歷史來判斷鐵人大叔的想法。

人民黨是有絕對領導者的,陳克的作用很微妙,他能夠得到無法撼動的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陳克自己就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