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90章 最期(一)

如果一袋化肥從出廠開始到農民手中要經七八道手,農民到底要承擔多大的負擔是可想而知的。這就是供應短缺必然帶來的結果。即便是人民黨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在供應渠道上下了大功夫,完善制度,強調紀律,有些地方鬧得過分,那也只能殺一儆百。好在中國狂修鐵路,政府還出面組建了物流企業,並且允許私人介入物流行業,這才算是勉強撐住了。

為了能從根子上解決化肥問題,中國投入巨大的人力與物力,12.5萬噸的合成氨生產線剛完成,新的15萬噸、20萬噸的生產線試運行就開始了。甚至30萬噸的合成氨生產線也按照計畫開始設計。不僅僅是合成氨,氮磷鉀肥料以及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都投入巨大。中國是誓要解決這個短缺的現狀。

但是在日本,封建山頭林立,更沒有相對完善的制度來協調此事。陸軍部經過一系列的把戲,暫時把合成氨給控制在手中。日本軍部沒有中國那樣投入巨大的資金,利用整個產業的科研力量推進合成氨以及化肥產業的能力,更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軍部利用化肥的匱乏,以及民眾對化肥的渴望,把原本在日本社會中根本沒有地位的日本農民分成三六九等。凡是退役軍人家庭,並且在投票中支持軍部人選的,就可以得到比較優先的購買權,並且可以得到比較廉價的價格。不是軍人家庭出身,但是支持軍部的人,則可以得到次之的待遇。至於不支持軍部的,那就哪裡涼快到哪裡去。

如果軍部這樣的做法真的能夠得到徹底貫徹,北一輝也就不說什麼了。根據北一輝的調查,事實完全不是軍部設想的那樣。軍部自身就不是一個統一的集團,更沒有政治綱領下的紀律。想有效的區分到底誰是軍部的支持者,好歹也得有強大的基層力量。軍部就把自己的基層力量定位軍人以及退役軍人。這下就等於軍部把基層完全交給了自己分封出去的那些人。掌握了這些分封到的權力之後,這些家庭首先考慮的是怎麼維持住與化肥有關的「特權」。其次就是通過這個「特權」賺取好處。

於是一道道環節,一件件欺上瞞下的事情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化肥在基層的買賣混亂不堪,這與軍部曾經吆喝的「為農民謀福利」的口號背道而馳。

然而軍部那些上層好像並不在乎,他們追求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在選舉中讓軍部指定的人能夠當選。在陸軍部看來,合成氨是陸軍部手中的一張牌,一張非常重要的牌。想讓這張牌發揮作用,就必須讓這張牌有著足夠的吸引力。維持合成氨肥料的供應短缺,是給這個產業增加影響力的最佳方法。雖然陸軍部很厭惡財閥與商人,但是他們這做法與壟斷集團的惡德商人沒有任何區別。

通過畫地為牢的方法割據一方,然後用手中擁有的東西來要挾別人。農業國的封建制度因為生產力不夠發達,交易範圍不夠大,所以還有那麼一丁點「溫情脈脈」的話。工業國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將封建制度最殘暴的一面給表現出來。

為了小集團的利益,人民請去受苦吧!為了小集團的利益,不肯依附這個集團的人請去死吧!為了能夠爬到分封權力的最頂峰,任何手段都不是問題。

北一輝對這樣的軍部已經絕望了。

與軍部相比,現任日本首相高橋是清在日本算是個真正的「走資派」。資本主義固然比封建制度要先進,卻也沒有先進到哪裡去。更不用說日本的資本主義制度距離真正的資本主義制度差了好遠。

北一輝好歹也是東京地方上的議員,他手下的公社借著最初化肥的影響力擴大了不少土地。集約化的經營使得公社的勞動效率大大提高,比日本其他的小規模的經營者更有力量。加上北一輝開辦的連鎖產業也有產供銷一條龍的規模效應,於是北一輝就成了諸多勢力的攻擊對象。種地的指責北一輝仗勢欺人,做買賣的抨擊北一輝廉價銷售,欺行霸市。連幫會成員都在反對北一輝,因為北一輝支持高橋是清強化治安,打擊黑幫的行動。

至於北一輝在日本發動的「五成稅」的政治努力,最後在政府的強制打壓下落得無疾而終。政府是絕對不可能減少人民的賦稅。他們永遠只會感覺稅收的不夠多。

總之,北一輝作為眾多反對者反對的焦點。集結了種種惡德與缺點,隨著不同人的需要,北一輝的形象被塑造成「社會主義者」「喪盡天良的大商人」「黑幫份子」「反黑幫份子」「權貴」「反政府暴徒」……

北一輝倒不是很在意這些批評乃至謾罵,面對的局面只是讓北一輝更加堅定了革命的態度。沒有一場徹底的摧毀,就絕對不可能有新的日本。

所以高橋是清詢問北一輝中國方面同意了出售舊機床的消息時,北一輝儘管知道人民黨一定在其中有陰謀,卻根本沒有提及這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很認真的問道:「高橋閣下有什麼顧慮么?」

高橋是清的確有顧慮,他曾經希望能夠模仿中國的「科技樹計畫」,但是日本的現狀讓高橋是清認識到這法子沒辦法在日本推行。所以高橋是清想推行工業卡特爾。既然日本的主要企業都是小型企業,那麼不妨由一系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構架成自己的組織,集體行動的生產者,這樣能夠控制其產量。至於生產企業的定價問題,高橋是清希望能夠由政府來給出指導性價格。這與日本傳統的行會制度也有很好的銜接。而且這還能讓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有一個議價機制,不至於讓大企業獨大。

為了能夠儘可能提高中小企業的實力,讓它們在與大企業議價的時候有一定能力,高橋是清才費心思從中國進口舊機床。他原本以為中國會不同意,或者設置障礙,沒想到事情發展的遠比想像的要順利的多。中國方面居然就同意了。解決了舊機床的來源,高橋是清就開始為怎麼分配這些機床感到為難。

合成氨企業在軍部的控制下鬧出的那些幺蛾子事情,高橋是清非常清楚。但是高橋是清並不想去管那麼多。一來是軍部有了一些自己的事情,他們也能少惹點別的事情。二來是高橋是清好歹留了一手,把一些合成氨生產線控制在國家手中,這些合成氨生產線是為工業服務的,總算是保證了工業部門的需求。軍部那幫人固然蠻橫無理,軍部與財閥卻是敵對立場,有軍部在卻也能威懾一下國內的那些財閥。

可這些中國的舊設備怎麼使用,高橋是清還是心裏面沒底。到底是分給日本的中小企業,還是乾脆建立新的國有企業,這讓高橋是清舉棋不定。

分給中小企業看似不錯,只是天知道中小企業會如何處理這些設備。現在中小企業生存不易,若是他們把這些設備變賣籌集資金,那還不如直接賣給大企業。至於組建國有企業,這個說著容易。可國有企業找不到優秀的負責人,那還是浪費。另外,直接建立國有企業,自然要搶走財閥的一部分訂單,財閥們是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的。

說了自己的擔憂之後,高橋是清問道:「不知道北君怎麼看待此事?」

北一輝認為哪一條路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日本的現狀是消費力極端不足。日本社會的生產資料全面私有化,越是擴大產能,局面就越糟糕。找不到銷路的話,生產越多,意味著越多的資金被壓在生產領域中。錢都在這些生產與投資領域中,人民哪裡會有錢去消費?

「高橋閣下,還是按照您自己的決定去辦吧。很多時候經驗更準確。」北一輝答道,「但是最重要的在於淘汰,採用了新設備的企業,就必須淘汰舊設備。」

就在高橋是清與北一輝談論機床分配的時候,陸軍部也好,各大財閥也罷。這兩大勢力雖然沒有互通聲氣,卻都達成了同樣的想法,「一定不能讓高橋是清得逞!這些設備必須由軍部(企業)來掌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