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85章 南望(五)

顧維鈞最近談判都談煩了,談判雙方沒有共同立場的話,按照江湖上的話,那叫做「話不投機半句多」。雙方坐在那裡口沫橫飛的談,談來談去就一件事,「我們之間有深刻的矛盾,非得靠打仗來解決不可!」

荷蘭倒是不想與中國談,近期荷蘭也努力發動了在歐洲的輿論戰,大肆鼓吹中國是「黃禍」,是威脅世界和平的罪魁禍首。只是此時的歐美與35年前的歐美完全不是一碼事。蘇聯被歐洲美國排斥,當然不肯給參與到反華中去。德國對於任何有可能吸引英國法國注意力的政策都歡迎,只是「送死你去,賺錢我來」,德國詢問荷蘭想不想購買德國的武器裝備。

德國人這麼熱情,法國當然不能放過。法國人對派遣幾萬人到中國來送死毫無興趣,賣裝備給荷蘭倒是沒有任何問題。法國表示,可以向荷蘭提供任何數量的軍事裝備。

英國人想維持世界老大的面子,然而英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不想派軍隊在亞洲的陸地上與中國的數百萬軍隊大戰一場。荷蘭是歐洲國家,這沒錯。只是荷蘭人全都給賣了,賣出來的那點子錢也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數百萬軍人參加的血肉橫飛的戰爭。

至於美國,羅斯福以及美國財閥們找不到任何要為荷蘭真正出頭的理由。荷蘭參與了日本挑頭的那場反華海上同盟,在任何歐美國家看來這都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中國人秋後算賬在這個世界上並非不可思議的事情。美國當年奪取西班牙控制的菲律賓,借口還是美國自己製造的。這件事情裡面唯一意外的是幾十年前的弱國中國出手,但這和美國有什麼關係?花費巨大的資金和中國開戰么?美國眼下需要的是大量的資金來挽救美國的經濟。

這一切的關鍵就在於成本,中國的陸軍威難以擊敗,海軍力量也並不薄弱,空軍更是亞洲第一流的空軍,與中國發生戰爭的成本太高。各國都確定了這是一場小規模介入毫無意義,大規模介入根本看不到利益的一場戰爭。荷蘭人在歐洲的奔走呼號顯得毫無用處,情急之下荷蘭跑到日本,請求日本出兵了。

沒等日本軍部有什麼想法,北一輝就把消息給傳出來了。就北一輝提供的情報,日本的態度與法國德國一模一樣,日本願意在現金支付的基礎上向荷蘭提供任何數量的武器裝備。只要荷蘭給的錢夠多,賣聯合艦隊給荷蘭也沒問題。

顧維鈞是個挺嚴肅的人,然而得到這些消息之後,他大有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在開戰之前,每一個高層都感到不安。只有陳克一個人保持著行若無事的樣子。等開戰之後,至少在戰爭初期,整個局面呈現出對中國極為有利的姿態。顧維鈞現在算是明白什麼叫做領袖,領袖就是別人看不明白局面的時候,就清楚明白的看出了大勢的發展。等領袖出手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大勢已定。

當然,顧維鈞更讚歎的是陳克沒有絲毫的自大,在開戰之前,陳克就命令過,無論如何要在1937年前徹底結束這場戰爭。既然陳克這樣講,顧維鈞也只能相信陳克所說的話,「到1934年大蕭條已經暫時結束,此時各國都在拚命恢複生產,沒有力量參與到這次中國與荷蘭的軍事衝突中來。但是最晚到1937年,大蕭條後期的危機就會爆發。那時候各國國內手段用盡,要麼就爆發革命,要麼就對外戰爭。咱們的戰略空窗期就只有這麼一點的時間。」

談判就這樣時斷時續的進行,到了1935年9月中旬,顧維鈞知道了中國已經攻克蘇拉威西島,新的針對新幾內亞諸島的進攻也已經開始。荷蘭人的海軍以及從英國「租借」的那些軍艦始終沒有參與戰鬥。這支海軍的一直在以馬六甲為中心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巡航。看他們的姿態是想阻止中國進攻這些地區。

根據顧維鈞的判斷,這也是英國人的底線,絕對不能接受中國威脅到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這些也是陳克「比較樂觀」的判斷。中國奪取了現在是蠻荒之地的婆羅洲以及婆羅洲以西的諸島嶼,還不至於引發激烈的軍事衝突,如果中國想奪取控制西太平洋海上要點的馬六甲海峽,英國人就不會坐視不理了。

顧維鈞很清楚,中國真正想要的就是這一片土地。這片土地上擁有大量的石油,據說有一種很樂觀的估計,這一帶的石油產量每年能超過1500萬噸,與中國本土現有的1500萬噸的產量加起來,中國一年能夠有超過3000萬噸的石油產量。

最扯淡的事情居然是英國竟然沒有中斷與中國的石油貿易,按照中國與英國達成的一年2000多萬噸的石油貿易,還有中國與美國之間2000萬噸的石油貿易,中國未來一年能將會有7000萬噸的石油供應。

即便是不懂軍事,顧維鈞依舊感受到這裡面滿是一種濃濃的陰謀味道。一種怎麼都說不明白的維和感讓顧維鈞覺得十分不自在。

前線的部隊並沒有考慮這麼多,沒有遇到海上的敵人對中國是件非常輕鬆的事情。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敵人,而是荷屬東印度真的有無數的島嶼,這些密密麻麻的島嶼光看地圖就讓人頭暈眼花,即便是中國只佔據了北方的島嶼,想一個個去逛一圈都是很為難的事情。

想到島嶼那裡,就得用船,用船就要消耗油料,庫存的油料很快就呈現出極大不足。前線的指揮員們都建議集結兵力南下,一舉拿下荷屬東印度的核心之地,爪哇島與蘇門答臘島。這又遇到一個悖論,想進攻就要有良好的軍事基地,就需要大量水文資料。一個島一個島的來回跑,這又是先決條件。急根本沒用。

英國駐華公使是最近比較煩惱的一位,英國國內遲遲沒有給與指示。荷蘭公使天天找英國公使哭訴中國的暴虐。結合了各方面的情報,英國公使得出了一個很扯淡的結論。如果中國僅僅滿足於已經控制的這些島嶼,並不繼續南下。英國只怕會把荷蘭給賣了。

這一看地圖就明白了,無論是婆羅洲還是蘇拉威西,都在英國與荷蘭的包圍中。但是中國一旦繼續南下,打下蘇門答臘島就等於控制了半個馬六甲。打下爪哇島就切斷了英國與澳大利亞的聯繫。只要英國沒有準備趟這趟渾水,準備和中國全面開戰,英國也沒理由阻止中國南下。

那麼換一個英國承認中國在遠東霸權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那就會完全不同。賣荷蘭對英國利益很大。只要中國止步於眼下得到的兩個大島以及一群小島,巴厘巴板的石油也算是一個能暫時滿足中國胃口的利益。那樣英國與荷蘭在東南亞的聯盟並沒有被破壞,蘇門答臘與爪哇等島嶼依舊構築了防備中國進攻澳大利亞的防禦線。

中國能退兵自然是最好,中國即便是不退兵,也不能再繼續南下了。賣荷蘭就成了一個相當有意義的選項。至於中國以後會如何,那就以後再說。要知道30年前,英國艦隊還在中國長江裡面橫行霸道呢。不是英國不想打,而是英國真的沒有力量打仗了。

荷蘭總督當然不是傻瓜,從各處傳來的消息都讓他感到一種越來越被背叛的味道。英國約束著荷蘭不要對在荷屬東印度的中國人動手,就這一點已經證明英國人有著別的心思。驅逐中國人,沒收中國的財產,這麼做之後的結果自然是與中國徹底撕破臉。英國人擺明了不想和中國撕破臉。

要是荷蘭人能以自己的想法決定世界的發展,他們要求自然是中國完全退出荷屬東印度,然後再向荷蘭賠償一大筆錢。只是荷蘭自己很清楚這不現實,任何戰爭打到這個地步都不會有已經取得重大勝利的一方對失敗方做出這等讓步的。

英國人私下表了態,荷蘭當局表面依舊強硬,實施宵禁,對中國人採取表面上的高壓政策。但是也僅此而已。並沒有出現大規模把中國人關進集中營,或者沒收中國財產的行徑。在內部的討論中,荷蘭已經做了局面相當不利時候的考量。

「從英國得到的情況,英國不能接受中國進逼馬六甲海峽,更不能接受中國截斷英國與澳大利亞的海上通道。」荷蘭特使有些愁眉苦臉的說道。

英國原本就不想直接出兵,一旦荷蘭對在荷屬東印度的華人痛下殺手,想居中調停的英國的立場只怕也會退後。荷蘭可不是日本這樣對任何條約都只想著往死里佔便宜的二貨國家。好歹荷蘭幾百年前也當過海上馬車夫,與英國在海上爭雄。見到英國的態度,荷蘭已經知道事情不可能按照荷蘭的想法走。

「如果中國滿足了英國的條件,英國人的立場會站到哪裡?」荷蘭總督也愁眉不展的問道。名義上「租借」給荷蘭的艦隊現在就在馬六甲附近溜達。作為以前的海上馬車夫,荷蘭方面很清楚英國人的想法。只要英國與中國達成協議,英國人把荷蘭旗往水裡一扔,這就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英國人在乎的僅僅是馬六甲而已。

「歐洲在亞洲的主導也就到此為止了么?」參加會議的一位說道。

聽到這話,荷屬東印度當局的臉色都變得十分難看,一半是憤怒,一半是悲憤。可事情就這麼殘酷,既然英國與荷蘭是靠堅船利炮橫行亞洲,面對更強大的堅船利炮,他們只能給跪了。

到了十月四日,英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