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62章 螳螂捕蟬(四)

中國艦隊在荷蘭示威,日本上層一部分人心裏面可是高興壞了。幾年前被攆出朝鮮,日本遭受了可怕的心理打擊。反倒是在國力上受到的打擊明顯沒有看起來那麼可怕。歷史上日本的掠奪主要是掠奪中國東北,現在中國早就奪回了東北。關東大地震之後日本已經把朝鮮盤剝到無以為繼的地步,朝鮮人全部都在反對日本的統制,朝鮮已經是日本最大的失血場所。收縮回日本本島之後,各種損失反倒減少。

鑒於朝鮮的前例,日本在台灣也不敢再搞的過分。人民黨也運送不少人員到台灣發動游擊戰,日本只能一面加緊封鎖台灣,一面恩威並施的加強對台灣的控制,努力肅清中國游擊隊。在收縮期,日本倒也承認了事實。裕仁順利上台之後,日本政壇卻出現了新動向。

日本現任首相高橋是清對自己的幕僚兼助手北一輝問道:「北君,你認為中國向荷蘭示威是想做什麼?」

北一輝微微搖搖頭,「絕不是簡單的示威這麼簡單,陳克做事要麼不做,要麼就會做到底。我還從沒見到有誰能把他玩弄在手上的。」

對這樣的回答,高橋是清沉默下來。這是高橋是清第二次組閣,和上次一樣,高橋是清組閣之後終於終止了日本走馬燈一樣變化的政壇變化,外界普遍認為高橋是清還能像上次一樣幹完自己的任期。對高橋是清來說,日本需要維持一個與中國相對穩定的關係。可日本的事情並不是這位已經79歲的老頭子能夠完全左右的。

1925年5月,被人普遍認為會成為元帥的田中義一突然退出現役,準備去政界混。去政界混的意思並不是僅僅想當總理,就田中義一當時的地位這個總理遲早是他的。田中義一要當政黨黨魁。日本國內矛盾深厚,普選的呼聲越來越高,田中義一要犧牲自己的元帥稱號來為軍人換取更大的空間。

就這樣1925年田中退出現役,去立憲政友接替高橋是清就任第五任總裁,這個「立憲政友會」是伊藤博文「親手締造」的政黨,田中沒空著手去,帶了三百萬日洋的見面禮。這三百萬日洋在當時是個什麼概念?300萬是一個陸軍大將500年的工資。他怎麼來的,陸軍部在朝鮮瘋狂掠奪的時候,弄到了2400萬日洋秘密經費。中間用掉800萬,剩下的1600多萬全去向不明,作為陸相的田中義一當然很清楚這筆錢到底在什麼地方。

在朝鮮戰敗之後,日本政壇總算是穩定下來了。在加藤高明領導下成立了護憲三派內閣,但憲政會作為第一大黨仍執政界牛耳,結果第一次加藤內閣在政友會的攻擊下發生動搖而總辭職。大選後的組閣權再次落在加藤手上,田中義一拒絕加藤高明的入閣邀請,充分利用金融危機下出現的整理震災票據問題,策動樞密院官僚以「違憲」為由,否決政府的救濟台銀緊急敕令案,迫使新成立的若槻禮次郎內閣總辭職。

畢竟戰敗之後陸軍海軍都有責任,為了緩和矛盾,西園寺公望不得不做出妥協,田中義一就靠自己的營運竟然當上了內閣首相。當上首相之後,田中義一併沒有阻止普選,而是要把普選引向他所期待的方向去。

田中內閣是在若槻內閣辭職後匆忙成立的,是一個以少數執政黨為基礎的政權。1927年6月,在野黨憲政會和政友本黨合併成立民政黨。該黨打著「貫徹天皇統治下的議會中心主義」口號在三菱財閥支援下,主動接近元老等官僚勢力,抨擊田中內閣的內外政策,意在上台執政,對田中義一政權構成巨大威脅。田中決定通過將在1928年舉行的大選塑造一個強有力的執政黨。

為了贏得選舉,政府對一百多名知事以下的地方官吏進行更迭、調任。同時通過賄選、利誘等手段大肆干預選舉活動。凡提及「300萬日元」或「陸軍機密費」的演說,一律遭到政府禁止。在野黨民政黨也加入賄選戰。選舉結果政友會未及半數,僅比民政黨多獲得一個議席。為此田中用大量的金錢和職位對中間派人士進行分化拉攏工作,謀求控制議會。最終獲得217個議席,以微弱多數取得了議會中「不自然的多數黨」地位。這就是日本首次進行普選的真實情景。

田中義一本來就不在乎議會到底是普選還是貴族議會,他真正希望的是對中國來一次全面的翻盤。日本陸軍很清楚,任由中國繼續強大下去,日本遲早會被中國幹掉。在遠東這個地方是不可能存在兩個強權,如何壓倒中國就成了田中內閣的唯一目的。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為了能夠贏得勝利,可謂節衣縮食,天皇自己都捐錢造艦。進入20世紀20年代後期,戰爭已經開始立體化,這就需要更多投入。不僅僅是海軍,陸軍與空軍都需要強化。這次可沒有首鼠兩端的朝鮮可供日本利用,朝鮮內部證據儘管還不夠穩定,可談起日本,朝鮮已經有了極為明確的態度。那就是堅決不能再重蹈覆轍。日本轉而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

人算不如天算,日本卧薪嘗膽的復仇大業剛開始,大蕭條就降臨了。田中義一不通經濟,實在無力解決這個事情。可天皇身邊有著天皇自己信賴的巴登巴登三羽烏這樣的親信小集團,裕仁已經下定決心想剷除掉把持日本陸軍幾十年的長州派。如果田中義一真的是想利用普選的方式徹底架空天皇倒還好,偏偏他想走的是借用天皇的名號打造一個上下一心的日本。這下可讓裕仁抓住了機會,大蕭條沉重打擊了本來就搖搖欲墜的日本經濟,天皇1931年2月公開呵斥田中義一「根本不懂經濟」。

幾天後,田中義一就因為馬上風死在小老婆肚子上,日本民間大肆流傳著田中義一因為遭到天皇訓斥,被嚇死的傳言。

儘管田中義一作為長州派大佬是永田鐵山等人的死對頭,可田中義一充分利用普選搞的這套玩意倒是挺符合永田鐵山為代表的「統制派」的心思。到了大蕭條時期,統制派徹底確立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路線,他們主張在軍部的統制下,不使用武力,而通過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徑,進行平穩緩進的國家改革。統制派要求建立總體戰的體制,並要求加強對軍隊的統治。

在永田鐵山與岡村寧次看來,田中義一想通過打敗中國來確定日本未來的道路沒錯,所以日本必須卧薪嘗膽等待機會。只要能結成一個亞洲的反華反共產同盟,日本與英國美國等國聯起手來再來一次「八國聯軍」,就能夠幹掉中國。那時候作為反華反共產先鋒的日本,自然可以在戰後分到極大的利益。在達成這個目的的過程中,日本必須精誠團結。

想精誠團結,就要弱化國內矛盾,可日本國內基於經濟衰退的矛盾是無法弱化的。田中義一死後,1931年已經77歲高橋是清在一眾人的請求下再次被迫出山執掌日本經濟。高橋是清還請了一位助理,就是在墾殖大學擔任政治學臨時教員,並且在田中義一組閣時代的普選中當選了東京都地方議員的北一輝。

高橋是清老頭子上台也是沒辦法,日本政壇上誰上台都知道自己這一派系解決不了問題,誰上台也得不到其他派系的支持。內閣首相內閣大臣們走馬燈一樣輪換,只有高橋是清作為大藏大臣,始終屹立不倒。能夠被日本上層與國民認同的也只有高橋是清一個人。

以77歲高齡再次當上首相,高橋是清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他先是通過了陸軍裁軍建議案、為擴大有選舉權範圍的府縣制修正案、少年法案、健康保險法案等眾多法案。在當時時局下,高橋內閣是一個既要強化治安也混雜著革新政策的一屆內閣。

在經濟上高橋是清推行了搞通漲的經濟政策。高橋的策略不外是讓日元貶值以促進出口、不受金本位約束及發行鈔票以增加「流動性」,是結合財政政策、量化寬鬆和匯價貶值,而面對赤字不是加稅籌款而是發行債券。

高橋當時便用這種手法令日元匯價「向下浮動」,從1931年12月一百日元兌四十九美元,跌至1933年一百日元只能兌二十五美元。這一年美元脫離金本位,日元稍為回升,企穩於一百日元兌二十九至三十美元之間。在約兩年間日元兌美元跌了約百分之四十,讓日本貨物在國際尤其是美國市場「不再昂貴」,出口量急揚。1929年,日本出口達二十一億五千萬日元;受大蕭條衝擊,1931年跌至十一億五千萬。高橋於1931年落實「高橋政策」之後,日本出口量逐年增加,日本的國家收入(當時尚無GDP的「發明」)增百分之六十,消費品物價漲百分之十八而股市「翻一番」。

老政經濟學家好不容易穩定了經濟,而北一輝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一輝此時算是有了足夠的背景,終於刊印並且公開發行了他修改後的《日本改造大綱》。在強化社會公平性,限制大資本,擴大中小資本的生存,以推動就業方面,北一輝做出了出色的努力,並且得到了成果。這些成果與人民黨相比自然是有差距,但是終止自由資本主義的混亂,促進就業,本身就能夠提升日本經濟與社會穩定性。

除了這些政績之外,北一輝也正式開始在日本宣傳了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區別,批判封建社會主義的虛偽性。這為北一輝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