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48章 解放朝鮮(六)

現實比任何想像都更有說服力,朝鮮代表覺得這個世界是黑壓壓不見天日。與如狼似虎的列強一比,即便是滿清對朝鮮的控制都能談得上是和風細雨溫暖貼心了。

在朝鮮代表當眾大哭之後,法國代表提出了一個要求,今後除非與會六國全部同意,否則朝鮮代表不能再參加會議。對列強來說,這樣的要求再正常不過。如果把列強國家擬人化的話,想來列強國家要說是,「俺們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哭有個蛋用。就算是比哭,俺們列強的人口多,流的淚水也比小國多出好些來!更不用說現實中哪個列強國家沒有在利益爭奪中死過幾百萬人,也殺過別國幾百萬人?小國不被殺光已經說明俺們列強有良心啦!」

沙俄就是列強,蘇聯代表知道列強談事的方式。在中蘇下頭的協商會議上,蘇聯代表直率的提出:「我們必須讓其他國家承認這樣的一場戰爭存在。」

李潤石很清楚,世界是否承認一場戰爭可是意義重大。一旦一場戰爭能被世界承認,就可以認為這是公開開了一個賭場,各方都能進去下注。以現在世界的規矩,這就等於確定了一場局部戰爭。戰爭的目的和底線都有大概的暗中規矩,歐美列強對此還頗有願賭服輸的秉氣。一般來說,沒誰會因為這麼一個「小盤口」而毫無意義的擴大戰爭。這還真是帝國主義范兒,大家好歹也算是生意人。

而朝鮮這個「盤口」比較特殊,一旦世界公認了這個盤口,日本是穩輸不贏的局面。日本自然是堅決不肯承認,英國也不會眼瞅著他在亞洲的打手遭到如此損失。

李潤石建議道:「咱們不妨退而求其次,讓世界都知道有這麼一場戰爭就行了。」

「不用那麼麻煩,可以讓朝鮮對日本正式宣戰。」蘇聯代表畢竟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對這些國際上的道道還是很清楚的。

中蘇一商量好,朝鮮代表立刻就出動了。這次會議鬧得很大,前來採訪的記者數量眾多。朝鮮代表先是面對記者公開宣布新成立的朝鮮人民共和國正式對日本宣戰,接著就詳細介紹朝鮮與日本之間幾千年的關係。朝鮮的歷史比美國的歷史長的多,一提起幾千年的關係,倒也算是吸引了美國新聞記者的興趣。

經過這樣的一番鬧騰,日本代表徹底憤怒了。中國與蘇聯的態度是擺明了要奪走朝鮮。美國還一個勁的拉偏架,英國和法國在這件事上完全靠不住。日本代表只能憤然宣布退出會議,並且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嚴正抗議。

日本人退出會議之後,美國人心花怒放,英國則有點訕訕的。但是大家好歹都是大國,沒有了日本與朝鮮這兩個小國,美、英、法、中、蘇這五個大國立刻把過去的事情揭過去,開始討論起五國之間的關係。

這就屬於秘密會談了,李潤石按照中央的授意,發表了後來很著名的一個演講,「諸位代表,我們五個國家都是大國,不管我們怎麼看待對方,不管大家之間都有什麼樣的矛盾,我們都是大國,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必須在承認這個事實的基礎之上來建立大國之間的關係……」

這個被後世稱為「大國宣言」的講話充滿了人民黨實事求是的作風,而且第一次提出一個未來非殖民主義的全球化概念。

當然,既然這個講話中牽扯反對殖民主義,作為殖民大國的英法心裏面當然是極為不滿的。人民黨主動提出的全球化貿易倒是讓美蘇很贊同,甚至英法都感覺有點意思。中國解放之後之所以沒有被歐美列強太過於敵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肯做貿易。人民幣作為法幣固然與此時世界主流的金本位格格不入,相對而言,人民黨的貿易平衡政策讓各國比較滿意。中國很注重出口,很多出口產品的銷路很不錯。貿易平衡之後,各國都很好與本國政府與財團交代。既然沒辦法用武力打開中國的邊界,多做生意本來就是歐美的長項。有些行業的確遭到了中國商品的衝擊,同樣有些行業還大筆賺錢呢,各國議會都不會拽住一個貿易平衡的國家不放的。

在分組會談的時候,英法美三國甚至和中國商議了關於貨幣兌換的問題。法國的黃金儲量最少,所以法國倒是能夠接受人民幣與法郎的兌換。

法國剛表現出這個意向,英國就怒了。法國佬這是什麼意思?要拆台么?不管中國怎麼崛起,英國都把西太平洋視為自家後院,在國家銀行業之間的合作,英國認為自己才是金融中心。必須由英國負責結算業務。

各大國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就是如此,只要有實力就不愁有生意。甚至連美國都和蘇聯談妥了幾單包括煤礦在內的大買賣。最後五個大國之間覺得意猶未盡,美國方面乾脆建議,以後每年五個大國都坐一起談一次,地點就放在華盛頓好了。

英國當時就提出了反對,英國方面認為如果要有確定的場所,那也得是倫敦。法國當然認為應該是巴黎。蘇聯就出來打圓場,建議每一次會談之後,在結束的時候確定下一次會議的召開地點。各國輪流做東。

中國方面當然秉持低調做人的態度,李潤石見各國都贊同這個意見,就支持下一次會議舉辦地在蘇聯。美國人也不想給英國人面子,就贊同了中方的建議。最終確定的是,這個五國每年的例會會談級別也不用太高,部長級別。

會議散了之後蘇聯非常滿意,這個新生的蘇維埃國家缺乏外交渠道,這個大國之間的定期會議好歹算是蘇聯外交的一個突破。美國露了臉,還撈到不少實惠,順道打擊了英國日本,他們自然也滿意。

中國方面也很滿意,在國內油田開發之前,勉強確定未來兩三年的石油供應問題。所以在會議結束的時候,李潤石又專門向各國做出了解釋,中國絕對沒有吞併朝鮮的意思。也沒有要把朝鮮當殖民地的打算,假如朝鮮獲得獨立,那麼各國都可以自由與朝鮮進行正常的外交與商業來往。

這個保證也算是打消了一部分英國的擔心,法國與朝鮮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他們當然能接受中國的態度。英國知道自己沒辦法靠武力或者貿易壓力來解決中國,沒有英國的貿易,中國還能和美國與蘇聯貿易,連法國佬都不在背後支持英國,於是日本就被賣掉了。

日本代表跟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回到國內,帶回來的消息震動了日本上層。朝鮮這場戰爭被世界接受之後,問題的性質就大大不同。最大的問題就是交戰方已經不再是中日兩國,成了朝日兩國,中國算是真的把自己的干係脫掉。最重要的是,這是英國承認的結果。這也意味著英國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英國已經承認了中國在遠東的地位。

同樣作為島國,日本很容易就能理解英國人的思路。面對無法抗爭的對手,島國就會暫時選擇無視,他們會收縮自己在大陸上的力量,等待著大陸上的強權自己發生變化。英國的做法就是承認中國對朝鮮事務的發言權。如果中國在朝鮮的行動沒有遭到強有力的抵抗,或者中國自己出了大問題,給了英國可乘之機的話,英國就將「承認」現在發生在朝鮮的任何「現狀」。

到了這時候,外交都能辦的事情都已經辦完。工農革命軍已經向朝鮮增派了二十萬部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揮軍南下。田中義一精明的很,他立刻下令駐朝鮮的部隊「全面收縮」。日軍跑的比兔子都快,「全面收縮」到釜山地區組織抵抗。

到了1925年1月,日軍撤出了釜山地區,整個朝鮮得以解放。遠東的局勢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成立的朝鮮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簽訂了中朝友好條約。朝鮮主動向中國提出請求,簽訂了為期五年的「中朝共同防禦條約」。

共同防禦條約規定,此條約不牽扯任何進攻性內容。純粹以自願以及防禦為核心要點,簽約國遭到其他國家入侵之後,另一國有義務參與對被入侵國的軍事支援。

除此之外,朝鮮主動向中國申請,請求中國在朝鮮釜山等七個地區建立陸海空軍事基地,幫助朝鮮建立自己的國防力量。基地使用期二十年,由中國承擔基地建設以及營運費用。

自此,遠東地區的攻守之勢全面轉換,日本從攻勢的一方轉變為防禦一方。整個日本陷入了進一步的混亂之中。

這只是日本國內的混亂,整個遠東局面並沒有為之混亂。蘇聯此時根本無心參與太平洋地區事務,中美英三國也沒有擴大混亂的打算,三國之間甚至達成了一個新的貿易協議。英國同意在廣東建立一個西太平洋金融結算中心。人民幣這個非金本位的法幣正式成為結算中心的結算貨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