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起伏 第13章 關東之殤(十二)

1923年8月31日,岡村寧次招待了兩名重要的客人,他們分別是永田鐵山與小畑敏四郎結。

「明天裕仁太子殿下將舉辦園會,招待各國公使以及內閣大臣。我奉太子殿下所命,前往皇宮作為警衛人員。」岡村寧次慢慢的說道,邊說邊給另外兩人倒茶。茶葉是北一輝送給岡村寧次的,於日本的茶一比要香很多。不過這三人與和白水一樣的慢慢喝著,根本沒感覺到有什麼與眾不同。

1921年當時三人都以武官身份到歐洲訪問,在德國巴登巴登城秘密結成團伙。誓要反對軍隊中長州門閥,打倒當時已經隱隱成為陸軍龍頭的田中義一,推立太子上位。當時這個盟約結成的時候,門口負責看門的是東條英機。除了這三個核心人,他們還從不屬於長州藩的年輕人才中集結了梅津美治郎、山下奉文、磯谷廉介、松井石根、中村小太郎、中島今朝吾、官下村定等人,結成了秘密組織。

幾年來這個小組織充分利用日本的亂局,努力擴大自己組織的規模。北一輝能夠回到日本,固然是日本上層裡面有人想利用北一輝,這個小組織的努力也不容忽視。

若是別的人聽說岡村寧次得到太子專門召見,早就回感到嫉妒,而永田鐵山與小畑敏四郎根本沒有這樣的反應,永田鐵山坦率的說道:「那就拜託岡村君了。現在已經要穩住太子的位置,絕對不能讓那些居心叵測的傢伙們動什麼手腳。」

明治天皇也算是千年來日本天皇中比較罕見的一位,他即便談不上大權在握,也算是能夠左右日本政局。然而日本畢竟有強大的虛君傳統,當年一群地方諸侯們以天皇的名義幹掉了德川幕府,接下來就想繼續完全架空天皇。陸軍部裡面的傢伙們嘴上說著效忠天皇,乾的事情往往背道而馳,例如已經去世的山縣有朋就完全和現在的大正天皇對著干。極遭大正厭惡。可是想完全架空天皇也不僅僅是山縣有朋一個人,這方面陸軍部、海軍部、內閣、官僚集團幾乎站在同一立場上。

平心而論的話,岡村寧次、永田鐵山與小畑敏四郎也未必是多麼忠於天皇的傢伙,但是有明治時期的勝利經驗,如果能夠有效借用天皇的名義,對於奪權是大有好處的。

對於永田鐵山的叮囑,岡村寧次慢慢的答道:「這點我一定會儘力。」

小畑敏四郎擔心的卻是別的事情,「岡村君,就你所見,北一輝這個人能否為我們所用?」

岡村寧次慢慢的搖搖頭,「此人絕不可能為我們所用,他在中國太久,我只能說他已經更像是一個中國人了。但是,北一輝此人的認識已經絕非普通日本人能比,卻是可惜了。」

「如果局面就這麼繼續下去,日本從明治時代的機會與國運就將完全消失。」永田鐵山斬釘截鐵的說道。與其他日本軍人不同,永田鐵山根本不吹吹噓什麼大和民族與什麼武士道精神,而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日本崛起的本質,「機會與國運」。

日本的崛起完全建立在中國衰弱的基礎上,加上歐美列強在遠東的爭奪,日本才能在這樣的局面下突然興盛起來。然而一個能夠保衛自己的中國將徹底粉碎日本的機會與國運,這點永田鐵山看得非常清楚。

岡村寧次這麼聰明的傢伙當然完全認同永田鐵山的觀點,他還是慢條斯理的說道:「我看北一輝的意思很明確,他想讓中日結盟。利用中國與歐美列強的衝突,為日本拓展更大的空間。我一點都不看好這種想法。中日之間絕對不可能存在平等的關係。我想諸君也絕對不會接受一個屈居中國之下的日本吧。」

其他兩人都很認真的點點頭,日本好不容易等到了當下的機會,然而人民黨的突然崛起完全打亂了日本原本的計畫。永田鐵山是日本陸軍部裡面公認的人才,陸大畢業後的永田鐵山,立即被分發到教育總監部,不久,他就嶄露頭角,主稿制定「軍隊教育令」。當時的教總本部長(和陸軍次官、參謀次長地位相等)本鄉房太郎中將,看到這位初出茅廬的永田中尉,竟然能夠擔當起籠罩全軍教育的劃時代的大方案,大感驚異,讚賞不置。

一九一三年,永田晉陞大尉,自此十年之間,先後三度被派駐歐洲,為時六年。他是一個絕頂聰明而求知慾旺盛的人,加上德文基礎打得很好,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密切注意戰況,同時對於各國戰略資源、工業水準、以及投入其人力、財力、物力、而發揮總體戰功能的總動員體制,有深入比較的研究。一九二零年,他向日本陸軍當局提出了一篇內容宏富的「國家總動員意見書」,被在大正後期到昭和初期兩度出任陸軍大臣的宇垣一成大將稱讚為比德國魯登道夫將軍的總體戰論更為精彩。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無視現實情況,人民黨扼制住中國沉淪趨勢之後,這份「國家總動員意見書」就成了一個笑話。即便以這個計畫所能動用的全日本的極限力量,也不過800萬軍隊。人民黨在和平時期就維持了規模高達550萬的常備軍。岡村寧次是中國通,他調查的結果更是令永田鐵山感到痛苦,中國軍隊兵役期三年,退役軍人有相當好的待遇。中國的預備役以及地方上的民兵組織,按照普通國家4%的戰爭動員比例,一旦中日發生全面戰爭,中國6億人口甚至可以動員起高達2400萬有過從軍經驗的部隊。僅僅數量就是日本的三倍。

永田鐵山不是傻瓜,他不會相信什麼一個日本士兵能夠敵對最少兩個中國軍人的鬼話。就算是中日之間能夠進行1:2的消耗戰,800萬日本軍隊全部死在中國,換取1600萬的中國軍人的生命,那麼中國手裡面還有800萬軍隊。日本死800萬精壯,不用中國主動攻打,日本只有不到6000萬人口的國家自身就崩潰掉了。

而人民黨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強大的動員力,更有那種戰鬥到底的決心。永田鐵山、岡村寧次與小畑敏四郎之所以想建立強有力的天皇制,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國的影響。東亞國家更容易理解一個強勢領袖的概念,永田鐵山堅信,人民黨主席陳克君臨中國,這才是中國在這麼短時期內崛起的最大原因之一。強大的領袖自然能夠帶領一個國家走上正確的道路。以日本人的角度看中國的話,一旦陳克下達了戰鬥到最後一人的命令,中國軍隊就會把這個命令執行到底。日本與中國之間人口差距帶來的巨大劣勢,在這種無比堅強的決心面前完全暴露出來。

而且另一個問題則是陳克的年齡,這位中國的領袖太年輕了。1923年才43歲,比永田鐵山和岡村寧次大四歲,比小畑敏四郎大五歲。這樣的一個人至少還有20年的執政時間,如果像是前年才死掉的山縣有朋一樣能活到84歲,那麼他還能執掌40年的中國大權。儘管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不過就陳克到現在為止的表現,永田鐵山並不敢有這樣的幻想。

每次對中日之間的局面進行對比,永田鐵山都感到一種絕望。這種絕望帶來的無力感反倒激發了永田鐵山等人的激情。現在日本上層裡面有一種很「賣國」的觀點,那幫失敗主義者甚至認為,如果日本在馬關條約中不是對中國逼迫那麼過甚,如果沒有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屈辱,那麼現在依舊在台上的很可能還是滿清朝廷。沒有陳克領導的人民黨,面對這麼一個虛弱而內部矛盾重重的中國,日本還是能夠輕易的佔據優勢。從這個角度來看,日本的崛起只是起到了刺激中國的作用。

這種言論看似充滿了對中國的嘲諷,但是本質卻是一種真正的失敗主義態度。永田鐵山相信,不管日本崛起到底有多大的運氣與國運,然而這也是無數日本軍人捨生忘死的結果。現在就低頭認輸,把一切都推到什麼冥冥天意的傢伙,統統都該被天誅。

永田鐵山認真的說道:「岡村君,請你無論如何都要向裕仁殿下說明白,中國絕非不可戰勝。只要日本團結一心,我們並非沒有機會。田中義一固然不可靠,但是陸軍部中絕非沒有真正為國家努力的人。」

小畑敏四郎連連點頭,但是他說的內容卻看似與此無關,「旅大的事情我們看來是必須做出讓步,但是朝鮮無論如何都不能有任何退讓。在這件事情上,北一輝是怎麼看的?」

「陳克一點都沒有混頭的跡象,北一輝堅決認為如果我們不從朝鮮出兵,中國也絕對不會主動進攻朝鮮。」岡村寧次帶著一點利己主義者的不滿說道,「所以在旅大地區不管打成什麼樣子,都不可能引發外國干涉。」

這個回答讓三名出色的日本軍人都非常憤懣,人民黨老練狡猾的彷彿深藏地洞中的毒蛇,任何外來的變化彷彿都不可能讓他們進退失據,在這點上日本根本沒有可乘之機。想幹掉中國,就只有八國聯軍一樣來一次全世界的圍攻,可是中國根本不給日本這樣的機會。英國人不肯火中取栗,就美國人對日本的態度來講,他們現在所做的就是全面打壓英日同盟。

永田鐵山也不願意廢話,他問岡村寧次,「年輕的軍官們都有什麼想法?」

「很不滿。」負責情報工作的岡村寧次答道,「對長州藩的不滿是主流。在朝鮮傷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