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群黨並起 第200章 河南衝突(五)

「朱校長,這次的稅一定要收齊,稅收的時候不妨給百姓說清楚,當下國事艱難,所以才收了這五成的稅。只要兩年,兩年之後稅就降下來了。」張鎮芳正色對朱丹陛說道。

朱丹陛聽了之後連連點頭,作為一個有志氣的年輕人,朱丹陛是希望能夠在自己當選議員之後,通過努力富國強兵,改變中國的現狀。雖然他一點都不喜歡人民黨實施的土改政策,不過人民黨的強大也讓朱丹陛頗為嚮往。他與周鎮濤談過稅收的事情,周鎮濤的建議是,改了以往只收錢的局面,模仿人民黨純盤糧食稅的納稅方案。

人民黨的確需要糧食,由於自己發行鈔票,人民黨的貨幣發行現階段類似糧票。鐵打不動的糧價,居民必須靠糧本與戶口本才能購買規定數量糧食的政策。都保證了人民黨的紙幣相當堅挺。朱丹陛在稅收方面也想學習人民黨,收上來糧食之後,一部分賣掉,用以每個月支付各種銀錢支出,而剩餘的糧食正好可以在百姓需要的時候使用。賑濟災民也好,或者搞學校的時候用以支付學生的口糧。至少聽了周鎮濤的介紹,朱丹陛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人民黨就是這麼乾的,所以現在人民黨就有足夠的糧食維持根據地的穩定,包括貨幣發行也相當順利。各種工業也開始建設起來,眼瞅著一日勝過一日。

現在聽張鎮芳提出以後要減稅的觀點,朱丹陛更是高興,他站起身激動地說道:「張都督,在下一定竭盡全力。」

張鎮芳離開了稅警學校之後,心裏面還是不安,卻再不是那種懸在半空的感覺。朱丹陛對稅收的想法張鎮芳自然是知道,朱丹陛主動說過多次。張鎮芳也好,周鎮濤也好,都是只是支持鼓勵。實際上兩人的看法就大不相同。周鎮濤的建議能被張鎮芳接受,絕不是張鎮芳好糊弄,而是周鎮濤的建議確實是有合理之處。周鎮濤建議張鎮芳把河南稅收的糧食利用鐵路運出外地賣掉。人民黨正在大修鐵路,特別是奪取青島掌控德國人的鐵路工廠之後技術水平大增,加上從美國英國法國請來不少鐵路專家,修鐵路的速度快了許多。人民黨已經開始修建從徐州到開封的鐵路,這條鐵路一旦完工,河南的物資就能通過鐵路直通連雲港。大量的糧食就可以出口到海外去,例如日本和東南亞。

稅收收銀錢,這是逼著百姓被各地地主盤剝。囤積了很多糧食在河南,固然可以穩定河南地方的糧價,卻也限制了糧價的上漲。若是能出口到海外,換多換少都是錢。而且通過定額貿易協議,可以讓海關直接把錢劃給袁世凱中央政府,也能順利交差。同時,大量糧食外運,可以有效的促進糧價。到了候糧價高時,張鎮芳拋一批糧食立刻就能給人平抑糧價的感覺,同時也能有效的賺錢。

張鎮芳思前想後,這才同意了收稅只收糧食的計畫。對於周鎮濤的大局觀,張鎮芳更是相當震驚。當一個人的眼界不僅僅限於河南一省之地,也不僅僅限於中國,而是能把更大的範圍收入眼底的時候,原先貌似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有了很多解決的辦法。為此,張鎮芳專門派人去調查,發現日本購買低價糧食的買賣的確做的不錯,不僅僅是糧食,日本收購的商品多了去了。包括棉花,生絲,日本都在收購。只是人民黨不賣,北洋的治下也不產生絲。至於棉花,河南倒是生產,可沒有鐵路運去海邊。

彷彿是要證明周鎮濤的先見之明,陰曆四月,陳克派人到河南詢問修鐵路到開封的事情,張鎮芳立刻表示同意。對於費用,張鎮芳要求人民黨兩年內能夠給他便宜的運費,在這點上人民黨也答應了。所以稅收算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次夏收能把糧食收上來,張鎮芳就可以實踐自己作為河南都督的實權。又稍加準備了幾日,河南稅警部隊終於出動了。

庄寨的小麥已經收穫,由於採用了人民黨「一茬麥」的種子,今年的收成很不錯。頭兩年大家只能看著隔壁村子百姓們高壯的麥苗,心裏面罵,嘴裡也罵。今年除了幾家膽子很小的人家之外,大家都種上了這麥種。雖然田壟沒有人民黨屬下村落那麼規整,可是收成足足得有兩百多斤。有些好地能有三百斤靠上。平常的好地豐收後也不過是二百斤多點,普通地能收150斤就是很不錯的了。庄寨百姓們的歡悅是完全發自內心的。看著那幾塊被豐收麥田所包圍的普通麥地,百姓們也會和愁容滿面的幾家人開開玩笑。

剛收了麥子,百姓們就興沖沖的去了投靠人民黨的隔村親戚那裡求麥種。只是人民黨那裡的麥種也是此時收割,得再過一個多月才能到。攀親戚的,索要麥種的,平日里不怎麼走動的親戚當下都成了紅人。

劉繼盛沒有這麼做,他最怕麻煩人,麻煩了人就得承人人情。還錢雖然艱難,還人情更加艱難。他專門打聽了人民黨那村裡的情形,麥種是從外地運來的。統一發放,隔壁村子裡面的人其實玩了一個小花樣,他們多買了一部分麥種,除了自己用之外,其他的高價賣給了庄寨的百姓。與其這樣欠了人情,還得多掏錢,劉繼盛覺得還是直接找到人民黨負責種麥子的「農業服務公司」的人更好。俗話說燒香燒對廟,求人找對人。哪怕多掏的錢直接給人民黨農業服務公司的正主當了「茶水費」,也比給了別人錢反倒欠人人情要強。

聽聞人民黨農業服務公司的人這幾天要來,劉繼盛每天一大早就去那裡等著,不過他名義上還不敢這麼干,就在各村成立的弄協會裡面找了個運大糞的臨時活,正好來來往往的可以看到更多人進出村裡面。

自打跟了人民黨之後,隔壁的村子給劉繼盛的感覺就大不相同了。改變最大的自然是田裡種的種子,其次則是村子裡面的營生多了很多。隔壁村子與另外兩個村子合併,合併之後的新村只能稱為鎮子。分了地主的土地之後,除了一人三畝地之外,還有大量的土地歸了人民黨。不過這村裡面的百姓把這些地叫做「國有土地」,意思是國家所有。國有土地都不是好地,在農業科技服務公司人員的指導下,百姓們在上面種上了泡桐樹,養起了蚯蚓,辦起了飼養場。農閑時節,人民黨治下的百姓們都去這些地面上開辦的各種行當裡面做工。而新鎮子上開辦了幼兒園,那些小娃娃們都被送去幼兒園,半大的娃娃們無論男女統統被送去新開設的學校讀書。據說學校裡面甚至供應一頓午飯。上學不僅不掏錢,還能吃頓飯。沒想到這裡,劉繼盛就覺得莫名的嫉妒。

最讓劉繼盛嫉妒的是,人民黨居然搞了什麼「集中居住」,呼啦抄的開始集中建設房子。原本的土坯房統統推了,新房都是紅磚房的兩層小樓。看著比原先地主住的房子都氣派好些,還裝上了透明的玻璃窗。平日里新的鎮子與庄寨百姓農閑時節都不忙,新鎮子歸順了人民黨之後,一年忙到頭。除了蓋房之外,還有諸多新的活計可以干。不光男人干,女人也干。

這些新開辦的營生現在主要是飼養業,還有種樹。泡桐樹苗也是從外面運來的,剛運來的時候,都是一根光禿禿的細長樹桿,庄寨很多人都懷疑這根本就是騙人的。沒想到兩年下來,樹苗不僅都成活了,更是長得極快,與庄寨那低矮的棗樹叢一比,可是把庄寨的人羨慕壞了。既然有這麼大的營生,自然有很多就業崗位。隔壁鎮子上的人自己都忙不過來,劉繼盛從來不去惹人厭,所以去申請個零工,人家也給他活干。靠了這個機會,劉繼盛對人民黨的了解也越來越多。

剛運完一趟雞糞,卻見鎮子口來了一群打著紅旗的隊伍。隊伍里都是年輕人,壓了幾十輛大車,都是新式膠皮軲轆。上面堆滿了麻袋。看穿著就是官面上的。鎮裡面的百姓一見這些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高興的打招呼。劉繼盛也沒有急著迎上去。他幹完了上午的活,又去新鎮子的自來水管那裡洗了手,這才去了農業服務公司的辦公地點。

那些年輕人只能稱為少年,好些瞅著根本不到20歲,一臉的稚嫩。劉繼盛本想叫「老弟」,怎麼看也不對,於是改了稱呼,「小兄弟,你們是來賣種子的么?」

「你好,大叔。」少年禮貌的答道,「我們是來負責種子銷售的。」

面對和善有禮的少年,劉繼盛連忙答道:「小兄弟,你好。我是隔壁庄寨的,我想問問從你們這裡買種子,你能做主么?」

少年笑道:「大叔,這件事我們做不了主。你得找我們公司的劉隊長。」

「能麻煩小兄弟給帶個路么?」劉繼盛連忙說道。

「可以。」少年笑道。

跟著少年人走到另外一個房間,少年向一個二十齣頭的年輕人簡單介紹了劉繼盛的情況,劉繼盛覺得這少年實在不是一般人,若是庄寨的少年,別說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些事情,只怕連話都說不囫圇。不過他有擔心這位少年是不是有點太敢於攬事,若是劉繼盛的話,他是無論如何先把事情推了,等到弄明白事情來龍去脈之後再多定奪。

劉隊長聽完之後對少年笑道,「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好。」少年沉穩地應了一聲,大踏步出門去了。看少年沒有因為帶自己來見劉隊長而挨訓,劉繼盛心裏面放心不少。

劉隊長先請劉繼盛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