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群黨並起 第130章 極不情願的妥協(二)

雖然身為共和國的總統,但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袁世凱發現自己不得不親自接見各國公使,這實在是挺無奈的事情。在這方面,他稍微有點羨慕陳克。以袁世凱的閱歷,除了沆瀣一氣的洋鬼子之外,至少在中國,他從沒見過人民黨這樣上下一致的政治組織。人民黨的每個代表好歹都是在辦同一件事,把這件事辦成的大目標是沒有絲毫區別。陳克親自出面,很大原因在於和他在一起的年輕革命黨們能力相對有限。不過在任何時候,袁世凱從人民黨這裡聽到的內容闡述都是一致的。

與之相比,無論是前清還是北洋,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心思。例如面對洋鬼子的時候,外交部的唐紹儀其實並不可靠。如果把眼前的事情交給唐紹儀來辦,唐紹儀首先要維護的並非北洋政府的利益,而是唐紹儀自己的名聲。所以袁世凱不得不自己親自上陣。

英國公使對袁世凱重開定額貿易協議這件事,表現的稍微有些驚訝。這畢竟是陳克與袁世凱之間的事情,事情果然如同陳克所料,英國人一點都沒有拒絕的意思。不僅沒有拒絕,英國佬反倒是一副覺得理所當然的表情。

直到袁世凱與英國佬大概談完了整個事情,準備送客前,英國公使才提問了青島問題。

「如果軍事衝突就這麼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對於各方的利益都是重大的損失。」袁世凱答道。

能夠以軍事勝利為後盾來對外國人談判的,整個清末時代,可以說幾十年來只有一個半人做到了。第一就是袁世凱。在朝鮮的時候,面對日本人的步步緊逼,袁世凱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朝鮮的內部叛亂,穩定了朝鮮局面,讓日本人試圖染指朝鮮的圖謀破滅。另外半個則是領導鎮南關大捷的馮子材。由於談判根本不是馮子材負責的,廣西保住了,安南卻失去了。

1910年,日本利用朝鮮內部的內奸簽署了《日韓合併條約》,袁世凱當年的功業徹底化為流水。不過現在人民黨又把一次利用戰爭勝利的機會交給了袁世凱,袁世凱知道,慈禧可以肆意浪費這種機會,因為袁世凱與馮子材都不可能反抗慈禧與清廷。可是陳克以及人民黨是絕對不會讓袁世凱如此浪費的。

「青島事關《膠澳租借條約》,我認為大家不可馬虎對待。」英國公使的回答非常明確。

袁世凱看英國公使這麼講,他也表現出能拖則拖的樣子,「如果公使覺得此事不可馬虎的話,我們不妨先靜觀其變。戰爭畢竟只是在連雲港與青島發生的。並不影響整個中國的局面。」

英國公使聽完之後皺了皺眉,眼前的局面的確比較棘手。如果人民黨打了敗仗,那麼什麼都好說。列強們或者趁火打劫,或者以「主持公道」為理由介入中國事務。例如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霸佔著東北不走,最後列強「主持公道」,讓日本賺到了「贖遼費」,而列強還維持了中國現狀的勢力平衡。

可是眼前局面是人民黨奪取了青島,又在連雲港海灘上讓德國的海軍陸戰隊傷亡慘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個典型的不靠譜,喜怒無常,各種「奇思妙想」讓比較理性的歐洲外交家們認為這傢伙不應該住皇宮,而是該去住精神病院。但是威廉二世的一群表哥裡頭,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卻又是個格外聽從表弟威廉二世話的一位。如果袁世凱不肯有絲毫的妥協,戰爭擴大話並不是一個笑話。

公使團裡面英法走的最近,兩國公使精神狀態也都比較正常。他們都看到了一個問題,如果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無外乎勝負的問題。人民黨面對德國的勝利還不算很特別的事情,但是戰爭擴大後,如果中國勝利了,那麼就意味著中國將擺脫當前受外國控制的局面。

英國花了半個多世紀,發動了好幾場戰爭,費了好大的勁,目的就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現在他們眼瞅著就要接近目標,袁世凱北洋政府已經是比較開通的政府,而叛黨人民黨簡直是以歡迎國際貿易為自己的基本政策。構築穩固的貿易體系,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貿易,已經是近期英國的遠東政策核心。

如果一場不可控制的戰爭進行,即便是勝利,也會讓英國眼前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害。如果失敗了,那麼傷害就會更大。

偏偏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德國又是由那位不靠譜的威廉二世統制的,如果不能在眼前迅速平息局面,任由此事擴大下去,遠東現在好不容易構築成的穩定就會被打破。

「除了定額貿易協議之外,總統先生就沒有對於青島的計畫么?」英國公使問道。

「如果我出兵奪取青島,再把青島雙手奉獻給德國。德國人既不會領情,而我自己在現在的中國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評價?」袁世凱反問道。

雖然英國公使見多識廣,不過聽到袁世凱對德國人的準確評價,他也差點笑出聲來。的確,就算是袁世凱這麼做,德國人也絕對不會領情,相反,還會向袁世凱多索取好多東西。這本來就是在中國習以為常的局面。

「里外不是人的事情,我是不會幹的。如果公使先生說,我要拿出什麼解決方案。我倒有一個,青島和連雲港都參與了戰鬥,那麼我們不妨把這兩個港口城市闢為經濟開發區。外國的商業企業可以自由在這裡投資,開廠,經商。可以充分利用這兩座城市背後覆蓋的廣大的貿易地區。這麼做的話,我也好向國內交代。而德國的臉面也能夠被顧及。」袁世凱答道。

「在這兩個城市開設租界么?」英國代表對這個建議很有些意外。

「不是租界,而是經濟開發區。這兩座城市的主權和司法完全由我們來管理,大家可以在這兩個城市裡面安全與不受限制的進行貿易與投資活動。」

「不限定誰可以在這裡進行投資與貿易么?」英國公使對這個很有些懷疑。

「是的。任何國家都不會受到限制。經濟開發區比較類似自由貿易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地方法律完全由這兩座城市裡面的人來負責制定。」袁世凱的解答挺有法律意識。

「這個條件並不能平息德國人的憤怒。」英國公使認為袁世凱拿出的東西看著不錯,但是遠遠不夠。

「交戰存在敵產與民間資產兩方面。現在如果能夠恢複平靜,德國殖民部和海軍的資產,我沒有辦法向人民黨索要。不過德國民間投資的工廠企業,我可以考慮從人民黨那裡要回來。畢竟民間人士並沒有參與這次衝突。如果衝突到此為止,他們的正當利益應該受到保護。」袁世凱交出了陳克許諾的最後底牌,停頓了一下,袁世凱補充道:「當然,如果這場衝突就這麼擴大的話,德國民間財產也就會人民黨被視為敵產,那時候我說什麼都沒用了。」

說完了這些之後,袁世凱看似行若無事,但是心裏面卻有些不安。他與陳克兩人商量這次衝突如何收場的時候,兩人達成了一個共識,這件事怕是沒用的,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堅持到底。德國畢竟是勞師遠征,而且連雲港是人民黨的地盤,德國進攻人民黨的根據地,人民黨自然會自己承擔防禦責任。

青島在中國人的手裡面,德國人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是不可能奪走。陳克信誓旦旦的保證,德國人不付出二十幾萬人的生命絕對不可能奪走青島。如果德國人真的出兵,人民黨會負責防禦青島,不需袁世凱北洋政府出手相助。

北洋政府要做的,就是能夠堅持立場不動搖。陳克的態度非常明確,如果人民黨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那麼北洋政府就是人民黨首選打擊對象。

袁世凱這次是把身家性命都給壓上了,若是他沒有絲毫不安也是不可能的。

英國公使並只是提出了幾個與之相關的小問題,接著就告辭了。袁世凱心裏面一陣輕鬆,事情的發展的確如陳克所預料的那樣,一提到暫時不沒收德國民間的資產,英國代表就暫時不會咄咄逼人。不過如果陳克所預料的沒錯,現在只是暴風雨的前奏而已,英國佬絕不肯輕易這麼出力,德國也不會這麼輕易放棄。不打到雙方覺得再打下去毫無意義的話,這場衝突就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袁世凱能否在這次衝突中站穩立場不動搖,能不能面對各種威脅毫不妥協。袁世凱看得出陳克對自己沒什麼信心。其實如果不是逼到了這個份上,袁世凱自己對自己也沒什麼特別的信心。

在鎮南關大捷之後,在袁世凱鎮壓了朝鮮內亂的時候,袁世凱曾經對慈禧領導的朝廷極為失望。因為朝廷對在外為國奮戰的這些人的勝利成果毫不在意,甚至有種棄若敝履的樣子。現在人民黨的這場勝利果實暫時交到了袁世凱手上,袁世凱發現自己其實也覺得這是燙手的山芋。拿也不是,丟也不是。

因為這並非最終勝利,而是簡單的階段性勝利。北洋中央如果想把這場勝利繼續利用下去,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而且隨之而來的危險,甚至比以前更大。

最關鍵的是,即便是獲得了最終勝利,那又能如何?不過是讓袁世凱與馮子材成為了「功高震主」的存在。就如同這次一樣,如果在之後的鬥爭中真的勝利了,人民黨作為最初的出手者,卻也得到了凌駕北洋中央的影響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