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群黨並起 第52章 爭奪和重組(三)

再挑戰一次,以後中午12點發書,希望讀者們不要熬夜看書啦。

1909年4月中旬,人民黨正式回應清廷的政治主張,這件事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掀起了滔天巨浪。人民黨的態度依舊是堅定的要求推翻清室,這個基本主張在簡短有力的公告裡面展現無遺。

搞政治的絕對不會只看表面文章,人民黨堅決要求打倒滿清的理由是為了堅定支持維新。這個時代維新已經是一種潮流,一種風尚。甚至滿清保守派裡頭也不乏支持維新的存在。各個政治勢力只是對自己在維新中的利益定位不同,但是維新本身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共識。

在各個政治派系和政治小集團眼中,既然人民黨明確指出同意維新,那人民黨就沒有脫離這股已經主導中國的政治風潮之外。至於人民黨主張的「推翻滿清」或者更早之前喊出的「人民革命」,那就是人民黨自己的「政治利益定位」。

人民黨的主張傳遍全國的時候,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袁世凱正在召開內閣會議。雖然只是身為內閣副總理,可整個內閣沒人會把袁世凱當作副手。就算是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也不會犯這個傻。奕劻今年已經71歲了,不管他身體再怎麼硬朗,也不可能真正的如同袁世凱這樣主持政務。每次內閣會議,他總是到場一次,不過在具體事務商討上,他很快就把工作交給袁世凱,自己回家歇著。這次會議也是如此。

等奕劻一走,內閣的氣氛就活躍了不少。這次討論的主要內容是未來聯省自治的劃分問題。袁世凱並不是一個太專權的人,他固然要有最高決定權,但是實際操作中,袁世凱還是主張群策群力的。

陳克給袁世凱的計畫裡頭,聯省自治只是一個綱領性模式。陳克想要的是人民黨的四省自治,其他的具體部分陳克既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花費巨大的心力去替袁世凱策劃。當然,袁世凱也沒有想把這項重任交給陳克來策劃。

北洋內閣並不等於北洋集團,這些天北洋集團的內部也就這個問題討論的熱火朝天。在袁世凱回京奪權之前,北洋集團初步完成的全國布局裡頭,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以及東北四省都已經明確無疑的歸北洋所有。令北洋不滿的是,原本督撫是北洋一系的安徽卻被人民黨奪走。兩江總督端方原本也大概能算是北洋的人,可現在江蘇卻被掌握在忠於慈禧的張勳、王有宏手中。四川、甘陝這兩地的總督同樣是比較忠於清廷的。雲貴那一代清流們影響力比較大。所以北洋集團雖然擁有極大的力量,距離完全搞定局面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陳克的聲明在此時發出,就顯得格外重要了。袁世凱最近提出的綱領裡頭包含三個要點,「立憲」「維新」「聯省自治」。這是從政治構架上重新確立中國的體系,清廷的存亡根本不在考慮之列。一旦人民黨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被納入這個框架之中,「北洋——人民黨軸心」就從華北直抵華南。中國任何一股地方政治力量都不敢與這股力量直接抗衡。這也是袁世凱為什麼同意人民黨那個四省之地的根本原因。

「《立憲約法大綱》準備的怎麼樣?」袁世凱問司法大臣沈家本。

「已經起草完畢,現在正在最後修訂當中。諸位可以先看看這次修訂前的稿子。」沈家本邊說邊把一疊文件分發給諸位內閣成員。

這《立憲約法大綱》與其說是最終憲法的藍本,倒不如說是從法律意義上徹底剝奪滿清皇室的一切權力的宣言。

「大清帝國皇統萬世不易。皇帝神聖不可侵犯。皇帝之權,以憲法所規定者為限。皇帝繼承順序,於憲法規定之。」這頭四條不過是抄襲了一番君主立憲制國家的法典,內閣成員只是掃了一眼就不再去看。

其他條文中都是國會以及內閣對權力的所有範圍。內閣成員也沒怎麼看,他們的目光一條條掠過與皇室有關的內容。

第五條憲法由資政院起草議決,由皇帝頒布之。

第八條總理大臣由國會(議會)公舉,皇帝任命;其他國務大臣由總理大臣推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為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並各省行政長官。

第十條陸海軍直接皇帝統率,但對內使用時,應依國會(議會)議決之特別條件,此外不得調遣。

第十五條皇室經費之制定及增減,由國會(議會)議決。

第十六條皇室大典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第十八條國會(議會)議決事項,由皇帝頒布之。

這些條文看似在確定皇帝作為中國代表的地位,實際上卻是無情的讓皇權只成為了門臉。特別是第八條,完全確立了內閣總理大臣的權力。並且以法律手段剝奪了皇族的一切權力。看完這些,幾乎所有的內閣成員都鬆了口氣。

「我看就不用再修改什麼了,直接頒發吧。」楊度畢竟年輕,沉不住氣。他急急忙忙地說道。

作為北洋集團的新人,楊度這種態度讓不少人很是反感。可袁世凱親自提拔的楊度,而且他的這個態度也不能說有什麼錯誤。內閣成員只是冷冷的一聲不吭,不肯附和楊度個人的表態。

沉默了好一陣,王士珍突然問道:「袁公,若是各省都同意了這《立憲約法大綱》,但是人民黨一定要皇室遜位怎麼辦?」

這話一出,立刻引發了所有人的緊張。陳克不久前的表態僅僅是在隱晦的表示支持袁世凱的維新方向,但是陳克是絕對不可能表示對清廷的認同。如果各省都同意了聯省自治與君主立憲的方案,清廷名義上依舊存在,那人民黨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這個問題的確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所有內閣成員都看著袁世凱。北洋與人民黨達成了協議,他們並不在乎清帝遜位這件事。但是其他督撫們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袁世凱沉默了一陣,這才緩緩地說道:「維新立憲乃是國家的根本,在這個根本上大家可以談么。陳克這個人雖然固執了些,不過他還是個孩子。天下督撫的年紀也都不小了,我覺得長輩也沒必要與年輕孩子們一般見識么。」

這番看似軟綿綿的發言讓不少內閣成員忍俊不止。什麼叫做「不要一般見識」?袁世凱這擺明了是說,陳克絕對不會對那些頑固派有絲毫的客氣。心思機敏的已經在考慮,到底是哪個省會倒霉。而知道更多內情的人已經猜到了誰要倒霉了。人民黨當年圈地的四省地盤,雖然湖北還沒有完全佔有,但是在人民黨兵出江蘇之後,他們起碼已經有了三省之地。剩下的則是江西,江西巡撫吳熏是個死硬保皇黨。在袁世凱奪取北京政權的時候,各省督撫大多數支持了袁世凱。只有幾個督撫到奪權結束後的一個多還一聲不吭。吳熏就是其中之一。袁世凱借刀殺人的謀算可精明著呢。

人民黨一旦奪下江西,那等於兵鋒直接抵達兩廣。其各省督撫為了能夠避免遭受人民黨的攻擊,肯定要向北洋中央政府求救。那時候只要袁世凱能夠勒住陳克的韁繩。其他政治勢力再也不敢不服從北洋的指揮,只能選擇向袁世凱屈膝。所以人民黨對周邊的攻擊看似在削弱北洋政府的聲望。可實際上,這都是在變相為袁世凱效力。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不肯在這等小事上吹噓自己的「聰明」。說太多並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相反,只能證明自己的城府太淺。

袁世凱看眾人都認同了自己的判斷,他說道:「這份《立憲約法大綱》我看也不用修改了,反正也是大綱,以後局面變了再修改也來得及。」

聽袁世凱這麼說,司法大臣沈家本點頭應了。

袁世凱接著說道:「那既然是聯省自治,現在各省總要有個安排。各省自己怎麼搞我們管不了,可是各省都讓誰來搞,內閣不能不說話。咱們先把這個人選圈定一下。」

這才是重頭戲。現在的聯省自治的人事安排決定了未來幾年中各省最高權力者。即便是北洋集團以及北洋集團控制的省份還是袁世凱說了算。但是先入的優勢絕度不能小看。當即就有人開始推薦自己熟悉的人。北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更方利益都雖然暫時團結在袁世凱的旗下。但是在牽扯到具體利益的時候,大家都是不肯讓的。

袁世凱默默地聽著看著眼前的利益爭奪,心裡頭忍不住想起了遠在安徽的陳克。也不知道陳克的人民黨裡頭是不是如同現在北洋的局面。由於袁世凱近期在大戰略上把握的極為得當,北洋一舉得到了空前的利益。相對的,袁世凱在北洋集團中再也沒人敢對抗。而陳克一直是人民黨的支柱,想來也是如此吧。

但是陳克面臨的局面如同袁世凱現在面臨的局面。袁世凱手中已經掌握了九省官員的直接任免權,加上內外蒙,有十一省的地盤。北洋為了這十一省地盤已經開始爭奪。人民黨現在有三省,未來會有四省之地。以人民黨的部隊之多,只怕更會深陷「狼多肉少」的局面。他們內部的爭奪只怕更加激烈吧。想到這裡,袁世凱是真心希望人民黨陷入猛烈的利益爭奪之中。人民黨已經很強大了,沒必要再強大下去了。就讓人民黨內部的各方大員們為了利益爭奪不修吧!袁世凱心裡頭默默祈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