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前路無知己 第159章 連鎖反應(十七)

黎元洪並沒想到安慶城內的亂黨居然決定撤退,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黎元洪堅信那些亂黨們是不肯離開安慶城的。在這樣的判斷下,黎元洪命令暫時停止炮轟。黎元洪雖然看著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戰爭,其實他心裏面不解與疑惑遠比外人看到的多的多。

這場收復安慶的戰鬥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行動,還有著更加深刻的政治背景。黎元洪只是一個軍人,對於朝廷到底發生了什麼知之甚少。他僅僅知道湖北發生了生么。安慶失陷之後,張之洞大人突然進京。進京前張大人發話,沒有張大人的親自命令,不管誰的命令,新軍都不許「輕舉妄動」。這句「不管誰的命令」意思那是十分豐富的。理論上湖北新軍是朝廷的軍隊,也歸陸軍部管。這兩者如果下達了命令,新軍必須服從。但是張大人的意思說明白了就是「我不下令,湖北新軍絕對不許出動。」

黎元洪不知道到底朝廷裡頭發生了什麼,他也沒有太想知道的衝動。湖北新軍是張之洞大人一手創建的軍隊,自然唯張大人馬首是瞻。不管是朝廷也好,陸軍部也好,沒有張大人的命令,湖北新軍一兵一卒都不會動。大家準備了一個多月後,張之洞大人的親令終於到了湖北,內容很簡單,「謹慎為上。以奪回安慶、池州為要。不可貪功。」

對這段話,黎元洪的理解是,「少死人,不著急,慢慢打。」黎元洪唯一不解的是,新軍出兵的時候朝廷都是要給錢的,而這次湖北新軍出兵則分文未給。但是張大人既然發話,湖北新軍也不可能因為這點錢鬧起來。於是黎元洪就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戰鬥,對安慶城也沒有採取四面包圍的戰術。他並不知道自己的「保守」給了安慶城內的亂黨們千載難逢的消息。由於北門外沒有湖北新軍的部隊,陳獨秀把突圍路線定在了城北。

當然,就算是黎元洪知道安慶城內的亂黨準備突圍,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部署。張之洞大人交代的很清楚,「以奪回安慶、池州為要。」至於城內的亂黨,黎元洪認為張大人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不可貪功。」

陳獨秀帶領著岳王會九百多名核心成員離開安慶北門的時候,情況居然出奇的順利。在沒有阻攔的情況下,他們帶著銀庫裡面剩下的十幾萬兩銀子以及糧庫裡面的三萬多斤糧食出了安慶城。安慶城裡面還留了二百名骨幹士兵,常恆芳帶著他們負責殿後。看著高高的安慶城原來越遠,這些岳王會的骨幹們心裏面都有著強烈的失落感。何時才能重回這座大城市?這些人心裏面都沒有譜。也就是在此時,湖北新軍的大炮重新開火了,隆隆的炮聲彷彿是號角,激勵著這些退出安慶的岳王會人員調頭向北,快步去了。

常恆芳對於會黨們的叛變是極為憤慨的,他之所以領命殿後,一方面是他作為軍事上的指揮官,算是很有能力與威望的。另一方面,常恆芳心中有一股邪火要發泄出來,他自己是自告奮勇負責殿後的。

「常統領!這城頭我們上不得啊。」會黨首領哭喊著跪下,然後緊緊抱住了常恆芳的腿,「常統領,湖北佬炮打得這麼利害,上了城頭就是個死。你讓我們上城,那就是要我們的命啊。常統領,這城不能上了。」

「你們這是要背叛革命了么?」常恆芳怒吼道。在他身後,二百名荷槍實彈的岳王會骨幹們對面前的會黨首領們怒目而視。他們也知道刁德章與周興臣逃走的事情,對於會黨的叛變,這些士兵們與常恆芳一樣惱怒。只要常恆芳一聲令下,這些戰士就會毫不猶豫的對會黨們開槍。

常恆芳緊盯著那些瑟瑟發抖的會黨首領,「你們這一個多月來,在我們這裡每個人最少都賺了五十兩吧。到了該你們上陣的時候,你們怎麼就沒有當時的那股子信誓旦旦的勁了呢?當時你們說的話都是放屁么?」

會黨首領們一個個都不敢吭聲,炮彈爆炸時的巨響與劇烈的震動徹底剝奪了這些人的勇氣,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敢上城,但是這些人面對憤怒的常恆芳以及常恆芳背後的那群憤怒的安慶革命軍士兵,同樣不敢拒絕。

常恆芳本來還想再訓斥會黨們一番,但是此時他的確沒有這多餘的時間。「你們不肯上西城也行,你們現在就給我守東城和南城去。東城與南城下沒有湖北佬。」

聽到常恆芳開恩,這幫人一個個連連點頭。常恆芳也不再多說,他命令士兵們看押著這幫人,讓他們帶著自己的部眾上了南城和東城的城牆。在城下,常恆芳又把會黨的首領們叫在一起,「我們現在已經從城北繞到湖北佬背後,這是要和湖北佬決一死戰。你們一定要給我們守住城東和城南。聽到沒有。」

「常統領,我們一定能守住,我們一定能守住。」會黨的首領們不管心裡頭怎麼想,嘴上都不停歇地說道。

「等我們打了勝仗回來,若你們不在城上,就別說我客氣。」常恆芳做了最後的威脅,然後帶著部隊向著北門去了。

到了半夜,常恆芳終於趕上了已經出城的陳獨秀等人,匯合起來的一千一百多人也不管那麼多,打著火把連夜行軍。眾人都知道湖北新軍有騎兵,若是不能儘早脫離騎兵的攻擊範圍,就這麼一千一百多人,還真的不夠新軍騎兵營打的。在恐懼的催促下,加上有了明確的目的地,部隊爆發出空前行軍能力,居然一晚上走出了四十幾里路。

黎元洪得知安慶已經是一座空城是在當天晚上,幾個從安慶城跑出來的士紳哭喊著請黎元洪進城。留在安慶城裡面的會黨們發現岳王會已經跑路之後,一部分人開始撤退,另外一部分膽子很大的已經開始在安慶城搶掠。這些士紳們是來找黎元洪求救兵的。

無論是嚴刑拷問,還是和氣的詢問,士紳們既然說的是實話,自然不會問出別的結果。黎元洪倒也爽快的派出了探馬。探馬很快就回來稟報,安慶城內的情況果然如同士紳所言。黎元洪把張彪統制大人留給自己的那個標守住大營,派了自己麾下的兩個標前去「解救安慶百姓」。這可是一個大肥差,既然安慶已經是一座空城,那麼這城裡面剩的一切東西都可由這些湖北新軍任意拿取。特別是那些會黨,身上定然有值錢的東西。把這些亂黨殺了,一來可以用人頭換取獎賞,二來這些會黨身上的財物可就完全歸新軍所有了。

城牆上早就沒有了守軍,黎元洪的部隊倒也沒有因為面前的這筆龐大的收益而失去理智。他們先是上了城牆,然後快速佔據了各個城門。此時居高臨下看下去,只見城內已經是火光和哀號同起。守住了城門和城牆之後,城內的這些亂黨可是插翅難飛。有些湖北新軍的士兵看著會黨們搶掠,急著想下去幹掉這些胡作非為的「亂黨」。軍官們冷靜的阻止了士兵的衝動,「急什麼,讓他們再搶一陣。」

士兵們沒有想通這裡面的彎彎繞,但是軍官們卻心知肚明。只要殲滅了這些亂黨,亂黨們攜帶的財物可都是新軍們得到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亂黨搶的越多越好。湖北新軍完全沒有理由替安徽人省錢啊。

岳王會逃向合肥的骨幹部隊們運氣不錯,湖北新軍的選擇給了他們一晚上的時間。而且岳王會的好運還在繼續。天亮微明之後,湖北新軍從城頭殺下去全殲了會黨。被俘的會黨們雖然不知道岳王會到了哪裡,但是他們卻知道其他會黨去了哪裡。湖北新軍的騎兵隨即出動,開始追擊那些逃走的會黨。為了活命,會黨們說的都是實話,湖北新軍騎兵營的斬獲極豐。為了能多拿錢財,湖北新軍騎兵對攆上的會黨們採取了斬盡殺絕的模式。從會黨身上搜出的財物讓騎兵們一個個欣喜若狂。

在這樣的好運下,岳王會又得到了一天的行軍時間。黎元洪並沒有要追上岳王會斬盡殺絕的想法,當然,如果岳王會距離安慶不過三五十里的話,黎元洪也不會輕易放過岳王會的殘部。但是等到湖北新軍開始搜索岳王會下落的時候,岳王會終於脫離了湖北新軍的攻擊範圍。

黎元洪一面得意洋洋的命令把已經奪回安慶的消息送回到武漢,一面集結兵力開始進攻池州。等他到了池州,這才發現池州的士紳們已經恭敬的等在門口迎接了。光復會聽從了魯正平的建議,他們撤退前專門組織了池州士紳們,讓他們維持池州的秩序,避免湖北新軍衝進池州搶掠。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這些士紳裡頭頗有幾個舉人出身的,黎元洪也不好為之過甚。池州上下終於逃過了一劫。

湖北新軍二十一協協統黎元洪帶兵二日收復安慶與池州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北京,這對於清政府本該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在一個王朝的末日,任何好消息帶來的效果都是負面的。已經開始激化的政治爭端並沒有因此而平息,相反,京城內的鬥爭愈發激烈起來。

袁世凱恭恭敬敬的在靈堂的排位前跪下磕頭,作為孝子,王士珍也披麻戴孝的跪倒還禮。王士珍曾祖父王朝正,精於醫術,長於書法,祖父王履安是個秀才,工醫之外,長於武術,有戎馬書生之稱,王士珍父親和伯父早逝,他與寡母相依為命,寄居在正定城內東門裡伯母娘家,靠母親替人做針線活艱難度日。王士珍兼眺兩房,9歲時入私塾攻讀詩書,由於聰明好學,王士珍1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