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莫道前路無知己 第22章

1906年9月7日,也就是蒲觀水帶著部隊離開鳳台縣前往去接各地新軍家屬的那天,游緱也帶著隸屬於自己開發團隊的成員到剛建好的水泥窯進行放大生產試驗。

游緱自從到了德國留學之後,就一直認為自己將是一位出色的化學家。只是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真的能實現這個理想。在清末這個時代,女性雖然逐漸介入社會活動,也有不少人開始宣傳女性解放問題。而實際操作上,這些追求解放的女性在社會工作中都是「重在參與」,真正意義上的獨擋一面還沒有。所以,陳克把燒制水泥的工作全部委託給游緱來執行,可以說開清末女性社會工作的先河。

這不僅僅是委派工作,陳克按照二十世紀後期的科研項目方式,由游緱寫了一份正式項目申請計畫書,經人民黨審核討論通過。按照游緱制定的項目計畫,給她調配了物資和人員。這種先進的流程讓從未見過這種模式的人民黨很不習慣,游緱同樣覺得很不習慣。

如果把事情搞砸了怎麼辦?游緱擔心這件事,人民黨的同志同樣擔心。

可是大規模的灌溉系統需要大量的水渠。如果沒有水泥的話,這些水渠的防滲漏問題就會極為嚴重。如果要用1906年的材料來搞水渠防滲漏,那水渠的體積就會大到讓人無法接受的程度。為此,游緱最初的項目申請中,只提出需要十個人來幫忙,陳克大筆一揮就把人數從一個班提高到了一個連。這些人員不僅僅要負責燒制水泥試驗,還要負責燒制紅磚,玻璃。專門從事水泥燒制太沒效率,反正都是燒窯,不妨把紅磚和玻璃一起搞了。而且這個連也要承擔如何使用紅磚與水泥修建水渠的項目研究。

紅磚和玻璃的燒制配方是有的,甚至包括水泥的配方也都有。游緱要解決的問題在於,大規模進行生產所需的工藝和控制流程。在這方面,陳克與游緱都不了解,兩人一個學化學,一個學高分子材料。陳克還學過機械,而游緱沒有工程學經驗,在實驗室裡面做實驗沒問題,如何進行大批量生產游緱一無所知。

這就是工業國與農業國之間的差距,這就是先發工業國與後發工業國的差距。老牌工業國的底蘊就在於那些數據,那些曾經的試驗。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科技經驗意味著科技投資,農業國本來生產力水平就沒有工業國高,加上沒有經驗,科技投資方向更加難以把握。這樣只會導致工業國與農業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陳克見過一張照片,21世紀的非洲部落「戰爭」,部落的勇士們使用著弓箭與長矛互相廝殺,而天上飛著現代科技高科技結晶的噴氣式民航飛機。

就陳克對歷史的研究結果,中國被徹底拉開與世界的距離,是在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也就是在1919年之後。在1906年,中國還擁有一些蒸汽時代的技術和設備,而滿清覆滅,各路軍閥混戰。讓中國科技在電氣時代遠沒有跟上時代。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才重新開始了真正的建設。見識過新中國艱苦卓絕的科技發展歷程,陳克知道這條無比堅信的道路上,除了按照科技本身的發展規律進行辛苦的研究之外,沒有任何可以投機取巧的辦法。

所以陳克利用自己的許可權,在物資人員都不充足的情況下,給與游緱極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他不僅僅是要完成這個項目,更重要的是,他要給建立根據地自己的科技研發系統。

在最終的審批簽字前,陳克召開了最後一次審查會議,在會議上陳克把自己的全盤思想向與會的同志們闡述一番。同志們到底聽明白了多少陳克並不太清楚,他只能很認真的對面容嚴肅的游緱說道:「游緱同志,如果你承擔了這個項目,就是把你放到火上烤。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一次探索。探索就有成功有失敗。但是我要求你這次必須成功,而且我要求你在過程中無論遇到了什麼問題,在你進行最後的述職報告中,你必須把這些問題一個個講清楚。人民黨最講認真二字,在人民黨的事物中,有失敗和成功這兩個詞。但是沒有不知道這三個字。你能接受么?」

游緱也是老黨員,老同志了。她和陳克一起研發新葯的時候,親自領教過陳克嚴謹認真的科研態度。她知道要貫徹這樣的態度需要多麼龐大的工作量,那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與鑽研。在得知自己將被賦予科技研究的全部許可權之後,那樣的激動與昂揚,那種彷彿在靈魂中灌入了一種火熱的東西,讓整個靈魂都燃燒起來的感覺,游緱很多年後都能夠清楚地回憶起來。

游緱兩眼放光,極度激動讓她秀麗的臉龐變得通紅。滿腔的激情卻變成了簡單的一句話,「堅決完成任務。」

陳克現在要求的水泥並不是那種高標水泥,甚至不是硅酸鹽水泥。根據地現階段極度缺乏探礦能力,只能有什麼用什麼。陳克和游緱經過討論,選擇的是最簡單的那種配方,用石灰石和粘土按照比例混合,燒製成熟料,然後磨碎,就能使用。鳳台縣不缺煤,石灰石和粘土也有,實驗就這麼展開了。

研究團隊分為三組,一組搞基礎建設,就是燒窯。一組搞數據測試,就是把對產品進行各種測試。一組跟著游緱搞生產。

黨從來極度重視文化教育,從紅軍時代就是如此。陳克本人堅定的支持這種做法。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沒有前途的軍隊,為了創造出一支有紀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軍隊。游緱除了要領著對化學一竅不通的戰士們進行生產,還必須對這些戰士進行文化普及。配給游緱的兩名副手名叫朱光祖和鍾舜卿,都是復旦公學的文科生學生。人民黨和保險團中,在人力使用上呈現出一種明顯的趨勢,凡是理工科出身的,都身居高位,成為某個項目的領導者。文科生想出人頭地,現階段只有改行從事軍事或者政治工作。否則的話,只能給理工科學生打下手,或者從事文化教育工作。陳克在會議上說得明白,人民黨和保險團不養「先生」。要麼去搞生產,打仗。要麼為搞生產和打仗的提供服務。自以為認了幾個破字,就可以高高在上指揮別人的人,現在就可以選擇打道回府。

跟著陳克到安徽的都是年輕人,有朝氣,有衝勁,希望能夠干一番事業。文科生們當然會覺得陳克這番話頗為刻薄,問題是面對水災的這種局面,這些人也承認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不管覺得自己多了不起的人,都知道一個簡單的事實,如果自己不吃飯,肚子很快就會餓的。

朱光祖和鍾舜卿對於軍事興趣不大,卻想轉行從事工業建設。游緱領導研究部門,他們就申請到游緱這邊工作。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研究開發工作徹底轉行到化工行業。這也算是學了門手藝。再也不用和普通戰士一樣辛苦的勞動。

而他們很快就失望了,在游緱手下工作,辛苦程度比起在普通的日常工作只高不低。游緱雖身為女性,工作起來足夠玩命。和陳克一起研發藥物的日子裡,游緱學會了很多,特別是隨時休息,隨時工作。按照上海實驗室的模式,游緱在實驗室旁邊弄了休息室,別人可以三班倒的工作,她自己在實驗空閑期間躺倒便睡,需要工作的時候隨時起來。

甚為游緱的副手,朱光祖和鍾舜卿可沒有游緱當年的狠勁,他們除了日常對戰士進行文化教育之外,還要一面跟著游緱學習化學知識,還要參與實驗。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在他們看來,游緱本身就是化學專業畢業的,她只用操心試驗就好。戰士們什麼都不懂,只要服從命令聽指揮就好。被夾在這兩層中間的他們,又要學習,又要工作。知識上比不了游緱,體力上比不了戰士,卻要同時付出腦力和體力,又當先生,又當學生,這日子沒法過了。

這麼過了一個多月,兩人被這沉重的壓力折騰得精疲力竭。覺得自己是不是選錯了方向。甚至真的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

下面的戰士們對從事科研工作的態度又大大不同。戰士們並不懂什麼化學,對於這些東西根本沒有概念。大家知道的僅僅是有位名叫游緱的女先生從此就是他們的頭了。這位先生要帶著他們幹活。

隸屬游緱的連隊裡面,沒有人敢小看游緱「女先生」。其實從一開始,大家沒有人敢輕視游緱女先生,戰士們只是對一位女性領導很好奇而以。保險團這個組織在1906年的普通百姓眼中本來就是很稀奇的組織。分配到水泥廠建設工作的戰士,不少都參加過自來水廠的建設工程中,那次自來水處理設計也是游緱負責的。混濁的河水經過層層過濾沉澱,變成清潔的飲用水,僅這一項就讓從未喝過自來水的戰士感到很神奇。指揮大家完成這項工作的游緱自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儘管有朱光祖和鍾舜卿和作為副手,游緱在實驗中間情緒低落的時候也會教大家認字,不僅僅是認字,游緱還講述衛生和化學知識。在上海的時候,游緱講過《蠟燭的故事》這個講座,到了安徽再講一遍也是輕車熟路。游緱那變魔術一樣的諸多實驗,以及那些從未接觸過的諸多基本知識。在向讓這些戰士打開了一扇從未見過的知識大門的同時,也讓這些戰士對游緱生出了一種近乎迷信的敬畏感。

不過大家畢竟是男性,雖然心裏面佩服的要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