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神了

這列數字中,煙塵濃度大幅度低於三號機組要求的「600」,距離Ⅲ時段最高要求標準也僅僅是一步之遙,恆電脫硫裝置中配有獨立的除塵裝置,在脫硫的同時,讓煙塵濃度下降了一倍有餘。

二氧化硫就不用說了,作為設備的核心功能,這個值被完全壓縮到現行最高標準的1/3,真的成歐洲標準了,最關鍵的是,這只是改造,加入了一套脫硫,而非在新機組新電廠直接安裝,效率應該是打過折扣的,如果三號機組的國產老鍋爐可行,那麼對於現在的絕大部分機組都是可行的。

至於氨氧化物,也就是脫硝這部分,不在這次改造範圍,電廠採用的仍然是傳統的脫硝措施,剛好能滿足標準。其實恆電環保設備是可以「一攬子」解決問題的,也包括脫硝功能,但就是因為老設備能滿足標準,所以這次沒動這部分。

這些數字,看客們品味了很久,在這個過程中,牛小壯還手動刷新重新檢測了一次,數據偏差很細微,很穩定,他隨後笑道:「數據很穩定,效果很突出。」

林立正也點頭道:「沒什麼突不突出的,都是在計畫內的。」

電廠一行人都樂呵起來,心裡也較為興奮,雖然早就試驗過了,但現在是真正的生產階段,看見短時間內搞出來的成果如此明顯,心裡還是很舒坦的。

過了片刻,付局長才終於皺眉問道:「這個數字,怎麼出來的?」

「這要問恆電。」牛小壯立刻找到張逸夫揮揮手,「張總過來講解一下。」

張逸夫不得不又面對付局長了。

「我們用的是德國探頭和分析儀,實時取樣分析,傳遞到這台監測工作站上。」

難以想像的是,付局長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竟然是繞到計算機後面低頭去看,好像要找一個煙道,看是不是把煙輸到這裡分析。

眾人見狀極其尷尬,也只得有模有樣地繞過去看一眼,不知道該看什麼。

「分析儀不在這裡……在排煙系統那邊……」張逸夫獰著臉尷尬解釋,「那邊出結果,數字信號經過線纜傳送到這裡。」

「你的意思是,檢測儀那裡接根線,接到這裡?」副局長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道。

「可以這麼說。」

「這個技術也是進口的么?」付局長問題很多。

張逸夫真的有點兒不知道怎麼跟他交流了,這傢伙估計接觸過最高規格的電子產品就是打字機了吧……他想了想也只得點頭。

見他點頭,付局長好像抓到了什麼似的,立刻指著屏幕問道:「進口的,是中文?」

張逸夫欲哭無淚:「軟體系統是我們自己做的。」

「軟體……哦……軟體……」付局長嘟囔片刻,隨即搖了搖頭,「這個數字,不知道準不準確……」

他好像壓根兒就不相信這整套裝置,就算技術流程上行得通,這個數字也不過是第三方的一個東西顯示出來的,從根兒上就不具備可信度。

張逸夫這會兒真想過去抽他一個嘴巴,我累不累啊模擬出一個數據掩耳盜鈴?

「準不準確,咱們說的都不算。」林立正見場面又陷入尷尬,連忙說道,「咱們環保局的同志不是也已經在採樣分析中了么?看看咱們的數據,一對比不就知道了?」

「嗯,對對。」付局長這才點了點頭,「小王呢?」

「已經採集記錄了。」一人答道,「這麼長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叫他過來,報告一下么。」

林立正隨即道:「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咱們去會議室吧?」

「嗯,走。」

出去之前,付局長又瞥了一眼計算機。

難以理解,怎麼可能。

單純的計算機是可以理解的,但配上通信網路、實時監測和軟體,對於付局長來說已經成為了外星黑科技。

眾人進入會議室,上茶上水,片刻之後環保局的一人跑來,跟付局長彙報了一下。

付局長眉頭緊皺:「壞了?不準?來之前沒有檢查過么?」

「小王說也不一定就是壞了,就是這個數據看上去不太真實。」

「怎麼不真實了?」

「脫硫效率太高了。」

付局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轉頭問道:「林總,咱們用的是脫硫煤么?」

「怎麼可能,脫硫煤成本太高了,用的就是全冀省發電都在用的煤。」

「嗯……」付局長揉了揉下巴,吩咐道,「這樣,把剛剛的數據先拿過來,他也別停,換備用設備再試試。」

不多時,通過便攜檢測儀分析出的數據,手工填寫的報告表送到了付局長手中。

他皺眉看了一圈,而後又看了一圈,最終又著重對幾個數字看了看。

二氧化硫濃度,355,358,356……

極其的平穩,極其的不正常!煙塵也是這樣!

至於氨氧化物,倒是高於1000,非常正常的樣子!

對於自己專業方面的掌握,付局長還是過關的,他十分清楚,如果檢測設備有故障,數值要麼就是極高極低,20以內,5000以上的樣子,要麼就是每項檢測結果都有問題,像這種氨氧化物檢測明顯正常,其它檢測數據偏低的情況,基本是不會出現的。

他又回想起了那台計算機上的數據,由於儀器的不同,偏高偏低也是很正常的,實際上他們用的設備已經是偏低的那類了,為了略微放寬那麼一點點標準,給北漠和冀北一個面子。

把表單遞給林立正的同時,付局長也出乎預料地,友善地沖張逸夫招了招手:「來來,張總往前面坐一些,後面還要聽你的彙報呢。」

「哎呀,張總怎麼坐那裡了,誰安排的!」林立正反應很快,立刻沖冀北的人道,「安排一下。」

於是張逸夫就這麼被推到了前排,座次有了飛躍。

「嗯,我認為這個數據是沒問題的。」林立正簡單看過數據後,又遞給了其他人。

「是,我也不認為檢測設備有故障。」付強終於正視張逸夫了,頗有興緻地問道,「這樣在電腦上,顯示煙氣分析狀況的技術,在國外也很普遍么?」

「國外多數是在單獨的電子屏幕上顯示,很少有冀北這樣直接傳輸到電腦上的。」張逸夫悉心解釋道,「我們實際上也可以做成那樣,成本更低一些,但為了數據記錄的穩定性,自我監測的連續性,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如果網路狀況允許的話,這個數據甚至可以實時展現在環保局的電腦上。」

「很不錯的想法么,那樣就太方便了。」付局長又問道,「張總是在國外呆過么?」

「我是搞自動化出身,比較熟悉這些,跟德國方面合作也比較緊密。」

「怪不得能實現,我乍一看,還真是難以立即接受。」付局長自嘲笑了起來。

旁邊人立刻附和:「是啊,直接在值班室的電腦上顯示,太難以想像了。」

「這還是一年365天實時監測,外國都不一定做到吧?」

捧了一通臭腳後林立正才有些不滿地說道:「有一點,我聽了可不高興,什麼叫搞自動化出身?」

「對對。」張逸夫趕緊改口,「企業經營上,是搞自動化出身。」

「那也不對,是省煤器出身吧?」牛小壯打了個岔。

張逸夫自己都糊塗了:「那算電力系統出身吧。」

「也算是冀北電廠出身。」牛小壯點頭笑道。

付局長聽得一頭霧水,林立正在旁介紹道:「付局長還不知道,在我之前,北漠的總經理可一直是張逸夫。」

「哦?」付局長瞪大眼睛又仔細看了一次張逸夫,「年齡上……」

「都是破格提拔的,這故事可就多了。」林立正笑道,「所以無論如何,張總是我們電力系統出身,非常熟悉我們的需求和技術框架。恆電做出的東西,我們也同樣很信任,包括北漠的工程,恆電也有參與。」

「怪不得。」付局長這下終於搞清楚了,張逸夫是個比林立正還要牛逼的人物,「張總投身於環保產業,這讓我們撿了個大便宜。」

眾人都笑了起來,之前的尷尬氣氛一掃而空。

接下來會議時間,說的都是那些車軲轆話,電力實業如何,環保標準云云,環保方面也授予了早已準備好的獎狀錦旗,嘉獎冀北電廠為環保標準優秀電廠,北漠公司為環保標準優秀公司,基本該有的都有了,就是來之前不可能給恆電準備一個獎狀。

午飯的時候,二次檢測數據也來了,跟第一次基本相同,並非設備故障,而是事實如此。

雙保險打上了,恆電脫硫設備真的達到了最高標準的1/3!比最高標準優秀得多。

付局長在某些方面是很敏感的,環保與電力行業相愛相殺,每次標準與變革之中,電力系統都面臨著改造與設備引進,費時費力費錢,如今新的煙氣排放標準力度如此之大,電力系統不得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