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分工

周六,全局領導層例會,通告了北漠電廠籌建工作由華北局負責,並隆重接待了幾位新同志。不得不說,冀北電廠還真是個出人才的地方,一年的時間,牛大猛、張逸夫、文天明、段有為先後從這個電廠走了出來,這是史無前例的。當然,段有為的走位比較飄忽,可以不算此列。

王碩與范昕瑞的出現則略顯唐突一些,一般這種調動,都是從各地往部里調的,很少有從一個局調到另一個局的情況,此外西北漢子的口音有些重,一時之間也很難讓人接受,倒是內蒙小伙,人見人愛。

而賈巒松提前從學校出來參加生產的消息,卻被有意無意地抹過了,只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實習學生,犯不上開大會聊,這也就讓這對姐弟的登場方式截然不同,就像他們的性格一樣,這讓張逸夫想到了低調的貴族這個詞,而後自己開始覺得自己很噁心。

局長巴干,對這一切一如既往地採取了不聞不問不管的作風,你們玩吧,我就弄好華北局的事情就好了,牛大猛在這半年中也逐漸找到了符合自己的位置,在局裡有了些聲望,然而這一切跟趙文遠並沒什麼關係,調度總處於一種似乎與世隔絕的狀態,他只是琢磨著,北漠一旦落成,調度工作的壓力恐怕會更重一些吧。

例會散會後,籌建處又開了個小會,段有為主持,這也是北漠電廠籌建工作的第一次會議。

在行政安排上,節能辦已經直接搖身一變成為北漠電廠籌建處,隨著三位同志的到來,也有三位同志調離,去補充生產處以及調度處方面的工作,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干這事兒,也不是所有人都愛往北漠跑,更不是所有人都有做大事的野心。

剩下的,基本就是精力充沛,野心旺盛的了,當然,秦玥例外,她可能處於某種奇特的目的。

在段有為安排工作前,張逸夫先幫忙介紹了一下,歌功頌德,列舉了一些老段當年主導的發電項目,表達了這位老領導的技術之精,能耐之強與經驗之廣,同時暗示自己完全服他,誰跟他打哈哈就是跟老子對著干,自己掂量。

像老段這種類型的技術派領導,時常會有一個問題,太儒雅,太有涵養,碰到有些不要命不要臉的下屬,容易被踩在頭上,張逸夫首先要杜絕這件事發生,保證老段的絕對權威。

死命高抬過後,老段終於開始發言。

「其實也沒有逸夫說得那麼誇張,都是工作,我主導的前一個項目,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技術發展飛快,我有技術知識上的盲點,大家盡可指出。」假謙虛過後,老段直入主題,「北漠的規模雖然史無前例,但流程上依然是發電項目的老規矩,設計施工試運,每個階段都有細分,事務交接與權責關係,我在此就不多說了,有疑問的話完全可以在規程中找到解答,下面我主要就是談談基本的分工,不說得太細,有意見咱們再商量。」

段有為戴上眼鏡,拿起本子說了起來,其餘人也趕緊記錄,這可是今後幾年工作的關鍵。

首先是設計階段,前期土地徵收、跟當地政府電力局聯絡安排工作等事宜,由范昕瑞負責,與張逸夫溝通彙報。

其它設計階段的工作由張逸夫主抓,同時負責制定工程計畫、組織綱要。

王碩主要負責後續材料訂購,五通一平,臨時建築機械安裝等。

最重要的招標採購,則由段有為親自負責,當然,王碩和張逸夫都需要協助。

施工階段,王碩負責現場土建,張逸夫負責總體安排,與乙方溝通,安裝工程。

試運階段,再做安排。

果然不出所料,確定這些安排,想必就是召喚三人去「面試」的目的所在,大概看看三人的能耐,老段再跟啟委會稍微商量一下,從而確定。

大家對這系列工作安排也沒什麼太大的反應,畢竟早有準備。

至於再下面的處員,誰是誰的人,也只是大概分了一下,秦玥、文天明、林子豪、阮湄、賈巒松是張逸夫的人,其餘則歸王碩管。

兩位副處長就此各佔半壁江山。

安排完畢,老段開始詢問大家的意見。

王碩不假思索發言:「段處,人不夠,基建處咱們可以調用么?」

「不可以。」段有為很快搖了搖頭,「華北局基建處有自己的工作,咱們北漠電廠是單獨的工作,除了一些諮詢方面的事情,沒太大交集。」

「那……」王碩看了看周圍道,「那咱們人不夠,十個人,實在撐不起來。」

「王碩,這次的工程跟你之前經歷的不同。」段有為不緊不慢答道,「西北的情況我了解一些,經常就是一個隊伍,全套工作都包了,但這次北漠是舉國之精銳做的事情,從規劃院設計院,到電建公司以及內蒙局,都會負責相關工作,我們負責的是總體把控,至於施工現場與安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負責。」

「就是。」張逸夫附和道,「王處長,在標書里,也會規定很多乙方負責的事情,咱們負責總體把控。」

「我明白了。」王碩點了點頭,依然說道,「但十個人,還是不夠。」

段有為最後說道:「這樣,設計階段,暫時這樣,施工階段人手緊的話,我們再申請。」

「好的。」王碩只得應了,對他來說,十個人撐起這個工程,太扯淡了,三溪可是要組織幾個公司的人來做的。

這也許就是正常中層領導幹部的本能。

出來混,衡量一個幹部實力的硬參數,除了權力與資源外,最關鍵的就是人,你管多少人,就是你能耐和權力的一種體現,就管一個七八個人的處室,這太慘了,好歹得二三十人你才算個東西。

至於張逸夫,他對通過要人來擴充權力沒什麼想法,做多少事用多少人,北漠確實是大事,但在現代管理思維中,絕大多數細化的工作都是要分出去的,辦公室里擠這麼多人沒用。三溪需要的人多,是因為那個工程實在太大也太複雜了,這種規模的大壩,這種規模的移民,這種規模的電機,這種規模的輸電線路,這種規模的工程,各方面都沒有十足的經驗,需要一大批專業人士參與,一大批管理人員來運作,北漠則不同,他再大也就是個火電廠,我們建了幾千個了,各單位都經驗十足,有七八個人牽頭計畫管理並沒有什麼說不過去的。

在他眼裡,始終貴精不貴多。

當然,多少人這件事,在張逸夫眼裡也根本不是個事兒,不夠用再要就是了,北漠跟節能不同,部里的重點工程,所有人都會讓道的。

張逸夫自然有他急於點出的事情。

「有幾件事,段處長肯定也思考過了,我在這裡先提出來,咱們可以提早安排。」張逸夫就此起身,不多廢話,直入關鍵點,「段處長和王處長在基建方面經驗都十分豐富,我就提出幾點北漠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咱們稍微討論一下,確定工作方向。」

「其一,設計,以往的發電項目,都是委託設計院進行設計就可以了,但這次確定要所有機組採用超臨界技術,這樣的標準下,北漠的設計難度已經超出了我們國內設計院的能力,因此從設計階段,恐怕就要開始進行國際招標,讓絕對有實力和成功案例的國外公司來負責這件事。」

「等等……抱歉打斷一下。」王碩皺眉道,「讓外國人來設計,論證報告中沒有確定過吧?」

「也沒有否定。」

「這樣的話,整個工程難度又要上一個台階了。」王碩思索道。

「還有好幾個台階。」張逸夫沒有停留,繼續說道,「其二是招標,由於超臨界機組對全部配套設備的要求很高,我們可能連隨便一根管道都要採取國際招標,因此我在這裡建議招標的時候採取成套引進的原則,不要再分開搞了。」

「這個問題我們再單獨討論。」段有為點頭問道,「還有么?」

「還有就是自動化,論證報告中明確北漠電廠是要搞自動化的,而且是高規格,要與將來的電網自動化對接,自動化是一個大課題,我覺得得單獨拿出來說,也需要單獨的人從現在就開始搞。」

「嗯,這點說得很對,可能還需要去九灘再考察。」

「我覺得自動化這方面的工作,咱們都沒什麼經驗,不如就讓學習能力最強的同志來抓。」張逸夫說著望向了賈巒松,「讓小賈來主要負責,咱們幾位把把關,大家看如何?」

大家有些反應不及,遲疑了幾秒,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才覺得,張逸夫玩的太髒了。

這太明顯了,就是要說自動化老子管,你們都歇著吧。

但他卻不是直接說的,而是把這個工作安到了賈巒松頭上,世家接班人,咱們得貢著,你們沒法推翻吧?巧了,他整好歸老子管……

賈巒松能力再強,膽子再大,也不可能在剛畢業的情況下就能單槍匹馬把這麼大的自動化工程搞定的,有事兒肯定還是要問張逸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