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戰略欺騙

當時間進入1918年之時,歐洲戰場上的各大主角們都已經是精疲力竭,這都在譚延闓的意料之中,不過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直到現在美國都還沒有宣布加入協約國參與戰爭,這不能不讓他感到非常意外——在他的記憶中美國人是應該參加戰爭的,現在俄國已經崩潰、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是在崩潰的邊緣行走,德國、法國和英國則是面臨戰爭資源枯竭。

除了戰爭資源的枯竭之外,最讓交戰國雙方感到疲憊的是人員傷亡損失——在1915年的時候英軍每月傷亡兩萬人,到了1916年則是四萬八千人,而在1917年如果平均到每個月是六萬七千人,實際上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近八萬人,這個數字對於本年度的戰爭傷亡有個非常明確的指向性。

如果看過法國的傷亡數字,那麼英國的傷亡數字就顯得非常「樂觀」了——每五個法國人就有一個被徵召入伍,而百分之九十的適齡法國男青年都加入軍隊,但是這些人其中高達百分之七十八在戰爭中傷亡、失蹤、被俘。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動員軍隊並不是最多的,但是相對於它的人口數量而言,法國徵召入伍的人數與其總人口的比率絕對是最高的,如此慘重的傷亡比例足以讓任何一個冷酷無情的法軍將領動容。

美國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有很多美國青年前往法國參加志願軍加入戰鬥,這個數量不會太多,但是歐洲戰場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極為深刻的,尤其是參加過馬恩河、凡爾登和索姆河這三場戰役的美國青年,戰爭給他們留下了一生的陰影——當一個美國青年從歐洲戰場上走下來,回國看到紐約自由女神像之時大聲喊到:「喂,老大姐,如果將來你想要再看到我的臉,恐怕你只有要轉過身來了!」言下之意就是他再也不會走出美國一步了。

美國參不參戰已經成為協約國和同盟國所關注的焦點,在這個時候兩大中立國任何一個傾向於一方,那對於對方來說都是一場災難。不過在競爭中立國方面雖然協約國更有競爭力,但是美國卻一直拖到現在也沒有宣布對同盟國宣戰,即便德國潛艇每天都要在大西洋上敲掉從美國出發數量不等的貨輪——毫無疑問美國固然關心歐洲大陸,但是對於太平洋西岸那個同樣強大的中立國動向更加關心。

日德蘭大海戰固然重創了德國艦隊,但是中國插手暴露了英國四十號房間掌握德國密碼的秘密,德國隨即更換密碼並且在迎接施佩艦隊回國。雖然沒有再次進行公海艦隊大規模行動,但是毫無疑問德國的裝甲巡洋艦和戰列巡洋艦多次小規模突破封鎖線對英國貿易航線進行襲擊,這讓英國皇家海軍承受了巨大的國內輿論壓力。

更令英國海軍部門頭痛的便是德國的潛艇,以前掌握德國密碼的四十號房間會告訴他們德國潛艇的路線,英國海軍只需要在這些路線上布雷等德國潛艇自己撞上來就可以,但是現在失去這個優勢之後,每個月在大西洋上被擊沉的協約國貨輪數量急劇增多。雖然後來採用了護航措施,不過英國的水面艦艇都用來封鎖德國使得這個工作捉襟見肘,因此英國更加需要美國——美國不僅可以提供巨大的戰爭資源,它的海軍規模是僅次於英德的,實際上考慮到日德蘭海戰給德國造成的重創,和德國的戰爭資源匱乏停止了造艦活動,美國海軍在質量和數量上已經超過德國。

先前美國建設龐大的艦隊最初衷是為了「宿敵」英國,不過中國雖說達不到後來者居上的地步,但是在中俄海參崴大戰之後的快速發展凜然逼近美國,尤其是在無畏艦的競爭上更是領跑一步,這使得美國多少對這個鄰居感到了些棘手。更讓美國感到隱隱畏懼的是中國的戰列艦數量雖然不多,但論起質量卻明顯遙遙領先美國,在東雲級戰列艦出現後美國更是將海上頭號大敵鎖定在中國身上——此時美國最初防備的目標英國已經陷入了戰爭自顧不暇,唯一能夠威脅到美國的便只有同為中立國的中國了。

在戰爭初期美國是厭惡這場戰爭的,英國強橫的封鎖德國阻止美國貨物進入德國甚至還招來了美國的怨恨,不過英國打包買下了美國的貨物這才化解了危機。相反在這方面德國的外交官和統治者就差了十萬八千里了,甚至毫不客氣的說德國人在處理美國貨輪的時候腦袋少了根弦——在1917年就發生過多達六七次德國潛艇攔截美國貨輪後,美國人停下來接受檢查,而德國人將人員轉移後直接擊沉貨船的事件。正是因為這樣的粗暴處理的方式使得美國對德國漸行漸遠,甚至就差對德國宣戰的地步了。

美國對中國一直都是非常顧忌的,即便中國在戰爭爆發後宣布成為中立國,但是令美國人擔心的是中國表現的比交戰國還要「積極」——常備陸軍充到一百四十萬人的龐大規模,數量僅次於俄國,但是無論在訓練還是裝備上都可以和德國相提並論甚至尤有過之,中國陸軍戰鬥力之強隱隱位居世界首位。

最讓美國感到擔憂的便是中國海軍,最近三年中中國海軍服役了四艘強大的東雲級戰列艦並且還有一艘建造中,海軍規模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英德美三國,但是美國並不認為自己就能夠在海上吃定中國——根據去年十月六日美國國會通過的《1918年造艦法案》美國將會在今年開工建造六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以此彌補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對東雲級戰列艦的劣勢。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雖然主炮口徑同為四百零六毫米,但是所搭載的卻是四座雙連裝主炮塔,其主炮比東雲級戰列艦還要少一門。並且在數量上五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還都在船台上建造中,而中國已經有四艘東雲級戰列艦橫行太平洋了,這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美國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海軍的威脅,雖然有中美太平洋海軍安全委員會的調節,但是中國在獲得德國在南洋新幾內亞島的殖民地之後,立刻擴建了莫爾茲比港,使之獲得了一個可以威脅澳洲的軍港,並且在新幾內亞島增加了陸軍數量。

在外交界已經風傳,一旦美國加入協約國那中國便會宣布加入同盟國直接攻擊澳洲、英法在亞洲的殖民地——事實上沒有人會質疑中國有此能力,中國的海陸軍完全可以做到這些。最令美國人頭痛的便是美國自己並沒有進入戰爭狀態,陸軍還不到二十萬人且裝備訓練都很成問題,能夠拿得出手的只有海軍,不過一旦傳言屬實中國對美國加入協約國做出激烈反應,那麼美國自己也沒有把握對付中國海軍,尤其是那四艘令人生畏的東雲級戰列艦。

在中國海軍的刺激下美國打算建造更加強大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而且一次性上馬開工建造六艘,根據中美兩國備忘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將會擁有四座三聯裝四百零六毫米主炮,排水量超過四萬三千噸,毫無疑問美國人在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上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希望藉此一躍登頂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一旦這六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完工,美國海軍在名次上將會超過英國,雖然英國佬心中多少感到非常沮喪,但是歐洲大戰不僅僅拖了英國的後腿,更將國庫揮霍一空使之不能像以前那樣財大氣粗的建造主力艦。

雖然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耗資巨大,而且一口氣上馬六艘同時建造,加上之前開工建造的五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美國將會有十一艘在建的四百零六毫米主炮戰列艦。美國人沒有公布這十一艘主力戰列艦的造價如何,但是中國心中對此是非常清楚的。考慮到美國的造艦周期一般為四年,可以想像在1918年至1920年這兩年時間美國人的財政將會極為緊張,中國總理沈靜在酒會上曾放言:「如果在這兩年中美國人這十一艘在建戰列艦一艘也不放慢施工速度,更不停工的話,那我這個總理就讓賢!」

威爾遜總統簽署美國新的的造艦計畫時心情是極為沉重的,在1918年一月五日,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一號艦和二號艦分別在紐約海軍船廠和諾福克海軍船廠開工,按照計畫在隨後的八個月中,又分別在紐約波特船廠、母馬島海軍船廠、福雷河船廠、紐約海軍船廠開工建造其他四艘同級別戰列艦——美國大量的資源湧向這五家海軍造船廠,在海洋上美國人的決心第一次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威爾遜成為羅斯福第二,甚至是尤有過之。

事實上外交界中關於中國將會以美國為標杆決定是否參與戰爭的傳聞是內務部一手主導的,其中就是為了要牽制美國不要加入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主角們現在都已經嚴重失血,如果美國加入戰爭將會很快以協約國一邊倒的姿態壓倒同盟國。譚延闓給內務部下達的命令便是不求欺騙美國多少年,只要牽制美國幾個月就足夠了,但無論是譚延闓還是內務部都沒有想到美國人的自尊心如此之強,居然搞出來六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的計畫來,這多少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意外。

雖說兩國之間有中美太平洋海軍安全委員會這一中間機構來當橋樑相互溝通取得軍事互信,但是這個機構是沒有任何強制作用的,其體現在兩國在太平洋上的勢力地盤劃分得到對方的確認而已,還沒有對任何一方擴充海軍規模有任何強制性作用,只是按照慣例對新建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