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威懾

一聽到內務部這個名字,鄧世昌的眉頭也忍不住皺了皺,不過涉及國家機密內務部插手也是屬於正常,只是東雲級戰列艦在總統這裡說停就停,這讓鄧世昌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如果決定只是總統一人定下,那就意味著這個級別的戰列艦多半是政治上的用途要大于軍事,說到底和當年北洋海軍成軍後就認為可以威懾日本一樣,只不過當年的日本換成了今天的美國,這在他心中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不過鄧世昌活了這麼大歲數,見過的大風大浪不知凡幾,對於東雲級最終是個什麼樣子,他心中雖然期待但卻還沒有失了分寸——無論魏成勛在國賓館中搞出什麼樣的戰艦,最終點頭同意的時候,總統佔六分,海軍最起碼也要佔了剩下的四分,況且大小魏總工程師是中國最頂尖的設計師分別執掌旅順和天津兩大船舶設計院,身為蒙古級戰列艦的設計者,小魏工程師手中的東西絕對不是次貨。

「除了大型戰艦之外,海軍需要各種不同用途的輔助作戰艦隻,諸如能夠頂住四寸火炮的雷擊艦、高速偵查艦、通訊艦、補給艦,海軍總參謀部還有人提出為了延續艦隊在海上能夠持續更長的作戰任務時間,還需要能夠在海上為戰艦提供簡單維護的保障艦隻……」鄧世昌說道。

「關於這點我們已經注意到了,事實上我們並非沒有能力建造這樣的中小型輔助艦隻,只是在於我希望能夠在一些技術成熟之後,尤其是蒸汽輪機的技術更加成熟之時再做此打算……自從設立天津船舶設計局之後,旅順和天津兩大設計局就已經開始走向分化,1909年度海軍撥款計畫正在商討之中,到時候會對你所說的輔助艦隻方面進行一定的傾斜,不過預研設計工作將會在今年內開始展開……」譚延闓笑著說道。

鄧世昌作為中國海軍司令並非是什麼都知道,因為譚延闓的產業已經深入滲透了中國的國防工業,除了旅順和天津兩大設計局之外,上海江南船廠、廣東福元船廠和天津大沽船廠都有相當不俗的船舶設計能力,只是在大型戰艦設計方面因為人才缺乏的原因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只是專註於普通船舶和大型運輸船舶的設計製造。

譚延闓雖然在建國初期為海軍和陸軍輸血,但是這並不代表他真的是大公無私——現在國內算是穩定下來慢慢走上一個國家正常的軌道,但是譚延闓的權力是需要龐大財富來支持的,他名下還有很多諸如學校、養老院、榮軍農場、醫院、孤兒院這些公益機構,要維持這些機構的正常運轉,這些都需要龐大的資金,更何況還有黨派開支、新工廠開支和技術研發開支等等。

在這個時代戰列艦是附加值最高的出口商品,對這一塊譚延闓下手已經夠快的了,而且他大力投資國防產業除了提高國防裝備水平之外,也是希望能夠從軍火產業中獲得高額利潤。上海江南船廠固然有強大的造艦能力,但是這和船舶設計能力是兩碼事,在不可能快速培養戰艦設計人才的情況下,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技術含量並不高的輔助艦隻上面下功夫,以此來積累實力鍛煉名下產業的工程師能力。

譚延闓之所以採取「拖」字訣也是想為自己名下的產業多撈些實惠,雖然太平洋中美兩國隱隱有海軍競賽的趨勢,但是他心中清楚的很中美兩國根本沒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美國佬財大氣粗是他們的事情,像中美兩國這樣擁有廣闊國土面積的國家,想要用戰列艦就可以讓對方屈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德國這麼「屁大點的地方」,英國佬除了在海上穩固優勢之外還需要法俄在陸地上威懾德國,這就更不要說擁有廣闊迂迴空間的中美兩國了。

況且中國造艦產業目前生產能力已經接近極限,擁有大量的在建或未建大型戰艦訂單,如果繼續透支這種能力是會培養大批的產業工人,但其代價也是非常大——這需要將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而現在的農業水平又不允許這麼做,並且大批的產業工人出現需要用訂單來維持其生計,一旦市場冷卻下來大量的富餘勞動力失業,那中國國內情況將會再次緊張起來。而中小型輔助艦船的施工計畫被譚延闓拖住,就是為了預防這種局面的出現——他不像自己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產業工人面臨失業,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沈靜雖然在外出訪,但是這並不影響中國的內部建設,譚延闓可以站在戰略的高度來規劃中國的內部建設,而國務院已經制訂了未來為期五年的發展規劃,具體事務都是按部就班。事實上譚延闓雖然獨裁但並不攬權,事事親力親為這可不是他的習慣,他所要做的便是手中握緊紀檢監察的利劍來監督官員的行事作風。

當然譚延闓最不會放鬆的便是教育,他堅信只有大力發展教育才可以徹底改變中國的面貌,只要教育水平上去了一切政策才會得到更好的支持和運作。在發展教育上,譚延闓終於嘗試將拉丁字母注音和簡化字引入中國現行教育體制——因為害怕大面積普及會引起強力反彈,自從建國後簡化字首先在軍隊內部實行,而拉丁字母注音在軍隊中採用則稍晚一些。

也正是因為這兩項舉措先放在軍隊中試運行,才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拉丁字母和簡化字並不難,譚延闓完全可以掏出現成的方案,關鍵難就難在如何讓人接受。這兩項舉措在軍隊內部實行的時候就曾遭遇過一定的抵制——原北洋陸軍系統內不乏出身秀才,甚至是進士出身的也有幾個,其它童生之類更是多得數不過來,他們都是受傳統教育很深的人,都是玩毛筆比鉛筆、鋼筆還利索的主兒,對於在軍隊內部推行簡體字他們就曾公開反對,只不過以軍隊需要為由被譚延闓以權威壓制下去。

在軍隊內譚延闓雖說不干預將領作戰指揮,但是也是說一不二的人,就是如此還有人因為簡體字而反對他,更不要說在社會公開推廣使用簡體字以代替繁體字了。也正是因為在軍隊中的實踐才讓敲醒了過分樂觀的譚延闓——凡是觸及文化傳統的事情,就算事情再微不足道也足以給他造成一定的麻煩!

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在軍隊中經過五六年的普及之後,算是克服了當初遇到的種種困難,事實上沈靜臨行前建議譚延闓能夠再等一兩年,至少也要等他回來之後一起動手來推廣這兩項文字方面的改革。不過譚延闓還是決定在這個問題上走鋼絲——譚延闓名下各級學校和名下產業的工人學校具體數目連他自己都說不上來,他的第一步便是在這些學校中開始實行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而政府的策略是不主張繼續使用繁體字,倡導簡體字,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社會上的阻力。

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這兩項文字措施在施行之後,社會上並沒有像譚延闓心中預料的那樣產生幾大的抵制反應——軍隊中五六年的簡體字實施措施所遇到的反對意見並不是完全來自軍隊內部,外界對此也是很關注,就算譚延闓對外宣稱的是提高士兵文化素質,並不急於推行社會,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遲早會要走出軍隊,在社會上推廣普及,取代繁體字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不過國內報紙上依然刊登了許多知名學者對施行簡體字還是持批評態度,改組後的興中黨成為在野黨的主力黨派後,也抓住執政黨這一飽受詬病的文字措施而在報紙上窮追猛打。不過譚延闓也不是吃素的,他早已經準備好了一幫「御用文人」展開針鋒相對的論戰,並且譚氏名下資產所有的報紙全部都開啟了簡體字版,並且隨正版報紙免費贈送,還印發了簡繁體字的對照辭典。

可以說譚延闓所有的準備工作做的還是非常充分的,他本來覺得這只不過是一次口角之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爭論遲早會像當初軍隊里遇到的那樣消弭於無形之中,不過興中黨和其它黨派摻和進來之後就讓他感到極為不妙了。好在這些小黨派當初隨著江浙財團受打擊之後,一直就過得不怎麼樣,文化名人雖然站出來為繁體字奔走呼號,但是卻沒有譚延闓大把金銀撒下去,鋪天蓋地的為簡體字歌功頌德。

雖然譚延闓這麼「一意孤行」,並且影響到了執政黨內的爭論,甚至還有當初北洋時代幕友堂的中堅人物脫離政黨之舉,不過他們和南方的地方黨派都忽視了譚延闓的另外一面——作為「獨裁者」,他要想推行一件事情,任何反對意見對他來說都是無效的!譚延闓之所以在沈靜出訪國外的時候推行這兩項文字措施,就是因為沈靜如果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會選擇退讓。

簡體字和拉丁字母注音有利於快速提高中國教育水平,譚延闓認為這肯定是對中國教育有好處的,而教育已經都成了他的心病,本來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算有人反對也不過是抱著所謂書法的「美感」這塊裹腳布,這對他來說不過是蠅頭小利而已。不過現在一旦涉及到黨派政治爭鬥,他就更不會選擇退讓了,在他看來國內黨派鬥爭目前的水準落實到最根本的地方便是金錢——他就算用錢砸也會將這兩項措施給砸出來,更不要說他還掌握著國家行政資源的優勢,放在古代唐宋八大家,為什麼只有韓愈和柳宗元兩個唐人,而其它六個宋人都幾乎生活在同一歷史時期?還不是因為司馬光想到用行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