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又入深秋

至於宏寶,那日子過的怎麼一個慘字了得。整日被關在胡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是他不想邁,那麼些人看著,他哪裡邁的出出去,加之胡柳兒有了身孕,他們也算是奉子成婚。胡家老頭子,對胡柳兒的身孕精貴的不得了。嚴重聲明,若是宏寶敢惹胡柳兒生氣,一定是家法伺候,至於家法是個什麼東東,不用猜也能想像得到,肯定不好受。

宏寶在胡家屬於孤立無援,家裡的僕人一個都不給帶來,他身邊的人,都是胡家的,試問,誰會幫他?鬼才肯呢!

宏有成對這個兒子也是失望透頂,沒用又窩囊,還屢教不改。所以在宏寶成親的一個月後,他果斷娶了府里的婢女,就是那個叫春桃的,為此宏寶娘不知哭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上吊都鬧了好幾回。說實話,她是最苦的,兒子白送給了人,老頭子又要另娶小妾,對她的打擊,怎可謂不大。

可是再鬧又能怎樣,聘禮都下了,宏有成是先斬後奏,先把風聲放出去,讓宏寶娘就是想反對也沒法子。娶了小妾,宏有成整天樂的屁顛屁顛,走哪都把小妾事著,春桃長的也算水靈,做婢女的時候倒是沒瞧出來她有哄人的本事,當了人家的小妾,這哄人的本事自學成才,把宏有成哄的昏天黑地。娶了新人,便將宏寶娘拋到腦後,再沒去她的房裡睡過覺。

客棧的生意穩步增長,李武自打那次抓賊事件之後,不敢再貿然對他們採取啥形動,再者說,跟同福客棧有過節的又不是他,他犯不著給宏有成當槍使,他家還一大堆事呢!小妾生了個男娃,可謝紅秀的肚子卻遲遲不見有動靜,她在那個家也就更沒法立足,她不好過,自然也不能讓李武的小妾好過,鬧的是天翻地覆。

小二聽這幾個女人的言行,直呼以後不敢娶媳婦了,娶回來那還不是遭罪嗎?

到了秋季,花娘的花圃也閑了下來,秋天草木枯竭,她自製的暖房也只能養少量珍貴的花草,畢竟燒木炭取火的代價可是很大的。秦語堂倒是不閑,整日的忙著賣葯熬藥,花娘有時也去幫他的忙,兩人的關係不說有多近,可也不似從前,秦語堂一見她就躲的地步,也算是進步了吧!

消停的日子總是過不了多久,就得出些事,鬧騰一番,或是忙忙碌碌的,趕完這頭趕那頭。

看著客棧的生意穩定,而且麥芽還兼顧賣變好的皮蛋,以及家裡果園結出的梨子,有了客棧做為基地,她連聯繫下家都不用,直接將成熟的梨子拿給他們嘗嘗。

因為品種好,加上合理的園林管理,果園裡結出的梨子,個頭大,水分充足,皮薄肉嫩,跟鄉下普通的土品種的梨子區別大了去了。

那些商人見著梨子口感好,都紛紛跟麥芽預定,他們送貨回程,這一路走下來,梨子就能賣個七七八八,回到村子裡,或是沿途經過縣城,剩下的三三兩兩也就賣光了。

有了這條廣闊的銷路,麥芽一點都不擔心梨子賣不出去,甚至連其他三家的梨子也一併拉來賣了。

要說賣梨子的那幾日,實在是難得見到的熱鬧景像,整車整車的梨子往同福客棧門前匯聚,回頭搬上另一輛馬車,又整車整車的給拉走了。林德壽跟黃年都樂的合不攏嘴,光是數錢,就把他們手都數軟了。

山上的秋板栗也到了要收穫的時候,得等到初冬時節,才好上山采板栗。板栗的銷路不用愁,黃大全早鋪好了,可今年要的貨遠比去年多的多,連同福客棧的住客聽說了板栗一事,也紛紛要下訂。

但這事李元青跟麥芽都不敢攬下來,收穫梨子的時候,他們幾家就請了不少村民去幫忙,不然根本忙不過來。收梨子還好些,只要摘下來,一筐一筐的往山下運就成。可板栗不同,板栗外面有層刺兒殼,得雇專人去收拾。

孔老闆給他們出了個主意,收穫板栗的時候,他們可以自己去弄,李元青他們只要負責把板栗從山上運下來,接下來的活,他們可以帶著工人去干,至於收板栗的價格還是按著剝好的算。他們能收多少板栗,全憑著他們帶著的人,能幹多少,這樣最公平了,不會存在搶生意的現象。

李元青聽他說的很果斷,便詢問了原由,若是沒有吃過板栗,誰也不敢說這樣的大話。孔老闆倒不隱瞞,直說他去年在四方貨棧吃過一次糖炒板栗,吃過之後,是念念不忘,可惜這附近除了四方貨棧,再沒有別的店賣板栗,他也聽說,只有榆樹村才有板栗樹。

李元青跟麥芽一商量,覺得這辦法不錯,一旦到了收穫的時候,村裡的人手肯定是不夠的。那片板栗林,他們去年都沒摘遍。隨著板栗樹越來越多,今年肯定能收穫更多的板栗。

到了深秋,李元青帶著麥芽跟牛牛,又回了遍老家,林虎考完了秋試,能在店裡幫忙打個下手,李元青按著夥計的工錢,給他開工資,反正他要是回老家也是成天閑玩,還不如在客棧幫忙,順便也能掙些銀子。

有他們幾個在,李元青跟麥芽也能輕鬆些,這一趟回老家,就得把板栗的事辦完,梨子已經收完了,回頭還得把梨樹枝修剪一番,好讓它們能平安過冬。

牛牛雖然還不到一周歲,可是已經能走路了,就是經常會摔跤,好在秋天穿的厚了,也不會摔傷。

小溪溝的水還是一如既往的清澈,涓涓不息的流淌著。

自打牛牛出生後,他們就在縣城跟村裡來回跑,牛牛待在縣城的時間比在鄉下還要多,可他對家還是能記得,這不,還沒到門口,遠遠的就嚷嚷開了。

李氏在家裡聽見動靜,歡歡喜喜的跑出來看,瞧見是他們回來了,歡喜的不行,「哎喲喲,是我的小孫子回來啦,快叫奶奶看看,嗯,長高了,也長大了,瞧這小模樣,你娘可真會帶,瞧把你喂的,多結實。」

跟在李氏後面出來的,還有兩個小娃,正是大頭跟小豹,大頭不似以前見著麥芽他們,總是一副桀驁不馴,滿不以為意的表情。他拉著弟弟躲在院門後,偷偷朝我面瞄。

當看見麥芽抱著牛牛下車時,大頭拉著弟弟,朝他們走了過來,「二叔二嬸,我還得回去做飯,先走了。」他一說完,便要拉著弟弟繞過馬車,往家去。

「為啥急著走啊。」李元青叫住他們,「中午還回去做飯了,回頭讓你爹也一起過來吃飯就是,你二嬸給你倆做新衣裳了,就在這兒試穿,看看合不合適。」

麥芽看他倆一副忐忑又無措的模樣,也怪心疼。聽說,何秀自打那天走了之後,就再沒回來過。李元木氣的也不去找她,雖然他心裡也挺想念媳婦的,可只要一看見大頭腿上的傷疤,他就滿心痛心。如果他先低頭把何秀接回來,往後她肯定是變本加厲,根本不會為了他們爺三改變。

大頭跟小豹本性都不壞,要怪只怪何秀教育方法不得當。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樣跟著學,這話一點都不假。

李氏也心疼兩個大孫子,「既然二嬸給你倆做新衣裳了,這會就別回去了,等下讓你二叔去家裡叫你爹過來,你倆帶著弟弟進屋玩去吧!」

麥芽上前摸摸小豹的頭,又眼色柔和的看了看大頭,對他倆笑著道:「不光有新衣服,還有好些吃的,你看二嬸這剛回來,很多東西都要收拾,我一忙牛牛就沒人帶了,你倆是哥哥,哪有哥哥不帶弟弟的道理,是不是?」

大頭看了眼牛牛,像牛牛這般大小的娃,都喜歡跟大孩子玩耍,牛牛看見大頭跟小豹興奮壞了,兩隻手臂張著,就要掙脫李氏的懷抱,他想跟哥哥玩。

大頭跟小豹原本也不是真心想回家,就是覺著在這兒這不好,可聽見嬸子既然這麼說了,也就覺著責任重大。大頭認真道:「那我帶著牛牛就在院子里玩,二叔,等會你把院里的井蓋上,不然牛牛在院里玩,會不安全的。」

李氏看他說的頭頭是道,懂事的很,頓時很是欣慰,「瞧瞧咱家大頭現在多懂事,小豹也是,你們倆都懂事。」

麥芽笑道:「好了,那牛牛就交給你們了,等會嬸子把馬帶來的東西拿出來給你們吃,好些零嘴呢!」

李氏把牛牛放在地上,讓大頭拉著,看見牛牛都會走路了,李氏更是喜愛壞了,「成,你倆帶吧,奶奶中午殺只雞去,好好讓你倆過過饞癮。」

小豹聽說要殺雞,高興的又蹦又跳,牛牛看他歡喜的模樣,他也跟著抖腿,可是抖的很搞怪,看的周圍人,全都哄然大笑。

李元青把馬車上的東西一包一包往家裡扛。麥芽乘著還沒燒飯的功夫,去了哥哥那裡,想看看小外甥田園。今兒的天有點陰,有點陰冷。田園剛滿月不久,成天的除了吃就是睡,吃飽了睡,睡醒了吃,倒也省心。麥芽進院的時候,鄭玉正帶著小田園坐在炕上,田園在睡覺,她就在邊上縫補衣裳。

鄭玉一早就聽見馬車軲轆滾動的聲音,就是沒想到會是他們回來,這會見著麥芽進來了,趕忙推開窗子,招呼她進屋裡坐。

另一邊,廚房裡有個人走了出來,先前鄭玉娘去縣城服侍她做月子的時候,麥芽見過她很多次。記得頭一次見她,還是幫著鄭玉退掉親事的那次,當時鄭玉娘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