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皇帝也為難

公主姐姐對小皇帝感到很失望,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連官員都要燒三把火,何況九五之尊。

其實,在封建時代,皇帝登基也有三把火,第一,祭天。第二,給先皇守孝。第三是冊封皇太后。整的聲勢浩大,昭告天下,卻一點實際用處都沒有。

當然這是明面上,而暗地裡,凡是新登基的皇帝都在暗自整合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當一個皇帝,沒有能力扶植自己的勢力,又沒有魄力去排除異己,那他不是昏君就是亡國之君。

既然完全相信了他的智慧,已經決定放手讓他獨立去鍛煉,公主姐姐忍住了沒有多說,也該到了交接的時候了,若非當初父皇忽略了對他的培養,但姐姐的始終把他當成孩子護在羽翼下,沒有經歷過任何磨練,恐怕現在也不會如此,只希望現在放手為時未晚。

這邊小皇帝並沒有意識到姐姐的變化,只看到她和男人秀恩愛,也確實有放權任他自由決斷的意思,同時也說明,公主姐姐認同了他的處理方法,這一下他更放開了,逼問李千基道:「李千基,從實招來,你為官一任,到底做過什麼傷天害理,濫用職權之事?」

小皇帝這是鐵了心要將大事化小,不提上面索賄受賄,買官賣官,只追查李千基一人,當然,他也希望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讓上面的人看看,我已經查處了李千基,說明我知道你們之間的勾當,若不及時收斂,並對我感恩戴德,隨時可以查處你們。

他息事寧人的態度是好的,但也要分什麼事兒,他如此行為,非但沒有殺雞儆猴的效果,反而會助長歪風邪氣,巨大的利益可以蒙蔽人的雙眼,蒙蔽人的心智,讓人心甘情願的鋌而走險,只能說小皇帝太過單純,沒有經驗。

而李千基雖然大字不識,但好歹也是商賈出身,見多了人情世故,社會經驗豐富,一聽小皇帝只追問他的情況,立刻明白小皇帝要息事寧人,殺一儆百的心理,其實這樣對他也是一個解脫,而且小皇帝沒有要處置他兒子的意思,上面的人也不會來報復他的家眷。

李千基想通了,也豁出去了,不管有的沒的,他都準備添油加醋的說一番,讓自己的死罪坐實,給皇帝一個逞威風的機會,也為了保全上面的人和自己的家眷,可就在他準備交代的時候,忽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鼓聲,那一聲聲悶響讓人的心都跟著沉悶起來。

也不知道衙門的鼓到底是什麼材質,與尋常的鼓不同,敲擊出的聲音很是低沉,就是給有冤情的人們準備的,擊鼓鳴冤,鼓聲越低沉,冤屈越深。

衙門內所有人都在這兒跪著,生死未卜,誰敢動彈。小皇帝不發話,只能任由鼓聲持續,沉悶的聲音讓人心情鬱悶。

小皇帝並不了解基層部門辦公的方式,對鼓聲也是反感,這影響了他即將展示帝威的心情,就在他准比開口命人去把擊鼓人趕走的時候,小德子連忙把擊鼓鳴冤的工作特點,小皇帝恍然,點點頭示意小德子去看看。

小德子快去快回,告訴小皇帝,並說給其他人聽:「啟稟陛下,門外擊鼓之人乃是黃員外,同來的還有數百老百姓,他們打著條幅,口中喊著『還我公道』的口號,聲勢浩大,全城都驚動了。」

嗯?小皇帝緊緊皺起了眉頭,數百人,全城轟動。這就是煽動群眾外加大規模集會呀,是歷朝歷代的皇帝最擔心最害怕的事情,小皇帝自然不例外,他也接觸過黃員外,因為一批價值萬兩的絲綢被逆權侵佔,又被歹人威脅敲詐,忍無可忍,但卻沒想到他反應如此激烈,竟然聚眾而來,還有統一的口號,這件事要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啊。

「李千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小皇帝逼問。

李千基哆哆嗦嗦道:「小人實在不知,當時兩撥人帶著一批絲綢而來,都說是自己的,可他們誰也拿不出真憑實據,小人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暫且將絲綢扣押,等他們舉出證據再行判決……」

「哼,暫時扣押?」小皇帝冷哼,從李千基躲閃的眼神就看出了端倪,他早已被歹人蠱惑,也起了侵吞絲綢之心,花了幾千兩銀子買來的官位,以錢換權,現在也到了以權換錢的時候了,小皇帝恨得牙根痒痒:「李千基我告訴你,如果因為這件事引起民變,你們全家萬死難辭,來呀,把他們都給朕壓下去。」

「陛下開恩,陛下明見吶。」一般皇帝說了壓下去,最起碼也是終身監禁了,因為他很可能很快就會把這件事兒忘記,又沒有集體交代處理方法,而且,他還沒說具體把誰壓下去,現場除了李家父子,還有被打的頭破血流的師爺,十幾個戰戰兢兢的衙役,那師爺和衙差們連忙叩首道:「請陛下明察,我等都是本本分分的小吏,李千基的一切事情我等都不知曉,也不曾參與啊。」

小皇帝已經不耐煩了,現在黃員外以及他帶來的百姓大軍才是重要的,取信於民,維持穩定才是當務之急,而李千基註定是平息百姓怒火的棋子,但若將整個縣衙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處置了,反而會讓百姓更失望,還是擒賊擒王效果更好。

小皇帝點點頭道:「朕相信你們,都是被李千基說蒙蔽脅迫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的,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你們說說,黃員外這件事到底試對誰錯,該如何處理呀?」

這……眾人心裡鬆了口氣,但對於小皇帝的問題卻是滿頭霧水,師爺硬著頭皮道:「啟稟陛下,此時我等沒有過多參與此時,但也知道,這件事雙方確實都沒有實質性證據能證明絲綢屬於誰,所以,這件事很棘手。」

小皇帝冷靜下來了,聽著那沉悶又急促鼓聲,他的心也跟著急切起來,百姓已經被煽動起來,大舉來衙門討說法,若沒有明確的說法,不能妥善解決,就要失信於民,可事情無憑無據,雙手各執一詞,該如何評斷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