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章收到了蒙遂從方城郡送來的書信後,起初並不是很在意,但當他打開書信看到信中的內容後,他卻愣了一下。
楚國好端端的故意在邊境製造摩擦?
當時翟章捋著下頜的鬍鬚思考了片刻,繼而便帶著這封書信直奔王宮。
來到王宮,見到了魏王遫,翟章立刻呈上蒙遂的書信,同時口中說道:「大王,蒙仲族弟蒙遂在方城郡送來這封書信,老臣以為……有點意思。」
『……』
看著翟章那詭異的神色,魏王遫臉上露出幾許困惑,遂攤開翟章呈上的竹簡仔細觀瞧,看著看著,他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聯想到翟章方才那句『有點意思』,魏王遫有些遲疑地猜測道:「大司馬的意思是,楚國這個舉動……莫非是秦國指使?」
「除了這個解釋,老臣實在想不出楚國有什麼理由突然在邊境製造摩擦。」翟章嘿嘿笑道:「秦國這是借楚國的手,有意要大王把蒙仲那小子調回方城郡啊……」
魏王遫捋著鬍鬚沉思了片刻,旋即吩咐左右近侍道:「去請國相前來,就說寡人有要事相商。」
「諾。」近侍應聲而去。
此時,魏王遫再次拿起蒙遂的那封書信,逐字逐句地仔細觀瞧。
關於方城郡的情況,其實前前後後有不少人偷偷向魏王遫稟告。
起初是與蒙仲不對付的田文,他就不止一次地在魏王遫面前說蒙仲的壞話,說蒙仲擅自收容了二十幾萬楚國的難民卻要求魏國國內運糧救濟,似這種擅作主張的行為簡直就是目無君主。
然後又指責蒙仲接納了楚國流放之臣屈原,讓後者參與治理葉邑,不守規矩。
可能是因為蒙仲的三位老師名聲太大,以至於就連田文也不敢用莫須有的理由誣陷蒙仲,因此只能挑這些蒙仲『不守規矩』的行為,比如在沒有請示過本國君主的情況下,擅自接納了二十幾萬難民不算,且現如今還在來者不拒地接納流民,給魏國南方的縣城造成了人口與糧食方面的壓力——在當代這個並不將人口當做珍貴戰略資源的時代來說,蒙仲這種行為在外人眼裡,除了『意圖不軌』等負面的猜測,也就只剩下博得好名聲這一個猜測了。
不過對於這些事,魏王遫倒是看得很開,一來蒙仲對於他魏國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二來嘛,蒙仲乃道、名、儒三家弟子,是莊子、惠子、孟子的出色弟子,有這樣的人物委身於他魏國,他自然要有所寬容,再者魏王遫也知道,那位年輕的郾城君很清楚他自己在做什麼——蒙仲是聖人的弟子,於情於理,他都不會做出有損自己老師名譽的事情來。
更何況蒙仲在方城郡的時候,也曾送來幾封有關於魏國未來發展遠景的諫書,其中『聯韓楚抗秦國』本來就是蒙仲所主張的觀點,因此,蒙仲近幾年在對待楚國、尤其是對待楚人的問題上基本上以籠絡為主,魏王遫也毫不見怪。
否則,楚國擋得住那位郾城君么?
魏王遫是不信的。
可有意思的是,明明蒙仲在對待楚國的問題上表現的極力籠絡,可這次,楚國還是無端端地在魏楚邊境製造摩擦,就像翟章所說的,這就很有意思——他當然不會懷疑蒙遂捅出了什麼簍子卻將責任推卸於楚國,畢竟蒙遂是蒙仲的族弟,即是真惹出了什麼問題,日後也該由蒙仲去處置。
就像那句話所說的,臣子的臣子,並不是王的臣子,王只需管好自己的臣子就可以了,尤其是對待像蒙仲這種不能打、不能罵、只能好生哄著的擅戰宿將與聖人弟子。
不多時,國相田文便急匆匆地來到了宮殿內。
只見他走入宮殿,目光第一時間便掃見翟章坐在殿內,他的面色立刻就變得凝重起來,覲見魏王遫時拱手問道:「田文見過大王……大王,莫非陰晉那邊又發生了什麼?」
「啊?啊,不是。」
魏王遫擺擺手,示意左右近侍將蒙遂的書信遞給田文,口中解釋道:「這是郾城君的族弟蒙遂從方城郡送來的,國相先看看罷。」
田文神色古怪地接過書信仔細看了一遍,繼而他的面色變得更奇怪了。
此時魏王遫笑著問道:「田相看完了么?不知田相對此有何看法。」
只見田文目視手中的書信斟酌了片刻,這才悶悶聲說道:「臣看到,郾城君在陰晉前線十分強勢,讓秦國感到非常頭疼,是故,秦國指使楚國在邊境製造摩擦,擺出魏楚兩國再次交兵的架勢,迫使我魏國將郾城君調回方城郡。」
果然,以田文的眼界,自然也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真相。
「啪啪啪。」
魏王遫撫掌大笑,笑著說道:「哈哈哈,我君臣三人不謀而合啊。」
翟章與田文很配合地笑了兩聲,然後恭維了魏王遫幾句,大抵就是『臣豈敢與大王相提並論』之類的奉承話,聽得魏王遫開懷大笑。
笑罷之後,魏王遫臉上的笑容徐徐收了起來,沉聲說道:「郾城君上一封書信,兩位應該還記得,雖然與魏冉的交涉還在僵持階段,但陰晉,郾城君與公孫郡守已將其從李兌手中拿了過來……」
聽著魏王遫的話,翟章與田文不由得開始回憶蒙仲上一封書信。
蒙仲的上一封書信,其實也就是大半個月前的事,在這封信中,蒙仲寫明了「秦國與聯軍和談」的大致過程,並有理有據地懷疑秦國根本沒打算割讓土地、息事寧人——至少對魏韓兩國沒有。
因此蒙仲在信中勸魏王遫,在這個關鍵時刻魏國一定要抗住壓力,莫要被秦國一些所謂魚死網破的威脅給嚇住,倘若秦國要打,那麼魏國就聚集舉國的力量去跟秦國打這場仗,徹底將秦國打趴下。
說實話,對於蒙仲的這則勸說,魏王遫是有些遲疑的。
畢竟秦國可不是弱小的國家,哪怕是現如今秦國被五國聯軍打成那樣,但它的國家體量還是當今世上最強大的國家,萬一魏國在與其死磕的同時,自己也逐步衰弱,這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有稱霸中原野心的國家,可不止秦國一個:齊國做夢都想像其祖先那樣稱霸中原;逐漸崛起的趙國也未嘗沒有稱霸中原的意圖;還有楚國,甚至是宋國。
是的,宋國,別看宋國頂多就是比韓國稍微強點,但這個國家很有潛力,只要給宋國幾十年時間,真說不好宋國是否會一躍而起,躋身於強國之列。
別忘了,這次打地秦國喘不過氣來的蒙仲,他就是宋人,是宋相惠盎的義弟,雖然他與宋王偃的關係在外界傳言並不和睦,但蒙仲與宋太子戴武的關係好啊。
更別說,蒙仲與宋王偃關係不和睦,這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別忘了,蒙仲那個『郾城君』的封號,就是宋王偃對他魏國試壓而為蒙仲爭取的,這叫關係不和睦?
基於這一點,事後魏王遫也曾懷疑過蒙仲的意圖,懷疑蒙仲是否是故意想叫他魏國與秦國打得兩敗俱傷,藉此給宋國創造崛起的機會。
可轉念想想,蒙仲所說的也確實有道理:眼下若是屏住力氣狠狠重創秦國,不惜冒著與秦國發動傾國決戰的風險也要從秦國身上咬下一塊肥肉,那麼,這一切豈不是又回到了起點?等到秦國喘過氣來,它還是會年復一年地攻打魏韓兩國。
總而言之,當時魏王遫花了幾日工夫理清思緒,最後才做出了決定:先擊垮秦國!
不可否認,齊國、趙國、楚國,甚至是與他魏國存在聯盟關係的宋國,都有可能在這次魏秦兩國傾盡國力的戰爭中趁勢崛起,但即便如此,秦國仍然是這些國家中對魏國威脅最大的一個。
先擊垮秦國,然後逐個擊破齊國、楚國與趙國,倘若在此期間宋國趁機崛起,甚至於蒙仲也回到了宋國,他魏遫也就認了,大不了到時候再對付宋國;而倘若在這段時間宋國沒能趁機發展起來,依舊需要依附他魏國,那麼,他魏國就是這場中原大戰中最後的勝出者。
是的,至少昨日為止魏王遫還是這樣想的,可今日在收到了蒙遂的書信後,他忽然又猶豫了起來,因為他害怕楚國在這個時候介入這場戰爭。
想到這一點,魏王遫問翟章道:「大司馬,你說楚國有幾成可能介入這場戰爭?」
「不到五成。」
翟章搖了搖頭說道。
他與蒙仲那幫人關係很近,因此也得知不少事,他對魏王遫解釋道:「屈平,或者說屈原,此人在楚國很有名望,通過此人,蒙仲結識了昭雎、庄辛等楚國的臣子,昭雎、庄辛那些人,都是對秦國抱持敵意的,主張『聯魏抗秦』,只是奈何楚相子蘭親善秦國且楚王又寵信子蘭,是故楚國還是與秦國結盟……但大王別忘了,子蘭並不擅統率軍隊,且他也不敢離開楚郢,否則豈不是給了昭雎、庄辛等直臣勸諫的機會?因此最終統率軍隊的,只有昭雎。臣方才就說過了,昭雎是屈原的內兄,是主張『聯魏抗秦』的楚臣,縱使秦國指使子蘭,要求子蘭派昭雎攻打方城郡,想來昭雎也會以種種理由故意拖延……當年宛方之戰時,到那裡僅不到半年的蒙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