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魏國篇 第333章 不可思議的轉折

「萬萬也不曾想到,司馬國尉還有白起,居然會被困在宛城……」

在酈縣一帶的秦軍駐地,秦將向壽眺望著遠處的城邑,頗為感慨地說道。

此時在他身旁,有一名將軍神色著急地說道:「向將軍,國尉與白帥危在旦夕,急需您率軍增援……」

說到這裡,他欲言又止。

這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白起麾下的部將仲胥。

原來,前幾日仲胥奉司馬錯與白起的命令,率領數千秦卒趁夜從宛城悄然而出,前往武關搬運糧食,沒想到正巧碰到向壽率領援軍而來,欣喜若狂的仲胥,便選擇留在向壽的軍中,為後者擔任嚮導。

可沒想到,向壽在率領著數萬軍隊沿著丹水順流而下,抵達了酈縣一帶後,他既不攻打再次被韓軍佔據的酈縣,也不繼續向東朝宛城進發,解救司馬錯與白起於危難,這可急壞了仲胥。

於是仲胥立刻求見向壽,懇請向壽派兵前往宛城。

可沒想到向壽卻拒絕了此事,當仲胥震驚地詢問起原因時,向壽無奈地解釋道:「前兩日我收到了穰侯派人送來的書信,命我暫時不得與魏韓兩軍交戰,等待咸陽的命令。」

聽他這意思,他率領援軍奔赴酈縣,僅僅只是為了震懾魏韓兩軍,使魏韓兩軍不敢毫無顧慮地繼續圍困宛城。

這讓仲胥很是不解,幾次懇求向壽發兵,但向壽卻一次又一次地拒絕,表示咸陽不允許他主動挑釁魏韓兩軍。

這其中到底是什麼原因,仲胥不明白,向壽也沒有向仲胥解釋。

不得不說,向壽軍的異常,亦引起了暴鳶的不解,此時的暴鳶亦收到了消息,得知秦將向壽兵出武關,目前就駐軍在酈縣一帶。

但奇怪的是,向壽卻並未發兵攻打酈縣,而是在酈縣駐紮了軍隊,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想到這裡,暴鳶立刻直奔翟章的營寨,親自與翟章商議對策。

此時翟章也已從蒙虎、華虎二人率領的方城騎兵那得到了消息,得知秦將向壽率軍來援,亦奇怪於這股秦軍為何止步不前,困惑之餘,他派人到蒙仲的營寨,將蒙仲請到了自己的營寨。

當晚,蒙仲、暴鳶、翟章三人在後者的營內相聚,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在這裡必須得提一句,白起的「止損」戰術,確實對魏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別看目前的確是魏韓兩軍將司馬錯的軍隊圍困在宛城,但作為主力的魏軍,軍中士氣卻並不是樂觀。

歸咎其中原因,無非就是魏軍的傷亡過於沉重了,比如此番作為魏軍主力的方城軍,直接損失將近三分之一,前一陣子在陽關時還好,畢竟那時候方城軍上下都為了保衛家園而拋卻了雜念,而如今秦軍已露出了明顯的敗勢,方城軍的軍卒們反而不想打了。

這也難怪,畢竟方城軍的士卒大部分都是漢北的楚人,他們堅持與秦軍而戰,主要還是為了保衛葉邑,保護自己的親人,既然秦軍已退,這些軍卒的戰鬥熱情自然有所衰減。

至於翟章麾下的軍隊,也並未魏國的精銳,而是從魏國各地抽調的縣軍,論士氣與戰鬥力,比之方城軍更加不如,這也正是蒙仲、翟章等人準備用圍城的方式困死司馬錯與白起的原因——倘若魏軍仍然保持有在陽關時的鬥志,宛城說不定已然被他們攻破。

在商議對策時,蒙仲整理了一下思路,對翟章與暴鳶二人說道:「雖向壽率軍來援,但不足以撼動我方的優勢,他既然想救司馬錯與白起,那不妨於中途設下埋伏,咱們先擊敗了向壽再說!」

他獻出了一計圍城打援,聽得翟章與暴鳶皆連連點頭。

但讓蒙仲、翟章、暴鳶三人都感到頗為奇怪的是,此後幾日,秦將向壽並不派大軍援助宛城,只是派士卒朝著暴鳶與翟章二人聯手構築的防線滲透,想辦法讓這些士卒攜帶糧食到宛城。

不得不說,這讓蒙仲、翟章、暴鳶三人很是想不通。

畢竟在他們看來,用這種方式偷偷運輸糧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解救司馬錯與白起,可不知為何,向壽卻寧可用這種方式幫助司馬錯苟延殘喘,也不曾率領大軍前來與魏韓聯軍決戰。

莫非其中有什麼詭計?

蒙仲想了想,便叫蒙虎、華虎二人率領騎兵前往酈縣,看看能否誘殺向壽的軍隊,但奇怪的是,向壽卻避戰不出——別說他的軍隊避戰不出,就連他派出的巡邏士卒,在看到魏韓兩軍時亦是能避就避。

不得不說,這個情況著實有些詭異。

四月初七,就當蒙仲、翟章、暴鳶三人皆困惑於向壽軍的舉動時,在曠野遊盪的華虎,帶著麾下騎兵逮到了一隊秦卒。

當時華虎也不在意,二話不說就命令麾下騎兵準備全殲這支秦人,畢竟自從他在郾城親眼目睹了秦人連幾歲孩童都不放過的殘忍殺戮後,他對秦軍的士卒便再無容忍,除非在聯合作戰時,作為主將的蒙仲親自下達了降者不殺的命令,否則要是被他看到秦軍的士卒,那保準是趕盡殺絕。

可今日卻有些特殊,因為那些秦卒在看到方城騎兵擺出攻擊的架勢後,立刻就舉起雙手高聲大喊:「我等是信使,奉命送信而來。」

也不曉得是不是為了保險起見,這群秦卒反覆用不怎麼標準的中原通用語重複來意,生怕這群攻擊性極強的騎兵發動進攻。

「信使?」華虎皺皺眉,立刻揮手下令停止進攻,旋即將領頭的那名秦卒喚到面前,仔細詢問。

那名秦卒也不敢隱瞞,恭敬地說道:「在下奉命將這封信送給貴國的大司馬翟章。」

看著對方雙手獻上的那捲竹冊,華虎猶豫了一下,雖然他也好奇信中的內容,但倒也不敢私拆翟章的書信。

沉思了一下,華虎親自押解著這隊秦卒來到了翟章的營寨。

大概兩個時辰後,華虎來到翟章的營寨,求見後者。

此時翟章正在營屋內觀閱書籍,忽聽有士卒稟報道:「大司馬,方城軍的司馬華虎求見。」

「唔?」

翟章愣了愣,旋即便立刻命人將華虎請入。

片刻後,華虎便來到了翟章的帳內,抱拳見禮:「大司馬。」

此時翟章放下了手中的書籍,笑著問道:「何事?」

他的語氣很平淡,但也不失親近,就彷彿長輩對晚輩說話時那樣,由此可見,翟章確實很看好蒙仲以及蒙虎、華虎這群勇猛擅戰的年輕人。

聽了翟章的話,華虎將方才的事情一說,就見翟章微微皺起了眉頭,頗感意外地問道:「給老夫的書信?那人身在何處?」

「就在屋外。」

「叫他進來。」

在翟章的允許下,送信的秦卒來到了帳內,將那封書信恭敬地遞給翟章的近衛。

期間,華虎就站在一旁看著,也不告退,翟章看了他一眼,也沒說什麼。

只見在華虎的注視下,翟章攤開了那捲竹冊,掃了兩眼,旋即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見此,華虎試探問道:「大司馬,不知信中寫了些什麼?」

活了大半輩子的翟章,豈會猜不到華虎的心思?

他輕哼一聲笑罵道:「年輕人,你還懷疑老夫私通秦國不成?」

說著,他將手中的書信交給華虎,沉聲說道:「你帶著這封信立刻回營,交予蒙仲,叫他看罷這封信後,立刻來到老夫營中。」

「……喏。」

華虎接過書信,當即轉身離開。

在離開了翟章的營寨後,華虎先看了看信中的內容——方才給翟章的書信,他不敢私拆,但是給蒙仲的書信,他就沒有這方面顧慮了。

他們幾人跟蒙仲什麼關係,那可是從小玩到大的兄弟手足。

不過待仔細看了看這封信後,華虎不覺得信上有什麼值得翟章露出方才那般凝重的神色。

畢竟信中內容,只不過是秦國那邊準備派人與他魏軍洽談,大概是準備停戰。

倒是書信的落款,讓華虎多瞧了兩眼。

穰侯魏冉!

如此又過了兩個時辰,華虎親自將這封書信送到蒙仲的手中。

當蒙仲看罷這封信後,感覺亦有些奇怪。

穰侯魏冉他當然知道,宣太后的弟弟,秦王嬴稷的舅舅,秦國國相兼目前秦國權勢最大的男人,同時也是白起的靠山。

蒙仲只是覺得奇怪,因為在他看來,秦國應該還沒到不得不與他魏韓兩國停戰的地步。

不可否認,白起麾下的軍隊確實是覆滅了,可強盛的秦國,會因為區區幾萬軍隊的覆亡就被迫與魏韓兩國和談?

『難道是因為楚軍的撤退,使秦國意識到楚國靠不住,因此不打算再繼續這場戰爭?』

蒙仲暗自猜測道。

但仔細想想,蒙仲總感覺哪裡不對。

在他看來,秦國不應該在這時候與他魏韓兩國和談的,按理來說不是應該派援軍繼續這場戰爭么?

『看來是秦國發生了什麼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