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魏國篇 第272章 初抵方城

九月初,在經過十幾日的趕路後,蒙仲等人在途中與蒙遂、蒙虎帶領的隊伍匯合,一同抵達了葉邑、舞陽一帶。

此時,他們已經隱隱能夠看到遠處那座城邑——葉邑。

葉邑,追溯幾百年乃是周國分封的諸侯國「應國」的都城「滍(zhì)陽」,位於「應山(平頂山)」的南側,處於連接宛雒兩地的要道,後楚國攻滅應國,建立葉邑,後賜予楚國重臣「沈諸梁」,後者因此自號「葉公」——即「葉公好龍」的那位葉公,也是因為曾子之父竊食鄰人之羊而責問孔子「何為正直」的那位葉公,並且還是挫敗了白起先祖「白公勝」試圖竊取楚國的行為,迫使羋姓白氏逃奔秦國的那位葉公。

葉邑的西北、東南皆有山,獨有一條通道可從宛地通往魏韓兩國,地理位置頗為關鍵,當年葉公鎮守此地,也是為了加強「楚方城」的防禦能力,在葉公的治理下,葉邑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成為了一座人口多達三千戶的大邑。

然而垂沙之戰時,楚國卻不敵於齊、魏、韓三國的聯軍,以至於非但葉邑、楚方城、宛城等地紛紛被聯軍所攻克,大批楚國百姓向南逃亡,這才導致葉邑的人口銳減,即便後來在魏國的治理下有所恢複,邑地內的居住也只是勉強達到兩千戶左右,甚至可能還不到兩千戶。

緩緩來到葉邑城外約五里處,蒙仲吩咐蒙遂負責於城外駐紮之事,而他則帶著蒙虎、華虎、向繚三人,率領六百餘魏國騎兵直奔葉邑城下。

鑒於目前已是九月初,城外的田地里裝滿了莊稼,這讓蒙仲有些擔憂的心稍稍放了下來——葉邑,總算不是一座荒涼而無人煙的城邑。

六百餘騎兵接近城邑的動靜,自然引起了葉邑守卒的警惕。

只見這些守軍士卒立刻關閉了城門,一個個手持兵器登上城牆,警惕地看著城外的不速之客,直到他們發現城外的騎兵中高舉著「魏」字旗幟,心中的警惕這才稍稍放寬。

當時有士卒在城牆質問蒙仲等人道:「你、你等是什麼人?」

聽聞此言,蒙仲撥馬出列,沉聲說道:「我乃魏王新任命的方城令蒙仲,葉邑、舞陽兩地已被大王賞賜於我作為食邑,叫城內縣令速速出城見我!」

一聽這話,城上的守卒不敢怠慢,立刻到城內稟報邑令。

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城邑的城門緩緩敞開一線,繼而從城內走出兩人,一個目測四十歲上下,穿著打扮像一名士大夫,十有八九便是這座城邑的縣令;而另外一人目測三十來歲,孔武有力,儼然是執掌城內兵卒的邑司馬。

只見二人快步走到蒙仲等人面前,旋即,那名士大夫打扮的男子拱手拜問道:「不知哪位是新任的方城令?」

「是我。」蒙仲緩緩撥馬上前。

見此,那名中年人朝著蒙仲又拜了拜,拱手說道:「在下朱奐,乃此地縣令。」

從旁那名健壯的中年人亦立刻抱拳拜道:「在下應猛,乃葉邑司馬。」

「在下蒙仲。」蒙仲翻身下馬,抱拳回了禮。

此後,那名叫做朱奐的縣令恭聲問道:「請問,閣下是否帶有能表明身份的文書。」

「有!」

蒙仲從戰馬的背囊中取出一個竹筒,繼而從中抽出了魏王遫對他的賞賜狀,其中詳細寫有蒙仲此番收到的賞賜,還蓋有魏王遫與國相田文的印章。

在仔仔細細看過後,朱奐恭恭敬敬地將賞賜狀歸還蒙仲,旋即拱手拜道:「下官早幾日已收到來自大梁的消息,已命下卒封存縣庫,只等與方城令交割……」

說著,他抬手示意道:「方城令,請。」

「請!」

在朱奐的示意下,葉邑的城門緩緩敞開,蒙仲、蒙虎、華虎、向繚六百餘騎兵盡皆下馬,在朱奐、應猛二人的帶領下,徐徐走向城內。

進城後,城內的邑民瞧見了他們,紛紛上前圍觀,且彼此私下詢問蒙仲這一行人的身份底細。

這也難怪,畢竟騎兵在中原還是非常稀罕的,以至於有些邑民在看到蒙仲等人的戰馬後感到很不可思議——這些人的戰車呢?

在前往城內縣府的期間,蒙仲問朱奐道:「城內有多少邑民?」

朱奐回答道:「城內城外約共有一千九百餘戶。」

按照一戶五六人計算,葉邑亦相當於有過萬邑民,說實話這樣的城邑已經不算小了,至少與蒙仲的故鄉蒙城相當——可能稍微少點,但也少不了多少。

「守卒呢?」

應猛回答道:「在下手下有守卒八百人,除此以外還有近兩千人的在冊役卒。」

所謂的「在冊役卒」,即是在官府登記過的服役兵卒,按照魏國的律法,無論大郡小縣,境內每戶平民都必須出一名男丁服役,負責修繕城牆、鋪設道路、挖掘渠道等等,若當地爆發戰爭,則這些役兵需無條件協助守卒守衛城池。

至於酬勞,微乎其微。

點了點頭,蒙仲心中有了個大概。

片刻後,他們來到了城邑內的縣府,在朱奐的帶領下轉到了一個庫房——姑且就稱作文庫,因為這座庫房內,放置有葉邑一帶的田籍、民籍、兵籍等檔案,那一堆堆的竹簡,簡直堆滿了整間庫房。

「咳,向繚。」蒙仲轉頭看向向繚。

彷彿是意識到了什麼,向繚苦著臉說道:「方才你帶上我,我就感覺不對勁……」

聽了這話,蒙仲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訕訕地安撫道:「能者多勞嘛,日後這方面的事,我準備通通都交給你……唔,從現在起,你就是葉邑的邑令了。」

在旁,蒙虎與華虎二人頗有默契地抬手鼓掌,表示對向繚就此陞官的祝賀。

「我怎麼感覺,你是把麻煩事都丟給了我呢?算了……這好歹是咱們的基礎,你若交給別人我還不放心呢……」

說著,向繚朝著朱奐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在下向繚,葉邑的事,請與在下交接。」

「喏!」

朱奐拱了拱手。

此時,蒙仲吩咐華虎的副將蔡成道:「蔡成,你領士卒五十人在此,助向繚清點庫房。」

「喏!」蔡成抱拳領命。

吩咐完畢後,蒙仲又叫應猛把城內的兵卒全部解散,隨後又召武嬰、魏續二人率五百名魏武卒進駐葉邑。

應猛一一照辦。

待等到黃昏前後,蒙仲手下的兵卒便已接管了葉邑,這或多或少引起了邑內平民的惶恐與不安,好在蒙仲命朱奐親自出面向邑民解釋,使當地邑民了解這座城邑已被魏王賞賜給他蒙仲作為食邑。

然而在了解罷情況後,城邑內百姓雖然少了幾分惶恐,但也多了幾分擔憂,畢竟葉邑成為了某人的食邑後,應徵收的田租、田稅將徹底由某人擬定,除非邑主橫徵暴斂引發民變,否則君王是不會再過問的,而這就意味著,葉邑人日後的生活,將與作為邑主的蒙仲息息相關。

對此,由於蒙仲還未與蒙遂、向繚等人擬定具體的政令,因此無法向當地的邑民做出什麼保證,他只能讓朱奐代為出面,安撫民心。

次日,蒙仲帶著蒙虎、華虎等人以及六百餘騎兵,在原葉邑邑司馬應猛的帶領下,前往舞陽與方城。

此前說過,葉邑位於西北、東南兩邊群山的要道東側,剛好卡在一個狹隘的隘口,而順著這條要道筆直向西南方向而行,約在二三十里外還有一個狹隘的隘口,而舞陽,就位於這條要道的東南處,三面環山。

換而言之,只要派兵分別駐守東西兩側的狹隘隘口,舞陽幾乎不可能遭到外敵的侵犯。

見此,蒙仲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準備將舞陽作為他蒙邑各家族子弟以及家眷的住地。

而在「西隘口」再往西南,正前面就是一道一眼放不到邊際的長城,那正是楚國古時為了防止鄰國入侵而築造的長城,東起丹江(故道)、西至漢水,建立於北側群山之上,綿連起伏長達百餘里,頗為壯觀。

據應猛所言,方城就位於這段長城的西南側,主要是負責協助東段城牆,除了這座城池以外,這條長城上還有兩座大型關隘,一座在東,叫做方城關,歸屬於方城,同樣是由魏國控制;而另外一座叫做荊阮關,位於方城關的西南,宛城的正北,不過卻是跟宛城一樣,由韓國派軍駐守。

除此之外,這條長城上還有若干小關隘,比如朱連關、青岡關、三尖山關、皆分別由魏、韓兩國各自把持。

這些大大小小的關隘,包括方城、包括這條連綿百餘里的長城,就構成「楚方城」,是中原迄今為止所建造的,最長、最古老的防禦性城牆。

不過,考慮到這個「楚方城」是主要防禦北境來敵的,因此像登城牆所用的石階,楚人都建在這條長城的南側,因此對於魏韓兩國而言,其實這條長城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除非魏韓兩國願意花費巨大精力,重新修築這條長城,將這條長城改成用於防備南方的來敵——只是考慮到如今的楚國早已一蹶不振,幾乎沒有能力再進攻魏韓兩國,因此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