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魏國篇 第237章 伊闕山北夜襲之役

酉時正刻,魏軍主營北約三十里處,白起與季泓並麾下五萬秦卒,皆藏匿在附近一帶的丘陵、樹林中,一邊啃著難以下咽的乾糧,一邊靜靜等到著突襲魏營的時間。

不多時,水足飯飽,白起站起身來吩咐左右道:「時候差不多了,出發!」

「喏!」

在白起的命令下,五萬秦卒各自默默地收拾兵器與乾糧,迅速集合。

此刻他們的心情,分外沉重。

因為他已經得知了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即他們五萬人,將在主帥白起的率領下,全軍衝擊十八萬魏軍的主營!

以五萬人突襲十八萬魏軍,不難猜測這必定是一場劣勢極大的惡戰,但這些秦卒沒有選擇。

逃兵?

不存在的!

商君衛鞅制定的《連坐法》,基本上杜絕了軍隊士卒層面有出現逃兵的可能,因為士卒們會在《連坐法》的威脅下彼此監視,畢竟在《商君書》的《畫策篇》中明文規定:以五人為一伍,若其中有一人逃亡,其餘四人皆在遭到處罰。

在《連坐法》的威脅下,縱使是秦軍士卒們亦不允許同澤中出現逃兵,倘若有人膽敢逃跑,與他一個伍的士卒會先將其殺死,畢竟雖說同伍的士卒戰死,其餘四人也要受到處罰,卻「同伍士卒戰死」的處罰,要比「同伍士卒逃亡」輕得多,只需額外殺死一名敵軍士卒就能抵償。

而這,正是秦軍士卒中極少極少出現逃兵的原因。

「沙沙——」

「沙沙——」

五萬名秦卒,神色肅穆、默不作聲,在白起與季泓等將領的率領下,急速直奔魏軍主營。

此時細觀這五萬秦卒,只見他們一個個面無表情,甚至於眼中還有幾分決然之色,彷彿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因為他們都很清楚,接下來他們將對十八萬魏軍展開突襲。

若不能擊破那十八萬魏軍取得勝利,便就只有死路一條——等不到秦國來處罰他們,他們將遭到十八萬魏軍的瘋狂剿殺,乃至最終全軍覆沒。

這是一場沒有絲毫退路的突襲!

敗,則被魏軍剿殺,即使僥倖逃回秦國,仍要受到秦國的處罰。

唯有取勝!

擊破十八萬魏軍,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很好、很不錯的氣勢……』

在環視了一眼身後的諸秦卒後,白起深深吸了口氣。

不得不說,此刻他心中的壓力,絲毫不比身後的那些秦卒小,因為他很清楚,若今日無法一口氣擊潰魏軍,他秦軍便將一敗塗地,就連新城、宜陽兩地,亦會被魏韓聯軍順勢攻取。

而他本人,亦將遭到嚴重的處罰,輕則受刑,割掉鼻子、臉上刺字;重則處死,甚至是五馬分屍,就像當年的商君衛鞅一般。

心中一緊張,左肩處的箭創,亦再次傳來陣陣疼痛。

白起抬手捂著左肩,長長吐了口氣,以往不信鬼神之力的他,此刻亦忍不住暗暗向天神祈禱,祈禱上蒼庇佑秦軍,助他秦軍擊敗十八萬魏軍。

而與此同時,在魏營主營的帥帳內,魏軍主帥公孫喜仍不知秦軍主帥白起即將率領五萬秦卒,從北面對他主營發動絲毫不留退路的突襲,此刻他正與後營的主將公孫豎在帳內喝酒,一邊喝酒一邊聊著諸如輜重、糧草等方面的事宜。

一邊喝著,一邊聊著,忽然有近衛入帳稟報道:「犀武,帳外有師帥蒙仲求見。」

聽聞此言,公孫喜臉上的笑容頓時垮了下來,頗有些咬牙切齒地低聲罵道:「又是這煩人的小子!他是一刻也不叫我舒坦。」

「犀武言過了。」公孫豎聞言笑著說了句,隨即吩咐那名近衛道:「請蒙師帥進來吧。」

與公孫喜看待蒙仲的態度截然相反,公孫豎對蒙仲的印象很不錯,畢竟在他看來,蒙仲知曉進退、通曉人情世故,除非觸及其底線,否則這位少年將領並不會做出有違其身份的事。

更要緊的是,這位少年與段干氏、與西河儒家的關係非常親近,妥妥的是太子魏圉日後身邊的權貴——別看如今薛公田文在魏國仍如日中天,但事實上公孫喜並不看好田文。

僅數息後,蒙仲便從帳外邁步走入,在看清楚帳內的人數後,當即抱拳行禮:「蒙仲,見過犀武,見過公孫軍將。」

「哼!」公孫喜輕哼一聲,滿臉不耐煩之色。

見此,公孫豎笑著說道:「蒙師帥此刻前來求見犀武,莫非有何要事?」

「正是。」

蒙仲點點頭,正色說道:「片刻前,軍司馬唐直派人知會在下,言他麾下軍隊自昨日駐紮於雒水東岸之後,於雒水西岸發現了秦軍的蹤跡……」

聽聞此言,公孫喜正準備夾菜的手一頓,轉過頭滿臉驚疑地看向蒙仲。

也難怪,畢竟唐直不可能因為區區十二名斥候的犧牲就來驚動公孫喜,除非他查清楚雒水西側究竟藏匿有多少數量的秦軍。

皺了皺眉,公孫喜冷哼著說道:「喲,這麼說還真被你料中了?……怎麼著,你是特意來給老夫難堪么?」

「犀武誤會了。」

蒙仲搖搖頭,繼續解釋道:「雖然唐直軍司馬派出的斥候撞見了秦軍的斥候,但卻未曾找到秦軍,但據唐直軍司馬所言,他能肯定雒水西岸必定藏匿有秦國的軍隊。這就很奇怪……倘若秦軍果真在雒水一帶,那麼他們的意圖必然是想橫渡雒水偷襲我軍主營,但奇怪的是,自昨日到今日,唐直、焦革兩位軍司馬,並未遭到秦軍的偷襲,對方任由其繼續建造營寨……因此在下斷定,秦軍是中途改變了策略,決定繞過雒水東岸的唐直與焦革,從北側偷襲我軍主營。」

「……」

公孫喜與公孫豎對視一眼,均感覺有些意外。

原本公孫喜還以為蒙仲這回是故意來給他難堪,沒想到,蒙仲竟是懷疑秦軍會從北面偷襲他們,特地為此而來。

「北面……」

沉吟了片刻,公孫喜皺著眉頭反問道:「蒙仲,你知道伊闕的北面是哪么?」

「知道。」蒙仲點點頭說道:「是西周國境內的王都雒陽,是周天子所在的地方。」

說著,他搖了搖頭:「可那又如何呢?並無規定秦國的軍隊就不能穿過西周國來偷襲我方的背後。」

「……」

公孫喜被說得啞口無言,皺著眉頭在心中權衡著蒙仲這番話。

不得不說,公孫喜直覺地不是很相信蒙仲這番判斷,原因很簡單:秦軍究竟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魄力,才敢繞一大圈偷襲他魏軍主營的北側?

記得前兩日時,當蒙仲提出秦軍或有可能從西側的雒水偷襲他魏軍主營事,公孫喜任由唐直、焦革二人移駐雒水,因為他覺得此事還有點可能——畢竟從退路上想,一旦秦軍偷襲他主營失敗,還能撤到宜陽。

可今日蒙仲卻又說,秦軍或有可能從北面偷襲他們,這怎麼可能呢?

倘若秦軍真敢這麼做,只要他主營這邊擋住秦軍,再派人通知唐直、焦革二人切斷這路秦軍的歸路,他十八萬魏軍便可將前來偷襲的秦軍團團包圍在伊闕一帶,在這種情況下,前來偷襲的秦軍必定全軍覆沒——秦人到底是有多蠢,才會想出這種九死一生的偷襲之計?

想來想去,公孫喜還是覺得這件事毫無可能。

他笑著說道:「蒙仲,我看你太高估秦軍了……可能就像你此前所認為的,秦軍或許原本確實想從雒水偷襲我軍,但見唐直、焦革二人駐紮在彼,秦軍便知難而退了……」

「犀武。」蒙仲正色說道:「您肯承認秦軍或原本想從雒水偷襲我軍,這再好不過,那麼在下斗膽請問,秦軍為何要從雒水偷襲我軍?」

「唔?」

公孫喜被蒙仲問得一愣。

見此,蒙仲自顧自說道:「秦軍放著十萬韓軍不管不顧,繞到雒水試圖偷襲我軍主營,這是否意味著,秦軍已經認識到,一味死守只有敗亡,唯有奇襲我軍,率先擊破我十八萬魏軍,他們才有些許勝算?……在明知此事的前提下,就單單因為唐直、焦革兩位軍司馬駐軍於雒水,秦軍便知難而退了?依舊採取一味死守,最終迎來註定的敗亡?……還是說,他們決定在不驚動唐直、焦革兩位軍司馬的情況下,繞到我軍的北側,繼續對我軍主營發動偷襲?犀武覺得這兩者,哪個可能性更大?」

「……」

公孫喜聞言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捋著鬍鬚思忖著蒙仲的話。

而在旁,公孫豎則點點頭說道:「犀武,我覺得蒙師帥這番話很有道理……秦軍僅十餘萬人,而我聯軍則有三十萬,一味死守唯有戰敗一途,想來秦軍的將領也明白這個道理。既然秦軍決定以率先偷襲我軍的方式來取得優勢,那麼就不可能會因為些許阻礙就輕言放棄……」

公孫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皺眉說道:「既然如此,我叫竇興、魏青領兩萬兵駐守於北面……」

話音未落,就見有一名士卒急匆匆地闖入帥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