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趙國篇 第216章 宴請賓客

……

為了蒙仲此次的婚事,蒙氏、樂氏兩個家族可謂是付出了許多財力與精力。

單說為了賓客的住宿問題,早在二月下旬時,蒙氏與樂氏便從蒙城、商丘、虞城等附近的縣城,請來許多工匠,在蒙邑東側的空地上建造了一座又一座不失體面的屋舍,足足新建了二十座。

原以為這些屋舍已足夠招待前來赴宴的賓客,卻沒想到,在太子戴武親自趕來赴宴後,這些屋舍就已經幾乎快住滿了。

原來,當得知太子戴武親自來到蒙邑祝賀蒙仲成婚之事後,像蒙城、商丘、虞城內的官員以及家族的族長或少族長,紛紛帶著賀禮前來祝賀——其實其中有大部分此前與蒙氏、樂氏,包括與蒙仲都沒有什麼交情,甚至於都沒有受到邀請。

但即便人家帶著賀禮前來祝賀,蒙氏、樂氏也不好拒人於千里之外,只好臨時再建造新的屋舍。

「多謝太子殿下蒞臨蒙邑,趕赴族子(小婿)的婚事,老朽感激不盡。」

在太子戴武面前,老族長蒙簞與樂氏族長樂郭恭敬地行禮道。

「哪裡哪裡,兩位言重了。」

如蒙仲印象中那般,太子戴武溫文爾雅的回禮著,旋即招招手將蒙仲召到身邊,拍拍蒙仲的後背稱讚道:「蒙卿實乃戴武所見過的最出色的年輕人……」

此時蒙仲的義兄惠盎亦在旁邊,聞言笑著說道:「太子,您亦正值壯年……」

「哈哈哈……」太子戴武聞言哈哈大笑。

總而言之,因為太子戴武平易近人,迎賓時的氣氛很是融洽。

說起太子戴武此番帶來的賀禮,這位太子殿下當初從郯城啟程時,其實是帶了裝滿三輛馬車的賀禮,結果當經過彭城時,突然得知他父王宋王偃委託惠盎贈予了蒙仲三車賀禮,於是戴武便重新整理了一下他隨行所帶的賀禮,將一些相對不值錢的東西通通捨棄,其餘只用兩輛馬車裝載——總之他不能超過他的父王對吧?

不過,雖然只剩下了兩車賀禮,但這些賀禮的分量可不輕,比如青銅鼎、漆器、玉馬、翡翠、寶珠、布匹,縱使比較宋王偃贈予的那些賀禮,亦不會遜色幾分。

可見,太子戴武對蒙仲是相當器重。

在帶著太子戴武暫住於族內新建的那些屋舍的途中,蒙仲問太子戴武道:「太子,郯城那邊不礙事么?齊國今年可有何異動?」

太子戴武笑著寬慰道:「齊人還在修繕「莒城」,顯然是上回我國軍隊反攻至齊國境內,叫齊王甚為忌憚。至於其他,不勝叔曾打聽到,齊人在莒城一帶聚集了許多軍隊,正在加緊操練,可能去年那一場仗,齊王並不甘心,仍打算嘗試侵犯我宋國。不過你放心,經你去年的指點,我等也已懂得了對付齊國的辦法:他若不打,我方亦秋毫無犯;他若要來進攻,則乾脆魚死網破。」

蒙仲聞言微微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齊國與宋國的關係,如今可謂是麻桿打狼兩頭怕,宋國固然畏懼齊國大舉進攻,但齊國也畏懼宋國不惜代價地實施兩敗俱傷的戰術,因此,齊宋兩國現如今分別陳兵於「莒城」、「郯城」兩地,局勢看上去非常緊張,但卻至今都沒有開戰的跡象——顯然齊王田地因為去年的戰敗,已不敢再小覷宋國。

「就怕齊國拉趙國與燕國下場。」

蒙仲想了想對太子戴武與惠盎說道。

聽聞此言,太子戴武與惠盎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單獨一個齊國,現如今宋國勉強還能抗衡,但要是趙國與燕國出兵幫助齊國,那局勢對宋國可就大大不妙了。

想到這裡,蒙仲問惠盎道:「義兄,與魏國締結盟約之事如何了?」

「並不樂觀。」

惠盎捋著鬍鬚說道:「你也知道,魏國如今的國相乃是薛公田文,此人恨我宋國襲他封邑(薛邑),幾番阻礙我國的使者……」

「若是將薛邑還給他呢?」蒙仲問道。

惠盎聞言笑道:「你以為大王就沒有想到么?」說著,他緩緩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捋著鬍鬚沉聲說道:「對此我已有一計,已派人去實施,若是此事成功,當可離間齊王與田文……介時,我宋國再將薛邑送還田文,當可說服田文相助於我宋國,使魏國與我宋國結盟。」

聽聞此言,蒙仲好奇問道:「義兄有何計策?」

「哈哈。」惠盎瞥了一眼四周的人群,神秘地說道:「此地人多嘴雜,不好透露,待日後愚兄再細細與你述說。」

蒙仲看了一眼四周,點了點頭。

太子戴武抵達蒙邑後的當日與次日,附近的蒙城、商丘、虞城等地,縱使本來與蒙氏、樂氏以及蒙仲八竿子打不著的官員與各家族,亦紛紛前來祝賀,以至於此時蒙邑已人滿為患。

又過一兩日,宋國軍司馬戴不勝率百名宋兵,帶著三車賀禮來到了蒙邑,一車是他的賀禮,還有一車則是戴盈之的賀禮,至於剩下那一車,則是蕭戧、向愷、曹嘗等人零碎的賀禮。

這使得震驚於太子戴武前來賀喜一事的賓客們更為震驚。

得知此事,蒙仲帶著蒙氏、樂氏族人以及以太子戴武、惠盎為首的賓客前往迎接,只見戴不勝在向太子戴武、惠盎行禮後,拍拍蒙仲的肩膀笑著說道:「哈哈,老夫可是從邊境千里迢迢趕來為你祝賀,怎麼樣,小子,老夫夠仗義吧?」

蒙仲此時還能說什麼呢,唯有點頭稱是。

不得不說,戴不勝雖然為人魯莽甚至有時有些粗魯,但性格著實直爽、仗義,也屬於那種只要看你順眼便能不顧身份差距結交的類型。

不過考慮到齊宋兩國邊境的安全,蒙仲還是忍不住問道:「我聽說齊國陳兵於莒縣,軍司馬離開邊境,齊國那邊……」

「無妨。」戴不勝擺了擺手,旋即在看了一眼四周後,小聲對蒙仲、太子戴武、惠盎三人說道:「臨行前,我收到了田章的書信,他在信中說,他也要來我宋國為你慶賀成婚之事,與我私下約定,彼此不許趁機用兵……」

據戴不勝所言,當日他收到田章的書信後亦是愣了一下,隨即,便歡歡喜喜地回信,與田章約定互不侵犯,畢竟他對蒙仲的印象極好,只要齊宋兩國不開戰,此番蒙仲成婚,他絕對要到場。

至於戴盈之,雖然也有些趕赴蒙仲的婚事,但他還是擔憂邊境,擔憂田章耍詐,因此二人在商量過後,由戴不勝帶著彼此的賀禮前來祝賀,至於戴盈之,則仍駐守在齊宋邊境,防備齊軍。

『竟然還有這種事?』

在聽罷戴不勝的話後,太子戴武與惠盎面面相覷。

雖說他宋國其實並沒有進攻齊國的心思,但田章身為齊國的大司馬,竟私底下與宋國的將領協商,約定彼此互不侵犯,這未免也太離奇了。

「想不到赫赫威名的匡章,亦是如此真性情……真不知若齊王得知此事會作何想。」惠盎表情古怪地說道。

「作何想?」戴不勝撇撇嘴說道:「去年吃了那麼大的虧,在莒城修好前,齊王豈敢再進攻我宋國?」說著,他四周瞧了瞧,隨口問道:「怎麼?田章還沒到?……喂喂喂,他總不至於借他義弟成婚一事使詐吧?」

蒙仲聞言笑著寬慰道:「軍司馬且寬心,我想田章義兄想必是先前往鄒國,順便接孟子一同前來……假如孟子肯來的話。」

他並不擔心戴不勝那隨口的猜測,畢竟以田章的為人,是絕對不會在這種事上使詐的——若他當真借這件事使詐,非但蒙仲將會徹底與他反目,想來就連他的老師孟子都不會原諒他。

果不其然,在戴不勝抵達蒙邑後僅過兩日,田章便帶著老師孟子以及萬章、公孫丑、公都、樂正等親近的儒家子弟,一同來到了蒙邑。

不得不說,當蒙仲帶著太子戴武、戴不勝、惠盎以及其餘一干人前往迎接田章等人的時候,其實氣氛還是有些尷尬的。

畢竟田章可是齊國的將領,而且還是大司馬級別的主將,在其率軍進攻宋國那會兒,似宋王偃、戴不勝、戴盈之等人,皆恨不得要將其先除之而後快,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還有迎接田章的這一日。

可能是瞧見戴武、戴不勝、惠盎等人表情古怪,田章率先笑著說道:「國事歸國事,私交歸私交,今日在諸位面前的僅只是田章,非齊國大司馬匡章也!」

聽聞此言,戴武、戴不勝、惠盎等人紛紛點頭稱善,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公私之事還是看得很開的,更別說旁邊還有儒家的聖人孟子與他一干弟子。

「孟夫子。」

在跟田章簡單聊了幾句後,蒙仲連忙來到孟子的座駕前,親自攙扶著孟子走下馬車,旋即拱手施禮,滿臉歉意地說道:「勞煩孟夫子千里迢迢趕來奔赴小子的婚宴,小子實在過意不去。」

「無妨。」只見孟子接過大弟子萬章遞來的拐杖,捋著髯須笑著說道:「這些年老夫久在鄒國教授諸弟子,亦覺得沉悶,奈何雖天下之大,卻無老夫欲往之處,此番小友成婚,老夫正好外出散散心,順便……」說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