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與蒙仲、戴盈之商量過之後,太子戴武召來尚在城內驛館的那兩名田章派來的信使,叫二人回去稟報田章,約定雙方次日在逼陽城北方約五六里處的平地上相見,期間不得攜帶超過十人以上的侍從。
至於時間,則是在巳時的正刻至二刻,僅等待一刻時,倘若到時有一方未至,便視同放棄這次約見。
之所以做出這些規定,主要還是戴盈之仍對田章抱持警惕,畢竟田章可是一位慣於使詐用計的兵法大家,雖然有其義弟蒙仲在,田章應該不會想要趁機劫走太子戴武,但小心點總還是沒錯的。
而對此,蒙仲亦沒有異議。
次日,也就是八月初八,太子戴武帶著戴盈之、蒙仲二人以及幾名近衛前往赴會。
可暗中後,戴盈之卻授意向愷、曹嘗二人帶五百名宋兵遠遠跟隨,防止齊軍出爾反爾做出卑詐的事。
片刻後,他們便找到了田章所在的位置,後者正在一處四周三面用布幔圍起的平地上靜坐,且面前的桌案上也已準備了一些酒菜,甚至於從旁還有一個銅爐正咕嘟嘟地煮著酒,以至於太子戴武、戴盈之、蒙仲一行人才走到帳布外,就已聞到了濃郁的酒香。
再仔細一看,戴盈之便發現帳布外的齊兵不多不少正是十人,再聯想到自己暗中命向愷、曹嘗率五百名宋兵埋伏在遠處,他便忍不住隱隱感覺有些羞愧。
待注意到太子戴武、戴盈之、蒙仲一行人走向圍帳,田章亦立刻起身,拱手抱拳施以禮節。
「公子武,別來無恙。」
見此,太子戴武與戴盈之亦連忙回禮:「章子。」
在旁,蒙仲剛要跟著太子戴武、戴盈之回禮,卻見田章笑著看向了他,調侃道:「阿仲,莫非你亦要學著這兩位一同稱呼為兄么?」
聽聞此言,縱使是蒙仲臉上亦閃過几絲尷尬,但很快就掩飾下來,拱手抱拳正色說道:「那要看在我面前的,此刻是否是以「齊國大司馬匡章」的身份而來。」
「哈哈哈。」田章聞言捋著鬍鬚笑了起來,旋即搖搖頭說道:「至少此刻,我仍只是田章而已。」
見此,蒙仲深鞠一躬,拱手行禮道:「蒙仲見過義兄。」
「好好。」田章臉上露出了笑容,旋即招呼蒙仲與太子戴武、戴盈之三人入席,旋即他對戴武、戴盈之二人說道:「薄酒寡菜,兩位請莫要見怪。」
聽聞此言,戴盈之立刻意有所指地說道:「章子言重了,此乃我宋國之地,我等作為主人,理當備酒款待章子,卻叫章子自備酒菜款待我等,實在是多有失禮,還望見諒。」
「……」
田章豈會聽不出戴盈之話中的深意,聞言失笑地搖了搖頭,旋即發自內心地說道:「公子武與戴軍司馬的心情,田某亦能體會,只不過田章身系王命,難以違抗。」
聽了這話,太子戴武與戴盈之皆沉默了。
不得不說,無論是他們與田章之間,亦或是田章對宋國,都沒有什麼恩怨,齊宋兩國之所以爆發這場戰爭,其根本還是在於齊王田地——後者垂涎宋國的富饒,試圖趁機將宋國吞併,又豈是因為田章?
說到底這位名將,也只是一柄被握在齊國王室手中的利劍而已,很多時候亦身不由己。
見太子戴武與戴盈之二人看向自己的眼眸中少了幾分敵意,田章笑著對太子戴武說道:「公子,在說正事之前,能否允許田某與我的義弟閑聊幾句?畢竟至當初趙國一別後,我與他便再無聯繫。」
這種要求,太子戴武當然不會拒絕:「章子請自便即可。」
見此,田章便轉頭看向蒙仲,似笑非笑地說道:「因被你等阻於逼陽,我前幾日趁軍中整頓之時,到鄒國探望了老師,若非此行,愚兄還被你這小子蒙在鼓裡!……兵襲郯城,反制齊國,嘖嘖,這可真是大膽且出色的計策啊……莫要狡賴,似這等大膽的奇謀,逼陽城內也只有你想得出來,且有那個膽量去施行!」
見瞞不過去,蒙仲索性也就承認了,拱手道歉道:「請義兄見諒。」
「誒。」田章擺了擺手說道:「沒什麼見諒不見諒的,本就該各為其主,哪怕你我是同門師兄弟。」
蒙仲下意識地點了一下頭忽然感覺不對:我跟你哪裡是同門師兄弟?
他剛想解釋一下,卻聽田章忽然問道:「接下來有何打算?」
「接下來?」蒙仲感覺田章這話大有深意,聞言便作罷了解釋的意思,反問道:「義兄指的接下來,究竟指的什麼呢?」
聽聞此言,田章捋著鬍鬚思忖了片刻,旋即這才說道:「這些話當面說出來也無妨……此番我奉王命征討宋國,卻不曾想到宋國的抵抗竟是如此激烈。不止是逼陽,還包括滕縣的景敾、戴悉,以及彭城那邊……前幾日我命田敬整頓軍隊時,亦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臨淄,請示我大齊的君主,看看這場仗,是否還要繼續下去……」
聽到這裡,太子戴武與戴盈之皆立刻豎起了耳朵,仔細傾聽著,生怕漏下了什麼。
而此時,蒙仲則問田章道:「那麼義兄以為呢?」
聽聞此言,田章面露一絲輕笑微微搖了搖頭,毫不隱瞞地說道:「愚兄所見,怕是我大齊的君主目前亦在猶豫,可能過不了多久這場仗便會結束,介時,賢弟何去何從?」
「原來義兄指著的是這個。」蒙仲聞言亦不隱瞞,如實說道:「既然國難解除,愚弟自當返回蒙邑,回到我的老師庄夫子身邊……」
他故意加重了「我的老師庄夫子」這幾個字,意在澄清他並非儒家弟子這件事。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場的幾個人都沒有在意他這句澄清,都在考慮其他事。
比如說,田章從蒙仲這句話,斷定這位賢弟果然並未正式在宋國出仕,因此盤算著如何將這個義弟拐到齊國去,以便日後繼承他的位子,扛起齊國對外戰事的重擔。
而太子戴武與戴盈之,則是忽然意識到蒙仲此刻還不是他宋國的臣子,此番僅僅只是「義助」故國,因此心中想著如何挽留這名少年。
總而言之,蒙仲方才有意澄清,在旁幾人根本沒有在意。
「原來如此……」
微微點了點頭,田章忽然轉頭看了一眼太子戴武,輕笑著說道:「據我所見,這場仗想要儘快結束,也是不難,至少貴國肯歸還郯城,再割讓逼陽、邳縣兩地,我想我國大王自會下令撤兵。」
聽了這話,太子戴武面色頓變,眼眸中隱隱帶著幾分怒意,而戴盈之更是開口喝道:「痴心妄想!」
逼陽乃是彭城的門戶,其關鍵性已經無需贅述,而邳縣,乃是宋國進兵泗淮的要道——前兩年,宋國除了對齊國用兵,亦趁楚國如今內憂外患不斷,想要趁機吞併楚國的泗淮一帶,而對於宋國的這份意圖,楚國暫時沒有任何反應。
甚至於,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反應。
一來是楚國的西部目前正持續遭到秦國的猛烈進攻,以至於失去了許多的土地;二來,現如今的楚王熊橫根本不理朝政,以至於國事荒廢,除非宋國一路攻到楚國的都城,否則單單只是圖謀泗淮,楚國很有可能會默許這件事。
因為泗淮一帶乃是此前楚國與齊國接壤的地方,而就目前來看,楚國衰弱、齊國強盛,考慮到「楚懷王曾因六百里商於之地而主動棄毀與齊國之盟」這件事,齊楚兩國的關係其實是很惡劣的——哪怕楚國已經受到了毀約的惡果,但齊國仍然不肯原諒楚國,不願再與楚國聯手對抗秦國。
更糟糕的是,近幾年楚國在秦國的攻勢前節節敗退,誰能保證齊國不會因為新仇舊恨,搶在秦國面前傾吞楚國的土地呢?
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放棄泗淮之地,讓宋國介入齊、楚兩國之間,作為緩衝,相信楚國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即便是如今,楚國乃是中原諸國中國土最廣的國家,雖然曾經楚國多次組織北伐,但其主要目的,其實並非是為了奪取他國的土地,而是為了增強在中原的影響力,稱霸整個中原——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楚國始終被中原諸國蔑稱為「南蠻」,受到了莫大的輕視與羞辱,這使得歷代楚國君主對稱霸中原一事頗為執著。
歸根到底,楚國其實是不缺土地的。
楚國的沉默,大大助漲了宋國想要吞併泗淮的野心——楚國不缺土地與人口,但宋國缺啊,宋國四面環敵,西邊魏國、東邊齊國、南邊楚國,搞不好日後北方的趙國也會跟宋國反目,在這種四面皆敵的情況下,宋王偃迫切想要對外擴張,得到更多的人口訓練成士卒,得到更多的土地養活這些士卒。
如今好不容易楚國對泗淮之事保持沉默,默許宋國傾吞泗淮以充當齊、楚兩國之間的緩衝,宋國又豈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眼下,田章卻要求宋國在歸還郯城的情況下,割讓邳縣?
這豈非意味著齊國亦有意想染指泗淮之地?
甚至於,想要邳縣還不夠,居然還想要逼陽?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