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趙國篇 第186章 追擊!

……

「放箭!」

「放箭!」

看著眼前那條漳水中不時漂浮其上的人影,牛翦的面色逐漸從惶恐轉向陰沉,他的眼睛仔細掃過那翻騰的河水,試圖從河中那一個個人影中,找到趙主父的蹤跡。

沒有誰比他更恐懼讓趙主父逃離趙國,因為他知道,一旦使趙主父逃離了趙國,待等他日趙主父攜秦、宋兩國之勢再次回到趙國時,他牛翦必將死無葬身之地,這非但只是因為他牛翦背叛了趙主父,更是因為由於他牛翦的背叛,使得安陽君趙章的起兵奪位功敗垂成,導致這位趙主父最心愛的長子兵敗後被迫自刎於沙丘行宮。

更有甚者,亦是他牛翦的關係,使趙主父失去了重新執國政的機會,沒有機會再推行鶡冠子的天曲日術——當然,這一條牛翦並不清楚。

但不管怎麼說,單單間接逼死公子章、使趙主父錯失再次執政趙國這兩項,就足以讓趙主父他日歸來之後,將牛翦視為率先要報復的對象。

可能到那時候,趙主父或許會寬恕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只要那兩人妥協,老老實實助趙主父推行天曲日術,但牛翦,相信趙主父是絕對不會寬恕的。

正因為這份恐懼,使得牛翦在得知趙主父一行人跳漳水而逃時,做出了等同於弒君的行為——命麾下的騎兵向河中的趙主父一行人射箭。

不得不說,這是連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都不敢做的事,他二人寧可讓無辜的王師趙卒付出巨大的代價,僅僅用身體與盾牌去圍堵趙主父突圍,也絕不敢下令殺傷趙主父,畢竟這是弒君弒王的大惡,是天底下絕不會寬恕的大惡。

想當年,楚國的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伐當時在楚國擔任令尹(國相)的名將吳起,吳起自忖自己此番註定無法倖免,於是心存著報復的心思,逃到楚悼王的靈柩旁,使那些楚國貴族的士卒在射殺他的同時,亦傷害了楚悼王的屍體。

結果怎樣?

待繼位的楚肅王得知此事後,除了下令將吳起的屍體處以車裂肢解之刑以外,同時亦將參與那場叛亂的七十多家楚國貴族,通通定為叛臣,全部處以誅滅三族的懲罰。

這還僅僅只是「傷及君王之屍」而已,而似牛翦這般試圖公然射殺趙主父,那更是罪加一等,別人暫且不說,只說趙王何,縱使趙王何亦恨不得趙主父死,但他也絕對不敢寬恕牛翦的行為,畢竟在這個年代,像「弒君」、「弒父」這種罪行,皆是世俗所無可寬恕的。

正因為如此,當牛翦再喊出「放箭」這個命令後,其實他心底也後悔了,但是他沒有辦法。

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步走錯,步步是錯。

或許有人會覺得,既然牛翦已知道自己犯下大錯,為何不再次倒戈協助趙主父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早已無法回頭,在他於邯鄲戰役背叛公子章,致使公子章功敗垂成的那時起,他就無法回頭了——因為縱使他當時改變心意,趙主父與公子章也絕對不會寬恕他,更別說事後沒過久,公子章就因為兵敗而自刎了,這件事徹徹底底地堵死了牛翦的退路。

此時此刻的牛翦,只有硬著頭皮走到底。

相比較讓趙主父走脫後引起的嚴重後果,牛翦選擇事後跟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二人談談條件,畢竟彼此並無利害衝突,相信趙成、李兌二人還不至於一定要弄死他。

當然,倘若趙成、李兌二人膽敢將謀害趙主父的罪名全部扣在他牛翦頭上,那麼,他牛翦也不是好惹的!

至於眼下……

朝著左右瞧了瞧,牛翦沉聲下令道:「來人,速速派人沿河到上游下游探查路況,找尋可以渡河的橋樑!」

「喏!」

附近的騎兵抱拳領命而去。

吩咐下去之後,牛翦面沉似水地盯著眼前的漳水,絲毫不受河中士卒被箭矢射傷的叫喊聲與驚恐聲所動搖,一雙眼眸中浮現濃濃的殺機。

既然大錯已經鑄成,他豈能讓趙主父從他手中走脫?!

而此時,蒙仲、龐煖等人已護著趙主父從河對岸上了岸。

不得不說,十一月的河水當真是冰冷刺骨,別看這段漳水只有寥寥二十丈左右寬,但這二十丈的距離對於蒙仲而言,簡直就是無比漫長的折磨,以至於當他的手抓到河對岸的岸邊石後,他甚至已沒有力氣爬上岸,多虧他身後的兩名信衛軍士卒奮力將他推上了岸。

莫以為蒙仲只是個例,事實上,就算是健壯的信衛軍士卒,亦是一個個被河水凍地渾身發抖,更別說上了岸後被夜裡的冷風一吹,那簡直就彷彿鈍刀子割在肉上的酷刑。

「趙主父。」

見龐煖攙扶著趙主父從河中爬上來,蒙仲趕忙遞出去攙扶一把。

就著河對岸那無數騎兵手持火把的微弱光亮,蒙仲看到趙主父的臉上亦毫無血色,嘴唇發紫,渾身顫抖。

蒙仲知道,若他們不儘快找個安全的地方生火取暖,穿著濕漉漉衣甲的他們,絕對會被夜裡的寒風凍斃在今夜,哪怕稍稍幸運一些,多半也會感染風寒——而在這個年代、在這種環境下,一旦感染風寒,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想到這裡,蒙仲用顫抖的口吻,低聲對趙主父說道:「趙主父,我們必須快點奔跑起來,儘快找到可以生火取暖的地方。」

「好。」趙主父點點頭,旋即又忍不住轉頭看了一眼河對岸的無數趙國騎兵,但是卻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在一雙眼眸中,跳躍著名為憤怒的情緒。

而此時,蒙仲對身邊的蒙虎、劇辛、趙奢等人下令道:「快!你等在前,速速找個可以取暖的安全地點……」

說罷,他又催促站在原地的那些信衛軍士卒跟著蒙虎、劇辛、趙奢等人向前奔跑,儘可能地讓這些人的身體變暖。

期間,蒙仲亦暗暗盤點己方的損失,幸運的是,雖然方才牛翦麾下的騎兵幾撥齊射很是唬人,但是效果卻微乎其微,至少在蒙仲的盤點下,僅有二十幾名信衛軍士卒不知去向,很有可能是被射中了要害後被冰冷的河水捲走,但大部分的信衛軍士卒,包括族叔蒙鶩以及蒙遂、武嬰等一干蒙仲的小夥伴們,基本上都安然無恙。

這讓蒙仲大大鬆了口氣。

藉助星空的微弱光亮,蒙仲、龐煖一行人在寒風中小步奔跑,在足足奔跑了約小一刻辰後,終於看到了一座矮丘。

此時蒙仲亦顧不得其他,當即下令藏到這座矮丘中,伐木劈柴,生火取暖。

可能是因為求生欲的關係,近兩百名信衛軍士卒很快就在山林中升起了十幾堆篝火,他們將其中兩堆篝火讓給趙主父、蒙仲、龐煖等人,其餘人通通圍在篝火旁,讓篝火的溫度烤著身上冰涼的衣甲。

不得不說,這些一路跟隨至此的士卒,皆是信衛軍的老卒,也就是經受過樂毅、蒙遂嚴格訓練的第一批士卒,因此,無論耐寒能力還是抵受挫折的能力,都不是一般士卒可比,這不,明明是僥倖逃出生天,但此刻因為生起了篝火取暖,以至於那些信衛軍老卒們竟然還能有說有笑。

這個說方才渡河時被箭矢射中了臀部,希望從旁的同澤幫忙看看傷勢,那個說他剛剛差點沒被凍死在冰冷的河水裡,總而言之,氣氛還是比較活躍。

直到這些士卒被樂毅喝斥了一頓,這才一個個耷拉下腦袋。

「怎麼回事?」

見樂毅從遠處走了回來,蒙仲輕笑著問道。

「沒什麼。」樂毅搖了搖頭,解釋道:「只是叫他們把布拉起來,勉強可以阻擋一點火光……」

他口中的布,即是士卒們在逃亡期間混藏於雪地中時用到過的布,由於逃亡期間誰也說不準是否還會用到,因此並沒有士卒將其丟棄,而是塞入了甲胄內,如今正好掛在四周的樹木上遮擋點火光。

當然,此舉在蒙仲看來,也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十幾堆篝火發出的光亮,怎麼可能擋得住?——縱使四周擋得住,頂上怎麼辦?

不過當他拿此事調侃樂毅時,樂毅卻無奈地說道:「雖然我也曉得擋不住光亮,那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至少能讓我心安點。」

他的話,讓附近的蒙虎、武嬰等人,甚至於讓不遠處的信衛軍士卒們,亦紛紛笑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位樂毅佐司馬,素來給人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穩重感,而事實上呢,樂毅也會感到心慌,只是他不會表現出來罷了。

此時,檀衛軍的趙奢走到了蒙仲等人這邊的篝火:「蒙司馬、樂佐司馬、諸位。」

「怎麼了?」

蒙仲讓坐在身邊的蒙遂向旁邊靠了靠,讓出半截充當凳子的圓木給趙奢。

「多謝。」

趙奢稱謝後便坐在蒙仲身邊,只見他看了一眼遠處圍著篝火小聲談笑的信衛軍士卒們,頗感不可思議地說道:「一路上,在下仔細關注貴軍的士卒,在下發現,相比較我檀衛軍,貴軍士卒的心性更為堅韌,縱使途中遭遇多番變故,亦無人驚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