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凌一封信,三言兩語,幾乎氣炸了裴戰的肺。
按理說,劉凌此時在滑州,距離冀州不下千里,定安軍圍困冀州正是打的熱鬧,劉凌沒有必要寫一封信去招惹裴戰才對。若是惹急了裴戰,裴戰放棄冀州不顧而是揮四十萬大軍南返的話,劉凌或許也要暫避其風吧?實則不然,雖然劉凌與裴戰未曾謀面,但關於裴戰這個人的詳細資料劉凌已經看過不下三遍了。
雖然從字面上來分析一個人的性格難免會有偏差,不過裴戰這個人的心理劉凌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把握能猜到的。裴戰已經圍困冀州將近三個月,且不說耗費了多少錢糧,就說已經戰死了數萬士兵,這一個大虧裴戰若是不找回來的話他是誓不罷休的。再者,冀州平,則北方平,成德軍滅,則北方定,裴戰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又如何捨得放棄即將到手的大勝利而率軍南返呢?
當然,這是建立在後方穩定的基礎上。如今漢軍在定安軍的後方攪亂的天翻地覆,定安軍的後方不穩,裴戰是一個出色的統帥,從漢軍的攻擊路線上不難看出,漢軍就是要將開封孤立出來。大河以北的衛州,滑州已經被漢軍佔據,開封以南出不去二百里就是漢軍的控制區域,若是等漢軍從大清河北兜一個圈子再殺回來的時候,開封就是四面楚歌了。裴戰既然能確定漢軍的意圖,他又怎麼還能在北面安心呆下去?
開封,冀州,兩者相比較來說,前者無疑要重要得多。作為大周的都城,開封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誰佔據了開封,便是得到了大周的正統。左右領軍衛的岳樂和糜荒就在一側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取裴戰的地位而代之。只要這兩個人佔據了開封,那裴戰就沒有了那個最大的依仗。
當然,劉凌的漢軍若是佔據開封的話,在輿論上就可以宣布大周被滅國了。
這是裴戰所不允許的,劉凌斷定,雖然裴戰想要冀州,但更想保住開封。他寫這封信,其實不是刺激裴戰讓他早日南返,而是刺激裴戰,讓他猛攻冀州!
被劉凌這一封信一激,裴戰是必須要拿下冀州的。這是一個軍人的驕傲和骨氣,若是被劉凌一封信就嚇得趕緊跑回去,那裴戰的臉面還往什麼地方擱?裴戰此時氣憤難平,他一面下令大軍猛攻冀州,一面分兵十萬,由大將曲勝率領回援開封。他自己則親自上陣督戰,力求儘快攻克冀州。
分兵,這才是劉凌想要的結局。
四十萬人,一口吞下去會噎著的。
裴戰親自站在陣前督戰,派大將姜永生率領五萬人馬輪番進攻冀州城。拋石車,攻城錘,甚至高達十幾米的箭塔,能用上的工程器械幾乎都用上了。值得一提的是,這箭塔就是龐准想出的辦法。所謂的箭塔,是一種可以移動的,高十幾米的箭樓。箭塔上可以站上去幾十名弓箭手,這樣,站在箭塔上的弓箭手就能和守城的成德軍弓箭手對射而不落下風,十幾個箭塔,可以對守城的士兵起到一定的壓製作用。
同時,箭塔上還備有梯子,一旦箭塔推動著靠近城牆的話,就可以將梯子搭在城牆上,箭塔上的士兵就能踩著梯子攻上城頭。這種攻城器械雖然龐大笨重,但比之於雲梯來說作用要大得多。雲梯即便搭上城頭也很容易被守城士兵推翻,而攻城的士兵若是先上箭塔在登城頭的話,傷亡會小很多。
這箭塔不是龐準的發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龐大的人力支援,是無法建造也無法推動這樣巨大的攻城器械的。而這個局限性在定安軍卻沒有,因為定安軍有的是人!四十萬大軍,何其雄厚。
天色微明,定安軍就對冀州展開了瘋狂的攻勢,十幾個箭塔,每一個箭塔都需要七八百名士兵才能推動。而隨著箭塔的逐漸接近,城牆上的弩車也開始發威了。重弩發射出來的巨大的弩箭,長達三米,粗有十幾厘米,其衝擊威力幾乎相當於一顆炮彈,當然,是一顆不會炸響的炮彈。即便如此,這樣巨大的攻擊力摧毀箭塔雖然不是一箭兩箭就能解決的,但集中力量打擊的話,還是能將箭塔擊毀。要知道,厚重堅固的城門都能被重弩擊穿。
只是城門是死的不會移動,但箭塔是活的。且箭塔的是圓木構造,受力面積遠比城門要小。重弩雖然威力驚人,卻大部分都從箭塔的空隙中鑽了過去。看到瞄準箭塔攻擊的效果微乎其微,守城的成德軍士兵還是改變策略,他們將重弩瞄準了箭塔上的那些弓箭手,力求將上面的人大量的射殺。一支重弩箭可以輕鬆的將五六名士兵穿成糖葫蘆,箭塔上面地形狹小,幾十名弓箭手已經擠得很滿了,重弩箭只要射過去就能將幾名士兵穿死撞到箭塔下面去。
定安軍有充足的兵力,所以箭塔上的弓箭手雖然傷亡慘重,但他們有足夠的後備部隊登上箭塔補充兵力。當箭塔接近到城牆一百五十步左右的時候,城牆上操作重弩的成德軍士兵就成了箭塔上弓箭手的重點打擊對象。對於定安軍來說,遠程武器中,重弩對他們的傷害最大。因為笨重而效率低下且在城牆上安裝艱難,守城的一方往往很少使用拋石車。
拋石車這種東西,其有點是威力巨大,看起來十分的震撼,在心理上可以給敵人很大的打擊。但是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體積龐大,笨重,運輸不便。周軍現在使用的拋石車,還是人力操作的,射程短,命中率也低。這一點和劉凌的漢軍所用的改良型拋石車就無法比擬了,漢軍的拋石車是中重力拋射而非人力,射程可以達到五百米以上。而且,漢軍拋射的是威力巨大的火藥包,其對士兵的殺傷力遠不是那些大石塊可以比擬的。
中國象棋黑棋中的炮就寫作砲,其實就是拋石車。是古代攻城的利器,算得上當時的核武器了。宋代的兵書《武經總要》上說,「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早在我國的周代,拋石車就已經應用在戰場上了。首次大規模應用是在戰國末年,秦將李信率二十萬秦軍攻楚,楚國名將項燕秘密集結拋石車,在秦軍渡河時突然發起攻擊,秦軍頓時潰敗。到了三國時期,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應用所謂的霹靂車對付袁紹的弓箭部隊(因其發射時聲音似霹靂,故而得名),起到了推動戰局的作用。北宋末年,金軍南下攻汴京,一夜之間在城下集結數千座投石車,采遍東京城周圍的石材和石頭,然後發起攻擊,摧毀了守城軍隊的部署。到了南宋末年,蒙古攻宋,在四川合州受阻後,忽必烈集中兵力攻打襄陽,由於襄陽城堅,護城河寬,蒙古從阿拉伯那邊搞到了所謂的回回砲,該裝置無需人力操作,安全性好,能發射兩三百斤的石頭,且射程遠,可達五百米,當時第一炮就把襄陽城內的一個箭樓樓角摧毀,襄陽守軍士氣大落,後被迫開城投降。
劉凌所改良的拋石車,其實就是參考了阿拉伯所謂的回回炮。
定安軍裝備的,還是需要大量人力來操作的拋石車,雖然準確程度上和射程上都要低一些,但勝在多。定安軍圍攻冀州,打造了不下五百架拋石車,進攻起來猶如漫天的石雨,對冀州城牆上的守軍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幸好,守軍將重弩都安裝在了垛口中,拋石車對於重弩的打擊並不是很大。
當箭塔逐漸靠近城牆的時候,定安軍的拋石車也就停止了轟擊。被壓得透不過來氣的成德軍弓箭手開始發威,配合著重弩,對攻城的士兵和箭塔上的弓箭手展開了全面打擊。密集的羽箭在半空中來來往往,甚至有很多羽箭在半空中撞擊在一起,根本就飛不到它應到的位置就落了下來。
羽箭密集到遮天蔽日,士兵們抬起頭,甚至都不會感覺到陽光刺眼。
一百步之內,攻城的定安軍付出了極其慘烈的代價,在傷亡了數千人之後,隊伍終於靠近了城牆。一架一架的攻城雲梯樹立起來,嘴裡叼著橫刀的定安軍士兵開始奮不顧身的往城牆上爬。而城牆上的守軍,則用撓鉤將雲梯推倒,之所以用這種東西推雲梯,是因為雲梯太高,如果用手推的話是無法讓雲梯倒下去的。
同時,威力巨大的狼牙拍一次一次的放下去,每一次都將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砸成肉泥。那些燒沸了的糞汁也一鍋一鍋的倒下去,將城牆下的定安軍士兵燙的鬼哭狼嚎。有人去扶跌倒的袍澤,用力的一拉,卻拉下來一層肉皮。
戰爭就是如此慘烈,每一步,都在流血死人。
冀州的百姓青壯也登上了城頭協助守城,他們沒有武器,沒有弓箭,但是他們能搬得動石頭。百姓們將石頭高高的舉起來,然後狠狠地朝著城牆下的士兵砸下去。幾十斤沉重的石頭從十幾米的高處落下,可以將人的頭顱好像西瓜一樣砸得粉碎。而沒有衣甲防護的百姓,往往才舉起石頭就被羽箭射程了刺蝟。雙方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只是定安軍雖然衝到了城前,卻依然很難登上城頭。冀州的城門已經被堵死,任憑攻城錘如何去撞,也撞不開城門。
一時間,再次陷入僵局。
朱三七就站在城門樓里目光鎮定的看著慘烈的場面,他的心裡已經再也沒有戰爭之初的那種激動。周軍這樣猛烈的進攻,這兩個多月來他經歷了何止一次?但是很敏感的,他從這一次進攻中嗅出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