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穩固蟲洞

鷹眼號並不是第一個趕到3S通告目標區域的偵查艦。

當它從木衛二趕到坐標上的位置,已經有兩艘偵查艦開始在坐標位置附近布置起各種偵測器。立體的偵測構造很複雜,顧名思義,大概便是在整個目標區域放置足夠多各種功能的探測器,讓它們按照預先設計好的軌道運動,對整個目標區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偵測。

當然這些探測器可不是隨便一丟了事兒,實際上要建設一個立體探測構架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而繁瑣的工程,首先各種功能不同數以萬計的探測器需要互不干擾,必須對每個探測器放置的位置以及運行軌道都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如果是在曾經的電子計算機時代,光是計算這些繁雜的數據,就需要幾個超算中心進行協作,而布置這個監測系統時,對於偵查艦操作人員的要求同樣很高。

每個偵查艦都要負責一個特定區域進行協同合作,這些都需要遠征一號上的數據中心進行分析處理。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造成整個立體偵測構架出現問題,小到因為偵測器間的信號相互干擾,導致獲得的數據結構出現問題,大到兩顆偵測衛星軌道出現交點,發生碰撞,並對整個偵測構架造成不可逆的打擊,最後只能重新布置。

總之,這是一項精密而繁瑣的工作,一般來說是為了探測一個極具價值的星球來設計的。然後這一次卻是對著一片虛空。

「不對,這裡不是虛空,我們要探測的目標點是距離這裡大概23萬公里的位置,而這個位置卻是一個小型輻射源,如果是虛空怎麼可能有不停的有這些宇宙射線發散出來?還充斥著高能粒子?」

剛剛趕到目標區域還沒來得及開始工作的鷹眼號上,譚振文率先從已經構其他兩艘偵查艦布置好的偵測器所返回的數據上發現了不對。當然,這本就是他的專長所在。

「也就是說虛空中有一個輻射帶?」蕭炎隨口問了句,對於突然出現的3S級通告,他其實也挺好奇的。

「不對,也不是輻射帶,這個能量圖譜為什麼看起來感覺很熟悉?你等等!」譚振文頭也不抬說了句,隨後雙手快速的在虛擬屏幕上操作了幾下,隨後一個存在於遠征一號量子超腦上的能量圖譜被他調了出來。兩張圖譜擺在一起,雖然蕭炎看不出什麼名堂,不過兩張圖看上去很相似卻還是看的出的。

「我懂了!」譚振文突然一拍大腿,激動道。

「怎麼了?」蕭炎二丈摸不著頭腦。

「你知道這張能量圖譜代表什麼么?」譚振文激動的指著他剛剛從遠征一號量子超腦上使用自己的許可權調出的能量圖譜道。

蕭炎頗為無語的搖了搖頭,這些科學家到底會不會聊天?如果他知道的話也到研究層去混日子了,在遠征一號上他們這些科學家過的可是比他這個艦長還要滋潤許多。比如科學家在忙碌完的閑暇後還能享受一下在地球上才能享受的虛擬美食,研發層可是有虛擬美食的介面,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這種享受可是很奢侈的。

「這張是粒子能量偵測器對我們試驗時製造的蟲洞洞口進行偵測後繪測的能量圖譜,這張就是我們所探測坐標返回的能量圖譜,看上去很相似對不對?」譚振文激動道。

蕭炎怔怔的看著兩張圖,看上去的確很相似,「你的意思是,我們在這裡製造了一個蟲洞?」

「不!雖然說兩張圖看上去的確很像,但是細節部分卻又有區別,最簡單的是你關注一下兩張圖的峰值,我們探測蟲洞的圖譜明顯比我們製造出的蟲洞能量輸出要穩定很多。這說明我們現在正在面對的蟲洞比我們的蟲洞製造技術要更加先進,蟲洞空間架構更加穩固,這足以說明這個蟲洞通道要比我們製造出的蟲洞更加完美!以我們現階段的技術根本無法製造出如此穩定的蟲洞通道!」譚振文篤定道。

雖然這位物理天體學家還並不清楚這個蟲洞是通過整個木衛系統的天體運轉來實現的,但他的分析卻是一針見血。

「所以木衛系統真的有智慧文明存在!?而且技術遠比我們更加先進?」蕭炎悚然一驚道。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這種可能性不大!」譚振文搖了搖頭,「道理很簡單,如果木衛系統真的有如此發達的地外文明,我們的天文探測不可能完全沒有察覺。早在1989年,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就從亞特蘭蒂斯號上發射,歷時6年多,1995年底便抵達了木星軌道,並傳回了許多珍貴照片。要在這裡製造出這麼一個完美的蟲洞通道,其能量反應不可能讓我們完全沒有察覺。更別提自從星瑤城建成之後,各種類型的高規格天文望遠鏡項目大批量的開始建設,星瑤城的太空觀測大樓幾乎可以對整個太陽系進行無死角的觀測,如此劇烈的能量反應不可能被漏過!」

「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木衛系統存在一個天然的蟲洞?這蟲洞通向哪裡?」

「按道理說這也是不可能的,天然的蟲洞應該不可能這麼穩定。現在說什麼都只是猜測,還是趕緊按照完成任務,開始放置探測器吧,或許我們可以通過捕獲粒子,通過偵測粒子的衰減狀態來大致推測這個蟲洞的存在時間,在通過其能量強度,推測這條蟲洞通道的大概距離,說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譚振文搖了搖頭道。

典型的科學家口吻,的確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之前,一切都只能是假想跟推測而已。

「大家都聽到了,各就各位,現在看來要回到遠征一號上喝酒得多等段時間了。立刻向母艦報告我們所處的位置,順便跟另外兩艘偵查艦取得聯繫,問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蕭炎興奮的沖著船員下達了命令,不得不說下定決心離開地球不就是為了碰到這種稀奇事情么?這應該才算是精彩的人生吧,每次任務都可能有不可測的發現,這可比每天在地球上過同樣的日子要精彩的多嘛。

……

遠征一號研發層,天體研究中心。

艾丁頓·羅斯正在操作台前忙碌著,不光是他,此刻的天體研究中心可是熱鬧非凡。許多科學家都暫時放下了手頭上的項目,開始來這邊幫忙,其中就包括了瑞典老頭尼爾斯。不過對於這個瑞典老頭來說,這到不是算放棄了本職工作,他的工作本身就是要對空間躍遷的技術進行改進,而現在守著一個更加完美、結構更加穩定的蟲洞自然勾起了他的興趣。

雖然說這種依靠天體來設計的蟲洞以現在整個地球的科技水平來說,還完全無法企及,可以說是神跡,但是通過對於這種蟲洞的觀測跟分析卻能夠給未來的研究帶來更多啟示,讓現階段的空間躍遷技術有質的提升。

王世子也守在了這裡。

這個意料之外的狀況打亂他原本定下的所有計畫。

甚至讓他有了強烈的衝動,讓遠征一號進入蟲洞通道去看看另一頭陌生的星域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是否真的存在一個高級的地外文明傳承,甚至跟這個文明進行接觸。當然,理智卻又讓他不得不更加謹慎的思考這個動作的得與失。

此刻遠征一號已經到達了木星軌道,進入巡航模式,大部分的引擎已經暫時關閉,只是維持最低的動力,保證飛船不會受到木星牽引力的影響,不過只要他一聲令下,遠征一號便能夠迅速進入全速狀態,到達蟲洞只需要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所以現在他正在等待著這幫科學家分析的結果,甚至主動參與到計算工作中去。

目前已經有三艘偵查艦趕到了坐標,按照指令發放了大概數百枚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已經在調試過後,開始源源不斷的回饋各種數據,王世子也將大腦中的生物晶元激發到了極致,計算著這些反饋的數據。

接下來還五分鐘內還會有近百艘偵查艦抵達坐標附近,大概十個小時後,整個立體偵測框架便能搭建完成。不過對於王世子跟現場的科學家來說,現在這段時間也不能浪費了。已經工作的偵測器發回的數據雖然比較零散,但是也具備很重要的參考意義。這些數據將被整理、歸納,並與現階段遠征一號所掌握的躍遷技術進行對比,看能否找出改進遠征一號上躍遷技術的辦法。

而當整個偵測工程完畢後,這些科學家的工作將更為繁重,最終的目的是要通過這些數據,研究出整個木衛系統到底是以何種方式改變了這一塊的磁場,讓整個黑洞通道進入完美運行狀態的。雖然說現在地球文明還遠遠達不到布局星球的水平,但只要消化了這些數據了解了原理,將這些東西發回星瑤城,那麼未來地球文明將可以通過類似的手段開始搭建星際蟲洞。

這種技術的意義就在於將能使得一個文明在宇宙中擴展變得更為可能。

這就好像地球上將無數城市連接在一起的鐵路跟高速公路一樣,如果沒有遍布的鐵路跟高速,城市之間的聯繫將會削弱到極致。

而一個文明在宇宙中的傳播同樣要面臨這種問題。

在現有的條件下,即便是遠征一號在遙遠的外星系找到了適合人類生存的殖民星,並將之改造成功,後續飛船也將星際移民帶到了這顆星球,但是地球跟殖民星之間要如何聯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