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木星到達!

遠征一號,生活區。

生活區的酒吧里人聲鼎沸,已經到了每天的公休時間,出發時候的興奮情緒已經耗去大半,日常訓練也已經完成,雖然飛艇上不提供高度酒精飲料,不過閑暇之餘喝上一杯淡酒,跟志同道合的人們聊聊,分享一下此時的心情,也是挺不錯的選擇。不管到哪裡,人畢竟是種社會型生物。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遠征一號上的兩台小型量子超腦承擔的各種計算負荷過強,所以許多在地球上可以享受的虛擬服務在這裡艦上都不能盡情享受,比如虛擬美食技術。

對於吃貨來說,這絕對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不過跟他們所背負的使命比起來,這重大的犧牲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這也讓遠征一號上生活區內所有社交場合都分外熱鬧。沉浸在休閑狀態中的人們甚至會暫時這是在遠征宇宙的巨大飛艦上,就好像是在地球上普通城市中,直接到刺耳的警報聲響起。

「注意,注意,飛船將在地球時六十分鐘後進入開啟空間摺疊,六十二分鐘後進入空間蟲洞,請所有人迅速回到自己家中,或者附近的安全倉中!需要堅守崗位的同胞們請穿戴好防護罩,以免遭未知危險。」

空間摺疊技術,相當於一種人造蟲洞技術,對於空間的穩定性要求很高,不能有太強的引力干擾,也不能是完全穩定的空間。前者會導致目的地點產生很極大偏差,那就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了,產生的誤差可能會以光年為單位計算,越跑越遠都不是沒可能的,不過在關鍵時刻用來逃命到是不錯的選擇。

後者則會因為空間結構太過穩固,導致需要極大的能量才能開闢出一條臨時通道,而且這種情況下開闢的通道往往不能堅持太多時間,所以通道的距離往往不會太長,性價比太低,更危險的是,太過穩定的空間結構下開闢出的臨時蟲洞往往極為不穩定,通道隨便時可能發生崩塌事故。

如果遠征一號在蟲洞航行時,來不及從崩塌的空間通道中逃出,那結果絕對是災難性的,最樂觀的估計也是必須要放棄外艦,才能讓內艦逃出。然而這還沒完,貿然從蟲洞通道中穿出更危險的是還可能正好在某個星球引力的影響範圍內,如果是一般的行星或者還有辦法可想,如果正面對的正好是恆星,或者白矮星,這種極度危險的天體,對於遠征一號這樣的龐然大物來說,下場可想而知。

說白了,遠征一號上的空間摺疊技術還不算完美,進步的空間還很大。

當然還有一種選擇,尋找自然行成的蟲洞通道,以遠征一號的強悍防禦能力,足以支撐長距離的蟲洞通道航線。

這也是遠征一號計畫訪問完太陽系內所有人類還未訪問的行星之後直接前往銀河系中心區域的原因,根據一科學家這些年通過星瑤城上架起的各種天文望遠鏡觀察分析,以及遍布太空的大批探測器結果推算,在銀河系的核心區域,很可能有天然蟲洞的存在。

當然,在進入蟲洞通道之後,做對於艦上的人類來說最怕的還是各種未知輻射。

雖然遠征一號的外殼,內艦表層上都有各種防輻射的裝置、塗層,但是在宇宙中最讓人恐懼的是未知!誰知道在進入蟲洞後的異空間內會發生什麼呢?作為思想的載體——人的身體還太過脆弱,自然是在重重保護下,更讓人放心。

專門針對個人的保護倉厚重的艙體,跟緊密的分子結構,能夠有效的阻隔百分之九十九的輻射,這些都是經過驗證的,來自於王世子身體中那枚生物晶元的信息,包括把他從小養到大的爺爺就是利用這種生物保護艙來應對宇宙中各種輻射風險的,自然更讓人放心。

不間斷的警報響徹在遠征一號的各個角落。對於這種情況早已經有了充分預演的人們完全不需要驚慌失措,一個小時的提前量足夠他們回到自己的家中,或者尋找到最近的保護倉將自己包裹起來。保護艙內的設備將會自動檢測使用者的腦波頻率,並播放最適合使用者進入睡眠狀態的催眠音,一般來說一分鐘內便能讓使用者進入深度睡眠之中。

進入蟲洞之後,大部分工作都將由機器或者遠征一號上的量子超腦系統接手,但是終歸還是有些任務是機器無法完成的,自然還需要人工留守以應對各種緊急情況,包括在危機環境下,將巨艦上所有人從深度睡眠中喚醒,這些在職人員自然也是有保護的,特殊材料製造成的太空衣自然是首選。

一般在機器人的幫助下,最多只需要十分鐘就能完全穿好這些衣服。甚至一些科學家還會專門挑選這種時候進行科學實驗,要知道在異空間環境下各項物理規則是否跟平常大家所處的空間一樣,還真是一件並不能完全確定的事情。

至於正在執勤的機甲戰士就更加方便了,直接待在自己的機甲內部就可以了。

這種可以適應在宇宙強輻環境下戰鬥的單兵武器,機身的材料早已經經過最嚴格的防輻處理。

所以提前量一個小時的時間,已經很充足。在緊急穿越的訓練中,提前量一般僅僅只有十分鐘而已。

甚至在極端危險的環境下,強行穿越蟲洞的情況也可能會出現,那種情況下,大家只能希望他們所穿越的蟲洞不會鬧出什麼幺蛾子,碰到某種未知輻射。

警報發出後半個小時,整個巨艦很快便安靜了下來。

尤其是生活區,剛剛還熱鬧非凡的廣場、酒吧、各類遊戲室已經人去樓空,剛剛巨艦上最熱鬧的地方轉眼間便成了最安靜的地方。由此也能看出這五年的特訓的確沒有白費。

一個小時一晃而過,大多數人已經進入熟睡中,引擎所在位置傳出雷鳴般的轟鳴聲,隨後又轉成悶吼,接著變成電流划過時候的「嘶嘶」聲,直到最後一切重新歸於安靜。

但是在指揮大廳內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的一群人此時卻格外認真跟肅穆。引擎的變化代表著能量已經充盈,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刻了,進行空間摺疊。

實際上空間摺疊依然是基於黑洞炮的一款技術,其原理是通過製造一個巨大的引力讓空間出現短暫的扭曲,以實現空間跳躍。

這當然不能是黑洞炮完全狀態,突然崩塌的空間會將遠征一號也給吞噬掉。

所以必須是經過周密計算之後,由黑洞炮製造出一個強引力的不穩定空間,按照量子超腦計算出的速度範圍中間值通過蟲洞,達到穿越空間的目的。

危險自然還是有的,不過安全性也是有極大保障的,這五年里可沒少進行實驗,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也都已經有預演跟應急辦法。不過這畢竟是遠征一號第一次進行長距離空間跳躍,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王世子跟顏曉夕也在其列。

指揮大廳內的全息影像正忠實的還原著遠征一號所處的環境,用人眼可以觀測的方式呈現出來。

此時遠征一號正在距離地球大概150萬公里的虛空中,這個距離聽起來很遠,但在宇宙中也就是光跑五秒的距離。跟以光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宇宙空間比起來,這點距離不值一提。

四周是一片黑暗,太陽發出的光芒被月球遮掩了大半,讓遠方的繁星顯得格外醒目。

隱藏在巨艦外層的黑洞炮已經升起,操控著正在進行緊張的測算。

雖然在確定了穿越點之後,就已經詳細核算過,但是在最終啟動時還有一次檢驗工作,大部分的計算工作依然由量子超腦承擔,操作者則要在最後階段最後確認錄入的各項參數是否正確。

「檢測完畢,空間躍遷點確定,黑洞炮定量充能完畢,負荷粒子準備完畢,請求進入空間跳躍操作!」

「執行!」

聽取完制度化的彙報跟請示,王世子點了點頭道。

巨艦北極,被重重金屬製成的隔離板依次展開,黑黝黝的炮口從洞口緩緩升起。

作為遠征一號的終極武器,從準備到發射自然要有一個時間量的,不過這一次並不是以毀滅為目的,而是為了撕裂出一個可以穿越的空間,所以並不用太長的準備時間。

如果是在戰爭狀態下,遠征一號內部的無數戰艦會全部放出,為主艦爭取時間,而此時只是為了製造一個引力場,以達到摺疊空間的目的,自然也無需如此大張旗鼓。

很快,黑洞炮的炮口再次閃耀起幽幽的藍光,真空中沒有聲音傳播,只能看到藍光漸漸匯聚,隨後悄無聲息的朝著前方丟出一個晃晃悠悠的藍色光點,只是剛剛一出炮口,光點便漸漸消逝,被周遭的黑暗所吞噬得半點不剩。

不過這些景象能夠欺騙人的眼睛,卻無法欺騙遠征一號上無所不在的探測儀。

能量反應界面上,明顯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尤其是數萬公里外的目標點,一個肉眼不可見的能量漩渦正在漸漸成型。

「發射成功,能量反應幅度正常!預計十分鐘後蟲洞形成,遠征一號請求進入!」

剛剛發射完黑洞炮的武器官興奮的彙報道。

「批准進入!」

話音落下,一連串的命令再次生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