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緊急決定

「殺了李淵嗎?」房玄齡問道。

張鉉搖搖頭,「李淵中毒已深,已陷入重度昏迷,很難再醒來了。」

說著,他把鷹信遞給二人,兩人一起看了一遍,房玄齡笑道:「用尹德妃收買李神符,這個辦法虧他們想得出,不過李神符確實是好色之人,此計應該有效。」

杜如晦沉思片刻道:「信上說,李元吉將為攝政王,暫時不敢登基,主要看李神通的態度,而李神通此人八面玲瓏,不會輕易表態,如果李世民無計可施,那李神通一定會支持李元吉,只要有了李神通的軍隊支持,李元吉必然登基,這才是他政變的目的。」

房玄齡也道:「杜長史說得對,只有李元吉強行登基,才能徹底毀滅唐朝的根基,我們必須給他創造這個條件,阻止李世民大軍進入關中就是重中之重了。」

張鉉走到牆邊刷地拉開了一道簾幔,露出了牆上的大幅關中地圖,房玄齡上前介紹道:「從安定郡進入關中基本上有三條路,一條是向西,繞過隴山向南進入大散關,這條路且不說太遙遠,更重要是大散關已失陷,李世民不會選這條路,第二條路是直接沿涇水進入京兆郡,走這條路目前是最大的可能,也是最近的道路,第三條路是穿過北地郡,進入上郡,走洛交道進入關中,這條路也有可能,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點,正好堵住第二和第三條路,那麼李世民軍隊就無法進入關中了。」

張鉉的目光落在的一座小軍城上,這座小軍城叫做長武城,位於淺水原以北,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交界處,正好是第二條路和第三條路的必經之處。

張鉉一指長武城問道:「我們離長武城最近的軍隊在哪裡?」

杜如晦想了想說:「在弘化郡的馬嶺縣附近有一支我們的斥候騎兵,大約有千人左右,距離長武城兩百五十里。」

「可以通知到這支軍隊嗎?」

杜如晦點點頭,「那邊有一個鷹信點。」

「立刻發信過去,就說朕的命令,讓他們以最快速度殺過去奪取長武城,只要他們守住一天,朕將給予重賞。」

「可是僅僅守住一天也沒有意義啊!」

房玄齡擔憂地說道:「除非有強有力的支援。」

「朕知道!」

張鉉又問杜如晦,「現在發鷹信到延安郡需要多少時間?」

「現在還是四更,大概今天上午就能送到。」

「那就立刻通知羅士信,讓他率兩萬軍隊火速去支援長武城,明天天黑前必須趕到。」

延安郡膚施縣已集結了大軍約五萬人,由大將軍羅士信統帥,膚施縣距離長武城約五百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到長武城,步兵肯定辦不到,但騎兵就可以了,軍隊要奔行五百里,路上基本上不能停留,行軍強度非常大。

但行軍強度再大也要執行,杜如晦答應了,他同時又建議道:「微臣建議讓李靖大軍加強進攻,可以有效牽制住李世民的軍隊。」

「一併去辦!」

杜如晦匆匆去了,房玄齡問道:「陛下御駕親征的時機已經到來,打算何時出發?」

張鉉想了想道:「今天和朝臣們交代一下,明天一早就出發!」

……

在三個關聯方中,李世民是最後一個知道李元吉發動了宮廷政變。

原因很簡單,天策府被玄武精衛封鎖,李世民設在長安的情報點被李元吉清洗,損失慘重,無法用信鴿或者信鷹傳遞消息,最後是劉文靜秘密派自己的家人趕去安定郡送信。

當李世民得到消息時,已是第二天晚上了,得知兄長全家被害,李世民放聲痛哭,他下令全軍裹素,為不幸慘死的兄長哀悼,與此同時,李世民開始集結軍隊,準備率五萬大軍殺向長安,討伐長安的亂臣賊子。

長史長孫無忌聞訊大驚,急忙趕到大帳勸說李世民,這時,張公瑾已經在大帳內苦苦勸說李世民了。

李世民陰沉著臉,始終望著沙盤上的長安城一言不發,為大哥建成報仇只是借口,事實上,李世民從三弟李玄霸口中便知道了父皇病重之事,他也覺得父皇病得蹊蹺,這極可能是四弟即將發動宮廷政變的先兆。

李世民當然不會阻止,相反,只要兄弟發動了宮廷政變,他就有借口出兵長安,他需要借四弟元吉之手替自己掃清登基道路上的種種障礙。

現在四弟弒兄囚父,朝野沸騰,百官們誰又會支持他登基為帝?只要自己掃蕩妖孽,扭轉朝廷的朗朗乾坤,帝位就非自己莫屬。

但張公瑾卻堅決反對李世民率大軍回長安。

「殿下,十五萬敵軍窺視隴右,如果殿下大軍撤回關中,不僅隴右全沒,甚至北地郡、上郡和弘化郡也保不住了,我們只剩下關中和漢中兩地,大唐危矣!請殿下三思。」

但李世民依舊不為所動。

這時,親衛在帳門口稟報:「長史回來了。」

李世民點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長孫無忌快步走進大帳,躬身道:「卑職向殿下復命!」

「蕭關情況如何?」李世民問道。

「回稟殿下,蕭關情況不太妙,我們防守兵力不足,但周軍仍在增兵,一旦他們進攻線拉長,不再從正面進攻,恐怕蕭關就保不住了。」

李世民沒有吭聲,其實他很清楚蕭關情況,要想守住蕭關,至少要用八千軍隊,但他只派去了伍雲召的四千軍隊,軍隊人數確實不足。

「殿下,如果再增加五千軍隊,蕭關的防禦就能穩住了。」長孫無忌建議道。

李世民嘆了口氣,將劉文靜送來的信交給長孫無忌,「你先看看這封信再說。」

長孫無忌接過看了一遍,他也顯得十分震驚,儘管他事先已經得到了一點消息,但他沒有想到李元吉竟然殺了太子建成一家,囚禁了病重的父親。

長孫無忌看完信道:「殿下是想回去爭位嗎?」

李世民點點頭,「如果我不回去,大唐社稷就徹底完了,連根子都會毀在元吉手中,這是張鉉很期待之事,這也是為何停戰一年的原因,我不能容許父皇建立的王朝就這麼短短結束。」

「那隴右怎麼辦?」長孫無忌一針見血地問道。

「以後再奪回來!」

這時,一直在沉思的張公瑾道:「殿下,卑職有一個兩全的方案,看殿下能否採納。」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望向他,張公瑾道:「殿下可寫兩封信,一封信給李神通,不要求他效忠殿下,但請他務必保持中立,最好按兵不動,靜觀局勢之變,李神通是效忠於天子,並非李元吉,這個要求並不過份,相信他會採納,第二封信寫給李孝恭,請他立刻率兩萬漢中軍隊北上,然後殿下出兵一萬,一共三萬軍隊,微臣認為就能平定長安之亂了。」

「好辦法!」

長孫無忌拳掌相擊,讚許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折中之計,雖然長安有四萬軍隊,但李元吉真正能控制的,也就一萬五千玄武精衛,只要殿下能舉大義之旗,還有趙王協助,相信御林軍至少會反戈一半,就算漢中軍一時趕不到,我們也一樣能平定長安之亂。」

李世民負手慢慢踱步,他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他了解神通二叔,此人十分油滑,從不會輕易站隊,讓他保持中立也正中他的下懷,孝恭和自己的關係也很好,雖然他效忠大哥,可大哥被害,只要自己舉起為大哥復仇大旗,孝恭一定會出兵。

想到這,李世民點點頭,「漢中之軍不能全部出動,必須留一半守漢中,讓孝恭率一萬軍隊北上足矣,我再率一萬五千騎兵進入關中,南北夾擊,元吉必敗無疑。」

「殿下一定要親自去嗎?」

「當然!」

李世民對張公瑾和長孫無忌笑道:「我和三弟率軍南下,隴右就交給你們二人了,怎麼布兵防禦,你們二人協商決定,我平定了長安之亂,會儘快返回。」

「請殿下放心,我們一定會守住隴右。」

李世民當即寫了兩封鷹信,一封發往漢中,一封發往雍縣,他又命令兄弟趙王李玄霸率五千軍先走,他自己也在安排完軍務後迅速動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