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同一時刻,李孝恭的軍隊也從南面殺到,武士彟連忙趕來拜見,「下官武士彟參見趙郡王殿下!」
李孝恭問道:「武太守南下可有收穫?」
武士彟嘆口氣,「下官中了王仁則的金蟬脫殼之計,一無所獲!」
李孝恭點點頭,「我的斥候發現了他們渡河,可惜我自己沒有船隻,只得拚命趕來,還是晚了一步,武太守可有船隻渡河?」
「卑職倒是有三十幾條渡船,但在下洪縣,距此約四十里。」
「那事不宜遲,我們立刻合兵一處北上,追擊敵軍」
武士彟急令士兵集結,與李孝恭合兵一處,兩支大軍合為三萬五千人,迅速向北方殺去。
軍隊疾速行軍,武士彟卻放慢馬速,與李孝恭並駕而行,他低聲問道:「殿下也是接到了陳相國的快信嗎?」
李孝恭點了點頭,嘆息道:「這應該是天子的意思,保存實力,放棄荊州,陳相國是去江夏和張鉉談判,雖然我能理解天子的難處,但就這麼放棄將士們流血流汗打下的荊州,心中著實不甘。」
「我們也是很無奈,不過用滅掉王世充來補償荊州的失,多少會讓人心中平衡一點。」
李孝恭默然,他已經看透了時局,這一切都在張鉉的布局之中,誘王世充來攻打襄陽,不就是將唐軍戰局轉移北上嗎?結果唐軍除了保住巴蜀外,整個南方都失去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說,張鉉謀定而後動,唐朝卻步步被動,這一切的根源出在哪裡?
這時,李孝恭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問道:「李神符的軍隊也在襄陽嗎?」
武士彟搖了搖頭,「他原本是要撤到襄陽,但後來他又轉道撤向夷陵了,應該是入蜀,我還以為殿下會遇到他。」
李孝恭頓時鬆了口氣,他就是不想遇到李神符,這不僅僅是相遇尷尬的問題,而是兩人在江夏一戰中已徹底撕破了臉皮,很難再共事,李神符入蜀是最好不過,也說明自己判斷正確,沒有依照陳叔達的意思西進,而是選擇北上。
李孝恭當然也知道李神符為什麼選擇入蜀,他也是不敢去面對世民,將江夏軍隊的主要將領全部清洗,世民會放過他嗎?
李孝恭頓時有了精神,喝令軍隊加快速度北上……
襄陽城只有兩千唐軍留守,兩千守軍是無法守住周長達四十里的襄陽城,但王仁則軍隊殘暴屠城的消息傳到襄陽後,襄陽城上下立刻動員起來,數萬戶人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郡丞楊士林的帶領下,迅速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民團,兵器不足,鋤頭、鐮刀也一起上陣,兩萬民眾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與此同時,住在城外的襄陽平民和逃來的民眾也全部遷入城內,城內平民近四十萬,使城內變得擁擠不堪。
儘管襄陽城頭士氣高昂,但楊士林還是十分擔心,畢竟他們要面對兩萬窮凶極惡的暴徒,同時也是訓練有素的專業士兵,而自己的兩萬民團基本上沒有盔甲,真正的兵器也只有一半,其餘都是鋤頭、鐮刀、鐵耙、木棍之類,而且沒有訓練,僅僅靠一腔熱血來守襄陽,恐怕襄陽還是會凶多吉少。
楊士林年約三十餘歲,襄陽郡樊城人,大業四年進士出身,先後出任上洪縣縣丞、襄陽縣縣令,十分精明能幹,幾年前為了反對吃人魔王朱桀進駐襄陽,他率領數十萬襄陽民眾起義,擊敗了王世充的軍隊,最終迫使王世充用襄陽郡和唐朝置換了弘農郡,武士彟出任襄陽郡太守,楊士林升為郡丞。
在一個月前,王世充大軍再次南征,攻佔了襄陽郡,楊士林知道王世充不會放過自己,在城破前逃匿,藏身在襄陽城外的一家農戶之中,儘管王世充懸賞五萬貫抓捕他,但依舊沒有人願意出賣他。
當武士彟軍隊重新殺回襄陽郡後,楊士林又返回襄陽城,繼續出任郡丞一職,沒想到才短短半個月,襄陽城再次陷入危機,但這一次楊士林沒有再逃走,他留下來組織民團堅決抵抗王仁則的殘暴之軍,誓與襄陽城共存亡。
城頭上,楊士林憂心忡忡地望著南方,他估計再過半天王仁則的軍隊就會殺來了,一旦對方開始強力攻城,自己的民團能支持多久?
這時,司馬趙秋走上前低聲道:「郡丞,賊軍沒有攻城武器,或許他們會繞城而走,我們也不必太緊張。」
楊士林搖了搖頭,「我當然也希望如此,但可能嗎?這就像前方有一堆金銀財寶,賊絕不會繞道而走一樣,襄陽城外有無數大樹,他們製作攻城梯子很容易。」
「郡丞,不如向隋軍求援吧!」
楊士林沒有說話,他知道漢水上有隋軍水師戰船,只是因為城內還有兩千唐軍,隋軍水師並沒有進襄陽城。
楊士林效忠於唐朝,他不會忘記是張鉉把襄陽郡給了王世充,結果王世充要派朱桀來鎮守襄陽,引發他們拚死抵抗,而唐軍在最危急時刻救了襄陽,襄陽上下都對張鉉心懷怨恨,而對唐軍卻充滿感激。
「郡丞,畢竟唐朝將荊州讓給了北隋,否則武太守也不會率軍離開,我們必須要面對現實。」趙秋再一次勸道。
楊士林還是沒有吭聲,趙秋有點急了,便忍不住道:「卑職也不喜歡隋軍,但畢竟是幾十萬百姓的身家性命啊!我們不能為了自己的情緒就將他們送入狼口,卑職做不到!」
這句話說得很硬,也擊中了楊士林的要害,楊士林半晌嘆了口氣,「可是隋軍來了,城內的唐軍怎麼辦?」
「唐軍可以暫時離開,去找武太守也可以,暫時駐紮別的縣城也可以,相信韓將軍自己就會有選擇。」
楊士林雖然十分不情願,但他已經沒有選擇,趙秋說得對,他不能為了自己好惡毀了襄陽,讓幾十萬民眾被屠殺,那他就是襄陽的千古罪人了,楊士林最終點了點頭,「就煩請趙司馬去找隋軍吧!要快,我們沒有時間了。」
「卑職明白!」
趙秋轉身便向城下而去,楊士林嘆了口氣,如果北隋真的接手襄陽,他也只得離開了。
……
襄陽城外的漢水之中,游弋著百餘艘千石以上的隋軍戰船,來護兒率一萬五千水軍先一步抵達了襄陽,封鎖了漢水江面,而水軍後續軍隊兩萬餘人也正從江夏出發,乘坐數百艘戰船向襄陽方向挺進。
來護兒站在一艘停泊在北岸的大船上,遠遠注視著高大堅固的襄陽城,幾年前主公的一次失策,將襄陽郡劃給了王世充,導致失盡襄陽郡人心,而這次要收回襄陽郡,就必須充分利用王世充的軍隊來爭取襄陽郡民心。
雖然這只是一種小小的權謀手段,但來護兒也知道雪中送炭的效果要遠遠強於隋軍直接接管襄陽城,他必須要保持足夠耐心,等待襄陽城主動來求援。
這時,一名眺望士兵在桅杆上大喊:「將軍,南岸有人在向我們招手!」
來護兒立刻意識到這就是他等待襄陽城求援了,他當即令道:「大船靠向南岸!」
幾艘大船吱吱嘎嘎離開了北岸,向南岸駛去,不多時,大船靠岸,有士兵下船去詢問,片刻回來稟報道:「將軍,來人是襄陽郡司馬,名叫趙秋,他說有緊急要事求見老將軍。」
「帶他來見我!」
不多時,士兵將趙秋領上大船,趙秋上前躬身行禮,「卑職襄陽郡司馬趙秋參見老將軍!」
來護兒在隋楊時代便是大將軍,趙秋等人也都曾是隋官,來護兒對他們有著很大的威懾力,來護兒擺擺手,「趙司馬有何急事來見老夫?」
「來老將軍,王仁則的軍隊已出現在四十里外,現正向襄陽城殺來,襄陽城危在旦夕,懇請老將軍出兵救援!」
來護兒眉頭一皺,「唐軍不是南下去攔截了嗎?難道沒有攔截住王仁則的軍隊?」
「我們也不知什麼原因,但王仁則的軍隊眼看要殺到,襄陽城內只有民團,兵甲不全,戰鬥力薄弱,難以抵抗虎狼之軍,一旦城池失陷,襄陽城必然生靈塗炭,三十五萬人口啊!老將軍,出兵救救我們吧!」
情急之下,趙秋跪了下來,來護兒連忙扶起趙秋,安慰他道:「齊王殿下也一樣痛恨王仁則軍隊殘暴,才下令讓我們攔截這支軍隊北上,我們當然不會坐視賊軍對襄陽施暴,趙司馬請放心,我這就派軍隊進城協防!」
趙秋喜極而泣,連聲感謝,來護兒當即令虎賁郎將朱寬率五千軍隊進駐襄陽城。
不到半個時辰,五千軍隊便下船集結完畢,在朱寬的率領下向襄陽北城門而去,與此同時,來護兒又拿出一萬副兵甲,讓趙秋派民團士兵前來領取,迅速將民團士兵武裝起來,襄陽城上下一片歡騰,數萬民眾趕到北城門迎接隋軍進駐襄陽城。
而原本在城內駐守的兩千唐軍也只得退出襄陽,向西撤退到谷城縣駐守,五千隋軍士兵迅速成為了襄陽城的防禦中堅,這時已是下午時分,王仁則的三千前鋒已出現在襄陽城的十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