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攀登之路 第242章 角色魅力

這樣一部影片,最重要的是什麼?就像對影片而言,死侍最重要的能力是嘴炮一樣,絕不會是故事、邏輯或者哲學思考,而是角色的魅力!

換句話來說,到時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死侍這個角色,要展現出一種非常另類的,又超脫凡響的魅力!

所以,在墨菲準備的劇本裡面,電影故事的三要素是:角色、角色、還是角色!

其他結構、節奏、情節那都是次要的,只有把死侍角色立住,觀眾才會無怨無悔、心甘情願的跟著去走完這趟旅程,如果角色不立起來的話,那這個看起來特別,實則還是俗套的故事就沒法講了,觀眾會不斷較勁邏輯是否合理,會不斷的找各種情節上的漏洞,這樣事情就很難辦了。

墨菲首先要思考故事將如何影響主角——不是觀眾,不是製片公司,不是他自己——不去管影片的類別問題,如「什麼會造就好的超級英雄電影?」

相反,墨菲更多思考的是死侍應該陷入什麼樣的紛爭,然後再拿出可行的故事,以角色為基礎,創建一個強大的、清晰的故事。

墨菲特別注意的是故事創意必須是主動的,故事必須由死侍這個主角開展行動,是死侍的動作和行為定義整個故事。

對於創作一部電影劇本來說,靈感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包含角色的特定場景,也可以是讓人興奮的情感衝動,也可以是關於故事概念的抽象想法,比如「你本以為自己可以對抗獨裁的力量,但這些力量將最終贏得勝利」的星戰前傳三部曲的概念。

無論故事靈感是何種形式,只要由死侍得到故事的胚芽,墨菲就可以用它來創造穩固的,可行的故事。

死侍變態的就像是個非人類,但墨菲不會圍繞非人類建立故事,那可不是一個編劇該做的故事,所有好故事都是圍繞著人與衝突構造,別說死侍只是一個改造人,包括《海底總動員》《小鹿斑比》和《怪物史萊克》這樣用其他生物形式來掩藏其人性本質的片子,在想像主角時,也要思考清楚主角的缺陷是什麼。

是的,缺陷如今對一個電影角色非常重要。

或許其他人還沒看到這點,但墨菲很清楚,那種無所不能、連自身麻煩都能輕易解決的角色,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的電影的需要了,所以超人電影是最難拍攝的超級英雄電影,蝙蝠俠也要從神壇跌落才能完成救贖。

類似的角色缺陷被墨菲稱之為「致命缺陷」,是一個角色缺乏的非常重要的人性特點,這不是影片中角色需要或者天然帶有的東西,而是導演或者編劇需要給角色的東西。

這種「缺陷」可能是沉迷,也可能是錯誤的目標,比如曾經《華爾街之狼》裡面的財富與權力總是好的;《庸人哈爾》中的希望受人歡迎等等。

作為項目的發起者和真正的實施者,墨菲在構造死侍這個角色的時候,必須與主角死侍面對面「討論」這種深層次的問題,這將最終給故事的結尾帶來非常重要的變化。

死侍的缺陷是什麼?話嘮,好色,貪財,不負責任……

話嘮需要一定的設計,不能無限制的廢話,那樣只會引發觀眾反感,這方面墨菲給小羅伯特·唐尼打了電話,專門讓他過來待了一天,小羅伯特·唐尼本人就是個嘴炮型的話嘮,跟墨菲溝通過之後,抱走一大堆關於死侍的漫畫和墨菲的大綱範本,去為死侍設計嘴炮台詞。

死侍非常好色,無論哪部漫畫作品,只要是當作主角登場的女性最後都曾跟他有過親吻、親熱,尤其因為自己死不了,曾經還愛上了女死神,後受到同樣愛上女死神的滅霸的詛咒,成為了不死之身,無法跟她在一起。

所以,一個美艷性感的女主角是必須的,而且兩個人要同樣好色,可以設置一場感情戲,這兩人一年的時間裡,就躲在一起纏綿,變著花樣的嘿咻。

角色缺陷能讓死侍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他顯得更有魅力,能引發觀眾的共鳴,但塑造這樣一個人物,僅僅有角色缺陷是遠遠不夠的,死侍還要有一條能通向滿足的道路,也就是角色的計畫。

墨菲在劇本和影片中,必須讓死侍踏上自己的旅途,讓角色心中感受到痛苦。

相對應的,就是韋德·威爾森因為愛和癌症,決定進行危險的人體試驗,變成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同樣因為愛想要找回原本自己的外貌。

這中間肯定會經歷很多痛苦,卻是必須的。

比如在《午夜牛郎》中,喬·巴克決定成為紐約最成功的男公關,這個主意真的很糟嗎?其實他在這條路上學到的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多。

同樣,在《萬福瑪麗亞》中,年僅18歲且懷孕的女主人公放棄工作,又不得不很快賺到錢,於是她決定成為一名毒品販子。

對電影和劇本來說,角色這樣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卻是無比正確的!

這兩位主角本以為自己可以控制結局,結果卻沒有,他們的失敗卻成就了影片的成功。

所以,墨菲會在這裡發力,必須讓死侍走上一條痛苦的路,這會很殘忍,很粗暴,但也將富有同情心,讓死侍踏上這段波折的旅途反而會造成某種徹底改變或認可。

這段讓死侍通向滿足卻最終失敗的道路是他需要的情節,也是死侍和觀眾通向新世界的地圖。

而這些,還將體現一個電影角色必須的價值觀。

在電影里可以看到很熟悉的價值觀,比如說「愛會找到出路」、「做你自己」、「與人相連」、「錢不是萬能的」、「家庭可以拯救你」等等。

在過去,好萊塢把這些稱為「信息」,就是那些在生活中公眾努力相信的基本真理。

但是,電影角色的價值觀不應該是牧師講道或論文,不能強硬的塞給觀眾,而是要通過活動、行為和話語等戲劇方式來表現。

而死侍的價值觀非常特別,這也是角色魅力的一部分。

設定好死侍的缺陷、行動旅途和價值取向,墨菲再為他制定劇本中的行動結構表。

通過這個表,墨菲把對死侍的各項設定組合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可以把它作為擴展版的「推介」。

事實上,一旦墨菲完成表格,就可以將其牢記在心,並且交給比爾·羅西斯和卡拉·費斯初步看看了。

行動結構表是所有構成劇本故事基礎的元素的集合,墨菲這樣做,能讓人立刻看到整個故事,比如好萊塢慣用的「煽動事件」、「行動呼籲」、「高潮」和「決心」。

他會把他的想法提煉為六到十個很短的段落,篇幅不超過兩頁普通劇本。

這不會是一張事件表,墨菲不用列出故事中具體的,實際的場景。

動作結構是一種定義主要的弧線和價值觀的方式,無需填入所有的細節,比如說在劇本第二幕里,他就可以將「發生了壞事」設置為佔位符,因為可以在事件表裡詳細介紹這些動作和事件。

這方面的工作也容易的多,好萊塢有現成的行動結構表模板可以使用。

搞定這些,墨菲可以以此作為範本,以填充模板的形勢,開始劇本故事內容的填充,而且填充也不會搞什麼出其不意的內容,會按照傳統的三段式結構發展。

雖然整個故事會採用倒敘,但節奏還是以標準的好萊塢模式走,死侍開場必然是個比較普通的小人物,然後通過一些不怎麼起眼的小事,與其他主要角色產生交集,乃至發生衝突,這也是很普通的劇本激發事件的方式。

一旦死侍激發事件,他就需要作出決定,劇本里的決定不是因為慾望或者角色的計畫,而是墨菲將死侍推上他該走的路辦法。

接下來就是三段式結構第二幕的旅程和考驗了,死侍處於一個普通人時的簡單故事,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複雜化。

這段過程中,其他角色和死侍的糟糕決定組合而成的現實會給主角帶來更多痛苦和複雜化,迫使角色掙扎,推動劇情進一步向前發展,並且讓故事變得更為複雜化——若不做出某事,主角就無法前進,主角已用盡所有辦法。

到這裡,第二幕也可以宣告結束,然後是關鍵的第三幕。

第三幕也就是主角的決定和整個故事的高潮。

一旦做好重要決定,作為主角的死侍就不再因為主要問題而掙扎,墨菲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以及死侍最後形成的價值觀。

那當然就是死侍決定改變,認同自身缺陷。

這是故事的價值所在,人物終於了解到為什麼最初的計畫或「滿足」是海市蜃樓,但也收穫了更重要的東西,對於自己的嶄新認識。

劇本也到此結束,整個故事正式完成,然後墨菲再對一些邊邊框框進行修改和填充,比如死侍的嘴炮台詞除了借用漫畫的一部分外,還交給小羅伯特·唐尼撰寫,以更加符合現在的社會形勢。

裡面的黑色幽默戲,也找來結束度假的塞斯·羅根和喬納·希爾幫忙,這兩個胖子都是搞笑的能手。

在完成劇本初稿後,墨菲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