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之章 第二十四章 錢座之設

二月下旬,就在我和石谷菜菜婚禮過後的第三天,信長向岩倉出兵了。

岩倉方去年損兵折將,城町被搶,糧食被割,元氣傷得一塌糊塗。領內的大多數豪族都倒向了清州,比較忠誠於岩倉方的豪族,基本上被清州和清州支持的豪族剿滅乾淨。信賢得位不正,在圍城期間又強力壓制家臣,家中矛盾積壓了不少。在信長的攻擊下,我相信他這次堅持不了幾天。

不過,這次出兵沒我什麼事,丹羽長秀留守清州,而我是他的奉行副役,擔任問注奉行,也就是負責處理町內的糾紛和訴訟。

信長這一系素來注重商業。當初能夠崛起,依靠的就是商業帶來的大量金錢。信長的父親信秀,當初只控制著海東郡與中島郡的小塊領地,居城是兩郡交界處的勝幡城。但是,他們的附近有個寶庫——津島。

津島是一個繁榮的門前町和港口都市,津島港和今川家的駿河港齊名,是東海道數一數二的大港口;另外還有津島神社,系由天皇親自賜名,津島的牛頭天王祭,在現代是日本的三大川祭之一,與大阪的天滿天神祭、宮島的管弦祭並稱。1501年,本願寺蓮如的六子蓮淳在附近的長島建立願證寺後,就是依靠著津島信眾的支持,成為與石山本願寺、加賀國並列的一向宗重鎮。

在信秀時代,津島由人稱「四家、七名字、四姓」的十五家土豪聯合控制,勢力最大的是「四家」之長的大橋家。信秀通過與大橋家當主大橋重長聯姻的方式,把勢力伸入了津島,並取得了控制權,交由叔父織田玄蕃允秀敏治理。其後,得到了津島大量金錢收入的織田信秀實力大增,最終成為尾張最大的勢力。

因此,在控制了清州後,信長發揚本家的「優良傳統」,大大擴展了城下町的規模,使之成為了本家領內更勝於津島、熱田神宮的錢庫。

在原本的歷史上,不久之後,他甚至改變了軍旗,將軍旗上原先的木瓜家紋換成了三枚「永樂通寶」……

但是,隨著人數的增多和商業的繁榮,各種治安問題和糾紛訴訟大大增加了。特別是在去年岩倉町被毀以來,大量破產商家、手藝人和町民來到了清州,作為清州奉行的丹羽長秀,有好一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維持治安和處理糾紛上。

在我擔任他的副役後,他很樂意的將這部分事務交由我處理。上任沒多久,我就真切的發現,這的確是個繁瑣的工作啊。

治安的工作,我主要依靠秀景,他以前在長秀手下干過,作為治安眾做著類似「城管」的事情,這次我就讓他擔任了治安組頭。小夏最近似乎和我在賭氣,但她和秀景很能合得來,我就讓她輔助秀景的工作。

三月初的時候,信賢在父親信安的中介下,向織田信長投降,岩倉町基本上被廢棄。於是來到清州的人就更多了,其中還有不少失去主家的岩倉武士。有些武士仍然懷著對主家的仇恨,時不時的在町里惹是生非。這樣一來,原本尚可維持的人手立刻顯得捉襟見肘了。我不得不向丹羽長秀求助,為此他支援了我一部分人手,並將家臣上田重元、與力桑山重晴之弟桑山市右衛門重政派來協助我的工作。

之後,好友淺井政貞又向我推薦了山內辰之助一豐。他是岩倉方家老山內盛豐之子,自前年父親和兄長在黑田城被犬山方討死後,失去主家的家臣們紛紛散去,他本人和弟弟則託庇在母家親戚、苅安賀城城主淺井高政門下。但是去年他元服後,家中的家臣紛紛回歸,而淺井高政卻無意替他養活那一大幫人了。聽說我這裡需要大量人手,並且我本人似乎收入頗豐(酢菜屋的收入),淺井政貞將他推薦給了我,附帶的是山內家的一幫子家臣山內吉助(弟弟山內康豐)、五藤浄基(另有妻子、長女和兩個未成年兒子,日後的五藤為浄、五藤為重)、祖父江勘左衛門與祖父江一秀父子(女人和小孩另算)……還真是買一送多啊。

鑒於這是第一個投奔我的戰國名人,我大方的給了他一百貫的年俸,以及每人兩貫的奉事津貼,將他一家子全養了起來,同時把秀景和小夏的年俸提高到了一百五十貫。

其餘的訴訟和調解事務,我暫時只能自己負責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規章制度方面的欠缺。例如說,我遇到的很多經濟糾紛都是關於錢幣的問題,特別是金與銅錢、永樂錢和鐚錢的兌換比例。

日本與中國的交往始於唐代,當時正是中國廢棄五銖錢、改鑄通寶錢的時候,先進的鑄錢工藝由朝廷控制著。所以日本只得到了鍛造的工藝,沒有得到鑄造的工藝。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雖然能製作鋒利精良的武士刀,卻無法鑄造文字清晰、式樣整齊的方孔銅錢。

慶雲5年(708)1月,在武藏國秩父郡(現秩父市黑谷)發現了和銅。當時剛好是朝廷進行準備遷都的時候(710年平城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得到了這個報告,政府對此大肆宣傳,把年號也改成了「和銅」,並學著唐朝鑄造銅錢。這就是日本最早的錢幣——和同開珎。

然而,當時的經濟基本上是以米和布作為價值標準,人們並不能馬上接受以政府名目發行的貨幣。和銅4年(711),為了打破這種無人使用的局面,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其中最「給力」的是《蓄錢敘位之令》,地方官(郡司、少領)需累積6000枚以上的錢幣,否則不予錄用;並且累積1萬枚和同開珎後就可以陞官,平民累積100萬枚可以授予官位(只是累積不用上貢)……從此,日本才漸漸的有了銅錢的使用和流通。但是,由於所鑄錢幣質量低下和成本高昂,日本在天德2年(958年)放棄了自己鑄錢,改從中國輸入。這一過程從宋代一直持續到明代,在永樂年間達到了高峰。永樂通寶這一貨幣,就是成祖特意為用於對外貿易和賞賜而鑄造的,在中國國內倒是因為明初大力推行紙幣「大明通行寶鈔」而流通得不多。

事情就是這樣,日本從明朝得到了大量的永樂通寶(1636年幕府發行了寬永通寶,1640年開始以之回收以永樂通寶為代表的渡來錢,至1658為止共發行了27億5千萬枚)。與此同時,一些擁有銅礦的地方守護則自己鑄造被稱為鐚錢的銅錢。這兩種錢在關東和關西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對待。關西掌握著對明貿易,得到了過量的永樂通寶,因此而很不受待見。制霸關西的大內家為此在1485年專門出台了「撰錢令」,命令領民不可因厭惡而拒絕使用永樂通寶;室町幕府從1500年開始直到1513為止,毎年也都會發布撰錢令……但是,在關東的永樂通寶卻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尾張作為控制商道的商業重地,正處於關東與關西之間,因此而引發了大量的糾紛。

關於這個問題,我和丹羽長秀商量後,決定請信長強行規定一個兌換比例。

事實上,直到1569年,織田信長才發布類似的命令。現在由於我的建議,很可能將這一命令的發布提前10年……

至於兌換比例,我的建議是1永樂錢當4鐚錢,這也是日後江戶幕府的兌換標準,但是這還需要得到信長的支持。

在這個時候,知多郡領內忽然發生了一件事情,本家的大高城和沓掛城被鳴海城的山口教繼寢反,投靠了今川家。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話,整個知多一郡都面臨著淪陷的危險。信長急忙召集眾臣展開了評定。然而,本家的大部分精力、人力和金錢,都用在了控制新得到的上四郡領地上,一時之間根本無法出兵。無奈之下,信長只能將這件事交給瀧川一益,由他施行調略。

調略也需要錢啊。信長把目光轉向清州奉行丹羽長秀和津島奉行織田秀敏。

丹羽長秀報告了清州町的收入和內政狀況,然後順勢提出了我倆之前商議的撰錢令。

「這件事,能夠增加每月的收入嗎?」信長摸著下巴問道。

丹羽長秀看了看我,我連忙雙手撐地,俯身向信長報告:「稟主公,短時間內可能難以達到這個效果,但是從長遠來看,收入絕對可以得到提高的。而且,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很多關於錢幣的糾紛。」

「那就發布命令吧!就按照你倆商議的比例。還有,盡量想辦法提高每月的收入。」信長說。

聽到信長提到收入,我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既然已經規定了兌換比例,那麼在大宗兌換方面,是不是可以如現代外匯的買賣那樣,在買入和賣出上收取一定的費用呢?據我所知,在永樂錢與鐚錢的兌換上,關東和關西兩地之間,存在著不小的比例差。我相信,離開清州前往關東和關西的商人,是很樂意付出一點錢,將手中的貨幣換成目的地那邊的優質貨幣的。

「稟主公,臣下有一個方法,可以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

「哦?」信長的上半身稍稍前傾了一點。

「可以仿照其他行業的做法,設立一個『錢座』,用來提供貨幣的兌換,然後收取一定的費用。由於關東和關西的用錢習慣,臣下認為,很多離開清州的商人都會很樂意的。」

「提供兌換的話……需要一大筆錢吧。」信長想了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