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金箍棒的音樂天賦

用「崔健」的小號,用自己在上一世的親身經歷,林在山給發問的這個學鋼琴的新人回了貼——

……

樓主你好,所謂的音樂天賦,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就我個人的感覺,人和人之間確實是存在著音樂天賦的差別。

我從小學鋼琴,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學鋼琴,但我還從沒遇上過非科班出身的人成年之後突然爆發出音樂天賦的。

人的音樂天賦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的。

而你的問題——哼歌只能用哼的找到下一個音,用鋼琴只能用鋼琴找到下一個音,不能把哼的音變成鋼琴音,是因為你現在還只有「相對音感」,沒有「絕對音感」,學習了視唱以後,你就可以用首調唱法把哼的音符變成鋼琴音了。

你現在與其考慮有沒有天賦,不如直接去找個老師學學就知道了。

就我個人的經驗,你要想把鋼琴練好,首先要三個條件:遇到好的老師,入門早(一般最佳年齡為4歲),在手不壞的條件下盡量多練。

滿足以上三條,你在外人眼中就像有了音樂天賦。

當然,天生手指長其實也是個優勢,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易成為鋼琴家。

不過從小學琴的人,手指都容易變粗短,那些所謂鋼琴家的手都修長白皙的妄想,就都退散了吧。

長期練琴的手指,即使長也是骨節突出的,指尖繭子又硬又厚,觸覺遲鈍,我以前學鋼琴時,不得不經常把繭子撕掉以保持對琴鍵的觸覺,不小心撕破了皮,流血也要接著練,練完一遍得趁著鍵上的血跡還未乾,拿抹布擦掉。(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而且常彈鋼琴,大拇指會逐漸變成紡錘指——即第一節比第二節粗。無論多瘦的人,大臂都有揮之不去的肉。

其次,鋼琴演奏是個藝術表演的行當,身高適中,外貌端正,演奏之路會更好走。

我給你總結一下:與鋼琴表演有關的天賦,大概只包含有手指長,外貌好。

如果志在做鋼琴老師,以上錦上添花的東西全都不用。

至於樂感音感技巧什麼的,一是看你父母是否有心早培養,二是要看你老師的水平,三是要看你自己有沒有用功。

天縱奇才存在與否,這個不好說,但就我就這麼多年學鋼琴的經驗來說,我還從來沒見過無師自通這樣的人。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賦,如果不努力,也是白搭。

還有我要再多一句,要想學好鋼琴,除了專業的鋼琴課必不可少外,你還應該重視音樂素養類的課程學習,主要的基礎課,就是視唱練耳和樂理。

學樂理和學生物歷史等文化課沒兩樣,毫無天賦可言,就是努力學努力記努力去感悟。

而視唱練耳,則講究耳濡目染,要常練。

我親眼見過,視唱練耳老師家5歲的寶寶聽音要比一位古箏專業的大學生還快還准。——這就是常練形成的習慣與能力。

所以想培養視唱練耳方面的「天賦」,你從小就要開始聽鋼琴了。

聽鋼琴也是最好的方法。

為什麼非要聽鋼琴而不是別的樂器呢?因為鋼琴完全按照標準音準調律,除調律師以外,鋼琴琴弦一般沒人動,所以一般情況下,鋼琴的音是最準的。所以鋼琴專業的人,在音準方面一直就有優勢。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絕對音準】——據說天生就有絕對音準的人想跑調都跑不了,這可能也算是一種天賦吧。不過我只是聽說有這種人,我還從來沒見過有這樣的人。

音樂事業和其他的事一樣,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大部分天才,都只是在努力的偽裝而已。

至於看你說哼哼旋律想變成鋼琴音,你應該也是想學作曲吧?

要想學作曲,你首先要學好基本的作曲知識,各種樂器都要會一點,多看多聽不同的音樂形式。

如果說其他音樂專業多少還有先天和父母早培養的因素,那麼學習作曲大多從高中或大學開始,對這兩個因素要求更少。所謂音感來自練習,靈感來自閱歷。天賦對於作曲而言,充其量只是吃飽前的最後一塊餅罷了。

……

林在山結合著自身的經歷,給發問人寫了相當詳細的回覆。

其實他平時在專業版塊回覆帖子,只要有時間,都會寫的很認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學所想,啟發或幫助到別人。

他這算是以身作則了,他希望來Beyond論壇專業版塊討論的朋友,都能本著認真的態度來交流和切磋。

他這帖子發出去後,立刻就有掃貼的朋友給點了贊。

想到什麼,林在山又多寫了一個回帖:

……

再補充一點吧,我聽過這樣一個說法,也在自己以及身邊彈琴彈的好的朋友身上都驗證過,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天賦。

據說,當人把平伸時,手背上,如果出現與2345指一一對應的凹陷(就像酒窩一樣的小凹槽),這種手好像更適合彈鋼琴。

就這點,我一直找不到科學依據,但我遇上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一般彈琴彈的好的人,手背上都有這樣的凹槽。樓主,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手背上有沒有這樣的凹槽,如果有,說明你也有彈琴的天賦哦。

……

這個回帖發出去後,立刻就有人回覆,說他們手背確實有這樣的凹槽,從側面印證了林在山的這個說法。

金箍棒看到後面這個回帖,也立刻回帖了:

……

崔健同學,你說的手背後面有凹槽,這個不是天賦,一般從小練琴的人,鋼琴彈多了,指骨關節會往後掰,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這樣的凹槽。只要從小就練琴,並大量練習過鋼琴的人,手背後面都有這種凹槽。我就有。

……

林在山以崔健的小號給金箍棒回覆:

……

不一定。我認識幾個朋友,也是從小練琴的,且長時間的練過鋼琴,但他們手背就沒有特別明顯的凹槽。客觀的講,他們的鋼琴天賦確實很一般,彈的不如有凹槽的人彈的好。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我才更加相信手背凹槽的人彈琴會更好。——當然,我這種判斷很片面,沒有科學依據,也沒有大量的統計印證過,這純粹是我個人的經驗談。

……

金箍棒心情好好的給崔健又回了貼:

……

你說的彈了很久鋼琴手背還沒有凹槽的,是因為他們的手太胖吧?指關節掰不過來,如果手指常掰,手背上肯定有凹槽的。一般手指不夠靈活、掰不過來的人,彈琴肯定不行。這要說起來,也算是一種天賦了——手指必須能掰的很開,才能彈好琴。

……

林在山笑著給金箍棒短回了一帖:【哈哈,仔細想想也是啊。】

聊起來後,楊青霞也來了興趣,針對鋼琴天賦這件事,發了個小長貼,來發表她的看法:

……

上周我有幸聽了一場全球頂尖音樂學院教授的講座,眾所周知的近期一些超紅的古典鋼琴明星有好幾位都是這個教授的學生,他是見過天才的,所以他說的話,是有一定權威性的。

這位教授結束後是提問環節,有一個14、5歲的小女孩,滿懷期待的走到教授面前,用稚嫩的聲音問教授:「怎樣確定自己是不是在音樂方面有天賦呢?」

這位教授給出的回答是,知道自己在音樂方面有天賦,是4、5歲的時候就該被發現的,如果15、6歲才發現自己有天賦再培養已經晚了。

這教授說的話,應該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天賦這種事是確實存在的。

我看過林大叔早年的經歷,他都是靠自學成才的,他為什麼能紅?這和他身上的音樂天賦是分不開的。

看他現在的作品,更是能感覺到爆炸性的天賦。

這就是所謂的天縱奇才吧。

一般來講,音樂天賦是幼童時就很明顯的一種顯現。即使大器晚成的貝多芬,也在兒時也有過人的音樂才華並被他的父親發現。

以我個人說,嬰兒時期我媽媽就發現離開我我就哭,一哭什麼都哄不好,但一放音樂我就會停了,會跟著音樂閉著眼睛很享受的搖擺(還有現在看了都會笑出來的照片哈)。

3歲我就經常哼唱自己想的旋律了,4歲開始學琴(古箏),並馬上能即興彈出悅耳的曲子,而且越多人看,我彈的就越好。這麼說可能有點臭屁了,但這確實是我身上的真實情況。我只是以自己來舉個栗子,說明天賦的存在。大家要看的不爽,吃了我這個栗子就好,別罵我,我不是專業的音樂人,我就是個喜歡音樂的人。

至於樓主說的問題,前面崔健同學講了,這是相對音感和絕對音感的問題。但其實吧,基本上所有人心裡的旋律比彈出來快的。有天賦的任,對鋼琴的音高熟悉一下就可以彈出來了,摸索下就可以即興伴奏,不需要認真學習。但如果彈不出來,也可能是鋼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