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永群這位昔日的「武俠漫畫之王」,怕是最清楚易安離去武俠這個題材之後,對整個行業的衝擊性了。
按理來說,易安這位「武俠漫畫之神」隱退,那他這個「武俠漫畫之王」,憑藉還可以再戰十年的《俠影》,又可以重回巔峰。
但事實總是那麼不盡如人意,易安的離去,雖然又讓他柯永群,成為了作品單行本銷量最高的漫畫家,但是,他《俠影》新一冊的單行本上市,其月銷量遠遠不如之前易安還在的時候。
這也讓柯永群都感到非常無奈,易安的封筆,簡直讓許多原本最忠實的武俠漫迷,都放棄了武俠,或許是覺得,武俠已經讓他們傷心?
可這關其他漫畫家的其他武俠作品什麼事呢?為什麼易安的封筆,也要讓他們都為她「陪葬」?
柯永群沒有想到,自己的擔憂最終成真了,易安老師既然可以憑藉一己之力,造就這個「武俠黃金時代」,那她的離去,當然也便意味著這個黃金時代的結束……
除非能夠有一位可以與易安相媲美的天才漫畫家橫空出世,再為武俠這個題材注入新的活力,否則武俠的確前途堪憂。
安憶這位始作俑者,其實或多或少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不是她自負,而是她認為金庸、古龍、黃易這些武俠大師的作品,的確無可替代,看了他們的這些商業與藝術結合得十分完美的經典武俠之作,再去看其他武俠作品時,當然會失去興緻。
所以安憶終究還是在心裡有些過意不去的,雖說她之前畫了那麼多經典武俠作品,的確加速了這個題材的發展,但是現在的撒手離去,似乎又像是在親手毀滅這個題材似的……
但是安憶也沒辦法,新派武俠的興起與沒落,也算是一個歷史的進程,在另外一個世界,武俠這個題材的發展軌跡,就是如此。
而安憶始終還是為哥哥的事業著想的,她看到《青漫周刊》被她的「易安封筆」,搞得如此慘淡,銷量暴跌到那種程度時,她有些自責,實在是因為她還是低估了易安的影響力。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她選擇用「安安」這個知名度不下於「易安」的馬甲,來救場。
安憶原本準備自己畫的開創「穿越」流派的開山之作《極品家丁》,便不準備自己畫了,她讓自家兄長大人,再次如《美少女戰士》那樣,為她選擇了一個漫畫創作團隊,由她來擔當原作,各種人設也由她來負責,但具體的執筆,則交給那些畫師們。
沒辦法,安憶雖然繪畫速度逆天,但是她不管是畫什麼,都有一種一定要畫好它的強迫症,即便是她本人作為女孩子,並不喜歡的武俠作品,她也都是非常認真地去畫它們的,儘可能歡迎它們本來的味道,這才能鑄就經典。
換做是其他漫畫家,就算他們擁有金庸、古龍、黃易來當原作者,怕是也無法畫出他們的風格,尤其是古龍的作品,那種氛圍與意境的拿捏,毫不客氣地說,也只有安憶這樣擁有金手指的超級天才,才能將它完美地用漫畫展現出來。
雖說漫畫這個體裁,要比小說更加直觀,但是涉及到小說中的那種意境,那種給予讀者幻想的空間,它是不如文字的,而古龍的文字,又恰恰最為別具一格……
也正是因為如此,到現在都有不少人認為,易安的那些古龍風格的漫畫作品,其原作,應該就是安安老師,實在是因為安安老師那些漫畫作品的中的「逼情」,與古龍風格的漫畫作品,一脈相承。
安憶選擇在這個時候甩出《極品家丁》,主要還是想將「穿越」這個腦洞放出來,這穿越一出,怕是要讓所有漫畫家,都感到靈感來了!
尤其是那些同人作者們,原本他們畫同人,基本上都是用原來作品中的角色,畫出他們心目中不一樣的故事,最多也就只是,原創一個本來那個世界觀中的人物,與其中的角色進行互動……
然而只要穿越這個大殺器一出來,絕對會有不少同人作者想到,將看過這部作品的現代人,穿越到這個世界中去,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覺,橫行天下,成為人生贏家。
其實原本「穿越流」作品的鼻祖,大概應該是黃易的《尋秦記》,只不過安憶是真的不想再畫武俠了,而且《尋秦記》的主角項少龍,也是各種搞來搞去,卻依舊沒有改變歷史,這種「歷史無法改變」的設定,既然出現在《大唐雙龍傳》中一次,那再出現在《尋秦記》中,估計就又要讓讀者不爽了。
因此,安憶選擇了非常流暢的後宮架空歷史爽文《極品家丁》,並且那位名叫「林晚榮」的主角,的確很有現代人的風範,這顯然可以給當下的所有漫畫讀者,帶來極為強烈的代入感。
安憶一旦行動起來,效率還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她最近也確實沒有那麼多要忙的事情了,她在「易安封筆」這事勉強算妥善地解決之後,只覺得渾身輕鬆。
《極品家丁》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畫好了開頭,安立給自家妹妹選的那些畫師,還是非常靠譜的,其中的主筆,是一位漫畫界的資深畫師,他的原創能力實在太弱,一直都是和別的原作者合作的,這一次他能夠和安安老師合作,他可是激動壞了。
誰不知道安安老師的作品,一向創意一流,腦洞巨大,現在易安老師已經封筆,連累了整個武俠漫畫界,然後大家回過神來一看,竟然發現,安安老師這位並沒有靠武俠漫畫成就至高神的漫畫家,竟然取代了易安老師,站在了漫畫界的巔峰!
現在他能夠與安安老師合作,即便並沒有署名權,但是他依舊心甘情願!
於是,在七月中旬,《極品家丁》就迅速刊載在《青漫周刊》之上,它名義上就是安安老師的作品,所有業界人士都也都看出,這是一部「救市之作」,扭轉《青漫周刊》當下的不利局面的。
那麼,它到底能否「救市」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