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提出的財政預算,實際就是績效預算,其核心是主張朝廷的預算必須與朝廷的中長期戰略計畫相結合。
強調以官府職能的整體目標為導向,用績效作為約束手段,以績效責任換管理自由;在強調政事堂這個最高機構對支出總額進行控制的同時,將自由使用預算資金的權力賦予各個下屬部門。
比如都水監,朝廷按預算將一千萬貫拔給了你,那怎麼用這筆錢,就是你都水監的事了;朝廷只看績效,你拿了這筆錢,到底修了多少河堤?這些河堤相對於一千萬貫而言,效益如何?是值是虧?這將直接反映出都水監官員的能力。
這種績效預算制度的特點,是按計畫決定預算,按預算計算成本,按成本分析效益,然後根據效益來衡量官員的工作業績,它對於監督和控制預算支出,促進官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提高支出效益、防止浪費、最大程度地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將有極為積極的作用。
這個財政預算方案一經楊逸提出,高瞻遠矚的章惇稍一思索,立即就明白它好處所在。
以前各部門官員績效考核的方式都比較模糊,如何評定一個官員有能力,很難有直觀的對比,以至於官員的升遷經常不是看能力,而是看資歷。
許多官員便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裡,尸位素餐、得過且過,反正混夠了資歷便能升遷。
現在若是實行財政績效預算,本身你在提出預算時,你的預算由哪部分組成,有沒有什麼新想法、新項目,都一目了然;若是你申請的預算只包含了本部門官員的俸祿,那就表示你這個官員啥事也不沒打算干,就是混日子。
若是你申請的預算包含有新項目的支出方案,那麼這個項目完成得如何?效益如何?年底立即就反映出來,而工作的績效等於官員的能力,朝廷可以依此給予獎罰。
這種財政預算的好處不言而喻,章惇、蘇頌、李清臣等人很快就點頭表示贊同,然而六部尚書除了蔡京外,其它人都默不作聲。
原因很簡單,財政預算直接針對的就是他們,一旦實行,他們的能力將直接反映出來,一時間各人心裡都有些沒底,讓他們如何點頭贊同?
但這種預算的好處明擺著,一時之間他們又提不出反對的意見來。
你直接反對,就等於說你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沒信心,你自己都沒信心,讓別人怎麼對你有信心?那你還在這個位置上呆得下去嗎?
因此,他們只能沉默著思索這種新政策對自己的利與弊。
利還是不少的,畢竟預算一旦通過政事堂審核,那這一大筆款項怎麼使用就由自己說了算,可以說,他們手上的權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很快,禮部尚書楊畏也表示了贊同,這個好理解,禮部主要是管科舉考試、教育、外交、以及各種祭祀大典,這些方面都有一定套路,可以說績效預算方案對禮部的影響最小,楊畏稍一想就明白,因此表示了贊同。
接著刑部尚書何世寬也表示了支持,剩下工部、吏部、兵部,也不用想了,三省六部十幾個重臣都同意了,剩下他們三人能反對得了嗎?
其實最可憐的要數工部尚書張朝宗,因為工部管著各項工程,和製造作坊,財政預算最複雜,而工作效益也最直觀,績效預算自然是對他影響最大。
為了不讓老張恨上自己,楊逸投去一個抱歉的眼神,心裡也暗暗決定,有機會便幫幫他,反正十三娘這個科學狂在家裡也挺閑的。
總的來說,章惇為首相,是楊逸最大的幸運。
他所提出的各種建議,大都能得到章惇的支持,因為章惇是一個開拓型的宰相,而非那種保守的、固步不前的人。
他那超越常人的眼光,使他能正確理解楊逸從後世帶來的這些方案,並根據實際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而他那強悍的性格,超常的凝聚力、支配力、又為楊逸的這些政策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只要他點頭的方案,基本上都能在朝堂上通過。
當然,劉太后擁有最終的決定權,而劉太后的決定權有大半又掌握在楊逸的手上,至少目前是這樣,這也是他所得出的政策得以實施一種保障。
這項財政預算計畫,政事堂共花了三天時間商討完善,其中許多具體的方略引起了熱烈的爭辯。
比如,要實行財政預算,就必須先成立一個審計部門,負責審計各部院提交上來的財政預算申請;蔡京希望將這個審計部門置於戶部之下,由戶部根據歲入審核各部門的預算,這遭到了其他五部尚書的強烈反對,一旦這個審計部門置於戶部之下,戶部就能凌駕於其他五部之上,絕對不行!
此事爭了半天,最後多方妥協之後,在尚書省下另設一司,是為審計司,專門負責審核各部門的財政預算。
從明年起,大宋將全面施行財政預算制度,全年財政預算將由兩個部分組成:
第一種預算是由下而上,具體點說比如工部,首先由工部下屬的各個部門主官根據本部門的人員編製、工程計畫,按實際需要,將來年的支出預算統一交到工部尚書手上,由工部尚書審定之後,提交尚書省審計司;審計司根據你的工程計畫,詳細核算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多資金,得出評估後將預算申請與評估報告一同交給政事堂;
由政事堂和皇帝一起,根據審計司評估報告、以及戶部提交的歲入總額、和來年的經濟預測,進行全局把關,最終決定這項工程是否施行,哪項支出應該優先照顧。
戶部再按政事堂的決定予以撥款。
第二種預算是由上而下,就是政事堂根據國家的需要,制定出各種長遠的戰略目標,比如治河工程,或者對外開戰、對民生的投入等等,目標制定好後,將具體工作分派給相關部門;各部門核算出完成這項任務需要多少資金,將預算提交審計司審核,經政事堂確認,戶部撥款。
以前朝廷的財政支出,都是被動的,包括政事堂的宰相心裡也沒個底,哪裡需要錢了,就往哪裡砸,結果砸來砸去,到最後發現錢不夠用了;有些事情本來可以拖一拖,由於當時感覺國庫還有些錢,便都砸進去了,到後來有了更急迫的事情需要用錢,卻拿不出錢來,事情耽誤了,財政也透支了。
有了這項財政預算制度,基本就能化被動為主動,政事堂的宰相在年初就能作一個宏觀把控,最大限度地控制財政赤字,把有數的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讓大宋的財政支出從無序變成有序。
政事堂決定之後,再將這項政策拿到朝會上去討論,這種討論已經不是施不施行的問題,而是讓各級官員拾遺補漏,使政策更加完善,更符合大宋的實際情況。
甚至將這項政策通報全國,讓各地官員以及讀書人加以討論,但凡有意見的,都可以上書朝廷,這是楊逸自己提議的,財政預算是他從後世帶來的一種政策,用到大宋這種君主制社會上,到底會出現什麼不良反應,他心裡同樣沒底。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財政預算將關係到大宋今後的國策制定,以及各部門的運作方式,官員的績效評估,甚至有可能在大宋引發方方面面的變革。
如此重大的一項政策,楊逸覺得有必要交給全大宋的有識之士加以討論完善,這可不是他學畫畫,來不得閉門造車。
這項政策一經公布出去,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不僅是地方官吏,名士大儒,州中學子,甚至青樓中那些才華橫溢的姑娘,都開始熱烈討論這項政策。
很快,蘇東坡和范純仁分別上了一份奏章,洋洋洒洒數千言,從方方面面剖析了這項財政預算政策;范純仁提出,財政預算制度的完善,還需要一個績效審核部門的協同,某一筆錢撥給某個部門後,最後績效如何就需要這個部門進行核實,不能光看這個部門的年底工作報告,否則績效預算就是一紙空談,反而給了各部門官員更多以權謀私的機會。
蘇東坡提出,財政預算能否起作用,關鍵看審計司的職責履行得怎麼樣。審計司掌握著各門部的預算審核權,權力過大,必須另加以制約;否則若是審計司官員貪贓枉法,接受某些官員的賄賂後,在審計預算時予以偏袒,則財政預算制度反而會害國害民,國庫的錢都花到了不該花的地方,或者說本不該花這麼多錢,結果卻多支出了好幾倍。
可以說蘇范倆人都看到了問題的核心,指出了財政預算這項制度的脆弱性,以及應該完善的地方。
政事堂根據他們這些意見修改政策的同時,還給予錢帛嘉獎。
各地的官員、士子,就此項政策也提出了許多改良意見,但凡有見地的,朝廷都給接納,並予以嘉獎。
真算來,這也是朝廷發現人才的一個機會,而那些讀書人為能參與到國家大政中來,也倍感興奮,對朝廷也更加擁護。
總體而言,財政預算這項政策的推出,支持的聲音佔八成以上,楊逸一下子又成為大宋的風雲人物。
但他還沒停歇,財政預算確定下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