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269章 革職審查

金碧輝煌的文德殿里,一場激烈的辯論讓整個大殿像開了鍋一般,讓眾臣爭持不下的,正是有關讓西夏降將保多保忠、嵬名阿吳出任新組建騎兵主將的提案。

前唐時期,任用胡人為大軍主帥是很普遍,而前唐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大宋對此可謂是心有餘悸,太祖皇帝就曾說過:朕派遣去治理地方的文官再貪、再惡、再混賬,哪怕他們成天只知道盤剝百姓,也不及一個武將叛亂為禍之烈。

正是出於這種顧忌,大宋立國至今近一百五十年,對軍權的控制絲毫沒有放鬆過。

殿前都檢點一職取消,三衙長官經常空置。將領定期調動,軍隊定期更戊,使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包括神宗伐夏之時,竟任命了兩個主帥,這無不是在防範武將軍權過大。

王安石時,針對這些政策帶來的弊端,曾出台過將兵法,後來也被司馬光廢除了,將兵法至今沒有再完全落實下去。

而對異族將領的態度,大宋更是慎之又慎,基本沒有異族人可以出任重要軍職過。

現在突然提出讓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出任幾萬騎兵主將,即便是章惇這位首相提出,仍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反對者甚至包括李清臣這些重量級的人物。

其實許多人也知道,在當前的大宋軍制下,即便讓仁多保忠和嵬名阿吳出任主帥,他們也無法號令這支軍隊作亂,但如李清臣所言,口子一開,恐將來越開越大,必須防範於未然,杜絕這樣先例。

此事還沒爭出個結果,突然聽殿外傳來嘹亮的唱進聲:「大宗正、開勝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南陽郡王殿下覲見!」

只見殿門走進一個六十來歲的老者,頭戴梁冠,腰圍玉帶,一身緋色郡王服飾,面容清癯,長髯微斑,手持玉笏板邁著四方步走進大殿來。

南陽郡王輩份尊崇,因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他對趙似和劉皇后也只是輕揖一禮,趙似還得連忙讓他免禮。

南陽郡王平素是不上朝的,他突然到來,讓殿中的辯論平靜了下來,百官都悄悄看著他,南陽郡王對眾人的目光視若無睹,他施施然走到楊逸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說道:「你就是天章閣侍講楊逸。」

楊逸見這老傢伙竟是沖著自己而來,心中暗暗凜然,謹慎地答道:「回南陽郡王,下官正是楊逸,不知郡王有何賜教?」

雙方這一問一答聽似平常,但卻讓殿中眾臣頓時都屏住了呼吸,南陽郡王地位尊崇,非重大朝會輕易不會露面,如今一來便找上楊逸,這本身已經足夠讓大家猜測紛紛的了。

便是站在前排的章惇,也微微皺起了眉頭,很顯然,南陽郡王趙宗楚這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啊!

果然,只聽南陽郡王朗聲說道:「本王無權干政,賜教就不敢當了,今日本王前來,倒有一件事希望楊侍講能賜教是真。」

楊逸剛想謙虛兩句,南陽郡王卻突然一拂大袖,鬚髮具張,凜然吼道:「楊逸!本王問你,康國長公主因何出家?在西北之時究竟發生了何事?你到底對康國長公主做了什麼?以至她年紀輕輕便遁入空門!本王身為大宗正,此事涉及皇家聲譽,本王不得不問個明白。楊逸,請你回答本王!」

南陽郡王嚴詞責問,威儀凜凜恍若天神不可侵犯,兩道烔烔的目光如利劍一樣射在楊逸臉上,氣勢極為逼人,他吼聲一落,大殿中頓時傳出一陣「嗡嗡!」之聲,有如無數蜜蜂在大殿中飛舞。

楊逸臉上不動聲色,實則心裡已翻江倒海,此事他就是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當初有趙煦在還好,有章惇和蘇頌幫著周旋,最多是受趙煦私下一頓責罵,或是懲罰性的貶貶官職。

但現在南陽郡王以大宗正的身份,竟然不顧康國長公主的聲譽,將此事捅到朝堂上來,這分明地磨刀霍霍,要把他砍倒了。

楊逸心念百轉,徐徐答道:「郡王殿下,我與康國長公主之間清清白白,沒有任何見不得人之事,郡王殿下身為大宗正,還望郡王殿下能多為康國長公主、為皇家聲譽著想,莫要製造流言蜚語。」

「你還知道皇家聲譽?」南陽郡王勃然大怒,指著楊逸面門喝道:「我皇家聲譽早被你敗壞完了!本王問你,你若是沒有對不起康國長公主之處,她為何回來便堅持要出家?你說啊!」

「這……

楊逸實在不知如何解釋,但楊逸也絕對不甘心坐以待斃,南陽郡王捅出康國長公主之事,無非是想搞臭自己,扳倒自己,對方若是拿其他事來攻擊,他都雖然也會反擊,但不至於如此憤恨,這次南陽郡王算是真正觸動他的逆鱗了。

他冷冷地回望著南陽郡王,沉聲答道:「康國長公主為何出家,下官不知,此事郡王殿下大可私下去詢問康國長公主,您如此到朝堂上來責問下官,讓康國長公主何以面對世人?郡王殿下是想逼死康國長公主嗎?郡王殿下你太過分了!

你如何污衊下本不要緊,但郡王殿下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拿康國長公主的聲譽、拿皇家的聲譽來作賭注,你雖然地位尊崇,但下官還是要直言一句,這大宗正之位,你不配!」

「楊逸,你好大的膽子,做下如此齷齪之事,竟然還敢來指責本王,你簡直是無法無天!」南陽郡王被他一駁,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竟惱羞成怒揮掌對楊逸就打。

楊逸疾身後退,避開他的巴掌,誰也沒料到事情發展這麼快,莊嚴的朝會上竟動起了手來,包括劉皇后在內,全都驚呆了。

就在這時,只聽大理寺卿劉奉世出班奏道:「陛下,紹聖皇后,據臣所知,先帝大行前,曾下過中旨招楊逸回京,正是要欽定此事,可惜天不假年,先帝突然大行,楊逸因某些人包庇,僥倖逃過嚴懲,本官作為大理寺卿,有權重新審理此案,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此事蘇頌和李清臣要避嫌,都不好出班說話,只見章惇執笏出班,沉聲奏道:「陛下,紹聖皇后,據老臣所知,先帝大行之前,確實下過中旨招楊逸回京,但聖意卻是招楊逸回京述職,請問劉大人,先帝招楊逸回京問責之說從何而來?請劉大人拿出明文記載。」

劉世奉冷冷一笑道:「先帝中旨上確實是招楊逸回京述職,但各位試想,當時楊逸到環州任職未滿一年,先帝有何理由招楊逸回京述職?若真是這般,旨意自應由中書省來擬,備註存檔。先帝下中旨必是有不得已的理由。」

新黨也不是傻子,已知道今日南陽郡王此舉,其實和彈劾刑恕、來之邵一樣,根本就是針對新黨成員的一種攻擊。

之前是刑恕和來之邵,現在是楊逸,接下來輪到誰?

張商英等人都是「除惡務盡」的人,對劉奉世這些「餘孽」站於朝堂之上,其實早就看不順眼了。

這時見他再蹦出來,張商英等人哪裡還忍得住,只見張商英疾步出班,對劉奉世怒目而視道:「劉大人恐怕是想審案想瘋了吧?南陽郡王所提之事,就算劉大人想當案件來處理,也總得有苦主,有原告吧?南陽郡王只是在向楊侍講詢問康國長公主出家的原因,楊侍講已答不知,那麼原因就應去向康國長公主詢問,若是康國長公主說楊逸有何褻瀆行為,到時再問罪楊侍講不遲。劉大人此時跳出來,請問你想審誰?大理寺審案就這般隨意嗎?陛下,紹聖皇后,臣要彈劾大理寺卿劉奉世濫用職權,濫入人罪!」

張商英話聲一落,御使劉海、羅定,中書舍人林希等人也紛紛出班彈劾劉奉世,一時之間劉奉世反倒成了眾矢之的。

這時南陽郡王搶步上前,凜然四顧張商英等人,向御座上一拜說道:「陛下,紹聖皇后,不管楊逸對康國長公主做了什麼,他褻瀆了皇家尊嚴這已經無須置疑,康國長公主出家也確實是因為楊逸,先帝未及問罪便大行,如今必須徹查楊逸之罪,以明正法典,以告慰天帝在天之靈。」

此事異常棘手,劉皇后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她強作鎮定問趙似道:「官家以為當如何處置?」

趙似哪裡知道怎麼辦?憋紅了一張臉無所適從,作為尚書左僕射的蘇頌此時出班奏道:「陛下,紹聖皇后,此事涉及皇家成員,老臣建議先將楊逸停職,然後著內侍省低調查詢核實之後,再對楊逸加以處置。」

蘇頌這也是不得已,他不好偏袒楊逸,只能盡量縮小此事的影響,讓內侍省來查辦,總好過讓外廷大張旗鼓地來查。

劉皇后一聽他這建議,不及多想便出言道:「蘇相言之有理,此事便交由入內內侍省都知去查辦吧!好了,此事至此為止,爾等不得再多作爭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