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終極戰爭:毀滅紅色帝國 第二百二十節 新式兵器

伏爾加河下游城市,恩格斯。

儘管天氣仍然寒風凌厲、雪花紛飛,氣溫仍然是滴水成冰,但白茫茫一片的冰天雪地間已經隱隱有少許頑強的植物開始噴吐絲絲綠色了,給料峭的寒意增添了少許的春意。北亞大陸的春天已經姍姍來臨了。

圍聚在恩格斯河畔的於上將、蘇上將、王上將等高級將領們無一不是滿面春風,他們正舉著望遠鏡仔細地眺望著周圍,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又一次的巨大勝利讓他們十分滿意。恩格斯位於蘇聯此時僅有的三大工業基地和農業糧倉——伏爾加河地區(河的西部)、頓河地區、高加索地區的交匯點,隔江遙望的是重鎮薩拉托夫,而從恩格斯出發再順江而下四百公里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即使是莫斯科,此時距離恩格斯也不過700公里了。戰爭的進程雖然由於美軍的參戰而略起波瀾,但仍然朝著軸心國集團有利的方向發展。蘇聯的滅亡已經指日可待,這無疑讓參戰的東北軍、德軍、意軍、芬蘭軍等全體軸心國將領和官兵振奮不己,而位於柏林、羅馬、瀋陽的軸心國三大巨頭領袖更加是喜出望外。

烏拉爾會戰結束後,蘇軍再次被東北軍殲滅一百多萬,重裝備損失不計其數,蘇聯在烏拉爾山脈和伏爾加河之間的四十多萬平方公里至關緊要的工業區和農業區也盡皆落入東北軍之手。毫不客氣地說,蘇聯在東線已經耗光了積蓄起來的全部力量,徹底地一蹶不振了。2月10日,德軍中央裝甲集團軍群的部分部隊從西南方向突入莫斯科城內,展開巷戰。

欣喜若狂的希特勒於11日致電張學良,他希望「東北軍再接再厲,一鼓作氣跨過伏爾加河地區並乘勝追擊地殺入蘇聯軟肋腹部的頓河地區,與德意盟軍聯合起來攻佔莫斯科」。對於這個前景誘人的建議,張學良給予了委婉的回絕,他回電道「東北軍現在雖說兵鋒正盛,但面臨的困難也極大,林林總總,數不勝數。擊潰蘇軍的烏拉爾防線已經拼盡了最後的力氣,東北軍目前的攻勢已是強弩之末,實在無法展開渡江戰役。」

希特勒道:「可以考慮讓貴軍戰鬥力最為驍勇的第四集團軍或第五裝甲集團軍向東歐平原或者高加索地區展開試探性進攻,以此牽制住與德軍纏殺的美蘇聯軍的部分力量。」

張學良回答道:「東北軍士兵的生命和德國士兵的生命一樣寶貴,不能為了獲得速勝或茫無目的的戰事而白白浪費前線將士們的生命。」他在電函中再次提醒希特勒不要因為眼前的勝利而沉醉入「速戰速決獲取勝利」的幻想,一定要保持冷靜並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希特勒在回電中對此表示理解和支持。張學良隨後下令參戰的四大集團軍群停止追擊蘇軍和進攻伏爾加河的戰役,全面構築防線並展開休整。

2月18日,參加蘇聯戰爭的四百餘萬東北軍官兵們在蘇聯廣袤領土上的戰壕里渡過了一九四三年的春節。儘管沒有如願回家過年,但東北軍官兵們還是興高采烈不己,戰地春節也過得有聲有色。為此,張學良嚴詞命令東北軍的軍需後勤部門和東北政府有關部門在春節前向前線東北軍部隊運送5000萬公斤糧食、600萬公斤蔬菜和水果、200萬公斤的熟肉和鮮魚,以及數以萬計的雞鴨豬羊等牲口,犒勞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全體東北軍將士們,另外還有堆積如山、數十萬噸的被服、啤酒、香煙、口香糖、咖啡、茶葉等各種慰問品,這些龐大的數字還不包括東北和中國本土民間非政府機構自發捐贈的勞軍物資。在空軍夜戰機群的護衛和警戒部隊的戒備下,伏爾加河畔、中亞的荒漠平原、烏拉爾山的山腳下、西伯利亞延綿千里的雪原里以及遠東的海參崴、海蘭泡、庫頁島、勘察加半島……四百多萬東北軍官兵們在冰冷的野營地、泥濘的戰壕里歡天言地過著新年,喜氣洋洋的士兵們圍坐在架著烤肉的篝火邊一邊放著鞭炮和煙花,一邊端著炊事兵送上來的年夜飯和熱騰騰的肉湯大快朵頤、風捲殘雲。從中國本土到來的文藝團、歌舞團、雜技團演員們也熱情大方地在香氣四溢、其樂融融的軍營內表演起了歌舞節目,贏得了官兵們一陣又一陣的喝彩聲和口哨聲。

從1942年4月1日至此時,東北軍參加蘇聯戰爭的十個多月以來,所取得的戰績無疑是輝煌無比的,不但殲滅蘇軍逾三百六十萬,而且在收復蒙古和外興安嶺地區、貝加爾地區等中國失陷領土之外又攻陷了約l000萬平方公里的蘇聯領土,但隨之而來的困難也是重重。首先,東北軍官兵的傷亡已經超過五十五萬,各部隊都疲憊不堪;其次,則是最重要也是最現實的問題,後勤補給。開戰之初,東北軍的後勤保障系統由於張學良的重視和十多年的大力發展而已經達到了平均6個後勤人員供應1名東北軍作戰士兵的世界一流水平,但蘇聯開戰後隨著蘇軍的大規模敗退和東北軍一路的攻城略地,東北軍的後勤補給線也越來越長,從東北本土至此時的伏爾加河前線,路程長達6000多公里,使得東北軍的後勤人員和作戰士兵的比例差不多降低到了一比一,並且一場接一場高強度的大會戰、惡戰下來,部隊除了軍糧外,軍械、彈藥、被服、醫藥等輜重物資的消耗也極大。由於是在異國作戰,「就地籌糧」和「部隊自己解決吃飯問題」的辦法根本行不通,再加上蘇軍實施的「焦土作戰」和「清野堅壁」,使得負責籌糧的東北軍軍需官們跑斷腿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西伯利亞雪原、中亞荒原,到處都是方圓上百公里的無人區。而最令東北軍上下頭疼的就是那些無孔不入、來去如風的蘇聯游擊隊和當地抵抗勢力,這些小股部隊猶如一群群老鼠般,驅之則散,但一不注意,這些游擊隊便大肆破壞鐵路交通線和公路網,並頻頻襲擊補給站和彈藥庫、油庫、橋樑等重要目標,給東北軍的後勤補給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補給戰。沒有後勤補給的軍隊,再怎麼氣勢洶洶也只不過是泥足巨人。」全權負責東北軍後防安全和後勤補給的南路集群總司令梁忠甲上將對張學良的這個論斷愈發地深以為然。

蘇聯的廣袤領土使得一路所向披靡的東北軍不得不抽調大批兵力分散駐守佔領區內的城鎮要地和交通要塞,樑上將的南路集團軍儘管竭盡了全力,但兵力仍然捉襟見肘,因此東北邊防都又招募大量順服的蘇聯青壯年組建了「俄羅斯解放軍」(最高指揮官由向東北軍投降了的原蘇軍第1機械化集團軍總參謀長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中將擔任)、「中亞解放軍」等僕從軍,不過這仍然滿足不了鞏固佔領區後防以及守護整個北亞鐵路交通線的需求。樑上將給張學良算了幾個簡單的數字;整個北亞鐵路交通線的鐵路全長達到4.8萬公里,即使每公里的鐵路由10名士兵輪番守衛,那也需要將近五十萬兵力,而且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更加複雜和龐大的公路交通網;除了交通之外,佔領的蘇聯領土內人口超過5萬的中大型蘇聯城市已經達到500多個,每個城市如果僅1又用1000兵力去駐守,總計也需要兵力五十萬,更何況那些面積更加遼闊、數量更加龐大的的農村鄉鎮;除此之外,剿滅在佔領區內日益猖獗的蘇聯游擊隊和抵抗勢力也是需要大量的機動兵力的。

樑上將的苦惱讓張學良聽了後也感同身受地大為頭痛,蘇聯確實太龐大了,東北軍需要100萬兵力打下的蘇聯領土則同樣也需要100萬兵力去戍守,而且拋開蘇聯不談,東北軍現在亞、非、澳三大洲和印度洋、太平洋佔領的遼闊海外自治區以及東北本土和中國大西北、大西南等地也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去維持東北政府對當地的統治的。這次對東路、西路、北路三大集團軍再次增兵160個乙等步兵旅已經差不多快擠干東北軍的預備役部隊了,但如果再繼續徵兵擴軍,那東北邊防部真的就是窮兵黷武了。思索再三後,迫於無奈的張學良只好接受了東北軍總參謀長蔣方震上將的建議。

一直駐守在中國東南亞軍區的東北軍新編特別第200師開始被調遣開赴向蘇聯戰場並劃歸入東北軍東路集團軍群總部直屬部隊的作戰編製中。

這個前身為「東北軍零號部隊」的特殊部隊這一兩年來在東南亞(尤其是原印度尼西亞地區,其後又被張學良命令調遣到了東南亞自治北區,即菲律賓)一直長期負責「剿滅反叛分子以及維持當地治安」,整個師在東南亞可謂是名聲大噪、婦孺皆知,達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其劣跡斑斑從當地印尼人和菲律賓人形容他們的語句就可以看出了:「職業屠夫」、「臭名昭著」、「死後必然下地獄的惡魔」、「一群搬著人皮吃人肉的野獸」,據說在當地都有止小兒夜啼和令人聞之變色的效果了。作為後世穿越者的張學良當然知道令每個中國人都恨之髮指的「98年印尼排華反華事件」,再加上目睹了後世這些東南亞小國仗著有美國撐腰而為虎作倀並屢屢侵犯中國領土和中國國家利益的醜陋嘴臉,使得張學良深知這些印尼人、菲律賓人儘是白眼狼的本質,因此新編特別第200師這個全部由純血統的投誠日本士兵所組成的特殊部隊便成為了張學良「以毒攻毒、借刀殺人」的絕佳工具。開赴東南亞後,「重抄舊業且輕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