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終極戰爭:毀滅紅色帝國 第一百七十二節 挺向大洋洲(2)

隨著大英帝國一夜之間的土崩瓦解,整個大英聯邦集團也在頃刻間煙消雲散,各個成員國隨著其宗主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最終肢解和覆滅而徹底地分崩離析。而以中國(東北)、德國、義大利這三大後起之秀的新生軍事霸主為核心的軸心國聯盟則成為了此時世界上陣容最龐大、實力最雄厚的軍事聯盟集團。8月12日,英國的綏靖派內閣金的連鎖惡化反應。14日,孤立無助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國政府方面地締結了軍事聯盟組建「大洋洲及南太平洋共同防禦同盟」,以阻擋此時兵鋒正盛的中國東北軍;17日,英國在亞洲最大的也是最後的殖民地,印度的國內爆發大規模的民族獨立起義和武裝暴動。當夜,孟買港的一萬多印度海軍水兵突然發動了叛變,隨即動亂和戰火一發不可收拾地席捲了全國,針對英國人的屠殺和不同宗教之間的血腥殺戮使得印度全國變成了一個人間地獄。英國駐印度的末代總督菲爾爵士和英國駐軍總司令韋維爾上將不得不終日疲於奔命地撲殺各地的起義烽火和愈演愈烈的屠殺慘案,但局勢已經無法控制了。

8月22日,中國東北軍印度洋海軍艦隊的第4特混艦隊開赴印度南部,並猛烈怉轟印度南部的各大港口和沿海城市,中國東北邊防政府對外宣稱「中國東北軍是為了幫助印度人民獲得民族獨立並且早日從英國殖民者奴役下解救出來建立新家園而慷慨無私地伸出援手」;23日,由北印度洋軍區總司令鄢飛揚少將指揮的東北軍三個精銳的機械化步兵師在印度南部的科欽港灣登陸。隨即,各以登陸部隊在從亞門灣空軍基地起飛的轟炸機群和游弋在印度沿海海域上的海軍艦隊的掩護下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地擊潰了印度起義部隊和英國本土殖民軍的抵抗,並在29日攻陷印度南部最大的兩座城市:班加羅爾、金納伊,牢牢地控制住了印度南亞次大陸最南端約12萬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區。

9月1日,中、英、印三方代表在印度首都德里城內召開了三方和平會談,就「印度民族獨立問題以及印度國家主權地位」等問題展開了和平談判。在張學良的暗中授意下,中方談判代表鄢飛揚少將在會上提出:由於英國政府已經向軸心國集團投降,所以駐印度的英方人員與中國東北軍也已不再是敵對關係,在印度問題得到順利解決後,中方願意安排滯留印度的英國士兵和英國僑民平安返回故鄉。這個宅心仁厚、慷慨無私的建議很快得到了駐印度的英方全體人員的認同和感謝,因為此時大英帝國已經覆滅了,他們這些淪落在異國他鄉身陷重圍沒有了後盾的「遺老遺少們」隨時都會被那些極度仇恨英國殖民者的印度人給消滅掉。這樣,駐印度的英國殖民當局一下子和東北軍站在了一條戰線上。

隨後,鄢飛揚少將又在會議上提出了由張學良設想的「印巴分治」構想。他說由於在南亞次大陸上存在著長久以來都無法有戲解決宗教衝突(主要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仇殺矛盾等問題,為了讓和平能早日到來,中方建議將印度劃分而治並建立為分別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被稱穆斯林)宗派所管理的獨立國家。按照鄢少將所設計的印巴分治方案,南亞次大陸上的穆斯林聯盟將在印度西部(約80萬平方公里)和印度東部(約14.5萬平方公里)這兩大片穆斯林聚居區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巴基斯坦國,分別為西巴基斯坦和東巴基斯坦;而中部的印度教徒聚居地區(約295萬平方公里)則建立為印度國;北部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擱置待議。

當鄢飛揚把這份厚厚的方案副本放在了印度國大黨領袖瓦哈拉爾·尼赫魯以及印度伊斯蘭教穆斯林聯盟領袖真納的面前時,兩人的臉都氣白了。尼赫魯甚至不顧當場將這份居心叵測、意圖分裂印度的「印巴分治」方案副本狠狠地扔到了地上,並憤怒地揮舞拳頭大喊大叫道「絕對不行!」;而真納則希望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地能連接在一起。但是參加談判的英國人卻紛紛拍手叫好,他們早就被印度國內一年到頭沒完沒了的宗教廝殺和愈演愈烈的起義暴動給折騰得焦頭爛額、筋疲力盡了,一個個只想著早點離開這個地方;加上東北軍所許諾的好處,因此英國代表們紛紛和中方代表一個鼻孔出氣。

由於中國東北政府和英國殖民當局都達成了共同點,雖然尼赫魯和真納再三抗議,但這份《印巴分治方案》還是在9月5日對外公佈於眾並展開了施行。迫於東北軍和英軍聯合起來的強大的軍事壓力,尼赫魯和真納終於無可奈何地被迫在方案上籤了字。當得知尼赫魯在真納等印度教、伊斯蘭教領導人已經同意了這份分裂印度方案,印度民族主義運動領袖和印度最高政府領袖、被民眾尊稱為「聖雄」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驚呆了,他在首都德里的廣場悲鳴地高呼道:「讓印度全國在烈火中燃燒吧!我們絕不能放棄祖國的一寸土地!」這位為自己祖國的民族獨立而奮鬥了幾十年的老人,怎麼也沒有想到「自由印度」的誕生竟然是要以國家的分裂為代價。但此時,歷史的滾滾年輪已經不是這個瘦骨嶙峋的老人所能阻擋的了的。

1941年9月9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1941年9月10日,印度共和國成立。

隨後,英國的米字旗緩緩地在德里城上空降下,全體英國殖民官員、軍隊軍官、駐軍士兵、移民僑民開始分批乘坐著中國東北軍印度洋海軍艦隊返回了他們的故鄉——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威爾士王國和愛爾蘭王國;而進入印度境內「幫助印度人民」的東北軍登陸部隊隨即也慢慢地撤回了中國北印度洋自治區,但是卻始終霸佔著印度最南部的幾座重要港口,死死地遏制住了印度向印度洋發展的通道。

9月9日,在這被稱為「印度歷史上最黑暗」的這一天,以用中國上古戰神所命名的「蚩尤」號重型航空艦為旗艦和核心(「黃帝」和「炎帝」號都在沖繩島戰役中受損),並擁有著兩艘「震海」級重型戰列艦、三艘「挑戰者」級重型巡洋艦、24艘U型潛艇在內的中國東北軍太平洋艦隊特混第3航母艦隊一路乘風破浪地穿過了中國南海和爪哇海,繼而勢不可擋地開入了澳大利亞和中國東南亞自治東區之間的阿拉弗拉海,展開了對大洋洲的征服戰旅。9月12日夜間,從「蚩尤」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二十八架「大黃蜂」俯衝轟炸機首次突入了澳大利亞的領空,並對其北部城市達爾文市展開了短暫的轟炸。東北軍對澳大利亞的第一次的空襲頓時引起了達爾文市的全城騷動和澳大利亞的全國混亂。長久以來一直庇蔭在大英帝國和直聯邦軍事集團保護下的澳大利亞根本不知道如何抵抗敵國洶湧而來的大規模入侵,並且澳大利亞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潛力都少得可憐,幾個主要的陸軍精銳師都已經葬送在了新加坡和北非戰場上,脆弱的海軍和空軍更加是不堪一擊,澳大利亞雖然領土達到768萬平方公里,但是全國人口僅僅不到1000萬,還沒有生活在國土上的袋鼠多。

9月14日,東北軍第3特混艦隊穿過托雷斯海峽開進了巴布亞海灣,由李喜浩少將指揮第28海軍陸戰旅和第30海軍陸戰旅共1.5萬的東北軍精銳部隊迅雷不及掩耳地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首府城市莫爾茲比港登陸(此時的巴布亞紐幾內亞還沒有獨立建國,是受澳大利亞「託管」地地區),在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東北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這個面積4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0多萬的世界第二大島的東部地區以及所附屬的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當特爾卡托斯群島、路易西亞德群島等諸島給一一徹底吞併,繼而歸進了中國東南亞自治東區的轄區內。

15日下午,第3航母特混艦隊馬不停蹄地開入了珊瑚海,咄咄逼向澳大利亞本土大陸。

16日上午,東北軍開始發動了對澳大利亞本土大陸的猛烈進攻,兩艘「震海」級重型戰列艦的330毫米口徑雙座四聯主艦怉排山倒海般的艦炮覆蓋以及一百多架「蚩尤」號航母艦載機鋪天蓋地的狂轟濫炸頃刻間便將澳大利亞最東北部的港灣城市凱恩斯給炸成了一片火海;下午兩點左右,游弋在珊瑚海北部以「安扎克」號驅逐艦為旗艦的澳大利亞海軍第1驅逐艦隊試圖阻止東北軍在凱恩斯的登陸,雙方艦隊隨即展開猛烈的海戰。質量和數量都幾十倍於對方的東北軍艦隊在不到一個小時內,便用滑翔制導炸彈、魚雷、艦炮將澳軍艦隊的「安扎克」號、「堅定」號、「成功」號、「劍手」號、「塔斯馬尼亞」號、「紋身」號這六艘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第二代的驅逐艦全部送進了珊瑚海的海底。

下午三點半,東北軍第101重裝甲師、第277機械化步兵師、第14機械化步兵旅等部陸續在凱恩斯港灣登陸,並立刻沿著澳大利亞東部沿海的鐵路公路網飛速地向澳洲大陸東南部的悉尼、堪培拉、墨爾本等核心城市推進。由於澳洲大陸基本是一馬平川、地廣人稀的戈壁和荒原,非常適合機械化部隊的閃擊奔襲戰,再加上澳大利亞東部的交通網主幹道幾乎都是平行地沿著海岸線而建設的,因此在臨時的軍事會議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