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黑日隕落:摧垮太陽皇朝 第七十三節 重返國都(7)

「……目前,侵華日軍進攻能力已經在我國軍頑強抵抗下大大消耗,其兇悍銳氣亦屢屢遭我軍頓挫,全國戰局可謂一片大好。此刻,日寇華東之部已無進攻之力,只有招架之勢;華南之部亦深陷我湘贛戰區幾十萬大軍之阻擊泥潭中而窮途末日。由此可斷,敵我已進入相持階段。與此相反,我強大國軍已完成自京滬會戰損傷後的重建和整頓,戰力倍增,轉守為攻的時機已經到來!我全軍抗日將士務必要萬眾一心,發揚決戰決勝之精神,奮勇殺敵,光復河山……」二十四日上午的武漢軍委會最高統帥部會議上,位列長桌首席的最高當局蔣介石一身特級上將戎裝,腰懸「中華魂」佩劍,前襟密密麻麻的勳章璽帶更加讓他顯得不怒自威。從他此時侃侃而談時的飛揚神色來看,蔣介石的心情還是很不錯的。華東日軍北犯勢頭在高郵和靖江兩地都被東北軍第一方面軍給狠狠擊潰了,西進逼近合肥的日軍第七師團等部也在前日東北軍第二方面軍和國軍第5軍等部隊的聯合阻擊下鎩羽而歸,武漢陪都的安全問題得到保證自然讓蔣介石大大放下了心;而此時烽煙四起的華南湘贛戰場上,中日幾十萬大軍在縱橫上百公里的廣袤戰場上纏絞廝殺作一團,兵力並不佔優勢的日軍面對華南戰區四十多萬大軍顯然也開始有心無力無法繼續向北推進了。光復失地、還都南京之日似乎已經指日可待,這讓蔣介石如何不欣喜異常。

寬敞的會議廳內此刻將星閃耀,濟濟一堂坐滿了各路軍隊的高級將領,除了剛剛統一換裝為美式新軍裝的中央系將領和一身德式軍服的東北軍軍官外,現場還有數目不少身著灰土色軍服的西北軍和中共第十八集團軍以及新編第四軍的指戰員代表。在座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高級將領,哪裡聽不出最高統帥話中的意思是國軍各部要展開大反攻了。雖說蔣介石在場,眾將領不敢大聲喧嘩,可互相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自然是免不了的。

「雲峰老弟,你看軍委會這次是準備全面反攻還是局部反攻?如果開打,你猜先打哪裡?」代表東北軍第二方面軍參會的一〇五裝甲師師長黃顯聲中將壓低嗓門輕輕詢問身邊的龍雲峰對。於這個比自己小整整十二歲卻能攀登到和自己一樣的軍階以及擔任在東北軍內比自己高的多的軍務的龍雲峰,一句「後生可畏」已經遠不能道出黃顯聲對其的佩服了。

「警鐘老哥(黃顯聲字警鐘),這個是蔣委員長才有資格決定的大事情,我可不敢妄猜天機亂揣『聖心』哦」一直滿臉認真虔誠表情地聽著蔣介石長篇大論的龍雲峰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丟出一句讓黃顯聲翻白眼的廢話。等黃顯聲惱火地催使了一句「你就別賣關子了」後,龍雲峰才不緊不慢道:「依我的拙見呢,後者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大一點。」

「何以見得?」黃顯聲追問道。

「警鐘老哥,目前在華日軍總兵力已經達到四十五萬之多,若要展開大規模的全面反攻,國軍在我們東北邊防軍不繼續受命調兵南下增援的情況下起碼要集結一百個師以上的兵力才能算是有和日軍一拼的資本。日軍的戰鬥力並不弱,現在的湘贛戰場就擺明了這一點,薛岳手中足足有四個整編集團軍逾四十萬兵力,卻被只有自身四分之一的日軍給牢牢纏住了手。話說回來,自從中央軍主力部隊從京滬戰場敗下陣來後,雖說靠我們這些地方部隊硬抗著日軍的攻勢給中央軍獲得了一兩個月的喘息時間,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國軍是根本不可能完成對日軍展開大規模全面反攻戰的兵力調動、後勤運輸等事宜的,所以,沒有全面準備充分的國軍在蔣介石迫不及待的催使下只能先進行局部反攻。退一步說,老蔣已經把『持久消耗戰』制定為了國軍抗戰的總體方針,如果是大規模全面反擊戰,那就是急切追求速勝的體現了,不就悖於國策了嘛。至於重點進攻哪裡,相比華南戰區,華東對於武漢中央政府來說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的意義上都遠大於前者,如此綜合分析下來,要打哪裡不是呼之欲出了嘛?」

黃顯聲心神一動:「你是說,這次國軍各部聯合大反擊就是為了奪回南京?」

「那當然,國都的淪喪和汪精衛政權的建立讓蔣大委員長在『國際友邦』面前可是丟盡了顏面,我想他肯定是朝思暮想要重返南京的。」對蔣介石的剛愎自用性格頗有幾分研究心得的龍雲峰自信地斷言。而且蔣介石一向醉心於依靠大規模軍事行動來左右國際美英等國的對日政策和對華干涉以此求得對日作戰勝利的這一打算,在中國軍隊高層中早已經是人人盡知了。

正當黃顯聲若有所思的時候,結束了足足半小時個人演講的蔣介石開始親自點將發表意見:「健生,你來分析一下目前日寇的戰力現狀情況。」

被點到名的軍委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上將起身,向眾人略欠了欠身:「委座、諸位,自中日交戰以來的這半年內,我通過對日軍在京滬、粵海等地的軍事行動加以分析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在此權當拋磚引玉。我認為,日軍相較國軍來說擁有四大優勢。其一為『迅』,日軍相比國軍來說軍隊機械化水平較高,在行軍作戰途中行動迅速,能有效達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國軍在廣東和海南的作戰失利就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其二為『硬』,日軍官兵自小飽受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熏陶,作戰特彆強悍剛勇,單兵作戰能力上大大超過國軍;其三為『剛』,日軍大兵團作戰之時進攻各部皆如同鋼錐般勇往直前,當一方部隊陷入國軍包圍遇險之時,其他各部必然拚死突擊靠攏救援,這一點國軍也是遠不如的;其四為『謹』,日軍行動時很注意對軍隊情報進行嚴格保密,致使國軍往往捉摸不透日軍的重點進攻目標,從而導致國軍在很多防衛戰中被打的措手不及。」

本來指望在軍中極有威望且軍事造詣很高的白上將能說出一些「日軍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之類的話來鼓舞在場將領的士氣和必勝心理,結果純粹軍人思維的白崇禧乾脆利索地實話實說,這讓蔣介石嘴角立刻浮現出了濃有的陰霾。

「日寇固然有白副總長所言的四個優勢,但同時也有兩大弱點。」鴉雀無聲的會議廳內朗然響起了龍雲峰的聲音,一下子把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他的身上。

「龍副軍長說說看,日寇的兩個弱點在哪裡?」行營主任陳誠上將略迫問道。

「第一就是『疏』,目前日軍侵佔的我國國土面積已經超過了其日本列島本土,在華這區區四十餘萬日軍要防守如此大的佔領區且面對國軍隨時可能的反攻,兵力配置上自然稀疏短缺、捉襟見肘。因此每次行動都只能割肉補瘡地相對集中兵力而很難調動大兵團作戰,這個月中旬的靖江之戰即說明了這一點。靖江距離日軍佔領的要地江陰、南京都極近,其軍事意義不言自明。可面對我軍兇猛的進攻,日軍卻一直基本沒有從京滬等地抽調兵力馳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日軍在華東戰場的後備兵力已經接近枯竭,若貿然從京滬重地抽調兵力北上,那就無法抵擋皖南國軍各部的攻勢了;第二則是『短』,由於日軍從本土到中國大陸之間的海上運輸補給線遭到我東北邊防軍海軍潛艇部隊的嚴重破壞,致使在華日軍的物資消耗一直得不到保障,儘管對佔領地進行敲骨吸髓的搜刮,但也只能勉強做到非作戰狀態下的收支平衡,所以在與國軍的交戰中日軍基本都抱著速戰速決的念頭而很難做到長久消戰。」龍雲峰越說越神采飛揚,直讓蔣介石和在座將領紛紛頻頻點頭。

「既然龍副軍長分析的如此透徹,又把日寇的虛弱本質洞悉的如此真切,那不知道你有何破敵良策?」軍政部長何應欽上將不動聲色追問道。

龍雲峰正欲陳述,倒有人先行開口了,「我認為,破敵之策即是抓住日軍兵力稀疏和不能久戰這兩個弱點實施『以己之長擊其之短』的戰術。」那人聲音不高且語氣平淡,但卻一字一頓、字字珠璣:「具體做法就是——堅韌對強,伏兵破利;絕其補給,斷其後勤;靈活機動,蠶食敵軍;統一軍令,嚴保軍密。」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罩向了這個身穿灰布軍服、眉目平淡神色清郁的青年將領。龍雲峰也暗中驚奇不已,因為對方戰法和他簡直是不謀而合,把他心裡原本想說的基本上都說了出來,「警鐘老哥,他是誰?」

黃顯聲也目露欣賞讚許之色:「第十八集團軍二〇一師師長,林彪。」

龍雲峰和林彪的話讓蔣介石心懷大開,從這兩個青年將領的陳述中證實了自己準備的這次重返國都的大反擊戰並不是空中樓閣,尤其林彪最後八個字中的「統一軍令」更加是說進了一直為全國各地部隊對中央號令陽奉陰違各自為政這個大問題而煩惱頭疼不已的蔣介石的心坎里。雖說心裡巨石落地,但他心裡還是有一縷隱隱的遺憾:這兩個傑出的青年將領居然一個都不是自己中央軍嫡系的,多少讓他有點沮喪。

「我擬華東戰區以十五個主力師旅至三個集團軍的不等兵力組成若干個戰役進攻集群對預定方向之日軍進行輪番短促交相突擊。」軍委會作戰組組長劉斐中將終於丟下了一顆秉自最高當局意願讓各方猜測都塵埃落定的重磅炸彈,「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