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官渡爭雄 第923章 戰局陡轉

風兒掠過草原,碧綠的草而隨風搖曳著,放眼望去,就好似一片起伏不絕的連綿波濤。

兩支大軍相向列陣,在空曠的原野上,數萬人的軍隊,竟顯得是那麼的渺小和卑微。

去卑麾下大軍,大部留守王庭,前來追擊左谷蠡王的,不過只有五萬兵馬。

而左右谷蠡王的軍隊,經過連番廝殺,而今留在身邊的,僅僅是不足三萬人。

三萬左右谷蠡王兵馬,個個都是衣甲殘破,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他們列陣的方位,並不是大軍的主陣,而是位於偏陣,主陣的方位則整齊的擺列著一支兩萬人左右的漢人軍隊。

這支漢人軍隊與秦軍多有不同。

秦軍作戰,雖說有騎兵,可騎兵並非主力,而這支漢人軍隊,卻是清一色的以騎兵為主。

曠野上的罡風,撩動著杏黃色的戰袍,將戰袍的邊角掀起,袍襟抽打在將士們的胯部,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

兩萬遼東騎兵,都是一手持著騎兵圓盾,另外一隻手提著騎兵短矛,一雙雙眼睛眨也不眨的凝望著對面的匈奴大軍。

同樣全是騎兵的去卑大軍,由一名匈奴部落王率領。

這位匈奴部落王下巴上生著一縷長長的山羊鬍,從已經有些花白的山羊鬍,能看出他的年歲至少也有四五十開外。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追隨去卑的匈奴白羊王。

頭盔上有著兩隻彎彎的銅質尖角,在陽光下,那兩隻尖角泛著金燦燦的光澤,倒是讓他看起來還真有幾分野生山羊的野性。

白羊王身後的匈奴大軍,並不像遼東軍那樣陣型齊整,鬆鬆散散的陣型,如果不是他們騎著戰馬,更像是一群臨時聚集起來鬧事的亂民。

駐馬立於遼東軍陣前的,正是公孫康和公孫蘭。

倆人並騎而立,望著對面的匈奴大軍,彼此都沒有說話。

遼東軍人數要比白羊王麾下的匈奴人少了許多,而且他們陣列齊整,如此擺列陣型,看起來遼東軍更是要比匈奴人實力單薄。

陣列齊整,也是有著陣列齊整的好處。

匈奴人雖然看起來很多,可他們的士氣卻是很難凝結,遼東軍卻並沒有那種顧忌。

相互挨的很近,每一個遼東軍將士的臉上,都帶著對廝殺的渴望。

常年駐紮於遼東,遼東軍與當年的公孫瓚大軍一樣,他們訓練最多的是騎兵,而步兵,卻只是作為整個作戰序列的補充。

為了快速趕到河套,這次遼東軍出征,兩萬兵馬清一色全是騎兵。

從腰間抽出直刀,白羊王將直刀指向對面的遼東軍大陣,低沉著嗓音吼了一聲:「殺!」

隨著白羊王一聲低吼,他身後的五萬匈奴人,紛紛抖動著韁繩,策馬朝遼東軍的方陣沖了過來。

望著潮水般湧上來的匈奴人,公孫康和公孫蘭並沒有立刻下令衝鋒,而是靜靜的等待著。

「弓箭!」當匈奴人衝到離遼東軍陣列只有百十步的地方時,公孫康終於下達了第一道命令。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所有遼東軍將士全都把短矛和盾牌放在了馬背上,從背後取下長弓,在弓弦上搭起箭矢,瞄準了迎面衝上來的匈奴人。

一支支鋒銳的箭矢瞄向了正在衝鋒的匈奴人,遼東軍將士們個個滿臉凝重,默默的等待著匈奴人衝到箭矢的射程之內。

「放箭!」當匈奴人衝到離遼東軍只有六七十步的地方,公孫康終於按下了手臂,大喊了一聲。

隨著他的一聲令下,所有遼東軍全都將箭矢發射了出去。

如同蝗蟲群一般的箭矢,在半空中形成了一道急速飛馳的墨雲,朝著匈奴人罩了下去。

衝鋒中的匈奴人,迎著箭矢,不僅沒有減緩速度,反倒將戰馬催的更快。

夾裹著勁風的箭矢,兜頭向匈奴人罩下,就在箭矢落入匈奴人之中的那一瞬,無數匈奴人連人帶馬翻滾著朝前摔了出去。

戰場上一陣人仰馬翻,戰馬慘烈的嘶鳴聲與馬蹄踏動地面發出的轟響和在一起,更是給戰鬥增添了幾分慘烈。

遼東軍將士們射出一蓬箭矢,緊接著又抽出第二支羽箭射了出去,在他們射出第三支羽箭的時候,匈奴人已經衝到了離他們只有三四十步的地方。

雙方距離已經很近,雖說箭矢能給騎兵造成很大的傷亡,可如果繼續發射箭矢,遼東騎兵就會捨棄戰馬衝鋒的強大衝撞力,如此一來,便是有點得不償失。

「殺!」很清楚已經到了下令騎兵衝鋒的時候,公孫康將長劍一抽,大吼了一聲,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齊刷刷的收起長弓的動作之後,遼東軍將士們拿起了盾牌和短矛,紛紛以雙腿夾著馬腹,吆喝著戰馬,迎著匈奴人沖了上去。

兩支軍隊就好似兩股即將相撞的洪流迎面而上,隨著一陣轟然的巨響,雙方騎兵終於撞在了一處。

匈奴人雖說是以騎兵為主要作戰單位,可他們的騎兵,只是有著快速機動的優勢,在陣列上,要遠遠遜於遼東軍的騎兵。

如果兩支軍隊比較機動性,遼東軍或許不如匈奴人,可兩支騎兵硬碰硬的拼起衝撞力,匈奴人便是吃了大虧。

在轟然的巨響中,匈奴人的騎兵成片成片的倒下,而遼東軍的騎兵,卻是憑藉著陣列給他們附加的衝撞力,向著匈奴人的縱深殺去。

雙方將士騎在馬背上,手中兵刃翻飛,不斷的朝著敵人戳刺。

戰馬嘶鳴將士吶喊,馬蹄踏在地面上,濺起一片片煙塵。

騎馬佇立於主陣,公孫康和公孫蘭都是眼睛一眨不眨的凝望著正在廝殺的戰場。

遼東軍人少,可這一衝殺,卻是並沒有吃虧。

就在公孫康和公孫蘭望著正廝殺的戰場時,在側面不遠列陣的左右谷蠡王,此時也是下達了衝鋒的命令。

連日來,被去卑大軍驅趕,左右谷蠡王帳下的匈奴人,早已是滿心的憋悶。

遼東軍人數雖是不多,可他們強悍的戰力,卻是如同給這些匈奴人打了一劑強心針。

隨著左谷蠡王的一聲令下,連日被去卑大軍追擊的匈奴人,也是發出了一陣粗獷的吶喊,紛紛策馬朝著戰場衝殺了上去。

率領大軍追擊左右谷蠡王,連戰連捷的白羊王根本沒有想到,在快要將這支潰兵趕到河套以外的時候,竟然會有一支漢人的騎兵突然出現。

左右谷蠡王的軍隊加入戰團,白羊王的大軍很快就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境地。

雖說敗象很快已經顯現,可白羊王卻並沒有下令撤軍,而是不斷的催促著匈奴將士們衝殺。

喊殺陣陣,無數馬蹄踏在地面上,濺起的煙塵已經瀰漫開來,在戰場上廝殺的人們,一個個都是半眯著眼睛,避免眼睛被煙塵迷住。

刀光劍影中,一個個戰士從馬背上摔落,掉落在馬蹄紛繁的戰場上。

掉落在地上的人們,幾乎沒有再爬起來的機會,便會被其他人的馬蹄踏倒在地,雖說沒有死在刀光劍影之中,卻是死在了沉重的馬蹄之下。

煙塵滾滾之中,戰場上的局勢正逐步的明朗,白羊王也清楚的感覺到,這一戰之後,被追擊的就不再是左右谷蠡王,而會是他。

不過他並不清楚,就在這一戰發生的同時,遠在遼東以北的烏桓,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正從烏桓境內開出,朝著河套方向進軍。

率領這支烏桓大軍的,是個體格異常魁偉的烏桓漢子。

烏桓漢子臉頰上生著細密的毛鬍子,目光炯炯,更是使得他看起來多了幾分英偉。

此人不是別個,正是烏桓大王蹋頓。

樓班與秦王聯盟的消息,很快就傳入了烏桓,蹋頓本打算派出將軍前往河套,可轉念一想,與匈奴作戰,正是給烏桓練兵和討好大秦的機會。

同大秦交好,對於烏桓來說,不僅預示著商路的開闢,而且還預示著雙方軍事上的同盟。

遼東公孫度的軍隊太過強悍,雖然烏桓兵馬眾多,可蹋頓卻並沒有能夠攻破遼東的信心。

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攻打高麗,使得高麗臣服。

高麗雖是彈丸之地,彼處卻是臨近海岸。蹋頓始終覺著,高麗人太過愚蠢,佔據著臨海的資源,卻不懂得利用,整天只是想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蠢事。

這樣愚蠢的地方,如果不征服,對於蹋頓來說,著實是難以原諒的。

可高麗與烏桓之間的力量,卻是有著中原加以制衡,中原不願看到高麗被烏桓侵佔,畢竟少了個雖說不是很重要的渺小國度,中原與烏桓之間的過渡就會直接消失。

烏桓和高麗不同,任由高麗發展百年千年,它也不過是個沒有擴張能力只能被奴役的地區,可烏桓卻是有著極強的擴張力。

制衡烏桓保住高麗,對中原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同秦王結盟,蹋頓為的就是打破這種制衡,在秦王的默許下,向高麗動兵。

討好秦王,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秦軍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