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光明頂會戰和張無忌的即位(1347-1357)

張翠山的自殺保全了武當作為正統門派的地位,但在此後幾年,武當派的生存環境仍然不容樂觀。

僅武當派的重要成員被迫在少林、崑崙人士面前自殺,就足以造成持久的裂痕。

幾乎整個江湖世界都等著武當的報復,緊張關係無法得到緩和,又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對武當來說更糟糕的是,殷天正充分利用了這一機會,他一邊向武當派表明共同進退的立場,一邊宣稱要給女兒女婿報仇,吞併了幾個在武當山上逼迫過張翠山夫婦的小幫派。

這當然更加引起了江湖世界的恐懼。

種種謠言再次不脛而走,反武當的情緒在一度平靜後不久,再一次被煽動起來。

武當的孤立到了如此程度,以致於1349年張三丰給滅絕師太寫信,對方竟然一反常態地不予理睬。

不久,紀曉芙和楊逍的親密關係被揭露出來,和殷梨亭的婚約不得不取消,這更加速了武當和峨嵋聯盟關係的名存實亡。

張三丰以偉大政治家的魄力應對這一切。

他首先嚴辭拒絕了天鷹教的聯盟請求,將對方的使者驅逐下山,並再一次重申了和魔教勢不兩立的立場。

武當派對張翠山事件的官方版本是:魔教挑撥正統門派自相殘殺的陰謀,一切罪責都歸到天鷹教頭上。

1349年,張三丰不顧弟子的反對,親自帶張無忌來到少林寺,卑躬屈膝地請求用武當武術交換少林所有的九陽功,這給了少林一個明確信號:武當已經向少林低頭,表示臣服。

少林的領導人傲慢地拒絕了張三丰的請求,給了他一生中最大的羞辱。

但這或許正是張三丰想達到的效果:認為迫使張三丰低頭的少林從此不再把武當看成主要的對手,中國人稱之為「韜光養晦」令少林更加如釋重負的是張三丰在年底就辭去了掌門之位,從此閉關不出。

張三丰有意給外界這樣的印象:張翠山的死及張無忌的絕症給了他很大的打擊,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

與此同時,張三丰已經悄悄開始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畫,不但要反敗為勝,徹底壓倒少林,而且要為武當實現無上的光榮與夢想。

張三丰意識到,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幸運的是,他的壽命不可思議的長,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這一計畫。

當二十年後中國的新皇帝拜倒在他面前時,這個計畫雖然經過了多次重大改變,仍然可以說是得到了充分實現。

這或許是自「隆中對」以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而和前者一樣,它決定性地改變了中國歷史。

這一切開始於1349年張三丰和一個年輕人常遇春的相遇。

據歷史記載,張三丰在從少林返回武當的路上搭救了後來明朝的開國元勛常遇春——當時只是「彌勒宗」周子旺的一個衛兵,在周子旺覆滅後被帝國軍隊所追捕。

張三丰很喜歡這個年輕人,提出讓他託庇在武當的名下,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卻被常遇春堅定地謝絕了,他不願背叛自己的信仰。

常遇春的態度讓張三丰認識到,明教在占人口絕對多數的下層階級中的影響力遠比自己想像得大,並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開來(參看第八章),對於底層人民來說,這一信仰不是消磨時光的精神寄託,而是反抗壓迫的力量源泉。

無論張三丰內心如何評價明教信仰,他都不得不承認其潛在的驚人力量。

而隨著明教的壯大,江湖世界中的精英和民眾之間的分裂也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武術界成名的精英們作為既得利益者,主張理性和忍耐,奉行儒家迂腐的仁義禮智的價值觀並企圖以此教化民眾,鼓吹「練好武功才能恢複中華」而反對激進的排外運動;與此同時,他們所不齒的憤怒青年們正在以高漲的民族主義熱情捍衛「聖火」抵制著腐敗無能的帝國政府,燒殺搶掠的番僧和頤指氣使的色目人。

張三丰認識到,這股蓬勃的民族主義力量雖然目前仍然被主流勢力的話語權所壓制,但很快就會衝破重重封鎖表現出來,它將推翻整個江湖秩序乃至改變中國政治。

主流勢力單純的壓制策略是不可行的,更好的辦法是去理解這樣的呼聲,去與之相結合併加以改造,締造一個煥然一新並且充滿活力的政治力量,以成就歷史性的事業。

張三丰很快認識到張無忌的潛在價值:作為張翠山和殷素素的兒子(以及謝遜的義子),他是溝通主流勢力與魔教之間的一座橋樑。

張無忌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出生在美洲的中國人。

1336年,他的父母——張翠山和殷素素——被搶走屠龍刀的謝遜挾持著乘船出海,因為遭遇暴風雨而被黑潮[譯者按:黑潮(Kuroshio Current),為西太平洋最大的洋流,從菲律賓流到北極海域]裹挾,越過日本以東洋面,帶到白令海上。

張翠山和殷素素為了求生,設法打瞎了謝遜的眼睛,逃到了冰山上,最終輾轉來到阿留申群島中的卡納加島(Kanaga Island),第二年張無忌就出生在這裡。

卡納加島是一個活火山島,面積約為369平方公里,今天屬於美國阿拉斯加州。

張翠山夫婦因為目睹了冰雪茫茫中的火山噴發的奇景而稱之為「冰與火之島」在他們登上這座島嶼後四百多年的1778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才再一次發現了它。

後來的探險家們發現這個島上雖然無人居住,但是曾有人類活動的痕迹。

劍橋大學的史密斯教授在1973年的專著《當中國稱霸海上》中引用了中國史書的記載,證明了卡納加島正是中國史書中稱為「冰與火之島」的島嶼,證明了中國人最早到達這裡,而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就出生在這座島上。

1987年,張無忌出生650周年紀念日,中美兩國共同在卡納加島上樹立了張無忌的塑像和紀念碑。

在張翠山夫婦到達卡納加島後不久,「獅子王」謝遜也尾隨而來。

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之中,三人最終達成了和解並成為了朋友。

1347年,張無忌十歲時,他隨父母一起乘木筏從海外漂流返回中國,在和俞蓮舟會合後前往武當山。

不久就發生了張翠山夫婦雙雙自殺的事件,而張無忌本人也被包克圖挾持並打成重傷。

張三丰出於對不能拯救自己愛徒的歉疚,悉心地治療和照顧這個孩子。

以至於很快有張無忌將成為武當第三代掌門人的傳言出現。

這不但令整個江湖世界感到疑懼——殷素素在臨終前,曾經在所有人面前囑託張無忌向敵人復仇——而且引起了宋遠橋、殷梨亭及其親信的不滿。

張翠山曾經是最受張三丰青睞的弟子,在他失蹤後,作為首徒的宋遠橋成為事實上最大的受益者。

在張翠山回歸之前,他已經是武當內定的繼承人,實際主持武當的日常事務,眾多的弟子使他掌握了武當最大的派系。

他顯然不願意看到這位師侄受到老師格外的寵愛而威脅到自己和自己兒子的地位。

而殷梨亭出於未婚妻為楊逍所奪的積怨,對這個「魔女」的兒子也不無芥蒂。

隨著張無忌的日益康復和成長,種種潛在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例如,張三丰為了治療張無忌的痼疾,親自傳授給他武當九陽功,這幾乎是成為武當掌門的象徵。

宋遠橋對此十分不滿:他的獨子宋青書從未蒙張三丰親授任何武術。

其他門派的壓力和幾個弟子或明或暗的抵觸令張三丰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處理這種微妙關係。

最終,張三丰不得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以為張無忌尋醫治病為名,他帶著這個孩子離開武當山,並托常遇春將他送到明教胡青牛的秘密療養院。

正如上文所述,胡青牛此時正通過治病的形式,試圖調和明教各大派別的爭端。

張無忌的到來令武當和明教通過常遇春建立了間接聯繫。

雖然在這一風雨飄搖的時期,武當必須與明教在表面上劃清界限,但是張三丰有理由期望,自己所親自培養的張無忌作為明教首腦的血親,將在未來的明教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如果他能夠活到那個時候的話。

而武當如果能夠通過張無忌對明教施加影響力,也將會深刻地改變江湖政治格局。

但是意外發生了,在武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胡青牛在兩年後即1351年意外被殺,張無忌也由此失蹤。

此後他的蹤跡時隱時現,直到1357年他在昆崙山下出現,這六年內他的行蹤始終是一個謎團。

當他六年後出現時,已經完全康復,並且學到了極其高超的武術。

雖然張無忌堅稱自己是在昆崙山中找到了原本的《九陽真經》但卻始終不能拿出這一抄本作為證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