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老太君反戰

周言在妹妹的要求下,不得不暫時放棄了再跟文子符一分勝負的想法,跟著文子符一起前往大夏國都銀川,這一路上師兄弟二人少不得互相譏諷吵鬧,這裡暫且不表。

魯仲道回了大哲皇都之後,以他在大哲的無上威信,壓制住了大哲朝堂上反對的聲音,讓魯悳挑選了精兵十萬前往大夏支援。雖然大哲與大夏之間隔著個大宋朝,但是他早就跟符法真人有了約定,無論大宋是否出兵,都需借道一行,符法真人也曾信誓旦旦的保證要大宋出兵相助。

只是符法真人這便可就沒有魯仲道那麼順利了,他畢竟不是大宋的宗室,雖然在大宋朝地位尊崇,但還達不到魯仲道這般在大哲一言而決的地步,只能先說服大宋皇帝趙德和一干宗室,這樣才能讓大宋出兵幫助大夏。等符法真人回到汴京的時候,大宋朝文武大臣早就爭論開了,有些贊成出兵幫助大夏,但大多數人卻是反對出兵的。畢竟兩年前大宋參與抵抗邪鬼軍團一戰的時候,雖然兵力沒受什麼損傷,但國力消耗卻是極大的,即便經過了兩年時間,也依舊沒有恢複到以前的水準,這其中又以天波府楊家的反對聲最為激烈。

天波府歷來就是大宋朝中的主戰派首腦,而且又手握大宋軍權,雖然如今天波府的旗幟人物楊桂英已經嫁作了大哲駙馬的妻子,但她大宋兵馬大元帥、柱國大將軍的職務卻並沒有卸下,因此這大宋的兵馬依舊掌握在天波府手中。老太君作為天波府的策略決策人,自然可以決定大宋兵馬的動向。

幾天前大夏使臣來到大宋求援的時候,符法真人剛剛得到天師道同門傳遞來的消息,急匆匆的跑去大哲尋魯仲道和文子符商議對策去了,因此並不曾將大夏是被殺神手下攻擊的事情說出來。而大夏雖然受到了張繼帶領的殺神手下的攻擊,卻始終沒有搞清楚這些人的來路,若非李貞認識那領頭的賊人就是當代天師,只怕他也不會如此急切的向地上界其餘諸國求援了。

天波府與大夏交戰次數最多,早就對大夏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地上界從不斬殺使臣的習慣,只怕這大夏的使臣早就被脾氣火爆的韓老太君給一杖砸死了。當聽到大夏使臣來大宋求援的消息時,韓老太君曾經大笑數聲,連聲說這是大夏屢屢侵犯我大宋的報應。她一曾經有七孫子,可這七個孫子中有四個是戰死在了與大夏征戰的戰場上,韓老太君對大夏的仇恨也是可以理解。那大夏使臣早就料到此行困難重重,聽到韓老太君反對出兵相助大夏,甚至打算整兵趁此機會反攻大夏,連忙鼓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大宋皇帝趙德,至少已經讓大宋皇帝打消了進攻大夏的念頭。

那大宋使臣也知道天波府雖然忠心,但畢竟掌握著大宋的軍機事宜,因此每天都來求見老太君,向她陳述其中厲害,世人常言唇亡齒寒,這個道理老太君也是懂的,而這大夏的使臣顯然是個能言會道之人,在這短短數天之內,就已經說得老太君放棄了進攻大夏的打算,但是老太君卻是鐵了心不肯幫助大夏,便在朝堂上第一個反對了趙德出兵協助大夏禦敵的打算。趙德雖然年輕有為,卻也不敢忽視天波府的意見,何況天波府楊桂英如今可是文子符的妻子,如果惹得文子符不快,只怕大宋會立即邊患四起,因此這大宋出兵與否的事情便每日里爭論不休,一些有遠見的文臣武將支持出兵,可是老太君「區區二三十人,又怎麼可能統治得了我地上界幅員數萬里?以大夏的實力,對付這區區數十人還需要向我大宋求援?」這一句話便堵住了他們的嘴。顯然大宋朝中不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沒有意識到大夏如今形勢中隱藏的危險性。

符法真人帶著楊桂英駕雲回到汴京的時候,朝堂上正吵得不可開交,大宋皇帝趙德有意幫助大夏,以老太君為首的一派卻是強硬的堅持不肯出兵,即便是戶部也是叫苦不迭,連聲說我大宋如今情勢剛有好轉,再經歷不得一場大戰了。也就在這個時候,身著一身銀白鎧甲的楊桂英大元帥踏進了大殿,大聲道:「臣認為此事非同小可,應該出兵幫助大夏!」

原本以韓老太君為首的反對派已經佔了一些上風,想不到兩年不曾出現在大宋朝堂的當今兵馬大元帥卻忽然出現,甚至還反對自家老祖宗的意見,頓時便讓場上的情勢逆轉了。老太君回頭見到贊成出兵的竟是自己的曾孫女,頓時大怒,龍頭杖重重砸在金殿的地板上,怒道:「你這不孝女,難道你忘了你三位叔伯,還有你親生父親都是死在大夏的戰場上?你竟還幫大夏說話?難道這大仇你都忘了?」

符法真人也落後一步走了進來,聽到老太君發怒,連忙打圓場,道:「老太君切莫動怒,此事事出有因,請聽大元帥解釋。」符法真人在大宋的地位畢竟非同小可,韓老太君也不得不賣他面子,因此便冷哼一聲,道:「好,如果說不出個好歹來,老身就將這不孝子孫逐出我天波府家門!」

眾人對韓老太君火爆的脾氣知之甚深,也沒人敢於勸解,只得悶聲不響,暗道反正這是你們天波府自己鬧矛盾,我卻不需要參與的。原本靜靜站在宗室之中的信王趙正卻是詫異的看了楊大元帥一眼,便不再多說了。楊桂英身為大宋兵馬大元帥,同時又是文子符的妻子,今天卻忽然回到了大宋,其中自然是有內情的,一些頭腦精明的瞬間便相到此事說不定是那位駙馬爺早就決定好了的,便靜靜等待楊大元帥發言,看她怎麼打消天波府的疑慮。

楊桂英先給皇帝趙德見禮,之後再給老太君磕頭。韓老太君對曾孫女反對自己的意見耿耿於懷,便冷冷的哼了一聲,撇過頭去並不看她。楊桂英只得老太君心中不舒服,也不磨蹭,將事情娓娓道來,臨到末了又加了一句:「子符跟他的師弟周言已經先一步去大夏了,那殺神野心勃勃,此事萬萬不可輕忽,尤其是殺神的數十手下,據說人人都有不遜色於銀級符籙師的實力,如果有人包藏禍心,與他們勾結在一起,即便我大宋想要置身事外也是不可能的。」

老太君聽後依舊堅持己見,認為不應出手幫助大夏,大不了不落井下石就已經仁至義盡了。符法真人無奈搖頭,便低聲勸解起韓老太君來,又給她分析這殺神如果進入地上界的危害等等。可惜天上界與地上界和平共處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即便是韓老太君這樣久歷戰陣之人也已經對天上界喪失了警惕之心。她眼眉一瞪道:「你這老道士,也不用說些危言聳聽的話來嚇唬老身,老身十七歲便開始出戰沙場,見過的事情可多了去了,而且這萬多年來,除了當初有個不成器的歡神敢於下界作亂,還從來不曾聽說過有其他天上界正神有這樣的野心。老身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符法真人見韓老太君倚老賣老,不由有些招架不住,便為難的看了楊桂英一眼。楊大元帥一時間也找不到什麼話語來勸服自己的老祖宗,頓時也躊躇起來。畢竟此事不是親眼所見,一般人也是不會相信的,如果不是符法真人與楊桂英曾經跟金光校尉這位天上界正神親身交談,也是萬萬不會相信天上界會忽然冒出一個能夠打敗三界最強者的武神和歡神的不世強者。

就在這個時候,信王趙正終於發言了,只聽他道:「老太君,你也知道萬年前天上界出了個歡神下界為惡,當初如果不是張天師出手將歡神降服,只怕如今地上界到底是個什麼形勢都很難說,你再想想兩年前大理那邊歡神重生,堂而皇之的將大理皇帝給毒殺,又勾結了一些邪神在地上界為禍,難道這近在眼前的事情老太君也依舊不肯相信么?」

兩年前大理國歡神重生,當時幸虧了地上界反應迅速,將這件事造成的破壞控制在了最小範圍內,但是這事也是鬧得盡人皆知,以大理國的皇帝之尊都被公然毒殺,如果那歡神重生在大宋,只怕情況也是一般無二的。

韓老太君聽親家說起兩年前歡神的事情,便有些不知如何開口了。她沉默良久才道:「好吧,就算你們說的有道理,可你們又拿什麼來證明天上界沒個神靈都有侵佔我地上界的野心呢?我三界數萬年曆史,天上界也就只出了歡神這麼一個不成器的邪神,再說了,武神被成為三界第一強者,那靈神也不會差他多少,連他們二人都抵擋不住的天上界人物,想必還沒出生吧。」

韓老太君是個火爆的倔脾氣,否則也不可能將只有孤兒寡母的天波府給支撐起來,雖然她已經認識到自己或許想法錯了,但卻依舊尋求著能夠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趙正見自己說服不了韓老太君,便不再多言,只要將事情點明,即便老太君現在不肯承認錯誤,但是等他回去想一想自然就會想通。因此他便不再跟韓老太君多說,轉身又退回了自己原本站的位置,低頭沉默著,似乎正在打瞌睡的樣子。

趙正畢竟是整個宗室最有地位之人,他既然肯站出來說話,便代表了整個宗室的意見,而大宋宗室曾經是天波府的忠實盟友,可是如今連宗室都開始反對她,這便讓老太君有些舉棋不定了,她猶豫良久才對楊桂英道:「桂英,你來說,這事是子符定下的?」

楊桂英連連點頭,老太君喃喃嘀咕幾句,道:「我這曾孫女婿可是個人傑,他既然都去了大夏,可別讓大夏那些狼心狗肺的人給暗害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