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五國會盟

趙德聽了他分析,連說文公子所言不錯,此事可行,又補充道我等還可以趁這段時間聯絡大夏與大理,向他們陳述厲害,若能得大夏與大理協助,那未來對抗邪鬼軍團的戰爭也會勝算大增。楊桂英也接著補充了一些兩人沒想到的事情,接著便由趙德召見了那大容使者,將大宋與大哲的真實意圖說了,又讓他回去傳話,請慕容國師務必再多堅持些時日,待我二國取得了大夏與大理的支持,我地上界齊心合力抵抗邪鬼軍團,必定能保得地上界安穩。

那大容使者原本還有些惴惴不安,在聽了趙德的話後當即轉憂為喜,連連磕頭盛讚兩國深明大義,又信誓旦旦保證我大容必定傾舉國之力護住地上界絕不有失。趙德本還想讓那大容使者稍作休息,但那使者深知自己身負重任,向趙德道別之後快馬加鞭的回大容去了。

這聯絡其餘兩國共商抵抗邪鬼軍團的大事刻不容緩,待大容使者告辭離去之後,趙德趕緊頒下國書,命兩名大臣快馬加鞭往大夏和大理去了。過了大半個月,兩位使者便風塵僕僕的趕了回來向趙德復命,說是大夏與大理都已經接受了國書,說是需要商議一下,不過看樣子應該是會派使臣來的。趙德大喜,命兩名使臣去休息了,又叫來禮部大臣,命他準備接待兩國使者。

文子符也在幾天前收到了大哲當今皇帝魯悳的聖旨,聖旨中說文子符為穩定大宋出力不少,又要他全權代表大哲參與地上界會盟之事,一任事物可自行裁決。這道聖旨可算是體現出了魯悳對他的信任了,要知道這地上界歷來有駙馬不能為重臣的規矩,但魯悳竟敢將事關大哲生死存亡的事情全權交到文子符的手上,這等信任已經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

原來幾乎在大宋接到大容國使遞交的國書的同時,大哲也同時接到了大容的國書。不過與交給大宋的國書相比,這份遞交給大哲的國書措辭就比較嚴厲了,主要是譴責大哲不該趁火打劫,陳兵兩國邊境,又苦口婆心的說想必你大哲也知道其實我們大容內亂真實原因是因為邪鬼在搞鬼的,但是你竟然不顧地上界安危要滅我大容,到時候可就別怪我放邪鬼進地上界了。

雖然這份國書措詞強硬,但魯悳卻也並不著惱,他是有心胸有肚量的君王,否則也不會如此看重文子符了,再說此事事關地上界安危,若他真是要趁機滅掉大容,那大容也有理由這樣責怪自己。他當即便跟那大容國使說明我大哲不是真要攻打你們大容的,否則我五十萬精兵幹嘛放在邊境動都不動一下?要知道整天人吃馬嚼的,這消耗可不少,我們大哲是隨時準備支援你們大容呢。

那大容國使還有些半信半疑,魯悳當時就說,我大哲的駙馬如今還在大宋為此事奔波,不如就命他為我大哲的使臣,到時候我們大哲和大宋還有你們大容就在汴京三國會盟,共同抵抗邪鬼軍團豈不是好,當然如果能說動大夏和大理出兵那就再好不過了。那大容國使聽了魯悳這些話,這才相信了七八分,待親眼見到魯悳將那人命文子符全權處理諸國會盟事宜的聖旨給發了下來,這才放下心中大石,返回大容去了。

不說大容那邊如何,我們再轉回來看大宋這邊,大宋朝因為新君繼位,如今也算得氣象一新,這位大宋的新皇帝頗有明君之象,任命了不少年輕有為之人入朝為官,同時又加大對軍隊的整備,命柱國大將軍楊桂英為大宋兵馬大元帥,統領軍隊整備事宜。

這大宋朝只有在發動戰爭時才會任命一位兵馬大元帥,當然一般掛過帥的人都會有個榮譽封號,而楊桂英這位柱國大將軍已經是大宋朝里武將的最高一級了,其中原因自然是因為上代皇帝昏庸,將軍權全權交給了天波府指揮,而楊桂英作為天波府這一代的旗幟人物,同時又曾經七次挂帥出征,這才能做到這柱國將軍的位置,否則憑他小小年紀,即便功勞再大,也是成為不了大宋最高級將軍的。

這大宋朝野上下對新皇帝如此大動作整兵備戰是極為支持,甚至一些有錢的大商人主動出錢出力幫助朝廷運送物資而分文不取,可見這些年來,大宋雖然被其餘四國壓得只有防守的分,但國民還是憋著一口氣的。因此這大宋雖然動作比大哲晚了一個多月,但物資籌備竟比之大哲還快了許多,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便為邊關籌集了大量的物資,文子符此時就在大宋,又經常到天波府作客,自然對大宋的準備情況一清二楚,不由暗暗佩服大宋國力之強。若非大宋太祖皇帝堅持以文臣治國以商為國之根基,只怕早就將其餘幾國給打敗了。不過若非大宋太祖皇帝堅持這般治理國家,或許大宋也不會有這等國力也不一定。

大宋朝堂上下一心備戰,而知道此次備戰原因的諸人卻是憂心忡忡,便連楊桂英這位大元帥,也是整日里早出晚歸,甚至常常宿在軍營里,就為了要在短時間內提高大宋兵士的戰力。這邪鬼軍團的實力非同小可,大容騎兵近百萬,都被打得只能困守國土,楊桂英自然不會自大到以為大宋兵將一到,那邪鬼軍團便土崩瓦解的地步。

就在大宋瘋狂練兵的時候,大夏與大理的使臣也先後抵達了汴京,過了沒一天,那大容也派出了一位重量級的大臣來到大宋,參與地上界諸國會盟之事。

原來大夏與大理收到大宋的國書之後,不敢怠慢,那大理聲望最高的皇太后段紫騂見了國書,不顧朝臣反對,堅決要求參與會盟。這位皇太后乃是銀級五階的靈療符籙師,在地上界聲望素著,活人無數,被視為萬家生佛,她說要會盟,還有哪個大理的大臣敢反駁,當即便派出了當今大理皇帝的親弟弟帶隊出使大宋。

而大夏來大宋的使臣更是出人預料,竟然是地上界最強的神打符籙師——大夏兵馬大元帥李貞!此人一身實力深不可測,一人足可比得十萬雄兵,在大夏國的威望比之大夏皇帝還要高出幾分。若非他不曾與魯仲道會面分出勝負,只怕這地上界第二人的稱號還落不到魯仲道的頭上。而他在看過大宋國書之後,憑著自己敏銳的戰場經驗,當即便分析出再不支援大容,只怕地上界情勢就很危險了,因此一邊命令大夏整頓軍隊,一邊向大夏皇帝請纓,親自來了大宋參加諸國會盟之事,而陪同他前來的,是兩位在大夏聲望頗高的文臣。

至於大容,畢竟事關本國國祚,又與地上界安危息息相關,大容皇帝也是絲毫不敢大意,派出了以左賢王為首的使臣來到大宋。這位左賢王的身份可是非同一般,就相當於大容的皇太子身份,一旦大容皇帝駕崩,繼位皇帝位的便會是這位左賢王。這大容朝與其餘諸國不同,他們的皇帝位傳承乃是有能者居之,而不是其他四國這般父傳子,子又傳子,這樣一代代傳給家族後人。

這三國出使大宋的領隊無一不是在本國中極有地位之人,反倒是大哲只派了文子符這區區一個新駙馬作為全權代表,甚至沒有陪同使臣,比之其餘三國來,倒顯得頗有不如了。不過知道其中底細的趙德卻是絲毫不敢小看這位大哲的新駙馬,他天賦不但超凡出眾,而且能夠全權代表大哲一言而絕,便連可以給他提建議的陪同官員也沒有,可見大哲皇帝對他的信任,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四國使臣到齊,趙德也不將選什麼黃道吉日祭天等等一律給免了去,畢竟此時地上界形勢已經頗為危急,能儘早結盟也對抵抗邪鬼軍團會有巨大幫助。他只容那最後風塵僕僕抵達的大容左賢王休息了一天,便急招各國使臣,共商抵抗邪鬼軍團的大事。

那大夏元帥李貞顯然對趙德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極為欣賞,在會盟的當日,早早便抵達了勤政殿。緊接著抵達的便是大容左賢王,他出使大宋之時,大容的情況就已經急轉直下,如今只能據城而守,他也是各國中最急於達成會盟的使者了。

文子符進入勤政殿時,趙德正低聲陪著李貞和左賢王說話。那李貞聽見殿門口傳來一陣腳步聲,轉過頭來,便見到一個身材略微瘦小的少年男子踏進了大殿。只見那少年只微微向當今宋朝皇帝拱了拱手,便算是見過禮了,不由暗自奇怪,這少年好生狂妄,竟敢對大宋皇帝如此無禮。要知道他貴為大夏兵馬大元帥、又是地上界僅有的五位銀級符籙師中頂尖的人物,對上這當今大宋皇帝也不曾如此無禮過,而這少年卻是大喇喇的拱了拱手後便自行找了個椅子坐下,頓時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上上下下仔細打量起這其貌不揚的少年來。

他仔細觀察了文子符一遍,頓時哈哈大笑起來,趙德此時正跟左賢王說著些大容的戰況問題,本來眉頭都有些皺起來了,聽到李貞大笑,不由奇怪的轉過頭來問道:「大帥,何故發笑?」

李貞道:「回大宋皇帝陛下,老夫只是高興,我地上界危機可解!」他身材欣長,容貌清癯,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此人是個飽讀詩書,腹有學問的長者,倒與他地上界最強神打符籙師的稱號頗有不符之處。倒是坐在他身邊的兩位大夏文臣,反而長得五大三粗,肌肉團團墳起,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兩個莽夫!

趙德是知道文子符天賦的,他登基之時,符法真人為了讓他了解到這文子符萬萬不能得罪,便將文子符修鍊陰陽五行符法,甚至一日之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